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使在唱歌现场版:温州历史文人【温州类:编号Z2-0000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2:43
温州历史文人
作者:不详 来源:温州人社区
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现将状元、榜眼、探花名单列下:
一、文科状元: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王十朋        乐清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年)        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朱待问        永嘉(温州市)        南宋考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        礼部尚书
赵建大        永嘉(温州市)        南宋宁宗嘉隆兴四年(公元1211年)        工部尚书
周 坦        平 阳        南宋理宗隆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        刑部尚书
徐俨夫        平阳(今苍南) 南宋孝宗淳祜元年(公元1241年)        礼部侍郎,知抚州
周 旋        永嘉(温州市)        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        左春坊左庶子
二、文科榜眼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叶适        永嘉(温州市)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 吏部侍郎,沿江制量使
陈栋        平阳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        福建提刑,知漳州
林公一        乐清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        授兴国判官,迁宗学教谕
陈宜中        永嘉(温州市)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右丞相
卓敬        瑞安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        户部侍郎,赠太子太保
王瓒        永嘉(今瓯海)        明孝宗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        吏部侍郎,赠尚书
三、文科探花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陈桷         平阳(今苍南)        北宋徽宗政和九年(公元1112年)        礼部侍郎,中奉大夫
孙希旦        瑞安        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翰林院编修
四、武科状元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陈鳌        平阳        南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         修武郎,授东南第八将
陈鹗         平阳(今苍南)         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         修武郎,授东南第十将
蔡必胜        平阳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知庐州镇淮右擢吉州刺史
黄褒然        平阳         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武学谕迁博士
林管        平阳(今苍南)         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        枢密副使
朱嗣宗        平阳         南宋孝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
林梦新         平阳         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         知梧、言、浔三州
朱熠        平阳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监察御史迁同知枢密院
项桂发        平阳(今苍南)        南宋理宗淳钓十年(公元1244年)         知雷州、循州
章梦飞        平阳(今苍南)        南宋理宗         知肇庆府
朱应举         平阳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         知道州
蔡起辛         瑞安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知饶州
翁可榀         平阳        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         知贵州
林时中         平阳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
王名世         永嘉(瓯海)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         锦衣卫千户,武三元
五、武科榜眼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林景衡        平阳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
戴应发        平阳        南宋宁示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         高州剌史
邹 臻        平阳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         主管官诰院
周仁勇         平阳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        宁国推官
林景新        平阳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
六、武科探花
姓 名        属 地        年 代        职 位
林武子        平阳        南宋景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        武翼大夫,知象州
陈元普        平阳        南宋理宗嘉宗熙二年(公元1230年)        知雷州
孔元圭        平阳        南宋理宗淳钓元年(公元1241年)        知肇庆府琼莞安抚
叶宗泽        平阳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        知柳州
薛应龙        平阳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知惠州
陈龙发        平阳        南宋度宗感淳十年(公元1274年)
周成王年间(约前1063―前1027),瓯人以海蛤、蝉蛇、文蜃及鱼皮之、吴?之酱、鲛利剑进贡周王室(《逸周书•王会解》)
春秋时期(前722―前481)在永嘉、乐清等地,出土一批春秋时期的铲、斧、锸、镢、锛、镞、耨等青铜农具以及铜盘、铜鼎等铜器,并有铜贝一枚。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在今永嘉县永临西岸,发现战国中晚期青铜器和炼制青铜的原料黄铜块、锡块以及铁制农具。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霸。温州纳入越国版图。境内人们使用铁制农具铲、耨和矛等。耕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日益发展。
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越国亡,越王子孙纷纷率民南下,“滨于江南海上”和“走南山”,部分散居在瓯、闽、粤等地,在瓯地的谓瓯越。
周赧王九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是年或稍前,楚灭越,设郡江东,据越国北境地(今浙江钱塘江以北)。原越王无子孙向东南沿海逃迁,小部分散居在今浙南一带,称王称君,服朝于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派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兼并东越(东瓯)。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21―前210)秦置闽中郡,闽越、瓯越属之,郡治设东冶县(今福州市)。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当朝强徙“于越人”于今之浙西、皖南,抵制迁徙者中的部分人流入永嘉、乐清县境。(《越绝书》卷八)

高祖五年(前202)汉高祖刘邦立驺摇为海阳侯,封无诸为闽越王。东瓯人在勾践七世孙驺摇率领下,跟从鄱阳令吴芮参加反秦,转战关中,继而佐汉,经历楚汉之争达5年。
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惠帝刘盈因驺摇佐汉灭楚有功,立其为东海王,以东瓯为都邑,俗称东瓯王,其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区的整个浙南。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东瓯都城在永宁江(瓯江)北岸今永嘉县境内,南北朝时遗址尚存。一说则在瓯浦(今温州市西郊),近代又说在温岭县大溪镇唐岭脚。是年,驺摇卒,谥为“信”,今瓯浦山有其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重修,温州知府张球撰墓碑记,此碑现嵌在瓯浦重建之东瓯王墓右壁。子驺期嗣位,在位六年,谥“昭襄”。孙驺建继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反叛汉王朝,东瓯王举兵胁从。吴王兵败丹徒。汉朝廷派密使以利害诱说东瓯王,东瓯王见大势已去,便反正归汉,计杀吴王,东瓯王因此得到宽赦而回到东瓯,吴王子刘驹逃往闽越(今福建)。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七月,刘驹为报杀父之仇,多次请求闽越王出兵围攻东瓯。东瓯国向朝廷告急。汉兵尚未到达,闽越王已闻讯撤逃,东瓯国因此解围。东瓯王驺望(驺摇旁系子孙)恐闽越再来攻打,经请求汉武帝同意,率领“族属吏卒四万余人”北上,迁徙至江淮流域庐江郡(今安徽西南部舒城一带)居住(见《史记•东越列传》)。东瓯王遂被降为广武侯,后称彭泽王。东瓯国从建立到解体,总共55年。闽越人乘机迁入。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击南越,汉发兵往救,郢据险御汉。其弟余善杀郢降汉,汉立余善为东越王,王东瓯故地。闽越分为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属东越
西  汉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越衍侯吴阳等杀余善,领其众降汉。武帝以“东越地方多狭谷险阻,难可管治;闽越强悍多变,反复无常”为由,下诏将东越、闽越两地军吏偕其民全部迁徙到江淮一带安置,从此东越国除,地遂虚。在短短27年里,温州遭到两次大迁徙,给温州生产文化带来重大损失,原来已露出文明曙光之东瓯地,从此又变成萧条冷落之穷乡僻壤。以后,闽人仍自海路或经陆路北上移居浙南。
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故地置回浦县(治所章安),回浦属会稽郡南部都尉管辖(据《汉书•地理志》)。回浦乃今奉化县回浦乡,而今温州仅为回浦县一个乡,即“东瓯乡”。
东  汉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回浦撤县改乡,东瓯乡归鄞县管辖。
章帝章和元年(8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县治设章安(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东瓯乡属之。
顺帝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江(钱塘江)以西设吴郡,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市);浙江以东为会稽郡,郡治在山阴(今绍兴市)。这是以钱塘为界划分政区的最早记载。
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属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县治设贤宰乡(今永嘉瓯北镇),这是温州建县之始。据《太平御览》引《吴地志》,当时境内地广人稀,“地广千里,户不满万”,是一个小县。建县时,设永宁长、丞、尉。长为一县之长,掌管县中各项事务。丞和尉是县令长主要佐官,因职务所使,经常在县内巡行。
灵帝光和年间(178―184)瑞安蔡敬则(约151―约221,字文庄,会稽永宁人)举孝廉,授南阳令。后因率庄园武装援东平(今福建建瓯)防“山寇”有功,授会稽郡东部都尉,镇永宁,设署于邵公屿(今旧瑞安县城东部),筑城郭,浚河道,号令明肃,境内大治,进爵安乡侯。三国初年,罢兵归农,退处闲散。当时邑有猛虎噬人为患,又率众除虎,里人立祠祭祀,尊为显?王和忠义王。并在其墓边建搏虎相。吴黄武(222―229)初,赐谥忠义,不久加封他为辅正王。后人尊其祠为忠义庙,瑞安人民公认他为瑞安市区首批开发创建者之一。
东汉末年(189―220)中原长期战乱,江南相对安定,中原部分世家大族纷纷南迁避乱,部分进入浙南,浙南人口渐增。
献帝兴平年间(194―195)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是时,永宁县地约相当于今温州市范围。
献帝建安元年(196)献帝回洛阳,曹操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孙策据江东,先后派韩晏、贺辅、贺齐为永宁长,讨伐东冶山越。
献帝建安四年(199)分永宁县之南乡,置松阳县。
东汉中晚期(200前后)温州地区出现东瓯窑,烧制青瓷。晋杜毓《苑赋》有“器择陶栋,出自东瓯”之句。
献帝建安十五年(210)东瓯窑产品有青瓷和里瓷,器物有罐、钵、壶、盆等。东汉晚期,永嘉县东岸、罗溪、芦田等地已烧制青瓷。                                                          三    国
吴大帝黄武元年(222)以孙琳为永宁侯,韩宴为永宁长。
吴大帝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以南地置罗阳县,为瑞安建县之始,县治设集云山南麓鲁岙(今瑞安西岙村一带),始属会稽郡东部都尉,后属临海郡。是时,永宁仅有永嘉、乐清两县地。
东吴孙权在横屿山(今平阳县宋埠镇仙口村一带)置横屿船屯(今平阳县宋埠镇仙口村南),徙迁一批囚徒来横屿船屯,委派典船校尉监督罪徒造船、操练水师,为东南沿海主要造船基地之一。古有“万船”之称,后淤积成陆,民间取谐音为“万全?”。
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二月,析会稽郡东南部地置临海郡,治在临海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后改始丰)、永宁、罗阳、松阳。永宁县改属临海郡。
三国吴末帝宝鼎三年,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改罗阳县为安阳县,领属不变。
西   晋
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改安阳县为安固县,隶属州郡仍无变动。是年,临海郡有户一万八千户。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横阳周凯率众治理永宁、安固、横阳三江(今瓯江、飞云江、鳌江)及濒海地,疏凿河道,引水入海。
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境南以横屿船屯及其南境为始阳县(今为平阳、苍南县及泰顺县一部),旋改名横阳县(取横屿和横阳江之义。横阳江原称始阳江,今鳌江,即今平阳、苍南县全境及泰顺县境一部分)。仍隶属扬州临海郡。平阳单独设县始于此。横阳县刚建制,即建有学宫。唐初,学宫在证真寺南,即今广福宫旧址,县学即设在学宫之中。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北方战乱,人口大批南移,迁入永嘉县境内居住较多。永宁、安固、横阳海溢。温州地区灾异记载始此。
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罗浮双塔在今瓯北镇罗浮小东村东南龟山、蛇山上建成。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存塔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为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铺砌,塔身呈锥形。
西晋惠帝永康至永兴年间(301一306)皇室八王之乱招致“五胡乱华”,北方处于大动乱局面。晋室南迁,百姓自拔南奔,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人大规模南迁现象。当时迁入温州的北人,数量不少。
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西晋亡。北方进入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时期。大批中原人士为躲避游牧部族入侵,纷纷避乱南迁,不少豪门大族亦随家族、乡党南渡入县境,被称作“侨人”,对南方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东    晋
元帝建武元年(317)在江南建康(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北方因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入驻中原,长期战乱,中原民众又陆续南迁。修筑横阳县城。
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置永嘉郡,属扬州,治所设永宁峤南即今温州,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永嘉二字意谓“水长而美”。所属各县的基层行政制度,承袭前朝乡里制,即乡居者称乡,邑居者称里。安固县县治自鲁岙迁至邵公屿。横阳县治据说是郭璞所选。
永嘉郡建郡城于瓯江南岸,时郭璞刚好游历温州,特请他为之卜城。郭璞(276―324),字景纯,山西闻喜人,官尚书郎,好经术,工诗赋,善卜筮,精通五行、天文,是晋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当时他登上温州西郭山察看地形,看到九山环列,犹如北斗星座,依山控海,形势险要,其中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像北斗“斗魁”;积谷、巽吉、仁王三山像“斗杓”;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因此他建议跨山筑城。“若城绕山外,当骤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郭璞在设计郡城时,还在温州城内设计并开凿二十八口水井,以应天上星辰二十八宿,并解决城内人民用水和适应战时需要。温州人民为纪念郭璞卜城重要贡献,把他登临相城的西廓山(又名西部山)改名为郭公山,并在山下建郭公祠。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是年,始建温州府城,又名九斗山城、白鹿城和罗城。府城北傍瓯江,东西依山,南临会昌湖,周长18里,东西宽7里,南北长5里,城高3丈5尺,宽1丈2尺,长2977丈,城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墙体砖石,四面有城门,外环护城河。明万历间(1573―1619)增筑敌台,城门有七,即东镇海(东门),南瑞安(大南门)、永宁(小南门),西南来福(三角门),西北迎恩(西郭门)、永清(麻行门),北拱宸(望江门、朔门)。每个城门外增筑一道半月形城墙,称月城。北宋宣和,南宋建炎、嘉定,元至正,明洪武、嘉靖、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历经修缮。1930年至1945年,因城市交通发展,陆续拆除。现仅存华盖山东北角约50米长城基。是年,中界山(属今洞头县)始有移民。
明帝太宁二年(324)置永嘉郡学于华盖山麓。温州立学自此始,亦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学校之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派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兼并东越(东瓯)。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21―前210)秦置闽中郡,闽越、瓯越属之,郡治设东冶县(今福州市)。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当朝强徙“于越人”于今之浙西、皖南,抵制迁徙者中的部分人流入永嘉、乐清县境。(《越绝书》卷八)
西    汉
高祖五年(前202)汉高祖刘邦立驺摇为海阳侯,封无诸为闽越王。东瓯人在勾践七世孙驺摇率领下,跟从鄱阳令吴芮参加反秦,转战关中,继而佐汉,经历楚汉之争达5年。
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惠帝刘盈因驺摇佐汉灭楚有功,立其为东海王,以东瓯为都邑,俗称东瓯王,其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区的整个浙南。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东瓯都城在永宁江(瓯江)北岸今永嘉县境内,南北朝时遗址尚存。一说则在瓯浦(今温州市西郊),近代又说在温岭县大溪镇唐岭脚。是年,驺摇卒,谥为“信”,今瓯浦山有其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重修,温州知府张球撰墓碑记,此碑现嵌在瓯浦重建之东瓯王墓右壁。子驺期嗣位,在位六年,谥“昭襄”。孙驺建继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反叛汉王朝,东瓯王举兵胁从。吴王兵败丹徒。汉朝廷派密使以利害诱说东瓯王,东瓯王见大势已去,便反正归汉,计杀吴王,东瓯王因此得到宽赦而回到东瓯,吴王子刘驹逃往闽越(今福建)。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七月,刘驹为报杀父之仇,多次请求闽越王出兵围攻东瓯。东瓯国向朝廷告急。汉兵尚未到达,闽越王已闻讯撤逃,东瓯国因此解围。东瓯王驺望(驺摇旁系子孙)恐闽越再来攻打,经请求汉武帝同意,率领“族属吏卒四万余人”北上,迁徙至江淮流域庐江郡(今安徽西南部舒城一带)居住(见《史记•东越列传》)。东瓯王遂被降为广武侯,后称彭泽王。东瓯国从建立到解体,总共55年。闽越人乘机迁入。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击南越,汉发兵往救,郢据险御汉。其弟余善杀郢降汉,汉立余善为东越王,王东瓯故地。闽越分为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属东越。
西    汉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越衍侯吴阳等杀余善,领其众降汉。武帝以“东越地方多狭谷险阻,难可管治;闽越强悍多变,反复无常”为由,下诏将东越、闽越两地军吏偕其民全部迁徙到江淮一带安置,从此东越国除,地遂虚。在短短27年里,温州遭到两次大迁徙,给温州生产文化带来重大损失,原来已露出文明曙光之东瓯地,从此又变成萧条冷落之穷乡僻壤。以后,闽人仍自海路或经陆路北上移居浙南。
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故地置回浦县(治所章安),回浦属会稽郡南部都尉管辖(据《汉书•地理志》)。回浦乃今奉化县回浦乡,而今温州仅为回浦县一个乡,即“东瓯乡”。
东      汉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回浦撤县改乡,东瓯乡归鄞县管辖。
章帝章和元年(8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县治设章安(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东瓯乡属之。
顺帝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江(钱塘江)以西设吴郡,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市);浙江以东为会稽郡,郡治在山阴(今绍兴市)。这是以钱塘为界划分政区的最早记载。
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属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县治设贤宰乡(今永嘉瓯北镇),这是温州建县之始。据《太平御览》引《吴地志》,当时境内地广人稀,“地广千里,户不满万”,是一个小县。建县时,设永宁长、丞、尉。长为一县之长,掌管县中各项事务。丞和尉是县令长主要佐官,因职务所使,经常在县内巡行。
灵帝光和年间(178―184)瑞安蔡敬则(约151―约221,字文庄,会稽永宁人)举孝廉,授南阳令。后因率庄园武装援东平(今福建建瓯)防“山寇”有功,授会稽郡东部都尉,镇永宁,设署于邵公屿(今旧瑞安县城东部),筑城郭,浚河道,号令明肃,境内大治,进爵安乡侯。三国初年,罢兵归农,退处闲散。当时邑有猛虎噬人为患,又率众除虎,里人立祠祭祀,尊为显?王和忠义王。并在其墓边建搏虎相。吴黄武(222―229)初,赐谥忠义,不久加封他为辅正王。后人尊其祠为忠义庙,今瑞安人民公认他为瑞安市区首批开发创建者之一。
东汉末年(189―220)中原长期战乱,江南相对安定,中原部分世家大族纷纷南迁避乱,部分进入浙南,浙南人口渐增。
献帝兴平年间(194―195)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是时,永宁县地约相当于今温州市范围。
献帝建安元年(196)献帝回洛阳,曹操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孙策据江东,先后派韩晏、贺辅、贺齐为永宁长,讨伐东冶山越。
献帝建安四年(199)分永宁县之南乡,置松阳县。
东汉中晚期(200前后)温州地区出现东瓯窑,烧制青瓷。晋杜毓《苑赋》有“器择陶栋,出自东瓯”之句。
献帝建安十五年(210)东瓯窑产品有青瓷和里瓷,器物有罐、钵、壶、盆等。东汉晚期,今永嘉县东岸、罗溪、芦田等地已烧制青瓷。
东  晋
穆帝永和三年(347)大书法家王羲之游永嘉(一说345年至361年间,王羲之任永嘉郡守)。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2),字逸少,号澹斋,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高门士族,父旷,淮南太守。从伯王导为东晋元帝丞相。幼从表亲卫夫人学书,后博采前代诸书法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风格,兼擅隶、草、正、行各体,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据明神宗万历《温州府志》、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引祝穆《方舆胜览》等书记载,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太守。但《晋书•本传》及其他有关史籍无此记载。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载:“昔王右军游永嘉,经于恶道,右军书南边大石,今犹见墨迹,而字不甚了了。”相传王羲之在任永嘉郡太守时,庭列五马,绣鞍金勒,每次出行时,五马齐驱,驰骋于道。故有“五马坊”以志纪念。唐温州刺史张又新在《百里坊》一诗中专述此事:“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北宋温州知州杨蟠,在其《五马坊》诗中说:“相传有五马,曾此立踟蹰,人爱使君好,换鹅非俗书。”
永嘉县城有“墨池坊”。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古迹》载:“墨池,在墨池坊,王右军临池作书,洗砚于此。”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题过“墨池”两字在此。清代温州司马郭钟岳写有《咏墨池》词:“风流太守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昨日见郎书法好,移家合住墨池坊。”又王羲之在法帖中写有:“近得华严石砚颇佳。”这华严山就在永嘉江北岸。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叙山》有具体记载。永嘉郭公山麓原有“富览亭”,亭额为王羲之在守永嘉时所书。又华盖山麓原一井栏上所铭“容成太玉洞天”,也出于其手笔,可惜这些真迹均已湮灭。清方子颖《温州竹枝词》“富馆亭空一怀古,右军真迹付云烟”,就是为此而感慨不已。是年,东晋乐清名士张舍宅为寺,在乐成镇金溪村建白鹤寺,唐天授三年(692)移郡城“白鹤寺”旧额于此寺。宋宣和间寺毁,绍兴十七年(1147)复建,民国初复修,黎元洪题“法苑犹龙”额。现存大雄宝殿五间,历代诗人,如唐沈期、宋王十朋、元李孝光、乔吉等都有题咏。
张?,后人写作“张溯”,字子雁,号文君,东晋乐成县民,隐居于丹霞山麓(今乐成镇金溪村境内),不应征召。平素修道颐志,以炼丹为事。家旁栽有苦竹数十顷,在竹林中建屋,闲居其中。时郡守王羲之慕名前往拜访,他避入竹林中,不与相见,郡人号为高士。后骑鹿出游,不知所终。
东      晋
穆帝永和十二年(356)王羲之荐孙绰为永嘉太守。孙绰(314―371),字兴公,原籍太原中都,后定居会稽,初为著作郎。晋永和间(345―356)王羲之荐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官至廷尉卿。著名文学家,是我国玄言诗的代表作家,在东晋文士中堪称宏富博学,其《天台山赋》文辞工丽,闻名于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废帝太和二年(367)相传道教主葛洪在永嘉乌牛下村东蒙山天然道观修炼,至今还保留他的炼丹台。天然道观又名乌牛纂,清末至今,经龙门派弟子几度重整,辟小方岩、餐霞洞、长生洞、丹台、青牛坞、紫云亭。
孝武帝宁康二年(374)析永宁县东部地区一部分地置乐成县,属永嘉郡,是为乐清县之始,历南朝宋、齐、梁、陈而不变。是时,永宁县境约相当于今鹿城、龙湾、瓯海、永嘉县范围。
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八月,永嘉人李耽率农民起义,揭开东晋末年浙东农民大起义序幕。后为太守刘怀之击败。
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大风雨,潮水倒灌,永宁、安固、横阳、乐成等近海4县溺死者甚众。
安帝隆安三年(399)永嘉人张永率众响应“五斗米道”徒孙恩起义,杀郡守司马逸,一度占领郡城,杀官吏,烧衙门,影响很大。
安帝隆安五年(401)“五斗米道”徒孙恩部将孙安入木榴屿,捣郗田庄,筑孙恩城于永嘉郡界中。(参见《瓯乘补》)
安帝元兴元年(402)四月,永嘉大饥,人相易子而食。山海间民逃亡殊异,永嘉乃以五百户去,深可忧。
是年,孙恩攻临海,为太守辛景所败,投水自杀,余众推其妹夫卢循代领其众。
安帝元兴二年(403)八月,卢循攻下永嘉郡城,后为晋将刘裕所败,浮海南走广州。
安帝义熙三年(407)二月,东阳太守殷仲文、永嘉太守骆球谋反,被刘裕所杀,家属受株连。
东晋年间(317―419)东瓯窑开始烧制“釉下褐彩青瓷”――温州成为“釉下彩”的起源地。1957年瑞安出土的点彩鸡首壶(高22,口径9厘米)为其代表作。“釉下彩”的生产,是当时我国制瓷工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南   朝
刘宋时期(420―479)郑缉之撰成《永嘉郡记》,乃温州地区最早一部地方志。《永嘉郡记》以记载风土物产为详,故又称《永嘉地志》或《永嘉志》。孙诒让称之为“吾乡图牒之权舆”。原书亡佚,仅存清孙诒让辑本1卷50余条。郑缉之,生平不详,约生于晋末南朝之间,曾官刘宋员外郎,著有《孝子传》、《东阳记》、《永嘉郡记》等。
永嘉、乐清等地饲养“八辈蚕”,并掌握培育蚕种技术。《齐民要术》卷5引《永嘉记》云:“永嘉有八辈蚕: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蚕,四月初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
南  朝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秋,谢灵运被贬为永嘉郡守。七月十六日从建康动身,同年八月十二日抵永嘉。
谢灵运(385―433),南朝刘宋著名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因父焕早亡,故幼时寄养于外,族人因名为“客儿”,“谢客”之号缘此。自幼颖悟好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18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次年任抚军将军刘毅记室参军。八年(412)四月,转任卫军从事中郎。十一月,任太尉参军。次年任秘书丞。十一年(415)任咨议参军,此后历任中书侍郎、世子中军咨议、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等职。元熙二年(420),刘裕代晋立宋(南朝),改元永初,降先朝封爵,灵运降为康乐县侯,任散骑常侍。因受司徒徐羡之与傅亮等权臣排挤,出为永嘉郡太守。
谢灵运爱好永嘉山水奇丽,加之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恣意遨游,足迹遍及永嘉郡境内诸县,在永嘉写下31首不朽诗篇。《晚出西射堂》、《游南亭》、《石壁精舍还湖上作》、《初发南城》、《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诸作,似“初日芙蓉,自然可爱”。《过白岸亭》(今永嘉县境西南),《登绿嶂山》(绿嶂山今属永嘉县上塘镇)、《石室山》(石室山即今大若岩)等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所作山水诗名动京师,被后世称为山水诗派鼻祖。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灵运在永嘉曾积极提倡植桑,兴修水利,命学士讲书,发展农业、手工业和教育事业。明嘉靖《温州府志》中有“王右军导以文教,谢康乐继之,人乃知方”句。在任一年,次年(423)秋托病辞官,在北亭与永嘉吏民告别。在永嘉留下“竹马坊”、“西堂”、“池上楼”、“谢公池”、“读书斋”、“南亭”、“西射堂”、“北亭”、“谢公楼”、“谢公亭”、“谢客岩”等古迹多处,因年长月久,部分湮灭,部分已重修。
宋文帝即位(424),征为秘书监,整理秘阁书,又令撰《晋书》,粗立条目,书竟未成。后迁侍中,文帝朝夕接见,赏遇甚厚。诗书兼绝,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才能应参以时政,而文帝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读赏而已。谢灵运意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后灵运上表陈疾,文帝赐假东归。文帝元嘉八年(431)求决回踵湖为田,不得,又求始宁湖为田,也不得。会稽太守孟觊因灵运横恣,上表言灵运有“异志”,灵运驰赴京师,上表自辩,文帝知其受诬,不加罪责,任为临川内史。到临川,“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刘义康前往逮捕,灵运兴兵拒捕被擒,论罪当斩,文帝念其祖谢玄功大,降死一等,“徙放广州”。到广州后,又有人告发他迁徙途中曾约人在三江口劫夺逃跑。十年(433),以“谋反罪”被杀于广州。其母忧虑而死,葬于永嘉郡城飞霞洞。今永嘉鹤?、蓬溪、箬袅等村谢姓,即为其后裔。
永嘉之青山秀水自得谢灵运诗后始为天下知,苏轼有诗赞曰:“但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永嘉人民为纪念这位对传扬永嘉山水有特殊贡献的伟大诗人,1986年特在瓯北镇楠溪江大桥桥头,塑立谢灵运像,作为永嘉县名山秀水的象征。
南      朝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裴松之任永嘉太守(一说在429年前后),在任时“勤恤民隐,吏民便之”。裴松之(372―451),字世朝,河南闻喜人,著名史学家。南朝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召为太子洗马,转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注释陈寿《三国志》,补注缺遗,搜集传记,广增异闻,博采群书,注文多出正文3倍,保存下大量史料,开史书作注新例。后授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
宋文帝元嘉中期(439前后)颜延之出任永嘉太守(一说在426年前后)。颜延之(384―456),字延年,山东琅琊(今临沂)人,文章冠世,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晋少帝时为始安太守,后为步兵校尉,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因与刘湛忤,出为永嘉太守。在任期间曾在青澳山(今洞头大门)观海,后人为纪念他,建有“望海亭”。著作有《五君咏》等,今存明辑本《颜光禄集》。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分扬州浙江东五郡置东扬州,统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治设会稽。
萧齐时期(479―502)著名学者檀道鸾出任永嘉太守。檀道鸾,字万安,山东高平金乡人,生卒年不详。任前曾为国子博士,撰有《续晋阳秋》20卷,今已佚。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范述曾任永嘉太守。范述曾(431―509),字子玄,一字颖彦,吴郡钱唐(今杭州)人。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称便,商旅流通,百姓安业,受到明帝褒扬,升调游击将军。离郡时,郡人送故钱20余万,他分文不受,民无老小都出来送行,号哭之声闻于数十里(见万历《温州府志•治行》)。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东阳州并入扬州,仍统永嘉等郡。
梁武帝年间(502―549)道教思想家、药物学家、“山中宰相”陶弘景来瑞安陶山隐居。后隐居永嘉大若岩石室,著《真灵位业图》。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士,南朝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读书破万卷,工草隶,善琴棋,好道术,明阴阳、五行、地理、医药。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著作家和药物学家。对我国最古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精心整理补正,写成《本草经集注》7卷,成为隋唐后本草学专家研究药学之蓝本。还著有《陶隐居本草》10卷,《药总诀》2卷,《补阙肘后百一方》3卷,《效验施用药方》5卷,《养生延命录》等。平生著作惜多散佚。
陶弘景归隐后,云游方外,公元六世纪初到永嘉楠溪江畔风景秀丽的大若岩石室隐居,是为浙南最大石室,三国吴时辟为石室,为温州有记载的最早道观,可容纳数千人。“千仞绝壁,一洞中开”,四周奇峰叠嶂,飞瀑流泉,道书《云笈七签》称之为“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以此得名。据记载,陶弘景在此编纂《真诰》一书,因而大若岩又名“真诰岩”。永嘉县去郡城西北40里有青嶂山(一名乌石山),陶弘景亦曾栖止于此,上有陶真君祠、炼丹井、石棋枰等古
编辑:温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