大陆明星足球队视频:《孔雀鱼百科纵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5:29

一、序篇

随着孔雀鱼这种可爱的小精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饲育观赏它的鱼友也是越来越多了。对于我们这些真正爱好它们的人来说,真是相当欣喜啊。
但随着孔雀鱼热潮的普及,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与之不和谐甚至阻碍其继续发展的现象,如急功近利、JS横行、疾病泛滥等等等等不正常的事情。纠其原由,归根到底应该还是因为发展太快,而专业知识没有相应普及的缘故吧。因此兄弟决定创办一个《孔雀鱼百科纵谈连载》,百科指相关内容无所不论,纵谈指各位鱼友一起无标无限、纵情谈论,希望能跟广大鱼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兄弟初定每周发表2到3篇{惭愧,目前看是完成不了任务了, 工作上应酬多了},以解决鱼友最关心的问题为目的。同时也请各位鱼友积极参与,有什么疑问敬请留帖,我会尽量及时回复并收录在百科纵谈中,供您与其他鱼友参考。兄弟的水平不是自谦,确是有限,但必尽全力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也因此难免有谬误和不到之处,兄弟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恭请大家随时批评与指正的。呵呵,权当兄弟抛砖了啊……

白丁,一介布衣,向无高官显爵驽马鲜衣,平平淡淡唯好交友。血型XO,属笨蛋的……

 孔雀鱼百科纵谈二:孔雀鱼的选购

这几年以来,有很多鱼友都询问我如何选购孔雀鱼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大热门话题啊,兄弟就我的经验,总结出几条经验出来,供大家在实际*作中参考。
购买孔雀鱼,无论是专业玩家还是刚刚入门的普通爱好者,都是一件不可避免而又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在这方面,尤其是属于新手极容易犯错误的危险区域,为什么呢?一是急,满世界的喊话买好鱼,却又不懂得高品质鱼与商品鱼的区别,因此很容易被JS抓住急的心理和专业知识上的弱点,从而把商品鱼以种亲鱼的价格卖给你,或根本就是滥竽充数。这样的人也是我最鄙视的!因为他们伤的不只是新手的钱,更重的是伤了新手对孔雀鱼热爱的那颗心啊……
那么,我们如何能避免受伤呢?就需要我们在选购的过程中,注意以下的内容,才能尽量做到不受伤或减少受伤的程度了,呵呵。
1、首先确定购买的品系和该品系的品质要求,以及相关卖家的情况。
在我们想买鱼时,首先要确定想要购买的品系和该品系要求的品质标准,收集到相关资料,先基本研究清楚。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熟悉的鱼友等,详细的了解哪几位鱼友的这个品系最优秀,然后再和他们接触。接触这个阶段是考察他们的最重要阶段,我们可以细节来探察他们,举个例子,如问问他有什么品系?他一张嘴就报10个8个品系甚至10个20的,千万调头就跑,跑慢了就要挨刀的!这样的99%不是JS就是半瓶子晃悠的爱好者!呵呵,恐怕我说的有些夸张了,但事实确是如此的。孔雀鱼出品的质量与数量是成反比的,要求质量就没有产量,要求产量就没有质量的,任何人的精力和条件都是有限的,恐怕是不可能同时养好那么多鱼的啊!
其次是尽可能详细了解他的为人,人品与鱼品是密不可分的哦。如果是外地的话,那就更得慎重了啊!无论如何,都要尽量亲自到他家里去看他的养殖条件和你要买的实鱼!


2、到他家里去,首先看他的养殖环境。鱼房的卫生、温度、光照、是否有养鱼日记或鱼种标记、鱼缸是否符合条件、用具是否专缸专用定期消毒、养殖设备是否齐全、水质如何、饵料如何,如果象我曾经写的《XXXX孔雀鱼繁育研究基地》那样,劝你还是快跑吧……
当他的饲育条件满意后,才开始看鱼的。先观察种鱼的品系特征是否鲜明突出,不突出的话即使其他方面再完美也没有价值的。{由于孔雀鱼品系太多,因此关于各个品系的特征不是现在探讨的内容,以后会依次介绍的,呵呵。}
其次是背鳍和尾鳍,除剑尾等特殊尾型以外,各种品系的公鱼尾鳍均要求为三角形为好,尾鳍夹角在90度以上,最好是等边三角形的。腰身要粗壮,粗壮了繁育能力才强;母鱼要求也为三角形,俗称鲨鱼尾;背鳍鳍形很多,但都要求以宽、大为佳,背鳍与脊背的结合处越长越好。
然后看色质,主要有2点:1是色泽要均匀,不均匀的话就会形成有色块的杂斑,这点在礼服的尾鳍上是最常见的;2是看整体的色差是否分明,如黄礼,漆黑的腰身搭配上雪白的尾鳍,何其漂亮啊!
再观察鱼整体的均衡度,就是身体与尾鳍、背鳍搭配的是否流畅飘逸;体色与鳍色是否鲜明和谐。如体大尾小、体细尾宽、体短尾大,色质不匀、纹路不清或杂乱,都很破坏整体的美观的。因此一定要注意体、鳍、色的搭配的!
最后就是看种鱼的鱼龄。种亲级的鱼,只取头两胎繁殖出的鱼,两胎后种亲鱼基本就处理掉了。因此要仔细观察种亲鱼的鱼龄,如不确定的话,也可以通过查他繁殖的幼鱼数量这个方法辨别鱼龄的。种亲级鱼第一胎大约只生几尾十几尾的;第二胎也不会超过20、30尾的{个别品系例外},如果你看到的仔鱼数量很多,基本就可以断定了。
3、挑选你要买的鱼
做种鱼的鱼,在选择鱼龄上,很有讲究,最好是选择1个半月到2个半月之间的公母分养的幼鱼{是指鱼龄在1个半月到2个半月大的鱼,而且是在1个月内幼鱼能够区分出性别时即分别挑选出单独饲育的鱼。为什么要在幼鱼能够分辨出性别时即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呢?兄弟在下一篇幼鱼的养育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在此多谢杨大的及时指教,呵呵}。这个年龄的鱼,生长力旺盛,适应力很强,因此在换到新环境下不易出毛病,能很快的适应环境并快速发育,在你手里再调整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合缸繁育了。

一般是在2个半到3个月的时候合缸,确保在4个月前母鱼产出第一胎,4个月的母鱼还不繁殖的话,对以后母鱼和繁殖出的子鱼的发育是有负面影响的。
挑选这种鱼龄也有几个要点:1是看其同胎公鱼,是否表现率达到90%以上相同,达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基因稳定的。再结合种亲优异的表现,就是完全可以放心购买的;2是不要挑选最大的也不要选最小的,要挑同胎中个头适中,品系特征明显的,呵呵,这个是经验之谈,大家不妨品味品味啊。3是选购的数量,一个品系以2到3对足够用了,当然商业化大量养殖的除外。

4.对于网上异地买鱼的鱼友,没有十足把握的话一定不要轻易出手的!否则你就得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了》……在网上异地买鱼,你如果不能亲自取鱼的话,请记住这几点:
1、要求卖方提供实鱼照片,以此为基准;
2、将双方买卖过程中的交谈记录存好,以此为证,保证万一有问题的时候口说无凭;
3、尽量与信誉良好,鱼龄悠久的卖家接触,因为他不仅会给你的鱼有质量保证,而且售后服务到位,会给你很多的帮助的;
4、如果拿到的鱼与卖家承诺的有异议,可以先私下协商,协商也不满意的话,可以在论坛上公开发帖请大家裁决。
5、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向站长申请建立一个类似于易趣交易网站的版块,建立由买卖双方互相评分的制度,大家如果支持的话,请跟帖支持!

最后提醒新玩家的是,玩孔雀鱼,首先要做的是摆正心态,最忌急功近利的!先少花钱买一些或跟当地的玩家要一些一般品质的鱼练养功,只要你能把自己繁育出的小鱼养大养出品系特征,并能够正常繁育之后,同时学习补充孔雀鱼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际与理论紧密结合之后,再试着逐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品质高的鱼来养为好。急于求成,难免被JS忽悠;即使拿到了优质的鱼,由于养功不到位,是鱼遭罪你也遭罪的,这又何必呢?呵呵,恐怕兄弟这番直言有些逆耳,但还是劝你三思而行啊……   孔雀鱼百科纵谈三:新鱼的兑水


上一章探讨了如何购鱼,这一章我们就谈谈买回的鱼如何能平稳正常的适应你的环境的问题。

我在养鱼的最初几年,看到鱼就喜欢,呵呵。所以只要一去鱼市,看到喜欢的就买,根本没有计划的。结果是由于预先不做准备工作,缸啊水啊的都没安排好,导致买回的鱼无处安置,只能现挤出地方来养,也不考虑适应过程、隔离检疫什么的,结果造成疫病泛滥、死伤惨重啊……痛定思痛,才认识到准备、兑水、隔离检疫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摸索出一套接鱼工作的程序来,在此借论坛帖出来,与大家分享。

孔雀鱼的适应力,相对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强的。其适宜温度在22到26度之间、PH值在7.0到7.6之间,其他的如水的软硬度等,由于大陆基本都是用自来水养鱼的,水质差别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记的。OK,介绍完基本要求,下面我们就开始进入正题:

一、缸和水的准备
缸的准备主要是清洁和消毒。消毒我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先把缸放平稳,一定要平稳,否则容易裂的。然后要先加少量沸水,让玻璃适应温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热而炸裂。最后再加适量沸水进行消毒。
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统,这样的水就可以放鱼了。

我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上述养好水的缸中,把我自己的健康的鱼放入养2到3天,然后捞出。将缸中抽出杂质,换一半水,天天开水妖精8到10小时,再养3到5天水。这样的水我用的效果很满意,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试用试用这个方法的。

二、接鱼
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回家后暗光处开箱。途中防止动作过大导致的震动或翻滚。因为鱼停食、无光的环境下,再经长途、长时间运输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因此要特别小心,防止鱼受惊而导致撞袋或撞缸受伤,或导致因惊恐引发的夹尾等情况。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温柔小心的*作。

三、兑水{也称过水,专业名词}
兑水工作是最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很是烦琐的*作。但想养好鱼,就一定要细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证鱼能够初步顺利适应我们的饲育环境,为以后正常养育打好基础。而很多新手,都是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到导致损伤惨重!兑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水温:缸中的水温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接到鱼后,不要急着打开包装袋,先要把包装袋用与缸中同水温的水冲洗干净。然后把包装袋放入缸中,约20到30分钟,使袋中的水与缸里的水,温度达到一致。
2、开袋:打开袋后,先加入相当于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后再慢慢的不断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鱼逐步适应水质如PH、KH等的变化,整个过程持续30到40分钟左右。当加入缸中的水达到袋中水的量时,即可把鱼温柔捞出放入鱼缸中。此兑水过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输液系统进行的,可以更好的让鱼适应水质的,对于比较珍贵的鱼适用。兑水结束后,要将袋中的原水倒掉,因为鱼在运输过程中排泄的废物、脱落的黏膜等物质,是细菌最喜欢的食物和产床,是鱼致病的重要病源。
3、鱼入缸后十分恐慌,这时的光线不要过强,更不要惊动它,例如观看时都不能指指点点动作过大的,接鱼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鱼入缸后不要总是在鱼缸周围四处乱窜,它烦你呢,呵呵。同时记住当天千万不要喂食!

4、第一天也不要喂食、不要换水,观察它的状态怎么样。一般来说在第一天鱼的状态会恢复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状态不好的话,可以加入1%浓度的饱和盐水。
5、第二天:观察如状态不错,鱼四处寻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现,就可以少喂一点点活饵,意思一下即可,千万不要喂多!开口饵料以活食最好,如丰年虾等,人工饵料由于消化困难,不建议用。可换1/10的水,冬天换的水要比缸中水温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这也是一年中换水时温度掌握的方法。
如果状态不好,不喂,继续观察。
6、第三天:关键的一天!鱼有问题的话这天就会明显的看出来,观察症状后对症下药即可。
如果没有问题,状态良好的话,同样喂一餐,比昨天喂量稍多一些,逐步在一周内过度到正常的喂量。换水也是如此。
7、兑水的规程一定要仔细完成,即使你对你的水质再有把握,也不赞成不经兑水直接把鱼放入缸中,这一点切记,否则受伤总是难免的,我有过惨痛深刻的教训……

四、检疫的重要性
新鱼友最常犯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不经检疫直接把新买的鱼与原来的鱼混养!造成鱼病泛滥而大量死亡。因此在新鱼混养前的兑水、检疫工作,就是重中之重!这是每一位鱼友都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家中的新鱼养殖缸、病鱼治疗缸是必备的,鱼具是专缸专用、定期消毒的,饵料是消毒静养、投洗干净的!这些预防措施,都是养好鱼前必须做到的!

综上所述,是兄弟对新鱼养殖经验的一些浅薄经验,如有谬误疏漏,请大家不啬指教、补充。挨板砖已经有心理准备,为鱼友服务是兄弟的不二宗旨,板砖临头、棍棒加身、不改吾志,直至鞠躬尽瘁、永垂不朽……呵呵,开个玩笑,希望大家踊跃留言啊!

孔雀鱼百科纵谈四:幼鱼的饲养

当我们兴冲冲的拿到了喜欢的鱼,并顺利的完成兑水工作后,合缸交配繁殖和出生的幼鱼养育就是现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了。幼鱼如何能够顺利养育成型,品质如何能够达到亲鱼一样的品质,可以说是我们鱼友们最最关心和关键的工作了!应众位鱼友要求,我先就幼鱼的养育问题给大家做一篇介绍,以解这些鱼友们的燃眉之急,呵呵。
在养育幼鱼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鱼友问我,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如为什么我的小鱼总是得病死亡?为什么总是长不大?为什么我的幼鱼长大后与亲鱼不一样?汗……不一样的话我怎么做才能把它改成与亲鱼一样?狂汗……
影响幼鱼健康成长的因素,按兄弟所掌握的经验和理解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温度、饵料、密度、水质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温度
孔雀鱼的适温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鱼友鱼友则把幼鱼温度提高到27、8度,认为这样幼鱼才活跃,食量和新陈代谢增加,才能发育的快,此话说的不假,但这种高温的负面影响却被忽视掉了。在这种高温下,幼鱼新陈代谢过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谢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钙质,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出现突发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鱼后也易发生如早衰、母鱼产后塌腰或公鱼突然塌腰、母鱼产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负面情况。这些例子在大棚养殖时,在夏天高温期繁育出的鱼是最好的例证,有经验的玩家应该都遇到过的。
孔雀鱼留做种亲鱼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鱼,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温恒定适宜的

二、饵料

对于饵料来说,主要是指饵料的种类、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数,以及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
刚出生的子鱼,当天我是不喂的,因为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鱼可是卵胎生的哦。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兄弟总结了一句谚语是“4周内尽量撑,二月内使劲喂,3、4个月吃得饱,5月以后喂的少”。由于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这段时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鱼缸中要略保留少许活饵为好。在这段时期内,如果按欧美、倭国等专业玩家的标准,每天应喂6到8次,每次间隔2、3个小时左右,这样的喂法可以供专业玩家去参考。
如果不孵化丰年虾的话,我们也可以用冷冻的丰年虾幼虫、脱壳丰年虾卵{这两样一般在鱼市都有出售的}、水蚤或专业幼鱼人工开口饵料来喂养,这些饵料比活虾略差,差距主要体现在适口性和营养含量上。比如适口性,鱼都有追逐捕捉食物的本能,因此活饵可以极大的刺激起鱼的食欲,促进鱼去运动捕捉,运动的同时又促使鱼加强了新陈代谢。而在营养上人工饵料与天然活饵更是无法比拟的,而且人工饵料还存在难以消化的弊端。所以在饲喂人工饵料时要十分注意水质,绝对不能留残饵,或者 喂完就要换水。
在幼鱼2、3周大时,除了喂虾和水蚤幼虫外,我会逐步增加其它饵料,如细小的水蚯蚓{不要喂个大的会噎死幼鱼,可以用网筛出细的喂或把它剪碎、剁碎}、人工饵料等,使幼鱼摄入的营养更充分。饵料种类喂食的顺序是先喂其他饵料,最后喂丰年虾,以使丰年虾在鱼的肠道内停留时间更充分,营养更好的被吸收。

我在过年时听我在欧洲的朋友介绍,欧洲有种加入了乳酸菌的人工幼鱼专业开口饵料,效果很好,正如广告所说的“关键在吸收”啊。但不知如何能够买到,有相关信息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先谢谢了

在3周大时,幼鱼正常的发育程度已经可以分出公母性别了,大家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做参照物,看看你的幼鱼养育的是否达标。我养的幼鱼基本在18天左右公母即可辨别出来了,但此时不用急于把公母鱼分缸饲养,还可以再等等后一起分开的。
当幼鱼4周大时,如果想使鱼继续发育好、长得大、品系特征突出,就必须将公母分开饲养了。呵呵,因为公鱼这么大就会开始追逐母鱼干“体力活”了,不好好吃食又耗费宝贵的身体能量,自然是瘦小枯干印堂发暗没有神采的,因此分缸饲养是必须的,这也是培育出优质孔雀鱼的关键!
曾经有位XX市的大棚养殖的人到我家来{事先不知道},看到我的莫斯科蓝后说我就要这个!我要包缸!我很纳闷的问要这么多干什么?他一时得意说漏了嘴:在我那,大缸一养鱼2个半月肯定下崽,我要让5个月后的XX市满大马路都是这样的莫斯科蓝!!!
当时我的汗就下来了,日啊,好鱼能是这么糟蹋出来的吗……

在1个月内分辨公母鱼,我总结出三个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看颜色,一般先发色的决大多数是公鱼;

二看臀鳍,就是肛门后面的那个鳍,公鱼是尖形的,发育成交配器,而母鱼是圆的;

三、如果上面两招还无法区分的话,例如有一些白子品系的鱼确实在1个月内很难区分性别的,那么我们还有一招,就是看胎斑!胎斑是指腹部下边,在臀鳍前边的那一块部位。如果是有些透明的,那就是母鱼,如果跟肚子一个颜色没有透明感觉,那就是公鱼!

1个月到2个半个月大的鱼,我每天喂的次数在4到5次左右,这一阶段,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的人工饵料的比例,能够极大的促进鱼的快速生长。这个时期的鱼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在头一个月的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情况下,这一个半月就是我们能否养出好鱼的最关键时期!

2个半月到4个月:此时公鱼体型已经定型,因此喂量可以减少一些了,每天喂3餐即可。同时养殖空间要大一点,因为鱼已经开始放尾了。

另外需要提醒鱼友的是:白子的幼鱼由于视力等感知能力比野生色幼鱼低 ,因此白子的幼鱼最好不要同野生色幼鱼混养的。

至此,幼鱼养育阶段第二篇《饵料篇》可以结束了。至于成鱼,在4个月后,每个月都要逐渐减少喂量,如5个月大时每天1至2次,每次8分饱,6个月后的鱼每天喂一次,喂6、7分饱即可,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延长成鱼的鱼龄,能够避免成鱼过早就衰老的。

 

 

三、密度与水质 、氧气含量和水流大小

1、密度
对于子鱼放养的密度,我的缸是40*25*30厘米的,我放养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过大,水质不宜控制容易发病,千万注意!密度过小,缸大鱼,子鱼不用抢食会导致兴奋度和运动缺乏,从而到影响生长速度的,这是很多玩家没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般在2周后,我们就会看到随着子鱼的长大,缸的密度也随着增大起来,这时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间,就会影响到子鱼的生长速度了。这时我就将它们移到我的50*40*30的缸中,给它们宽阔的空间,为它们进一步的快速发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到了2个月至3个月大时,我在50*40*30的缸中放公鱼在35到40尾,母鱼是30尾,因为公鱼的食量小喂的少,水质便于控制;母鱼吃的多排泄的多,就得减小密度了。
3个月大时,已经开始合缸了,这时合缸的都是留种的种亲鱼,我在40*25*30的缸中一般是放3公2母或4公2母的,空间大了,公鱼也正是放鳍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公鱼的尾鳍和背鳍渐渐的丰满起来了……

 

2、水质和水位

水质的调节主要是在什么情况下换水、日常换水的次数和换水的量上如何掌握。
换水可以有效的刺激鱼的新陈代谢加快,食物、氧气和温度再跟上的话,自然而然生长的速度就快了。因此换水次数对子鱼的生长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的,玩家是要充分掌握好的。
日常我在给子鱼换水时,是每天换一次,每次换20%左右。每周换2次换50%,2周后全部换水1次,同时把缸清理干净。在子鱼的第一个月内,我这是这么换水的。
第2月到第3月,我是每天一次换20%,一周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
第3个月后的鱼,我也是每天换水20%,2周一次换50%,一个月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
在换水时,抽水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离鱼太近,避免吸到鱼造成损伤;加水时,一定不要拿着管子或大桶之类的盛水容器直接望缸中加水,极力避免加水的水流对鱼冲击过大!否则鱼体极易因突然受到刺激而引发鱼病的!正确的加水方法是水流控制要小,紧贴在鱼缸内壁上,缓缓将水加入。冬季加水,水温比原水高1到2度,夏季加水的水温要低1到2度。

在日常观察到的鱼状态不好时,即使没有明显的病症,也要抓紧换一半水,随后下盐,然后再继续仔细观察。至于在鱼有病的情况下,如何换水就是在病理篇给大家介绍的了。
在何时换水、怎么换水的问题上,一直都是玩家们争论的焦点。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我的经验,来供大家参考的。大家也不必完全按照他人的经验办事,尽早摸索出自己的路,才是玩鱼的最正确的路啊!

水位的高低,就是指水压的强度。对于1个月内的仔鱼来说,水位过高对它们的发育是很不利的,因此我把水位控制在15到18厘米的高度,从实际养育过程中看,是很理想的。

3、氧气含量和水流控制

养鱼用水中的氧气含量,简单的说就是两方面提供,一是水面与空气接触,而自然融入水中的氧气,这个不在咱们现在探讨的话题里。咱们探讨的是第二个主要融氧方式,就是水妖精提供的空气与水的接触融氧和由此产生的水流。

水妖精学名 称为生化过滤器,其主要作用:一是利用生化棉提供硝化细菌的附着床,二是利用水妖精内含的矿物沙提高水的硬度{孔雀鱼喜欢硬水,在器材中会给大家做详细介绍},同时矿物沙也能提供硝化细菌的附着床,三就是通过气泡使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水的含氧量、产生水流,并吸附、分解水中的垃圾和对鱼有害的杂质。对于水妖精的详细介绍,同样在器材篇里再同大家探讨,这里我们先只讨论“第三个作用增加水的含氧量、产生水流”这一课题。

水妖精通过气泡使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水的含氧量、并产生水流,其实需要研究的就是水妖精通气量的大小对鱼的影响。在控制水妖精通气量上,我是针对不同的鱼龄,区别控制通气量和水流的大小的。{水流大小的控制,是现在很多鱼友所忽略的}我的做法如下:

在1个半月龄以内的幼鱼,我控制的标准,是全缸的水在水妖精通气量的带动下,大约1个小时过滤1.5至2次左右,{我用的是苯方法,计算的方法是观察气泡的大小和速度,多少体积的气泡带动多少体积的水},水流控制的关键是幼鱼水流不要过大,平稳一点为好。

1个半月到4个月的公鱼,我控制在3至4次/小时,水流强一些,对于这个时期的公鱼背鳍和尾鳍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4个月以上的鱼,基本控制在2至3次/小时左右。

以上根据鱼龄的不同而区别控制的通气量,经过我自己的观察,无论是氧气含量、硝化系统的健全程度,还是垃圾废物的分解质量和鱼的生长发育,都是令我比较满意的。

给大家转贴几张可爱的子鱼:

 

 孔雀鱼百科纵谈五:母鱼的生产与护理

这可以说是个热门的话题啊。因为经常遇到鱼友问我:为什么我的母鱼生产后就塌腰了?就生病了?甚至死亡了?为什么产出的子鱼体弱、畸形、甚至死胎?为什么…… 鉴于如此众多的“为什么”, 因此兄弟决定这一篇的内容以母鱼的生产护理为题,仿照国内著名作家“白云”女士的名著《月子》为例,给大家就我所能知的这方面内容介绍一番……

一、 提到母鱼的生产,首先得从公母鱼的交配说起。

种亲的合缸交配,一般都是在2个半月到3个月大之间进行的。因为母鱼最好是在4个月内产出第一胎,否则对母鱼以后的发育,和所产的幼鱼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注:楊明湘大哥建议可以往后再增加1个月的时间,就是指母鱼可以在5个月前产第一胎即可。此建议兄弟一直还没有实验过,有机会的话我会验证后再跟大家交流,也请有兴趣的鱼友也做一下这个实践,然后咱们再一起探讨}
。然而母鱼的孕期长达25到30天,还受到受精率与日常护理条件所限制,所以要想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受孕再到平安生产,时间那是相当紧迫的。因此,我就受精率与孕期的护理先一一给大家做个介绍。

1、受孕的问题。

关键是公母鱼搭配的比例问题。按鬼子的相关资料,认为在同缸中的母鱼比公鱼数量多一只的情况下,母鱼的受孕率最高。但兄弟对此理论持怀疑的态度。我先给大家转贴一张倭国鱼友的种鱼交配缸的图做参考,他的公母鱼搭配的比例我认为很值得学习的:

在这张图片中,其实我们可以学习到的东西可有很多哦。有心的鱼友不妨可以仔细参详,比如缸的大小、放养鱼的数量、公母鱼的比例、底沙与水妖精的搭配、水妖精的气量大小、水质的情况等等等等,可以说是参考价值极高的{顺便多提一句,我们在看图片时,只要你观察到位,就会学习或发现到很多内容的,而不是只盯着鱼看的,呵呵}。那么现在我们主要是研究其公母的搭配比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公13尾VS母4尾,3比1强的比率!这个比率应该是过强了,可能是从红鱼白子的受孕难度高而考虑的。但这样做我认为是可以完全保证母鱼的受孕率的!我个人的做法一般是在40*25*30的缸中,按母3尾 VS 公5尾的比率搭配,在夏季约24、5天一胎,其他季节是26、7天一胎,由此可见这个比率对受孕率也是有保证的。
可惜的是我们的种公鱼数量几乎都很难达到这个比率的要求的。为什么?因为表现优异的种公,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少了啊……所以我们经常面对的实际情况,通常都是母鱼多过公鱼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利用手里面现有的种公资源,来让母鱼保证受孕率呢?例如只有一尾种公,而我想让它与多尾母鱼进行交配,并保证受孕率,保证能够正常繁殖,这个问题就需要用技巧去解决了。如果单纯的把一尾公鱼与5、6尾母鱼合缸在一起的话,你就算天天给它吃伟哥,恐怕你也会失望的狠了,这个受孕率会让你哭的……呵呵,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分批交配法来进行,就是以一周为期,每周用2尾母鱼与公鱼合缸交配,这样做应该会取得令你满意的效果的。

而且孔雀公鱼在交配时,会有一个规律,公鱼往往会挑选体型大的易于交配的母鱼先开始交配。据我观察,成年公鱼{5个月以上}对幼母的兴趣也是相当大的,大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怎么跟男人对学生妹的幻想差不多呢……}转贴大陆著名玩家ye大的一张图给大家,看最后那尾色公看前面那尾幼幼小母鱼的眼神……

以上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老母配幼公,老公打幼母啊!

在公母鱼和缸后的大约10天起,如果母鱼顺利受孕的话,就可以明显观察到母鱼的胎斑部位明显颜色变深,后腹部膨胀隆起了。如果到15天的时候母鱼还没有什么明显变化,那么就得考虑是公鱼还是母鱼的问题了。如果同缸其他母鱼都正常受孕了,那么肯定是不受孕的母鱼的原因。如果是整缸母鱼都没受孕的话,那问题就复杂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外购入的鱼中最容易发生,无论我们如何调整,就是不受孕、不繁殖!这种情况估计很多资深鱼友都有过深刻的教训的!呵呵,究其原因,基本都是鱼商动过的手脚,在这里就这些手段我不多说,只能郑重提醒:一、商家自律;二、鱼友在购鱼时一定要睁大慧眼啊!

如果是自家繁育出的鱼出现母鱼都不受孕的情况的话,那只能先恭喜你!这大奖不好碰啊……

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公母鱼分开后,再分别与新的同胎公或母鱼和缸交配,继续观察。如果仍然无法让母鱼受孕,那么就用血统不同的公母鱼分别与这胎的鱼交配,就能够清楚的察出原因了。 

孔雀鱼百科纵谈五:母鱼的生产与护理二

二、孕期的护理

经常遇到有鱼友问我:

“为什么生的都是蛋蛋?”{未受孕,公鱼无力;或流产,受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导致,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生的小鱼都没发育好?”{流产,受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导致,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生的小鱼都黑黑的瘦瘦的趴在缸底不动?”{早产,外界刺激或药物刺激;或发育不良导致营养不良、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我的母鱼在生产时只把小鱼的一条尾巴挂在泄殖孔外就生不出来了?”{难产,因素很多}

“为什么母鱼生产中间就不继续生产了?”{主要是环境刺激导致,如产中受惊吓等}”

“为什么生出的小鱼有很多是畸形?”{高温,母鱼钙质摄入不足或流失迅速,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或基因遗传导致}

“为什么生的都是死的?”{死胎,因素很多,主要是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我的母鱼生完后肚子突然瘪了,瘪的似乎连内脏都没有了?“{孕期护理不到位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产后瘪肚}

“为什么母鱼生产完后腰突然塌了?{因钙质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快过大造成产后塌腰}”

“为什么母鱼产后容易得病?”{产后免疫力、抵抗力低,孕期及产后护理不到位导致}

“为什么产后母鱼突然死了?”{产后免疫力、抵抗力低,孕期及护理不到位导致}

由以上种种问题可见,在母鱼受孕后到生产前的孕期阶段,如果护理工作做不到位,母鱼是极易发生流产、早产、难产、子鱼体质不良、畸形、死胎、母鱼产后瘪肚、塌腰直至体弱感染发病、甚至死亡等恶劣情况的。因此在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可以说是是决定母子平安与否,和是否能拥有健壮子鱼的关键时期,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

而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在营养、温度和日常护理等方面。

1、饵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以及饵料合理的营养搭配

当母鱼受孕后,基本是在合缸后的第一周开始,食欲和食量就会惊人的增长了。此时我们就需要逐步的、适当的提高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以及合理的搭配饵料的营养了。

在这个时期,我从每天3次左右的投饵,每次控制在5分钟左右吃完的基础上,从第二周起每天增加一次投喂量的,就是从第二周起每天喂4次,一直持续到第三周结束。每次投喂的饵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吃完即可,决不能让鱼缸中有残饵的存留,否则极易导致过量投喂、过量吃食而造成鱼的消化系统障碍,如造成消化不良而导致食欲不振、拉白色粪便、水质浑浊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免疫力降低,使病菌趁虚而入感染发病。如腹水症据我观察,就同饵料败坏和水质问题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鱼不可以让它吃饱,跟人一样,吃的太饱会胃口不佳、早衰早死的,所以每次吃个8分饱足以,讲究个少喂、多餐最好。同时为了保证子鱼的健康和强壮,所以在这一时期,母鱼饵料营养的合理搭配很重要。我是将丰年虾、水蚤、水蚯蚓和富含高蛋白质的人工饵料依次搭配来投喂,来确保孕期母鱼和子鱼的营养需求的。如果营养方面做到位,你就会观察到母鱼的肚子迅速膨胀变大、胎斑颜色逐渐变深、胎斑面积逐渐变大的。

2、温度

对于温度,始终我是保持在22到26度之间,不赞成温度过高的。因为孕期母鱼自身和胎儿,都对钙质的需要极大。而高温能促使鱼体循环系统加快,导致钙质得不到充分吸收就会被排出体外,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母鱼产后突然塌腰、出生的子鱼畸形率高等严重负面情况的产生的。

3、日常护理工作

在日常照顾方面,虽然人人都会做,但细致和耐心,却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捞鱼尽量要温柔,要轻缓准确的捞取,而不是拿着网在鱼的后面追撵,使鱼受到大的惊吓,因而精神高度紧张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病菌入侵;甚至因鱼夺路狂奔而造成擦伤、因撞缸而受伤的情况。再如在转缸时,一定要先轻柔的捞鱼到水舀中再进行,把鱼放入缸中时再轻缓的连水倒入缸中,而不是拿着鱼网在鱼缸上空把鱼空投扔入水中,来个高台跳水 !象这些工作都是我们在日常护理中经常做的,但必须是要加十分小心才能够做好的!养好鱼,就是靠着做好这些烦琐、细致的日常护理工作,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的!经常会看到有些鱼友在说:“我的鱼不用困水,没事!就这么粗放饲养,没问题!”其实表面看短时间内好象没有事,但那样做已经严重导致了鱼的虚弱和免疫力、抵抗力的降低,当一有外部病菌侵入时,等待他们的后果,就是一缸缸的死鱼!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的,因为鱼的生命力,已经被折磨的差不多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得病的孕期母鱼,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往往在它病的几乎让我们都惨不忍睹的时候,它仍然不死!往往要拖到它生产后才死亡,尽管基本都是早产、流产、甚至是难产……由此可见母亲的伟大,致敬。对于这样的母鱼,一般我是采用剖腹产来结束它的痛苦挣扎的,同时也是尽量让她的后代得到最大的保存。剖腹产会在接下去“母鱼的生产护理”中,再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综上所述,我们想要得到健康强壮的子鱼,想要母子具都平安无恙,那就让我们拿出真正的细致、细心来,去做好母鱼孕期的护理工作吧。

1图:无精卵

2图:早产卵3图:未发育成熟的子鱼4、死胎5、畸形联体6、产后瘪肚7:畸形  

三、生产中的护理{1}

当母鱼在合缸后的第三周结束后,其腹部已经明显膨胀变大、胎斑面积也明显扩大而且颜色加深了,有些品系还可以观察到子鱼的眼睛已经可以在胎斑的部位看到了。这个时候我就把母鱼单独捞到产缸中待产了。{因为工作忙,为稳妥起见才如此。真正的老鸟确定母鱼何时生产是很准的,一般都在母鱼生产的头一天才放母鱼入产缸的,呵呵}。先让我们欣赏一下临产母鱼的美吧:

决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正确的判断母鱼的生产日期的。但偶尔也会有特殊情况,会导致母鱼的生产提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孕期的母鱼流产或早产的严重情况发生。如我们在买鱼回家的途中,买到的孕期母鱼可能因为环境的突然改变而突然生产;如我们在换水后,新水的刺激也会导致突然生产;如下药后的药物刺激,同样能导致提前生产;甚至鱼突然受到强烈惊吓,如突然的响声或强光,以及长途运输途中,都可能导致孕期的母鱼提前生产的。所以对于孕期的母鱼,一定要注意这些意外的发生的。

一、产前的准备

产缸我用的是35*30*30厘米的缸,放置在背光安静处,里面多放些水草,一是做子鱼的隐蔽处,二是模拟自然环境,减轻母鱼的受迫感。我不赞成用市售的产子箱的,感觉箱内空间小,母鱼受迫感强烈的。再把水妖精开的气量稍小一些,同时我们在进行日常护理操作中,还要尽量不要打扰母鱼的。有的鱼友会把公鱼也放进去,这样做我是不赞成的,这样会使母鱼感到子鱼受到威胁,加重紧迫感的。

从第四周开始到生产前,母鱼的投饵量要逐渐减少了。临产的母鱼对饵料基本没什么兴趣的。

到大约24、5天的时候,这时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临产的母鱼经常躲避在角落中,偶尔会有上下急游的表现,同时呼吸频率加快,鳃丝变得更鲜艳,如果母鱼的体型变得嘴尖上翘{俗称撅嘴}、背部弓起{俗称拱背}、肛门再变成方型外突的话,就是马上就要生产了!下面给大家转贴一张香港鱼友的产前2小时的母鱼,仔细观察鱼的状态,与我所描述的撅嘴、拱背,肛门呈方型外突是否一样:

二、生产时的护理

OK。生产开始了!

母鱼的生产时间,基本都是在深夜开始到第二天凌晨结束的。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去打扰它。如某些鱼友在鱼缸前晃来晃去看母鱼生产,或怕母鱼吃崽,就蹲在一旁,见生下一条就赶紧捞出一条!岂不知你给母鱼造成了多么大的压力啊,极容易导致母鱼因过度紧张而中断生产,甚至难产的!所以当母鱼在生产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接产工作,给小鱼留有足够的隐蔽场所就可以了,你就别在旁边捣乱了,母鱼烦着你呢!另外突然加大的声音,突然变强的光线,都会对孕期中或生产中的母鱼有强烈的刺激,尽量要避免的。

下面转贴几张母鱼生产过程中的图片,供大家参考:仔细观察母鱼的身体和各鳍在生产中在使力

 

三、生产中的护理{3}难产的处理

难产是我们在饲育孔雀鱼当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也是最棘手的情况.如经常有鱼友在论坛或群里问,为什么我的母鱼肚子老大了,怎么就不生呢?为什么母鱼在产期里憋的上下急游、甚至撞缸,最后都漂在水面奄奄一息了也不生呢?为什么母鱼在生产中泄殖孔拖着个幼鱼的尾巴,怎么折腾也生不出来呢?下面,我们就在这一章节中,与大家深入交流一下。

对于难产的处理,我们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难产原因,区别应对的。

先就想鱼友问的,“为什么我的母鱼肚子老大了,咋就不生呢?”做个分析啊。母鱼肚子庞大,有很多原因可以形成,例如肥胖、腹水、脂肪肝等,并不一定代表鱼怀孕了,呵呵。我给大家转贴几个图参考一下:

下载 (4.58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2:47 肥胖

 




下载 (10.87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2:48 母鱼腹水的没有图片,找个公鱼腹水并发车轮虫的图片的参考吧

 




下载 (16.66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2:49 脂肪肝等内脏肿胀
下载 (39.31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2:54

 

以上这些情况,与母鱼正常怀孕的情况很类似,尤其是由于母鱼肥胖导致的不孕,更是与正常母鱼受孕后的不生很难分辨的。据我的总结,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在胎斑上,肥胖不孕的母鱼,胎斑色淡、不明显的,大家也仔细分辨一下,有更好的区分办法,就回贴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呵呵。而疾病类的,看图片就很容易区别了,我就不在这节中说了。

 

难产的处理2

而对于母鱼真正因为难产生不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一、提高水温、换新水刺激,同时加大水流,促进母鱼生产。

二、对于幼鱼卡在母鱼的泄殖孔,只露出尾巴而生不出来的,可以把母鱼用手温柔的固定住,然后用镊子等工具,细致轻微的先把幼鱼望里塞,再轻柔的拉出,千万注意用力的温柔,不要划伤母鱼的产道,致使母鱼产道受伤而发病、不孕甚至死亡!

三、对于母鱼实在生不出来而漂浮在水面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或因为怀孕母鱼感染疾病濒临死亡的,如我在前面章节中所说的“得病的孕期母鱼,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往往在它病的几乎让我们都惨不忍睹的时候,它仍然不死!往往要拖到它生产后才死亡,尽管基本都是早产、流产、甚至是难产……由此可见母亲的伟大,致敬。对于这样的母鱼,一般我是采用剖腹产来结束它的痛苦挣扎的,同时也是尽量让她的后代得到最大的保存。”我就在这章中,转贴图片把剖腹产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场面比较血腥,建议不喜者不要观看,呵呵



1、

下载 (12.61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5
2、 下载 (17.5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6

 




下载 (20.01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6
下载 (123.07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6
下载 (140.39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6
下载 (18.77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7
下载 (62.53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7
下载 (63.93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7
下载 (61.34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1-26 23:27
下载 (9.09 KB)
2008-1-26 23:28
下载 (11.23 KB)
2008-1-26 23:28
下载 (9.58 KB)
2008-1-26 23:29
下载 (8.75 KB)
2008-1-26 23:29
问题汇总一:系统维持的方法探讨

     

在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盲目的把鱼做杂交,那样的后果往往都是十分难以接受的,呵呵。

所以转贴我以前所写的一个帖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系统维持的粗浅见解

 

 

呵呵,看了蓝色兄〈 如果维持过头了,是好事吗?????????〉这个帖子,恰好晚上喝的有些飘了,就借着酒兴,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呵呵。蓝色兄在帖子里恐怕是没有说清楚问题,我就就我的理解试一下,看能不能解释清楚,呵呵。

 

 

系统维持分为同系维持和异系维持两种方法。目的是什么?应该是利用同系而血缘关系比较远的鱼,或是选择在其他品系的鱼身上提取有利于自己的鱼的特征,来与自己的1线亲鱼交配,以避免1线亲鱼长期同胎自交,也就是近亲交配,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基因退化而导致的表现不佳,促使自己的1线亲鱼品系特征表现的更好、基因更稳定。

 

 

但做系统维持时,其过程是很复杂的。举同系维持做例子,并不是简单的把同系而血缘关系很远的而又表现很好的两只公母鱼拿来做交配,就可以得到表现优异的子代的。一般来讲,鱼友拿到其他同系的鱼后,往往直接就用来做维持,其是否具有隐藏的没有表现出来的其他的隐性基因?我们不一定掌握的很清楚。所以我们盲目做的话就很可能导致所繁殖出的子代鱼很不理想甚至是五花八门的。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鱼友说拿白子与白子交配后,所得到的子代居然都是黑眼睛的……

 

 

所以我们在做系统维持时,需要将引进用来做维持的2线鱼先繁育,以确定其基因类型和稳定程度,同时储备出来足够数量的处鱼母鱼和合格的幼公来做维持消耗。如果2线子代表现很好很稳定的话,就可以用来做维持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们所选的用来做维持的2线的基因,我们还是不能清楚的了解的,需要我们在做系统维持中来验证其是否具有隐性基因的。

 

 

在做完系统维持后,1线 X 2线 所得到的F1子代,如果2线没有隐藏的其他的隐性基因的话,那么子代应该会表现的很好,会继承我们所要保留的1线的良好的品系特征,同时由于2线血统的导入,会使1线的品系特征更明显、体形也更加粗壮。这样的话,我们的系统维持的目的初步就达到了,而要全面达到目的,还要看F1子代所繁育出的F2代,如果F2代表现的完全与F1一样甚至更好,那才是完全成功了,也就是固定了,基因稳定了。

 

 

如果F1表现的不好,例如品系特征没有提高甚至有明显的缺陷,那就说明2线鱼有隐性基因而导致的,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线,或在F1中挑选出表现相对好的,继续与1线做回交或同胎自交来不断提高1线基因等方法来继续改进。

 

 

总体来说,系统维持不是一件简单的1+1=2的事,我们奋斗的目标应该是1+1》2。但搞不好的话甚至会出现1+1《1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系统维持的基础和规律,系统科学的运用杂交、返交、回交、自交等方法,来持续的改进并固定出我们理想中的目标鱼来。

 

 

 

问题汇总二:母鱼被不同公鱼打过,后代会怎么样?

        呵呵,很经典的问题啊,很多鱼友都有这个疑问的,咱就借楼主的帖子,仔细研究研究啊.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常识,就是母鱼有特殊的储存精子的能力.具国内外相关的资料表明,母鱼可以把第一次交配过来的精子,储存起来,可以保证连续三胎用来受精卵子的,所以说处女母鱼对于玩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必须保证它的第一次交配,用最好的公鱼来进行!如果去某位玩家家里,观察他没有从小就进行公母分养的话,那这位玩家的鱼的品质,是绝对无法保证的.

       而具我个人的实际繁育中总结出的经验,母鱼也会在接受另一尾公鱼的精子后,会随机的使用另一尾与之交配的公鱼的精子,和第一次交配公鱼时储存的精子,同时用来使卵子受孕的,例如我的一尾野生色母鱼,第一次与野生色公鱼交配后,第一胎的鱼都为野生色;在生完第一胎后,我把它与另一尾黄化公鱼和缸交配,在她的第二胎里,居然同时出现了野生色和黄化两种体色的子鱼,但黄化子鱼的比率远远低于野生色子鱼.由此可见,母鱼是会随机同时使用不同公鱼的精子的,但使用后来公鱼精子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

       而且我们如果是用同体色但不同个体的公鱼,先后与母鱼交配的话,我们几乎完全不可能确定母鱼所繁殖的后代,到底是哪尾公鱼的后代的,所以我不赞成轻易更换公鱼与受过孕的母鱼交配,这样会使我们在选种时面临难以克服的疑问.所以我一直建议想玩血统纯正、高品质孔雀鱼的鱼友们,一定要重视公母分养,确保随时有处女母鱼可用的. 

      更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呵呵,大家一起研究,互相学习,才会进步的更快啊。最好是象孔雀海兄弟这样,提出问题来,大家才能探讨的更彻底的,呵呵。

      就孔雀海兄弟所提的“个头大的代表体质较好,食欲旺盛,抗病能力强,为什么不选呢?”这个话题,我只能从我个人的实际养殖经验总结来讲的。因为在实际培育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点经验,就是在同胎鱼中,个头发育最快的,往往品系特征却发育的不好,甚至是性腺的发育都有问题,比如长的很大的所谓的“巨种”鱼,都是没有繁育能力的雌性化雄鱼,它们在同胎中往往发育的是最快的,个头也最大,呵呵。

      而同胎中发育迟缓的个体,具我观察,往往品系特征却最突出。但致命的一点是,体质极弱,所以也不适合留的。因此我根据以上所发现的规律,才建议鱼友挑选发育适中的鱼,来有选择性的培养的,呵呵。 

问题汇总三:

   

  

 

“以下是引用wangzhenyu2008-2-18 20:52:53的发言:

       恩!!领导,我接着你的答案往下问:已有的那些品种是有意识设计的呢还是碰运气来的呢?您作为专家,有没有过培育几个新品种的理想呢?

我想,养孔雀到一定水平的人,应该是有创新的冲动的。日本人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正是因为不满足于稳定几条别人的品种才使他们领先一步的吧。”

      

       

       呵呵,兄弟这个问题问的很尖锐啊!

       最近这两年流行一个“现象”,就是有钱就是高手啊!

       呵呵,只要花钱买了好鱼,然后论坛里或群里一贴图片,那是追捧者如潮、掌声一片啊。于是也就有了飘然之感,以上位者的姿态感觉是高手了,呵呵。

       当然,花钱引进优质的鱼,对于咱内陆的孔雀鱼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但这样的心态是否也有益处呢?我们可以认真的思索一下,我们与欧美日包括台湾省这些孔雀鱼发达地区做个比较,在这些地方的鱼友,在引进了其他玩家的鱼后,都是很尊重原品系拥有者的知识产权的,不经自己繁育和改良,是决不会以拥有者的身份自封和自豪的。那么对比咱们内地的“现象”,感觉是不是有些虚浮和浅薄呢,呵呵。在这种心态下,又有什么动力去静下心来,研究出自己的东西呢?

      在咱们内地,那些真正的专业玩家,如F老大哥、IF、guppy仔、YE大、刘瑞宏、WIND、我心如鱼和蹦蹦虫、赤色鱼奴兄等,都有自己专业的鱼种,在这个专业鱼种以及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深厚的功底的,即使是面对海峡对岸,也不逞多让的,这样的专业玩家,才真正对得起高手这一尊称的啊。

      兄弟我相对于这样真正的高手,那是相当汗颜的。

      我在这几年里,也在走自己的路。静下心来,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鱼来,是我一直的追求,也终于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系,下面就贴几张图,供大家一赏吧,呵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金属红蕾丝燕尾.jpg

 

下载 (19.76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11

 

04年自己用金属和蕾丝做的金属蕾丝。可惜因出差而全缸挂了,没有继续做完。对比这两年流行的金属红蕾丝、金属蛇王来,后悔的要死了都,呵呵。

下载 (18.38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22
下载 (17.83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22
04年改进后定型的红礼白子,由小尾鳍改成大三角尾缎带,这个品系一直在市间流传到现在,一直是俺一大自豪啊

 

 

下载 (12.76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27
下载 (15.34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27
下载 (12.79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27

 

05年末搞定的新品系玻璃血红草尾燕尾,呵呵

 

 

下载 (12.16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34
下载 (27.18 KB)
问题汇总三:
2008-2-22 22:34

 

这个俄罗斯蛇王,是05年的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23:28:47编辑过]

Uy1D4hDU.jpg (19.76 KB)

下载次数:0

2008-2-22 22:10

 

问题汇总三:

DjlR5IYR.jpg (5.73 KB)

下载次数:0

2008-2-22 22:32

 

问题汇总三:

下载 (1.72 M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2:39
下载 (1.57 M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2:57
06年做的圣塔玛利亚蛇王燕尾和莫斯科红尾

 

 

 

 

 

下载 (63.83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19
下载 (130.89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20
下载 (66.14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20

 

下载 (65.05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23

 

这个是07年定型的玻璃莫斯科蓝燕尾

 

 

下载 (152.07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25
下载 (280.58 KB)
[原创]《孔雀鱼百科纵谈》
2008-2-22 23:26
07年末与韩老先生合作的新品系日本蓝黄草尾!

 

 

呵呵,借兄弟这个帖子,也算小结一下这几年自己做鱼的历程吧。

 一转眼,又一年过去了……
  辛辛苦苦、是是非非,高兴的咱们珍藏着,不高兴的就让它象天上的浮云,随风而逝吧,呵呵。
  但始终不变的,是咱们对鱼的热爱!
  所以在08年的最后一天,把现在所养的一些鱼,拍了些视频,请大家和我一起,纪念过去,展望未来吧
   视频连接:http://bd-guppy.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