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影音浏览器官方:第四章 无产阶级的变化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22:10

            

论马克思的思想误区之二:关于无产阶级必将越来越多并不断赤贫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 既然“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那么,全面阐述和论证“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应该是“共产主义”理论学说的理论宗旨。

但是,通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整个“共产主义”学说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全面阐述和论证“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仅仅是他们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体系赖以形成的思想基础之一,而根据“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来推论和预测甚至设计和创造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以及“共产主义”制度和理想,才是他们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体系问世以来举世公认的理论宗旨。

所以,不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生前是否意识到,准确地说,他们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体系,并不仅仅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而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

“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无产阶级解放”这两个概念,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但就其外延与内涵来看,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别。

就“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一概念而言,其外延实际上是限定在“条件”这一范畴之内的。这一外延的限定,也就使得“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属于纯客观的,是不带有任何主观和人为的因素和色彩的。

而就“无产阶级解放”这一概念而言,其外延则要广泛的多,即不仅仅包含“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还可包含“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理论、原则、立场、愿望、理想、宣传、鼓动、措施、运动等。正因为此,也就使得“无产阶级解放”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属于纯客观的,是带有十分明显的主观和人为的因素和色彩的。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这种差别似乎无关紧要。其实不然,这种差别决定了“共产主义”学说体系的根本性质、社会命运与客观作用。

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是严格按照“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来创立和撰写“共产主义”理论学说的话,那么,“共产主义”学说体系即便就是没有因人类社会客观上还根本不具备“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而成为书斋里的学问,至少也就不可能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思想巨匠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理论、原则、立场、愿望、理想、宣传、鼓动、措施、运动等所做出的极为精彩的阐述、论证、推论和预测了。真要如此的话,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体系,恐怕也就很难成为客观上根本就不具备“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革命以及统治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了。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共产主义”学说体系,能够为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组织和领导社会暴力革命以及建立和巩固国有专制统治做出巨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等思想巨匠,并没有严格按照“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之范畴来创立和撰写“共产主义”理论学说;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也没有严格按照“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之范畴来理解和运用“共产主义”理论学说。

当然,尽管苏联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处于社会暴力革命和国有专制统治的实际需要,不得不忽略“共产主义”学说体系中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原理和基础思想,而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利用“共产主义”学说体系中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理论、原则、立场、愿望、理想、宣传、鼓动、措施、运动等主观人为的推论、预测、设计和创造来服务于现实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上,使“共产主义”学说体系在现实社会中,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能够指导和帮助一些封建国家和地区的被压迫阶级解放和生存的理论武器。

但是,不管怎么说,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理论学说所下的定义,客观全面地阐述和论证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无疑是他们创立和撰写共产主义理论学说的本意。而且,我们也只有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和论证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原理和基础思想,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甄别和修正他们在推论和预测甚至设计和创造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理论、原则、立场、愿望、理想、宣传、鼓动、措施、运动时所出现的一些思想误区。

毫无疑问,要想真正了解和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原理和基础思想,首先必须弄清楚他们所说的“无产阶级”这一社会概念的真正内涵。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俄国和中国等一些封建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出于社会暴力革命以及国有专制统治的现实需要,在实际上甚至理论上都不得不把“无产阶级”解释成任何时代的工人阶级甚至是社会上的一切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尽管这种解释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人革命和统治期间是合理的、必要的,但这仍然是对“共产主义”学说里“无产阶级”这一社会概念的根本误解。

因为,即便就是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无产阶级”这一社会概念所下的定义,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也“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工人阶级”。[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给“无产阶级”这一社会概念所下的定义,极为明确地提出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所必需的几个基本要素:

(一)必须“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

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产阶级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而且,“……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了,[3] 所以,他们在这里所说的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绝对不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的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而是指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能够垄断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部生产和满足所有人类各种消费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非资本家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现象。

毫无疑问,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思想进行推论,在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现象,并不是国家法律或专制统治以及其它特殊的人为原因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社会生产的全面垄断造成的。这就意味着,此时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实际水平,必须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规模,已经达到“既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又有剩余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4] 的程度。任何类型的小资本生产方式,不是国家和社会以及统治阶级不允许其产生和存在,而是客观上已经不可能和没必要产生和存在了。

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仅仅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不一定就是“无产阶级”。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所在的社会,是一个已经不可能和没必要再产生和存在小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只要客观上还存在能够产生小资本生产方式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就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必须“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确定的“无产阶级”,应是指那些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而又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无产者,而并非指那些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但客观上却能依靠出卖自己的肉体、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天资、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人格等来维持生活的无产者,比如妓女、乞丐、土匪、地痞、黑帮等社会上的无产者,以及律师、牧师、巫师、教师、作家、学者、谋士、会计等服务业的无产者。

(三)必须是“现代工人阶级。”

显而易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生产领域劳动的工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的成员。

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应该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已经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垄断,客观上不可能再产生新的私营经济和资产者的社会基础上,所出现的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还必须是现代工人的“无产者”的自然组合。

显而易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所说的“无产阶级”,与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革命或者统治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所说的“无产阶级”,客观上是内涵绝对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社会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所说的“无产阶级”,是最高级的资本主义时代因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全面垄断而没有或者失去生产资料,不被资本家雇佣就会饿死的产业工人的自然组合;而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革命或者统治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所说的“无产阶级”,只能是封建主义时代因出身、血统、贫困、灾害、专制、战争等种种原因,而没有或者失去生产资料的各种类型的无产者的自然组合。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既不能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原则和政治纲领以及革命宗旨,来严格衡量和评价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革命或者统治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表现以及历史功绩;我们也不能用俄国和中国等封建国家和地区革命或者统治的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先驱者们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表现以及历史功绩,来衡量、肯定和赞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原则和政治纲领以及革命宗旨。

也就是说,封建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能够因为不断赤贫而爆发社会暴力革命并夺取国家政权的事实,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也一定能够因为不断赤贫而爆发社会暴力革命并夺取国家政权;资本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不能因为不断赤贫而成功地进行社会暴力革命并夺取国家政权的事实,也不能说明封建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就不能因为不断赤贫而成功地进行社会暴力革命并夺取国家政权。

本章所要阐述和论证的无产阶级的变化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体系中,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时代的“无产阶级”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封建主义时代的各种类型的“无产阶级”的变化规律。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学说体系中,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时代的无产阶级,究竟会不会因为不断赤贫而爆发社会暴力革命并夺取国家政权,她的变化规律会不会因为社会发展与进步而发生根本变化呢?

下面我就尝试着对此加以阐述和论证。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1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18



                 第一节  不断赤贫的理论推理


“我们已经看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维持它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社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的增长的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也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的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1]

以上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和确定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无产阶级不但会越来越多,而且会不断赤贫下去的发展规律。

毫无疑问,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敲响资本主义社会丧钟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社会暴力革命和专政推翻并取代资产阶级政权,彻底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并完全摧毁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和社会主义施政纲领的重要思想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和确定的现代工业社会里无产阶级的发展规律,从表面上来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似乎完全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是,我们眼前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却明白无误地向我们展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运动发展与进步的结果并非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大多数产业工人不仅没有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赤贫下去,反倒能够越来越富裕并成为新的资产者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资本家。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演变过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错误的。能够出现错误的只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演变过程的揭示和推论以及预测。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误区究竟出在那里呢?

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和确定这一发展规律的推理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所有的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以使自己在残酷无情的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不断地改进生产机器和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越高,熟练工人的需求量就会越低,因此而失业和无业的劳动者也就会越多。失业和无业的劳动者越多,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就越激烈,资本家降低工人工资的空间也就越大,直到把工人的工资降低到都难以维持自己最低生存条件的地步。在职工人们的情景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失业和无业的广大劳动者了。本性吝啬的资本家们连自己的工人的生活都不愿保障,当然也就没有理由和没有可能去无偿救济越来越多的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失业和无业者了。

这样一来,社会上就必然会出现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大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越来越富有的资本家阶级;一方面是因为大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越来越赤贫的无产者阶级。

一方面是资本家阶级的人数必然会因大工业生产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发展规律而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无产者阶级的人数必然会因大工业生产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发展规律而越来越多。

一方面是社会的一少部分人极其富有而过着纸醉金迷、奢侈糜烂的生活;一方面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极为贫穷而过着饭糗茹草、朝不保夕的生活。

一方面是少数富人们在放荡和纵欲之中尽情地享受;一方面是多数穷人们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

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及其统治者为了保障和巩固自己建立在大多数人贫穷和饥饿之上的奢侈生活而残酷无情地镇压和屠杀一切反抗者;一方面是无产阶级及其同情者为了争取和维持自己天生就自然应该平等拥有的生存权利而无所畏惧地反抗和打击一切统治者。等等。

毫无疑问,倘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这样毫无变化的永远如此这般地恶性循环下去,那么,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出,除了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然后将所有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分配,以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底解决这些日益剧烈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其实不然,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理论推理,所依据的社会现象并非在当时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当时仅有的几个工业国家的社会现象,当作世界所有国家的社会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来推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理论推理所依据的客观前提明显是不真实的。

只要我们根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表现和主要特征,认真分析和推敲一下就不难发现,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客观上是需要相应的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作为基础的。

那么,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其相应的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又是什么样的呢?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最终能否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实际水平提高到能够消除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现象所需要的程度呢?

下面我就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发展和进步的自然规律,对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的自然演变过程和结局,来尝试着探索其中的真实关系。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3



                 第二节  消除赤贫的第一要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和确定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发展规律所依据的社会现象,主要发生和存在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仅有的几个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而当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十分贫困,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非常低下,工业规模很小,大工业生产尚处在萌芽状态,根本就不存在已经能够垄断和满足整个社会需求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民众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进行手工劳动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由此也只能形成各种类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只能建立各种形式的国有封建特权专制统治体制。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的整体生存环境还极为恶劣和艰难,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只能勉强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一遇天灾人祸,许多贫苦百姓就会被逼到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但根本就不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灭亡”以及“共产主义革命”所必需的“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1]这一前提,而且,极为恶劣的整体生存环境和极为低下的的整体生活条件,还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给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劳动力,直接威胁和降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的生活条件,导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产业工人减薪甚至失业以及不断赤贫。

不仅如此,由于整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整体生活条件极为低下,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不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稳定消费市场,致使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商品容易过剩,从而间接导致商业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再加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都极为弱小,根本就无法抵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和扩大国际市场以及掠夺自然资源等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从而引发全球性社会暴力革命以及民族之间战争。

不难想象,如果当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都能得到确切保障和维持,不但不能为发达国家大量提供廉价劳动力,而且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大工业生产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都已经非常强大,以至于任何发达国家都不敢发动全球性的大规模侵略战争,迫使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只能通过让利于民,拉动内需,开发新兴产业、特别是服务性产业促进创业和就业等来对付和化解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产业工人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也就不可能发生和存在了。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只有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的整体生存环境还极为恶劣和艰难,还必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依赖自然资源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只能勉强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一遇天灾人祸,许多贫苦百姓就会被逼到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历史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证和依据的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才是真实的。

因此,我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不得不依赖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自然资源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来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广大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经常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时代背景,视为导致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把能否在世界上全面提高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运用大工业生产从根本上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视为能否彻底消除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之第一大要素。

为什么说大多数国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民众贫困的时代背景,是造成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一呢?

因为,生产资料以自然资源为主,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广大民众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严重缺乏甚至没有旱涝保收的大型水利工程;严重缺乏甚至没有规模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严重缺乏甚至没有抵御病虫的有效防治办法;严重缺乏甚至没有提高产量的科学生产技术;严重缺乏甚至没有防寒保暖的大棚地膜条件;严重缺乏甚至没有贮存食物的现代工业设施等,是所有不得不建立和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特征和普遍现象。如此低下和落后的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根本就不可能生产和贮藏大量的食物长期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人类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人富地肥、风调雨顺时则能丰衣足食、人畜兴旺;人穷地贫、连年遭灾时则可能缺衣少食、饿殍遍野。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任何类型的统治者都绝难长期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

所以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不得不依赖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自然资源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来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的极为低下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是造成发达国家产业工人乃至全球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首。

那么,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最终能否在世界上全面提高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运用大工业生产从根本上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呢?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有定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2]

当今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表现和主要特征以及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特别是苏、中等名为“社会主义”而实为“封建主义”国家翻天覆地的资本主义化演变和改革的过程和结局,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定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只是非常遗憾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果然被打破了”的结论,显然下的过早了。因为,这一结论所必需的前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已经垄断整个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所有人类都不必完全依赖自然资源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1]已经遍布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时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我们眼前的历史事实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整个人类社会主要生产的垄断,在苏、中等国不得不全面进行资本主义化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在全球逐渐全面显现,就这还有许多国家不得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手工劳动来长期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1]在这些国家还远没有形成。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不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绝没有在所有国家和地区被打破,就是在当今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被完全打破,更谈不上彻底消灭了。

当然,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过去和现在没有被完全打破和摧毁,并不等于永远都不能被打破和摧毁。根据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乃至资本主义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规律,资产阶级在没有彻底打破和摧毁世界上一切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之前,是决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不论人类社会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单指在传统的或现代的帝王和贵族的政治统治条件下,所表现的那种所有制关系。而是指任何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极为低下,民族整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客观上只能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手工劳动以及封闭建设等才能勉强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的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所有形式的所有制关系。

所以,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决不会随着传统的或现代的帝王和贵族的政治统治的被推翻而彻底消除,可以说当今人世间所有非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特别是以国有制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所有制关系,包括苏、中等国共产党在建国以后所建立的以国家统一计划、统一生产和统一分配为基础所形成的所有制关系,同样都属于封建的所有制关系。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资产阶级必将在整个人类社会实现“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想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3] 这一真实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推论,在资产阶级实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之前,任何国家和地区都绝对不可能产生比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高级和先进的所有制关系的。

也就是说,即便就是仅仅根据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推论,迄今为止我们人类社会所出现的一切非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所有制关系,表面上看来再高级、再先进、再完美、再人道、再理想、再牢固、再神圣等,实际上也只能是必将衰亡的封建主义所有制关系。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根据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推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所有制,绝对不是以过去一切时代的那种只能以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为主的相对的私有制为基础的,而是必须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以能够永久占有和支配生产工具和方式乃至所有生产资本为主的绝对的私有制基础之上。

因为,自然资源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本身拥有属于全人类共同占有和支配的天然属性,在全人类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手工劳动以及封闭建设等,才能勉强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的封建主义时代,任何私人、包括各个国家各个朝代的帝王皇族,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等任何社会生产资料的现象,都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都有可能因为社会暴力革命甚至宫廷政治演变等人为原因而彻底丧失。

只有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能够真正垄断整个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不具备“全人类共同所有的天然属性”的生产工具、方式、资金和劳力等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资料,社会民主法治统治体制已经建立和巩固,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客观上能够永久得到确切保障,绝对不可能爆发任何性质的能够改变所有权形式的社会暴力革命的社会基础上,社会生产资料永久归私人所有才能成为不可更改也不必更改的占有形式,社会上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完美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

也就是说,真正的、完美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是建立在大工业能够自然实现对社会主要的生产领域的垄断,生产工具、方式、资金和劳力等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资料,全部社会生产资料能够真正永久归私人所有,永远都不可侵犯也不必侵犯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基础之上的。

因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能否被彻底打破和摧毁;整个人类社会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能否全面建立和形成,完全取决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能否真正全面垄断整个人类社会主要的生产行为;完全取决于社会生产资料能否以生产工具、方式、资金和劳力等为主;完全取决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客观上能否永久得到确切保障;完全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法治统治体制能否真正建立和巩固,而绝不仅仅是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化。

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时候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能够真正全面垄断整个人类社会主要的生产行为了;什么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能够以生产工具、方式、资金和劳力等为主了;什么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客观上能够永久得到确切保障了;什么时候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法治统治体制能够真正建立和巩固了,什么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也就被彻底打破和摧毁了;什么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也就能够全面建立和形成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不难看出,不管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谁,相对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能够大规模生产和贮存足以满足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存条件的食物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存在本身,客观上都无疑在为任何类型的统治者能够长期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准备和提供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物质条件。

不难想象,假如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如此优越的生产能力和如此丰富的物质财富的话,那么,不管这一切掌握在谁的手里,试问,什么类型的统治者能够守着足以长期维持所有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大量容易腐烂变质的食物,而坐视人间大面积的饥饿和死亡现象,等待成百上千万饥民忍无可忍、武装暴动将自己置于死地呢?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应该是任何类型的统治者都能明白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实现并长期维持自己的统治。

资本家在没有成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之前,可以无视广大劳动人民的死活,这是客观规律,否则他也就不可能成为资本家了。但是,资本家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之后,就必然会去关心广大劳动人民的死活,这也是客观规律,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统治者了。

如此这般,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人类社会的一切赤贫现象。而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又只有在资产阶级所有制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所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与进步,最初确实会导致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现象,但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将根除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现象,则是必然的、绝对的。

毫无疑问,仅从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最终能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现象的第一大要素的发展规律的论证,我们就能断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无产阶级将会越来越多并不断赤贫下去,直至不容资产阶级统治之推论的客观前提,是有客观条件限制的,不完全真实的。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6



                   第三节  消除赤贫现象的第二要素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工业国家的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已经能够得到保障,开始追求奢侈生活条件,奢侈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而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由于工业水平极为低下,大工业生产还处在萌芽状态,广大民众还不得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依靠手工生产来勉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有能力追求奢侈生活条件的人很少,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发展缓慢,奢侈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很小,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大工业生产的奢侈消费品的可靠市场,以至于发达国家的奢侈消费品的大工业生产很容易出现过剩,并频频引发经济危机,致使国内产业工人减薪甚至失业,无产阶级必然会不断赤贫下去,最终导致此起彼伏的社会暴力革命或民族之间战争。

我们知道,民众只有在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持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和条件去广泛追求奢侈生活条件。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奢侈生活用品。

也就是说,整个人类社会的奢侈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越小,表明有能力和条件追求奢侈生活条件的社会成员越少,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持的社会成员也就越少,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威胁的社会成员也就越多,民众的整体生存能力也就越弱,以生产奢侈消费品为主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致使无产阶级不断赤贫下去,最终引发社会暴力革命或民族之间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反过来说,整个人类社会的奢侈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越大,表明有能力和条件追求奢侈生活条件的社会成员越多,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持的社会成员也就越多,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威胁的社会成员也就越少,民众的整体生存能力也就越强,以生产奢侈消费品为主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致使无产阶级不断赤贫下去,最终引发社会暴力革命或民族之间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不难想象,如果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像现在这样,奢侈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已经很大,有能力和条件追求奢侈生活条件的民众已成大多数,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都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持,社会上已经绝少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威胁的社会成员,民众的整体生存能力已经很强,以生产奢侈消费品为主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还有可能致使无产阶级不断赤贫下去,最终引发社会暴力革命或民族之间战争吗?

因此,我们应该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长期保持固定不变或者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处在原始积累和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性行业还处在萌芽状态,根本就不可能给无产者提供和创造无限的劳动与就业的机会和条件的时代背景,看作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二;而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最终能否让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无限扩大和迅速膨胀,看作是能否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现象的第二大要素。

为什么说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长期保持固定不变或者发展缓慢,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二呢?

下面是恩格斯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一段精彩描述和推论: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使大工业中的机器无限改进的可能性变成一种迫使每个资本家在遭受毁灭的威胁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的强制性法令。但是,机器的改进就造成人的劳动的过剩。如果说,机器的采用和推广意味着成百万的手工劳动者为少数机器劳动者所排挤,那么,机器的改进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劳动者本身受到排挤,而归根到底就意味着形成一批超过资本在经营上的平均需要的、待雇的雇佣劳动者,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这支后备军在工业开足马力工作的时期可以随意使用,而由于必须随着这个时期到来的崩溃又被抛到街上,这支后备军任何时候都是工人阶级在自己对资本家进行生存斗争的绊脚石,是把工资抑制在合乎资本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调节器。这样以来,机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成了资本用来对付工人阶级的最有力的武器,劳动资料不断地夺走工人手中的生活资料,工人自己的产品变成了奴役工人的工具。于是,劳动资料的节省一开始就同时成为劳动力的最严重的浪费和对劳动机能的正常前提的掠夺;机器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变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属一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随意用来增殖资本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失业,而在全世界追逐新的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需要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1]

毋庸置疑,在人类社会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还处在原始积累和初级发展阶段,只能局限于极少数西方国家内缓慢成长的历史时期内,恩格斯所论证和确定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导致无产者不断赤贫的发展规律,无疑是完全真实的。而且,倘若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和规模永远固定不变,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永远都停留在勉强维持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水平上的话,那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将会随着资产阶级大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赤贫下去的推论,也就是绝对正确的了。

可想而知,在必须通过过度劳动来保住自己工作的工人及其家属都不免忍饥挨饿的生存环境里,对于那些除了自己的肉体和劳动而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来说,失去工作就意味着饥饿和死亡,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又必然会把就业者的工资水平限定在最低程度以下,并使他们不敢轻易反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整个无产阶级因为自相竞争而不断赤贫下去。

再则,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长期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无产者,再高尚、再富有的资产者和富豪们也会变得吝啬和冷酷起来,否则他们也会迅速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被逼到饥饿和死亡线上去挣扎的。因为他们个人所拥有的那点物质财富,相对于长期维持整个人类所有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条件所必需的物资财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如此贫穷和艰难的社会发展时期,个别资产者的慷慨解囊以及社会慈善和救济所能涉及的范围必定是十分有限的,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里长期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广大贫苦百姓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统治者们,为了永远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倒是必然会想方设法去保障和维持本国和本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的。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极为低下和落后,而且社会生产资料又已经基本私有化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绝大部分因此而转移到少数资产者和富豪们手里,为了保障和维护这些供养国家政权的主要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统治者又不能强行没收他们的私有财产去无偿救济饥民。

这样一来,本来就非常空虚、顾此失彼的国家财政,必然会因为普遍贫困的经济基础和不断爆发的社会危机而经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所以,面对大面积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饥饿和死亡现象以及大规模发生的此起彼伏的反抗和暴力运动,甚至还有强大外敌的侵略和掠夺,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统治者必定是无能为力、回天乏术。

再则,世界市场的不断开发,又把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以追逐新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国外。只要商品能在国外赚取更大利润,资本家是决不会在国内廉价销售这些商品的。同时,只要现有的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商品还不能满足整个世界市场的需求,资本家就很难冒风险动用巨资在国内外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发明新的产品技术、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创造新的就业条件来迅速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

这样一来,就必然会“使相对的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的更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2]

通过对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所阐述的有关理论观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确定,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长期固定不变或者变化缓慢,无疑是导致世界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无可争辩地证实,它也确实是不可避免地最终会引发波及世界的大规模民族战争和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类社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所爆发和进行的、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代表的、致使上亿人死于非命的、最终导致俄、中等国完全封闭建设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国家之间战争和社会暴力革命,极为残忍地向我们表明: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原始积累和初级发展阶段,人类只有通过大规模国家之间战争和社会暴力革命来消灭大量剩余人口和重新分配物质财富,并暂时使一些极为贫困的大国完全封闭建设维持国民基本生存条件,以便将本国的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提高到能够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存条件的程度,使大多数人有能力和条件追求奢侈生活条件,才能彻底打破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长期固定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局面,从根本上全面消除世界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现象,为迅速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实际水平奠定基础。

如今不难看出,不仅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的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再也不会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赤贫下去,就是那些过去完全不适宜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的国家和民族,通过长时期的封闭建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也已经达到相应的程度,基本上也能够适宜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了。甚至可以说,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大多数也很难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高速进步而不断赤贫下去了。

根据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现状,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是可以打破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和规模长期固定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局面,并最终彻底消除人类社会所有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现象的。当然,这在客观上还必须借助于人类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所爆发和进行的、无情地消灭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和重新划分了封闭的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民族之间战争和社会暴力革命的极为残酷的历史作用。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



               第四节  消除赤贫的第三要素


由于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所论证和确定的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发展规律所依据的社会现象,发生和存在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人类社会,而当时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客观上还都不得不依赖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勉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保障和维持世界所有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在当时整个人类社会,无疑还是一个很难降低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的生产领域。

依据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只有在整个人类社会保障和维持所有人基本生存条件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暂时还不能大幅度降低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的前提下,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的推论才是真实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的规模,只要能够达到无需大量的手工劳动,也可以轻易生产和保存足以长期保障和维持所有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程度,这种社会现象就很难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因此,我们应该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不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减少手工劳动以及降低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及成本,以便能够尽可能廉价地保障和维持所有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客观现实,看作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三;而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最终能否大幅度减少手工劳动以及降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及成本,为能够尽可能廉价地保障和维持所有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奠定经济基础,看作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现象的第三大要素。

为什么说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不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减少手工劳动以及降低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及成本,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呢?

“民以食为天”,这恐怕是我们每个正常人都能亲身体会的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贫穷的人,只要每天都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他的基本生存条件也就得到保障了;然而,再富有的人,只要经常不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他的基本生存条件也就难以保障了。因此,不管是谁,只要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哪怕自己一无所有也能生存下去;相反,只要得不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哪怕守着金山银山也必然要饿死。

由此可见,人类的贫穷和富裕是相对的,只要不会忍饥挨饿就不能算赤贫;只要经常忍饥挨饿就不能算富裕。所以,无论人们有多么贫穷,但只要保障每天都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不忍饥挨饿,他们就很难因为基本生存权利受到威胁而敌视社会、反抗统治、并最终集体铤而走险,去参加暴力革命了;然而,无论人们有多么富裕,但只要经常因为得不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而忍饥挨饿,那么,他们也有可能因为基本生存权利受到威胁而仇恨他人、藐视规则、并最终集体铤而走险,去掠夺他人食物了。

通过如此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客观规律:

一个国家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有多么贫穷和落后,但只要能够长期确切地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那么,不管这个国家的统治体制有多么封建,统治阶级有多么专制,意识形态有多么荒唐,施政措施有多么严酷等等,这个国家也绝对不可能爆发能够推翻现存统治的大规模的社会暴力革命。

与此相反,一个国家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有多么富裕和先进,但只要不能及时和有效地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那么,不管这个国家的统治体制有多么民主,统治阶级有多么文明,意识形态有多么自由,施政措施有多么温和等等,这个国家也肯定难以阻止爆发各种反抗现存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

再则,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以自然资源为主、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历史发展时期,始终以国家或者其它封建堡垒的名义强行集中全部社会生产资料进行统一分配,尽可能长期确切保障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能“耕者有其田”、“贫者有饭吃”,坚决限制甚至禁止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的发展与进步等等,无疑是统治阶级能够长期保障天下太平、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良策。

受人类历史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在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极为低下的历史时期,只有封建的统治体制和专制的统治阶级以及野蛮的意识形态和严酷的施政措施等等,能够强行集中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社会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长期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而任何类型民主的统治体制和文明的统治阶级以及自由的意识形态和温和的施政措施等等,都很容易使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社会生产资料,通过各种表面上合理合法的方式和途径集中到少数私人手里,而把大多数劳动者逼到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所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在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极为低下的历史时期,能否阻止爆发各种大规模的反抗现存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关键在于能否长期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而能否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存条件的关键,则在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分配。

由以上这些基本的客观规律进行推论,我们就不难明白这样一个已经被人为地弄得非常复杂的道理:资产者只要能够确切保障自己的所有奴仆天天都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决不会忍饥挨饿,一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联合起来与自己拼命;统治者只要能够确切保障自己的所有臣民天天都能得到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决不会忍饥挨饿,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组织起来搞暴力革命。

社会上大多数人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是能够组织和领导成百上千万人民进行社会暴力革命并最终推翻现存统治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其它任何原因都是可有可无的。没有社会大多数人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一必要条件,任何类型的专制统治都不可能被社会暴力革命推翻。因此,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统治体制,只要统治者能够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就绝对不可能爆发能够推翻现存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资本主义统治体制也不例外。

那么,资产阶级统治客观上最终能否确切保障和维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呢?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从来都是利润丰厚的产业,因为人类每天都必须要消耗大量的生活必需品。“惟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绝对不可能轻视在这一生产领域的竞争的。能够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和制约,而大量生产和长期贮存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以牟取暴利,应该是这个领域的所有资本家的奋斗目标。为此,资本家必然要投资建设能够旱涝保收的大型水利工程,发明制造可以规模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尽快使用根本抵御病虫的有效防治办法,全面运用迅速提高产量的科学生产技术,努力创造有效防寒保暖的大棚地膜条件,舍本购置大量贮存食物的现代工业设施等等,以便永远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惊人的程度,即全国只有不到2%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大量出口国外。[1] 试想,客观上已经具备这样的生产规模和基础,那么,不管由谁占有和支配,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也不可能使社会公众长期缺衣少食、忍饥挨饿,并坐等他们因为基本生存受到威胁而发动大规模社会暴力革命的。

毫无疑问,仅仅根据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规模和基础来推断,我们都可以肯定的说,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是可以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人类所有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现象的。

--------------------------------------------------------------------------------

[1] 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1988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就保持在1.9%,而农产品出口1992年占出口商品的10%。参见王福明主编:《世界主要国家经贸政策与措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五节  消除赤贫现象的第四要素


前面说过,假如人类社会生产客观上就只能局限于可以广泛采用和不断改进机器来逐渐取代人的繁重手工劳动的那些领域,所有劳动者都只有要么操作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奴隶;要么离开机器成为忍饥挨饿的贫民这两种选择的话,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才是真实的。但是,只要人类社会生产能够开发大量机器根本就无法取代的人工劳动领域,使广大劳动者除了操作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奴隶之外,客观上还有许许多多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更好的人工劳动方式可供谋生,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就很难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因此,我们应该把人类社会暂时还不能开发大量的机器根本就无法取代的人工劳动领域,以及广大劳动者除了操作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奴隶之外,暂时还没有更多的人工劳动方式可供谋生等社会现实,看作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四;而把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最终能否开发出大量的机器根本就无法取代的人工劳动领域,使广大劳动者除了操作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奴隶之外,还有更多更好的人工劳动方式可供谋生,看作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现象的第四大要素。

为什么说整个人类社会暂时还不能开发大量机器根本就无法取代的人工劳动领域,迫使广大劳动者除了操作机器成为大工业生产的奴隶之外,没有更多的人工劳动方式可供谋生是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根本原因之四呢?

请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所作的极为精彩的描述:

“资产阶级即资本越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跟着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象其他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方面的一切变化的影响,受到市场方面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也失去了对工人的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商品的价格,从而劳动的价格,是同它的生产费用相等的。因此,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减少。不仅如此,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也就越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所要求的劳动量的增加,机器运转的加速,等等。

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挤在工厂里的工人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收监工、首先是受厂主资本家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就越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社会意义了。他们都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一钱不值了。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1]

毋庸置疑,这一切情景在我们人类社会都是非常真实的,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那些工业国家是这样,就是在当今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只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不难想象,如此这般情形,无产阶级以及大多数劳动人民,没有理由不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赤贫下去;也没有理由不长期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直至爆发大规模的社会暴力革命去消灭资产阶级的。

但是,如果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规模,在现有的生产领域已经扩大到整个世界市场都相对饱和了以后;或者说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暂时受阻无法渗透以后,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迅速在已经相对饱和的世界市场内,寻找新的消费热点以扩大生产的空间,这样就必然会给广大劳动人民创造新的劳动条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相对有限而容易满足的领域。所以,资产阶级和各种类型的富人们以及越来越多的基本生存条件已经能够得到保障而收入还有剩余的劳动者们,在丰衣足食以后,必然会去寻求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条件;去满足越来越离奇的个人欲望等等,这是谁都无法抗拒和改变的客观规律。

这样一来,就势必会在人类社会逐渐开发出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怪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和消费领域。这就是我们眼前所呈现的、同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和简单生活方式没有丝毫关系的、一般来说根本就无法用机器生产来全面取代的、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才能、高技术、高水平人才的、其创业和就业的空间都是无限大的服务性产业,也就是现代社会的所谓“第三产业”。

我们知道,当今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第三产业”,是战后这几十年才迅速成长起来的。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生活的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极为低下和落后,别说当时众多的不得不靠天吃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的经常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广大劳动人民,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在的世界仅有的几个发达的工业国家,绝大多数劳动者还不得不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而拼命斗争着。

所以,只有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达到相应程度才有可能大面积和大规模产生和发展的“第三产业”,在当时即便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显得微不足道,根本就不值得让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思想巨匠,将其当作一个能够同大工业生产相提并论的产业加以重视和研究的。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服务行业中“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能够运用,并且就其事物的本质来说,只能在某些领域中应用”,而且“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2]

然而,正是这个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生活的时代里显得微不足道的服务行业,在当今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彻底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使相对的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3]

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现实是:“第三产业”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迅猛发展和高速进步,不仅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开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幅度缩小了社会产业后备军的规模,而且还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提高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实际生活水平,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乃至无产者通过从事服务性行业成为资产者甚至新的资本家。与此同时,也在很短的时期内,大幅度地提高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实际水平,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存条件,转向能够拼命追求奢侈生活条件。事到如今,恐怕没有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还会担心本国的人民因为普遍忍饥挨饿而爆发大规模的社会暴力革命了吧。

不仅如此,这个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生活的时代里显得微不足道的“第三产业”,其从业人员现在已经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部从业人员的60%以上,而且还有继续走高的趋势。显而易见,就从满足劳动者创业和就业这个角度上来分析,“第三产业”无疑是人类社会能够永无限额吸纳劳动力的生产领域。相比之下,曾经构成人类社会生产和就业基础的第一、二产业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现在已经无可争辩的社会现实足以证明:只要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确切的保障和维持,人类社会奢侈用品的生产和服务行业的规模是可以在资产阶级时代无限扩大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因为没有就业空间和条件而被永远消灭的;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也决不会因为资产阶级时代永远都不可能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和条件而不断赤贫下去的。

有关人类社会“第三产业”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革命意义和历史作用等,我将在本书的第九章中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和论证。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8-25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4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能够导致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客观的根本原因的全面分析;通过对能够消除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不断赤贫的客观的主要因素的详细论证等等,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论点:

(一)只有在整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劳动人民还必须依赖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维持最低生存条件的历史时期,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有关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的推论才是真实的。一旦人类社会大多数劳动人民都不必依赖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手工劳动来长期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的话,这种社会现象就很难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二)只有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相对固定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时代,资产阶级生产和运动暂时不可能给所有无产者提供和创造劳动与就业的机会和条件的时期,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有关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的推论才是真实的。只要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开始无限扩大和迅速膨胀,资产阶级生产和运动就必然会给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提供和创造劳动与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以便保障和维持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这种社会现象就很难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三)只有在整个人类社会保障和维持所有人最低生存条件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暂时还无法大幅度降低必要劳动强度和时间的时代,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有关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的推论才是真实的。只要资产阶级大工业的规模达到能够轻易生产和保存足以长期保障和维持所有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程度,这种社会现象就很难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四)只有在人类社会生产暂时只能局限于可以广泛采用和不断改进机器来逐渐取代人的繁重手工劳动的那些领域的时代,所有劳动者都只有要么操作机器成为大工业生产的奴隶;要么离开机器成为产业后备军这两种选择的时期,马克思等思想巨匠有关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的推论才是真实的。只要人类社会生产能够开发出大量机器根本就无法取代的人工劳动领域,使广大劳动者除了操作机器成为大工业生产的奴隶之外,客观上还有许许多多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更好的劳动领域可供谋生和致富,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就很难发生和恶性循环了。

由此可见,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社会现象的必然发生和恶性循环,需要相应的极为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作基础。它并不单纯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造成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它的变化规律和消除方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样的,它最终只能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从根本上彻底消除。

由于全面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历史使命,客观上必须完全依赖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垄断才能完成。所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不仅是最初导致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最终消除无产阶级不断赤贫的主要方式。

显而易见,马克思等思想巨匠们有关无产阶级将会在资本主义时代不断赤贫下去,直至不容资产阶级统治的推论的客观前提,并不完全是真实的,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而且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提高发生根本变化。所以,这就使得他们在这方面的推论过程和预测结果以及政治判断等都出现了明显的思想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