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借呗审核要多久:抗生素的兴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54:07

抗生素的兴衰

 

郭俐言 陈悦悦

 

漫画/张坤

青霉素的临床使用,开启了人类的抗生素时代。半个多世纪来,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其相应的耐药菌也不断涌现。

近日,卫生部宣布今年将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并出台抗生素相关使用标准,用量超标严重的医院,将被降级处理

有病就打青霉素,这是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当下,青霉素已经被边缘化,它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社区医院干脆弃用。曾经被视为“救命药”的青霉素,在与微生物变异的赛跑中,逐渐败下阵来,面临着退出的尴尬境地。

青霉素:开启人类抗生素时代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将离开人世。

青霉素的发现,是个偶然的意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将葡萄球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就去休假了。等他回来后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有一圈没有细菌生长的空白区域。他认为这是因为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出一种能够杀死葡萄球菌或阻止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抑制了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1941年,英国的病理学家佛罗理和德国的生物化学家钱恩,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并建立了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的方法,使当时无法治疗的败血症病人恢复了健康。于是,青霉素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救命药物。青霉素的临床应用,使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进入一个全新的抗生素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青霉素真正进入了人类生活,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战争造成了大量伤员,急需大量的青霉素进行救治,所以,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青霉素减少了大量因感染而导致的盟军死亡和截肢,避免了大约12%15%的死亡。为此,三位研制青霉素的科学家共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人们寻找新的药物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1944年瓦克斯曼从灰色链霉菌中发现了链霉素,开辟了利用放线菌生产抗生素的途径。上个世纪的60-80年代是抗生素研究发展的高峰年代,到目前为止,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有近2000多种,在工业上生产并在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有近100种。

新的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其作用也被逐渐认知。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

大量滥用:耐药致病菌如影随形

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和耐药菌如影随形。

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青霉素开始大量在临床上使用时,一个病人每次注射青霉素只需要20万单位;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个病人每次注射的青霉素需要80-100万单位,青霉素用量几乎增加了近5倍。

这并非青霉素质量不如从前。其原因是人们长期、大量使用青霉素,特别是不科学的大量滥用青霉素,如低剂量长期使用,使许多致病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不得不增加青霉素的用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医学界著名的《柳叶刀》杂志曾撰文指出,中国医院感染的致病菌有40%为耐药菌。耐药菌的增长率达26%,居世界首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

据报道,在我国,75%的季节性流感,被医生误用抗生素治疗。一家网站对415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显示,92%的消费者知道抗生素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基本了解抗生素的真正用途。但“抗生素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以及“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等错误的消费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

抗生素滥用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专家分析认为,一些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后的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万古霉素曾被誉为抗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领域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当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万古霉素耐药菌的出现,再次证明,在抗生素研发与微生物变异之间的赛跑上,后者再次取得了胜利。这或许是人类噩梦的开始。

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出台措施,严管抗生素滥用。英国医生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1998年,美国曾因抗生素过度使用,引起抗药菌感染大幅度上升。为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增长,美国疾控中心加大了对抗生素的临床研究和管理,并出台了新对策,包括什么样的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医生如何详细指导患者用药,还编制了抗生素使用指南。

病原菌肆虐:后抗生素时代如何应对

当抗生素失效时,哪些疾病会卷土重来?

器官移植不可能了。器官移植必须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消除人体对新的心脏或肾脏的排斥反应。没有抗生素,病人的免疫系统根本不能对抗致命病菌感染的侵袭。

阑尾切除手术将会再次变成一种危险的手术。病人在手术之后会常规地使用抗生素以阻止伤口细菌感染。如果细菌进入血液,将会导致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

肺炎又将成为“老年人之友”。肺炎曾经是大众杀手,特别是对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他们常常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就不辞而别,抗生素改变了这种状况。

淋病变得很难治疗;抗药品种越来越多;性传播疾病得不到治疗会导致盆腔炎、不孕不育和宫外孕。

肺结核将成为不治之症……

就像石油一样,抗生素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后,人类曾以为找到对付病原菌的利器。但是,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抗生素时代终究会被耐药菌的出现所终结。

近年来,与耐药菌的繁殖速度相比,人类研发新抗生素的脚步明显慢了。这是由于地球上微生物的种类大于其他所有的物种数目之和,而人类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又远超过其所有的细胞,因此耐药菌极易繁殖,乃至某些程度上使得抗生素几近失效。

高投入和低回报利润的巨大反差,也使得新型抗生素研发滞后,进而导致病原菌肆虐。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实体药的研发往往历时十余年,耗资过亿美元。而上市不足数年,临床上就会出现耐药菌。此外,抗感染药物用药疗程多为数周,其市场容量远低于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药物。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郑波博士表示,在目前缺乏新结构、新靶点抗生素的现状下,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工作,掌握细菌耐药状况和发展趋势。

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的防控,是当下抵御耐药菌最为有效的策略。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制定抗生素使用疗程,都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另外,面对感染患者实行预防原则,有条件的进行隔离治疗,可以避免医院内耐药菌的交叉感染。这种方法已经在芬兰等国应用,当地的医院对感染患者实行“感染控制程序”,即住院病人进行定期耐药菌检测,并实施隔离治疗。

抗生素研发与微生物变异的赛跑

名称

功效

上市

时间

耐药菌

出现时间

青霉素

常用抗菌药品

1943

1945

链霉素

用于抗结核杆菌的感染

1947

1947

四环菌素

广谱抗菌素

1952

1956

甲氧西林

抗菌作用方式与青霉素相仿

1959

1961

头孢噻吩

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等

1964

1966

庆大霉素

治疗细菌感染

1967

1967

头孢噻肟

用于各种敏感菌的感染

1981

1983

万古霉素

药力较强,在其他抗生素对病菌无效时会被使用

1985

1986

利奈唑胺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

2001

2002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链接:北京建细菌耐药监测网

目前,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北京市细菌耐药监测网。首批纳入监测网的单位包括29家三级医院和20多家二级医院。35年内,全市所有的二三级医院都将纳入监测范围。

同时,有关方面还在着手建立网络化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将更全面地掌握细菌药物敏感性特点,特别是细菌耐药性变迁信息,为有关部门调控抗菌药物使用,制定相应政策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20110302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