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先生鬼新娘资源:剑尾鱼养殖综合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2:59

基础篇:

红剑鱼又名剑鱼,Xiphophorus helleri,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

特征:
胎生鳉鱼科,体长12厘米。体似纺锤形。自然界中的原始种体色呈浅蓝绿色。雄鱼尾鳍下缘延伸出一针状鳍条。俗称剑尾,雌鱼无剑尾,通过人工育种,有红、白、蓝色等。其代表鱼有红剑、青剑、白剑、黑鳍红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

大多数的朋友都是以高鳍红剑主。本文也围绕此鱼展开。剑尾鱼经人工饲养后,体形小型化,只有7-8厘米。

适应温度:

适宜饲养水温24~26度,20度也能正常生活繁殖。

成年鱼一般7个月左右就可进行繁殖。(可经过进两年的观察5个月就可以繁殖,甚至更早,也许是基因退化吧!也许是一种进步!我不的而知)

每隔30~50天产仔一次。剑尾鱼的寿命约3-5年,当发现鱼背鳍微微隆起时,即表明鱼体已进入衰老阶段。
适宜繁殖的水质硬度为6-9度。pH7-7.2。

剑尾鱼的雌雄鉴别
剑尾鱼的雌雄一般不难鉴别,雄鱼体较细长,体色鲜艳,尾鳍下方有剑,各鳍的末端均较尖,最明显的是臀鳍已转化为交配接器。雌鱼体比雄鱼体肥大,体色逊于雄鱼,各鳍末端较圆钝,尾鳍下方无剑,无伸出的交接器,泄殖孔较明显。

转性篇:

雌剑尾鱼“性转”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已经看到过很多了,我也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结果是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性转”,是指一部分生过仔鱼的雌鱼逐渐雄性化:体形变得细长,尾鳍下方长出剑状突起物,臀鳍转化为棒状性交接器,开始追逐雌鱼,与其交配受精,繁殖后代。但仅仅是雌鱼性转雄鱼,没有发现雄性转雌性。
第二种:认为剑尾鱼不能进行性逆转,它们的雌雄自然比例始终为1:2到1:1.5。虽然剑尾鱼的仔鱼长到3个月时,雌雄的生殖器官开始发育,但要到7-8月龄时,性器官才能发育成熟稳定下来。

甲基睾酮转性实验:

1.试验鱼及饲料本试验的供试鱼——珍珠玛丽鱼(5月龄)和红剑尾鱼(3月龄)均购自荣昌县广顺热带鱼养殖场。经12天暂养后各自平均分成两组放养于65×35×40(cm)的玻璃水族箱中,按热带鱼的饲养方法进行日常管理。饲养试验过程中所用的饲料是市售“希望”牌鱼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μg/gm甲基睾酮及少量面粉,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甲基睾酮。

2.试验方法试验鱼经12天暂养后,于2004年4月6日测定鱼体(除内脏团外)中基础β-胡萝卜素的含量,设对照组和处理组各一组。处理组投喂拌有甲基睾酮的饲料,以12天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一周期末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鱼体表及肌肉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根据在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再用β-胡萝卜素的标准曲线回归直线方程Y=0.6032X+0.0018(n=7,γ=0.997,P<0.01),计算出相应的β-胡萝卜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 果

1.起始阶段鱼体的β-胡萝卜素含量2004年4月6日,对暂养阶段末各试验组及对照组的鱼进行了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此时雄、雌鱼的β-胡萝卜素含量接近。

2.各试验周期末鱼体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了测定甲基睾酮对两种鱼体表、肌肉(除内脏团外)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体色的影响,以12天为一试验周期,在每一周期末测定鱼体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

3.试验过程中的性逆转及体色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甲基睾酮对5月龄珍珠玛丽鱼的性逆转作用不明显,其体表及肌肉中所沉积的色素的数量变化也不显著(P>0.05)。

而对3月龄的红剑尾鱼,性逆转率达100%,至4月24日,处理组中的雌鱼完全雄性化;在体色上,就个体而言,色素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但加深了红剑尾鱼的群体色调。

分析与讨论:

甲基睾酮对观赏鱼性逆转及体色影响的作用机制鱼饲料中添加甲基睾酮,可使幼鱼的生殖腺原基向精巢方向分化,抑制卵巢发育,从而使群体趋向单性化。

据曹丽琴报道, 用甲基睾酮处理,越是处于鱼体发育早期,雄性化的比率越高。

本试验结果与之相符。珍珠玛丽鱼和红剑尾鱼均为卵胎生鱼类,在幼鱼的性腺向一种性别分化时,仍保持着另一性别的性原基。即,当它们的生殖腺原基皮质部优先向卵巢发育时,髓质部仍有精原囊存在。在甲基睾酮的作用下,卵巢发育停滞,逐渐萎缩,而精原囊得以增殖并分化,最终雌鱼变成了雄鱼。据此原理,采用雄性激素可使观赏鱼的体色更鲜艳,其实质是雄性化的缘故。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观赏鱼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甲基睾酮,可促使鱼类性逆转并改变体色。适量添加甲基睾酮,能使发育早期的观赏鱼雄性化,该激素虽不能直接增加鱼体体表及肌肉中的色素,但雄性个体的副性征常表现为具有较明显的色彩,因而可改善群体的色泽水平,起到提高观赏价值的作用.

从以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实验可以看出甲基睾酮对剑尾鱼转性起绝对作用。而我们在养殖高鳍红剑的过程中药物是不可缺少的。

谁又能证明的了别的药物不能左右转性呢??可要是生过小鱼的母鱼转性我还没遇见过,所以我只是倾向第二种观点。你们手上都会有这样的母鱼,腹鳍下端长出尖鳍,尾下长出半厘米左右的“剑”,就是在转性中卵巢发育停滞,逐渐萎缩,而精原囊得以增殖并分化,过一段时间卵巢又开始发育,精原囊萎缩退化。这样的雌鱼生育困难,产量小。

饵料篇:

无论是金鱼还是热带鱼,就其食性而言都可分为三大类,即肉食性、素食性和杂食性。但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只有极少数的鱼以纯植物性饵料为食。

1、动物性饵料

(1)原生动物: 常见的水原生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表壳虫、钟形虫和轮虫、水轮虫等。

(2)水蚤: 水蚤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桡足类、枝角类、个体稍大,生命力也更强。

(3)蚯蚓:(4)昆虫的幼虫:(5)其它动物性饵料:

2、植物性饵料

3、人工饵料

  此外,给不同的鱼投喂何种饵料还要根据鱼的种类大小来定。刚出生的卵胎生鱼, 第二天即可喂食,卵生鱼则要在幼鱼4、5天后,卵囊已基本消失(封肚)后再喂食。对幼鱼和小型鱼,最初以饲喂灰水为好,。随着鱼体的增加,饵料也可改用中型的的活饵或干燥的小虾、小鱼等。

鱼病篇:

高鳍红剑最常见的病有:肠炎,肤霉病,烂鳍病,烂鳃病,白点病,棉口病, 眼球凸出症。上述病症一般都是细菌,寄生虫,引起的。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一、保持三天换水1/3左右,通过加温棒调节合适的水温,(28度)保证过滤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鱼缸内鱼的密度不要太大。二、发现鱼有生病的症状,如浮头、厌食,不愿意游动,鱼鳍出现血丝或雾状体等情况,马上在鱼缸内加入约百分之一的粗盐。2-3天后换水一半,再加入适量粗盐,使盐水浓度保持在百分之一左右。一般在一星期内鱼可恢复正常。实际上,如果能坚持做好上述的第一点,对新入户的鱼先隔离观察一星期后才放入鱼缸,平时不要喂养生饵,使用干饲料喂养,鱼儿是不容易生病的。

特别介绍一下竖鳞病(发病中期以成为绝症)

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 致使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热带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致。

1.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制成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若在溶水量100千克的水族箱中采用低剂量泼洒.坚持数目也有疗效。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还有一些土方法我就不介绍了!。

下面我介绍几种病的发病原因:

烂鳃病的原因很多,环境水质的刺激,寄生虫的感染与细菌的侵袭感染等皆会造成鳃组织的病变,鳃组织可能只有局部溃烂坏死,或全面性的肿胀增生,严重时病鱼的食欲丧失,呼吸困难,死亡率极高。治疗时需找出确实病因,并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才能有效控制,并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移动或下重药等紧迫的伤害,以免病情加重。

烂尾病多半因为先有寄生虫的寄生或物理性伤害,造成体表鱼鳍等组织受损,柱状菌等二次病原侵入感染,造成鱼鳍组织溃烂缺损,治疗时若有寄生虫的感染,需先处理寄生虫,再配合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控制细菌性的感染。

肠炎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病因主要是吃了不洁食物或过饱,排泄受阻感染细均。春秋季见多。

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病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故又称白毛病。严重时菌丝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至死亡。有时菌丝着生处有伤口充血或溃烂。

眼球凸出症 病鱼两眼外凸,眼球周围红肿发炎,是由于水中有害细菌侵染的结果。本病发病率较低,但患病后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 可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防治。用低浓度的庆大霉素或青霉素注射,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也可选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或浸洗。

上述病症均可用土霉素,黄连素,大盐,治愈。这也是高鳍红剑的万能药。对鱼的损害最小!至于药量方面我就不详细说明了。因为药量要根据缸里的水量,鱼的发病情况而定,变数太大。 (参考10升水=2—3片)

还有一些非营养性疾病类如:浮头,鱼膘失调病,感冒病,营养缺乏症类。

非营养性疾病类

<浮头>  

病因:水中溶氧量不足。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长期未换水。2.养殖密度过大。3.天气突变,气压过低。4.水中的腐殖质及浮游生物过多和鱼只夺氧。

症状:鱼浮于水面嘴伸出水面吞空气。经常浮头的鱼会产生下颚皮肤突出的畸形。


  
中暑与闷缸

病因:中暑通常是盛夏炎热季节午后多发。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盖帘遮阴,致使水温过高,从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量,使鱼苗和成鱼受不住高温、烈*的刺激加上缺氧而引起的昏死。


闷缸通常是天气闷热,气压偏低,水温较高,又遇上阵雨或暴雨,使池(缸)内水温急剧变化,造成池(缸)水上、下层水迅速对流,池(缸)底粪便,污物上升,致使金鱼上下不得安宁,尤其在夜间绿藻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和鱼一起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金鱼缺氧,久浮水面,脱力而死。


症状:中暑或闷缸的金鱼开始出现呼吸急促,近而呈现呼吸困难的状态,体色逐渐变淡、变浅,有的嘴巴周围或诸鳍的行细血管充血,久浮水面,直到失去知觉昏死或脱力而死。


发病季节:多发于炎夏的午后或夜间。尤其是闷热天气更易发生。


防治办法:盛夏酷暑天,每天上午9时左右就应盖帘遮阳,避免烈*曝晒,引起中暑。


对尚未停止呼吸的或刚刚停止呼吸的金鱼,要立即换水适当降温,并在水中滴入2-3滴双氧水或用增氧泵增氧。尤其是对刚停止呼吸珍贵的亲鱼可进行人工呼吸(即对准鱼口猛烈吹气数次),然后对准鱼口拨水或用手捉住病鱼在水中前后轻轻晃动,用手指轻按鱼腹部数分钟,可能救活。同时,对抢救成活的金鱼需放入嫩绿水中静养,停食1-2天,避免强烈阳光曝晒,待基本恢复健康后再逐渐投食;在阵雨来临前,要抢先做好清除池(缸)中污物工作,适当注入新水。阵雨后,特别是雨前未吸除池(缸)污的,雨后要立即吸去池(缸)底陈水(1/5-1/3)。注入新水,防止闷缸。



鱼膘失调病
这种病只在冬天才发生,怕寒的透明鱼最为常见。


病因:主要饵料不足,夏秋季营养差,体内脂肪含量很少,降低了鱼体对低温的抵抗力,使体内鳔的功能失去调节能力,引起位置感觉失常,所以叫鱼膘失调病。


症状:冬天气温下降,有些鱼七竖八横,侧卧池底,不死不活,用手触动它,懒洋洋地摆动几下尾鳍游起来,暂时能恢复正常的游动,但很快又侧卧于池底,不死亡。严重时,鱼体侧卧,一侧鳞片因磨擦而大量脱落。轻者能挺过冬天,一到花开春暖时节,又能恢复正常游动。有的侧自浮在水面而不能下沉,用手触动,立即下沉池底,但随之又浮上水面,半个侧身暴露在阳光下,不能翻身,春暖后,暴阳的一面鱼体就干瘪腐烂。


防治办法:将病鱼集中起来管理,提高水温,勤投饵料,病鱼很快恢复正常;对个体有背鳍的成鱼,如患有鳔病时,可用细线穿刺背鳍,串上一根线,上吊浮物,使鱼在水中保持平衡状态,既不下沉,还可正常游动,两周以后,鳔的功能可恢复正常。这种鱼一般是先天性耐寒较差,治愈之后,哪怕是显得很健康的鱼,也不能作繁殖亲鱼用。

感冒病

病因:水温骤变温差达到5摄氏度,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夏季换水时,池水水温高,往池中注入冷水以降低水温时,首当其冲的金鱼被冷水激着,产生内伤。


症状:鱼静止不动,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光泽,颜色暗淡。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体表出现一层灰白色的翳状物,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病鱼没精神,食欲下降。后期鱼体色泽变得暗淡,游动欠活泼,懒于摄食,逐渐瘦弱以致死亡。


  治疗方法:1、换水及冬季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温差过大,可有效预防此病。 2、已得病的可将温度调高几度然后好吃好喝好招待的静养。3、将水温恒定,用小苏打或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求其渐渐恢复健康。



气泡病(又称烫尾病)

病因:气泡病是在夏天气候炎热时,一些大尾金鱼,如龙睛、水泡眼、红头高头和五花丹凤等金鱼最常得的一种病。此病由于水中溶氧过饱和引起。


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尤其是尾鳍)、鳃丝、肠子内出现许多大小不同气泡,身体失衡,尾上头下浮于水面,无力游动,无法摄食。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失去观赏价值。得此病的金鱼尾鳍鳍条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气泡,小米粒大。严重时尾鳍上既有气泡,又有像血丝样的红线。患这种病的特征是鱼头朝下,鱼尾浮在水面。是露天大面积饲养场夏天常见的一种鱼病,室内饲养的金鱼很少得这种病。鱼体上出现了气泡,如不及时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烫过2-3次之后,大尾鳍就变成小尾了,患至变成秃尾,从而丧失了观赏价值。在炎热的夏天,池水水温高的情况下,如鱼体再有外伤,伤口会红肿、溃烂、感染疾病。严重时,尾鳍没有尾鳍膜,露出鳍刺血丝,胸鳍和背鳍也布满气泡,全身浮在水面,管理不当,过多造成死亡。


流行季节:多发于春末及夏季的高温季节。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鱼池水温增高,水质过肥,池水变成绿色,缸内浮游植物或青苔或藻类过多,光合作用过于旺盛,大量释入氧气,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
防治:1.注意水源,不用含气泡的水。2.池中腐殖质不应过多,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3. 掌握投饵量和施肥量,注意水质,不使浮游植物过多。每天10点以前用竹帘或苇帘遮盖鱼池(缸),使水温不致骤然升降,这样使光合作用减弱,气泡产生减少,中午可见金鱼全躲在阴凉处。。


治疗方法:1、高温季节应注意遮阳,保持水质新鲜,可有效预防此病。 2、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排除部分原池水,或将鱼移入新水中静养一天左右。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3、用打气泵驱除水中过度饱和的氧气。患有外伤,可在伤口涂抹红汞水,并在消毒池中浸泡5-6分钟,2-3天就能恢复原状。4、食盐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量2-3公斤



有害物质致病:氨氮引起鱼鳃部的损害及造成鱼病变的发生,如幼鱼鳃出现上皮增生及呼吸系统上皮增生的现象属非病原致病,而是氨氧化铵与非离子氨引发的。当水体中的氨氧化铵升至0.3ppm时,5~10天内,其鳃上的上皮出现增生;当升至0.55时,上皮增生度显著,再升至0.65ppm时,会引起连接的鳃小片广泛融合,并可见到鳃盖畸形现象。有些幼鱼的鳃盖出现大面积缺损。而非离子氨对幼鱼鳃部的影响较氢氧化铵弱,但对幼鱼引起中毒现象是相当明显的。当非离子氨达到0.25ppm时,幼鱼一些组织发生炎症损害,鳃有肿块,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数下降,长期接触会造成慢性中毒,使鱼分泌黏液增多,引起局部炎症,并能合并某些微生物感染。



意外中毒

病因: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使用蚊蝇药时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农药误溅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缺乏用药常识,在鱼病治疗期间乱用药物或治疗用药不当等。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防治:应查明原因,及时换水。注意*常的饲养管理。  


外伤

病因:鱼的粘膜十分细腻,稍不注意即会伤及鱼,捞鱼、运鱼不注意使鱼体表受伤使霉菌与细菌有机可乘。*作时应加倍小心。


治疗方法1、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应避免涂在眼部),每天1一2次。 2、将病鱼泡在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等稀溶液里进行药浴,浓度1一2ppm。 3、受伤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然后浸泡在浓度为2ppm四环素药液中。

  

胡椒病

症状:病鱼身体和鱼鳍上面会出现细小的黄色粉状物,象撒了胡椒粉一样。


防治:将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大约2一3天可治愈。经常换水,保持水清洁,可预防此病。



碱性病

症状:鱼鳍出现松软无力。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



营养缺乏症类

病因: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饲料中脂肪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或由于长期投喂不新鲜的饵料,连续摄食引起鱼肝脏代谢障碍所致。饲料中缺乏维生素而造成的体表组织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溃疡。


症状:1、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淡,食欲不振。有的眼睛突出,生长缓慢,大部分病鱼均兼患有脂肪肝综合症。2、遇到外界刺激,如水质突变、降温、拉网等刺激,则应激能力差,会发生大批死亡。3、体表有溃疡,肝脏肿大、发黄、坏死。4、脊柱弯曲,身体畸形,生长缓慢。经检查无寄生虫和细菌病,可确定为营养性疾病。
防治:1、平时加强管理,避免使用腐败变质或新鲜度差的饵料。2、使用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3、特别注意饲料保鲜,投喂冰冻饵料时,要注意用解冻水清洗后再投喂。


  
消化不良症

病因:水温低、环境突变时投食过多或夜间、运输过程中喂食易患此病金鱼最易患此病。


症状:病鱼食欲不振,大便不通,腹部发胀,易引发肠炎(大便长期不脱落)。


防治:1、将鱼移至清水中,停止喂食。2、温度低时,应适当提高温度。3、并发肠炎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

背脊瘦病

病因:主要是因饲育不当引起,如投喂过多的高脂肪饵料或变质饵料,使鱼体吸收功能受阻。


症状:鱼体消瘦,沿着背鳍的背部肌肉瘦陷,食欲不振,抵抗力弱,易引发皮肤病。


  防治:治疗困难,应在饵料中不定期地加入维生素E加以预防。


腰萎病

病因:常为药剂使用过量所致,也有因饲喂过量或池水有电引起。
症状:体型弯曲,游泳时呈扭摆姿态,较难治愈。


防治:应改善其水质环境,将病鱼放入清洁自然的大水体中静养为宜。


 
敌害类

一、甲虫:甲虫种类较多,其中较大型的体长达40mm,常在水边泥土内筑巢栖息,白天隐居于巢内,夜晚或黄昏活动觅食,常捕食大量鱼苗。其防治方法是:


1、生石灰清塘,以水深1m面积667m2水面施生石灰75~100kg为宜,溶水全池泼洒;


2、每m3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0.5g溶水全池泼洒。


二、龙虾:龙虾是一种分布很广、繁殖极快的杂食性虾类,在鱼苗池中大量繁殖时既伤害鱼苗又吞食大量鱼苗,危害特别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1、 生石灰清塘,方法同上;2、发生危害时用速灭杀丁杀灭,以水深1m计算每667m2水面用20%速灭杀丁2支溶水稀释,再加少量洗衣粉于溶液中充分搅匀,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三、水斧:水斧扁平细长,体长35—45mm,全身黄褐色。它以口吻刺入鱼体吸食血液为生常可致鱼苗死亡。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池;2、 用西维因粉剂溶水全池均匀泼洒;
3、 每m3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0.5g溶水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四、水螅:水螅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腔肠动物,一般附着于池底石头、水草、树根或其他物体上,在其繁殖旺期大量吞食鱼苗,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防治方法是:<

BR>1、清除池水中水草、树根、石头及其他杂物,不让水螅有栖息场所无法生存;


2、 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剂量同上。


五、水蜈蚣:水蜈蚣又叫马夹子,是龙虱的幼虫,5—6月份大量繁殖时,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只水蜈蚣一夜间能夹食鱼苗10多尾,危害极大。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池;2、灯光诱杀:用竹木木搭或方形或三角形框架,框内放置少量煤油,天黑时点燃油灯或电灯,水蜈蚣则趋光而至,接触煤油后会窒息而亡;


3、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使池水呈0.5g/ m3浓度,杀灭效果很好。


  六、剑水蚤:这是鱼苗生长期的主要敌害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水质较肥的鱼池中剑水蚤较易繁殖,既会咬死鱼苗,又消耗池中溶氧,影响鱼苗生长。直接而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每亩池塘每米水深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0.4公斤兑水溶解后全塘泼洒。


七、红娘华:虫体长35mm,黄褐色。常伤害30mm以下鱼苗。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池;2、 90%晶体敌百虫溶液泼洒,用量同上。
八、田鳖虫:虫体扁平而大,黄褐色。田鳖虫前肢极为发达强健,常用有力的脚爪夹持鱼苗而吸其血,致鱼苗死亡。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塘;2、 90%晶体敌百虫溶液泼洒;


九、松藻虫:虫体船形,黄褐色,游泳时腹部朝上,常用口吻刺入鱼苗体内致其死亡后再食之。防治方法:1、 生石灰清塘;2、 90%晶体敌百虫溶液泼洒;


十、青泥苔:青泥苔属丝状绿藻,消耗池中的大量养分使水质变瘦,影响浮游生物的正常繁殖。而当青泥苔大量繁殖时严重影响鱼苗活动,常被乱丝缠绕致死。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池;2、 全池泼洒0.7—1g/ m3硫酸酮溶液;3、投放鱼苗前每667 m2水面用50kg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4、可按每立米水体用生石膏粉80克分三次均匀全池泼洒,每次间隔时间3~4天。若青苔严重时用量可增加20克,放药在下午喂鱼后进行,放药后注水10-20厘米效果更好。此法不会使池水变瘦,也不会造成缺氧,半月内可杀灭全部青苔。


十一、水网藻:生长于有机物丰富的肥水中的一种绿藻,在春夏大量繁殖时既消耗池中大量的养分,又常缠住鱼苗,危害极大。防治方法是:
1、 生石灰清塘;2、 大量繁殖时全池泼洒0.7~1g/ m2硫酸铜溶液。,也可按每立米水体用生石膏粉80克分三次均匀全池泼洒,每次间隔时间3-4天,若青苔严重时用量可增加20克,放药在下午喂鱼后进行,放药后注水10-20厘米效果更好。此法不会使池水变瘦,也不会造成缺氧,半月内可全杀灭青苔。


十二、小三毛金藻:此系冷水性藻类,其大量繁殖时会产生毒素,使鱼苗出现似缺氧而浮头的现象,常在12小时内造成鱼苗大量死亡。防治:1、生石灰清池;2、全池泼洒0.7~1g/m3硫酸酮溶液;
十三、淀粉卵甲藻寄生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游动,吻部出血,鳃部粘液增多,颜色变淡并有白色斑点。镜检可发现鳃部、鳍及皮肤表面生有大量黑色的淀粉卵甲藻营养体。此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每天用硫酸铜、硫酸亚铁0.7ppm浸泡30分钟,连用3天,或用淡水浸泡30分钟,隔天洗一次。<

繁殖篇:

繁殖红剑并不是母鱼肚子肥大就说明要产仔,主要是看其肛门有无胎斑,繁殖水温在26度左右。经过30小时内就将产仔,一般都是在晚间或凌晨。所以在母鱼隔离的这段时间要注意观察。小鱼出生后在水面或缸底游弋,一天或两天内封肚,觅食。产子后就需要将母鱼捞出单独静养三天(做月子,呵呵),如继续和公鱼合缸必遭雄鱼追赶,由于母鱼刚繁殖完,身体虚弱很有可导致生病。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细菌,要及时的换掉一部分水。具体我就不讲了在“红日”的碧水游灵: 浅析如何判断待产母鱼 已经讲的很详细大家可以多参考。

高鳍红剑挑选篇:

好的高鳍红剑无非就是看:头:嘴:眼:鳍:肚:剑:色:七方面。

1 头:略小一些,可显出胸壮。
2 嘴:上翘,下嘴唇稍微厚实 上翘角度越大越好(掘嘴)

3 眼:圆韵,补色均匀。亮显的精神。

4 鳍:要亮CHA,褶与筋匀称,鳍要够厚,鳍锋整齐,鳍板向下要有拉,能常时间挺立。这是现在很流行的中鳍板。还有长板!暗筋。狼牙帆。也都是很好的,要根据个人爱好而定。

5 肚:蛤蟆肚!很形象了!我不多说了。能生的“代言人”呵呵。

6 剑:生长匀称,不超过体长的1/3 与身体角度平行或低10度。

7 色:颜色要红的发黑,最好是紫磷的,染色匀称无色斑表现。

记住没有十全十美的鱼,只要这些特点在一条鱼身上体现的越多就是好鱼,但价钱也是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有很多鱼友都是买了不能繁殖的鱼认为上了JS 的当,其实刚下的小鱼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可以繁殖的,是后期养殖的原因,药物原因,转性原因,所导致后来不能生育。下面我们来聊聊怎么样挑选可以繁殖的鱼。以六个月的鱼为例。

雌鱼:腹鳍圆匀,厚度均匀,顺光胸鳍后,两侧“肚”与体色略浅“色” 这表明卵巢发育正常无转性过程。

雄鱼:身体强壮,有流线性。“JJ”末端有白尖,带坎,有旋转表现。腹鳍有平衡能力,这点很重要。因为在交配过程中不管那一侧的腹鳍都会同“JJ”一起向前,可能是保护或瞄准,而另一侧需要保持平衡。剑由粗到细均匀生长,不超过体长1/3,与“JJ”成水平或交叉10度左右,末端有白色,表明正是壮年或调情所致。

后语:红剑鱼性格温和,加上一身红色,愈加显的雍容华贵。雄鱼尾鳍下叶延长似剑,威风凛凛,帅气逼人。身背“长剑”,但不好斗,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一副游侠风度。红剑鱼不欺负其它的鱼,尤其是弱者。即使有别的鱼不知天高地厚上去冒犯它,它也是以礼相让。如果冒犯者把礼让视为软弱,那就大错特错了。红剑鱼先礼后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会愤起反抗,对来犯者穷追不舍,狠狠撕咬,直到对方抱头鼠窜。真正的侠客,不是嗜打如命,而是体现一种内在的刚性,一种脱俗的善良。不一定以惩恶除奸为己任,只求心底无私天地宽,小人来犯必遭铲。

以上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剑尾鱼玩鱼经验,本人不是权威,共大家参考。如果有什么不对竟快请批评指正。误倒鱼友也是犯罪。在这里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及广大养鱼爱好者和相关网站表示感谢。还有请尊重广大剑尾鱼爱好者及作者,谓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