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男明星名字及照片:(10)结构乎?笔法乎? ? 千字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1:08

(10)结构乎?笔法乎? July 5, 2008

Posted by 千字文 in 学书四十杂记.
Tags: 硬笔, 笔法, 结构, 赵孟頫, 启功, 毛笔
trackback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个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争论,那就是笔法与结构,孰优孰劣,孰先孰后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论了千多年,至今还没有定论。甚至到了近现代,随着自来水笔和原子笔的发明,人们在争论中也不自觉的夹杂了硬笔笔法的论述在其中,使到层次混乱,纠缠不清。

  关于笔法与结构的论述,以元赵孟頫的看法最有代表性: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七跋》云: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认为结字会因为人气质的不同,因人而有异,然笔法则为千古之法,一脉相承,不会因人而异。但如果需要有一个轻重,两者相较之下,笔法仍是书法艺术里最根本的元素。即便如此,赵孟頫对于笔法和结字,即结构,并没有全然加以一分为二,仍视之为一个整体的两面。

  赵孟頫的说法,受到近人启功的挑战:

  启功《论书札记》云:

  赵松雪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窃谓其不然。试从法帖中剪某字,如八字、人字、二字、三字等,复分剪其点画。信手掷于案上,观之宁复成字,又取薄纸覆于帖上,以铅笔划出某字每笔中心一线,仍能不失字势,其理讵不昭昭然哉。

  启功不同意赵松雪笔法为上的说法,甚至把结字的重要性凌驾于笔法之上,但此说似乎不太切合赵松雪的本意,即两者虽有先后之分,轻重之别,但仍不失为一整体。之后启功对于断然一分为二的说法可能稍觉不妥,因而对该说法做了调整:

  《启功口述历史》云:

  再如用笔与结字并重。赵孟頫曾有名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这似乎已成为书法界的共识。但我不以为然;书法当以结字为先,尤其在初期阶段。而运笔与结字的关系又可以通过临摹碑帖得到统一,即运笔要看墨迹,结字可观碑志。

  启功在这里不像之前把笔法和结字截然视为两体,而是进行了修正:把“结字为先”视为初期学习书法的首要必须,但笔法与结字的关系又可以统一于碑帖的临摹。所以启功在这里的不以为然,似乎是白说了,因为这和赵松雪的看法不只没有矛盾,反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到了后期,启功把他坚持的想法,即结字为何为先,用笔为何为后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启功《〈书法常识〉序言》云:

  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我曾为他这“为上”“ 亦须”四字大有意见,以为宜以结构为先,至今还没有发现这个见解的错误,但向人说起来时,总有争议,后来了然:“结字为先”,是对初学的人为宜,老师教小孩拿铅笔在练习本上抄课文,只是要他记住字的笔画,并无“用笔”可言,已会写字,有了基础,所缺乏的是点画风神,这时便宜考究用笔。赵孟頫说这话时,是中年时期,是题《兰亭帖》后,这时他注意的全在用笔。譬如中国餐的习惯是吃饭之后,喝一碗汤;外国餐的习惯是先喝汤,后吃主食。但谁也知道,只喝汤是不会饱的。于是我对先喝后喝的问题,也就不再和人争辩了。

  但问题是,启功所提出“结字为先”的根据,竟是“老师教小孩拿铅笔在练习本上抄课文,只是要他记住字的笔画,并无“用笔”可言。”这就有问题了。“铅笔”是硬笔,既然是硬笔,只有线条的往来,自然是“并无‘用笔’可言”,是很难扯到笔法那儿去的。如果以学写铅笔字而言,当然是学笔顺,字的结构,不需要一套高深的笔法理论。

  可是毛笔因为用的是软毫,并不容易掌控他的特性,甚至即使掌控了他的特性,又要表现他的劲力出来,以求有艺术的表现力,就更需要花时间去不断练习,因此学习毛笔字,即使在学习的初期,在掌握结字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掌握笔法,一而二,二而一,熟以生巧,这和学习硬笔字截然不同。

  当然启功此说,仍为了证明其“结字为先”说法的正确性,并把赵松雪的说法,归结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到中年学书成熟以后,把注意力全用在用笔。可是,赵松雪文字的本意并没有排斥结字的重要性,同时也有注意结字,所以启功所说,又再一次不太切合赵松雪的本意。

  启功生活的时代和赵松雪不同。赵松雪生活的时代没有硬笔,只能针对毛笔字的特点论断。但是启功生活的时代有硬笔,硬笔比毛笔方便多了,因为根本不需要驾驭笔毫就能书写,但是毛笔就必须先注意毛笔的笔法,如果不这样,像使用硬笔一样的笔法书写,必然惨不忍睹。而当人们毛笔和硬笔两者都使用并且游刃有余时,可能就会把两者混为一谈,结果越解释越出位,搞得大家晕头转向。

  从启功对于赵松雪的批评,首先,可以证明关于写毛笔字的心得,还是古人的体会最深,因为这是他们唯一懂得并且是每日使用的生活必须。因此学习毛笔书法,与其相信今人,不如多读古代书论。

  此外,也可以学习看问题时,最好是全面掌握,不要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尤其是书法艺术,蔽于一端,就可能蔽于一世。不过启功必然也是笔法结字并重,不然不可能达到如此的成就,但是可能他稍重于结字,稍轻于笔法,故其字结字俊秀清朗,但笔画稍嫌板滞而少韵味。一般人学习书法,是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启功的问题,是行其所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甚至犯上层次混淆的毛病。但是他和赵松雪,从根本来说,不管是结字为先还是笔法为先,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最后,不要盲目相信权威的话,尤其是书法艺术,个人的体会与认知应该比人云亦云更有价值。

  最近,时常听到有人把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相提并论,评比优劣,其实是一种浪费时间与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东西,就如不能比较华语和英语的优劣。但是人生里面,就是有人喜欢将不同层次的东西拿来比较,作茧自缚,浪费了时间,也错过了真理。

Comments»
1. 海峡客 - July 6, 2008

我小时候,我的父亲要求我练好毛笔字,他说,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就会写得好看。我当时并不为意,但还是练了一段时间的毛笔字,现在发现确实是受益无穷。

上次在谁的博客上赞扬温家宝的“多难兴邦”,显然是经常练毛笔字的,不然不可能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这样漂亮的字。

说到底,写字是先有基本功。尤其是笔画顺序,钢笔字铅笔字甚至圆珠笔字,基本功应该还是来自毛笔字。

有了基本功后,就需要有感觉,尤其是对汉字本身的会意,尤其是所写的汉字在句子前后字词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字,前后字不同,写法上也是不同的,这才是书法最重要的部分。有了会意就有灵性,字才会写得生动漂亮。

比如,启功的字虽然结构很不错,但却没有灵性。还有本主文图片上的文字,工整漂亮,但却显得匠气味,不够鲜活,就像电脑字库的字,缺乏字的句子美。

字如其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个人喜欢毛泽东的字。

2. 千字文 - July 6, 2008

本文图片上的文字,是Parker笔网站的一个试笔服务。你选择了一种型号的笔,再输入华文字,就会出现该型号笔的书写笔迹。

毛笔与钢笔同时进行书法练习,可以双管齐下,相互印证并提升。但是在讨论问题时,须将两者分开。且赵松雪时代并无硬笔,以现代人人们对硬笔的普遍认知来要求或诘问古人,对古人不公平。尤其对一名学者或书法家来说,更有失严谨,况且牵涉到的是书法的核心问题,更不能不多加小心。

在电脑打字出现以前,我喜欢用“英雄”牌钢笔。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用一支“英雄”牌钢笔完成。后来钢笔弄丢了,心痛至今。最近想要再买一支,但是在新加坡似乎找不到了。而听说市面上也有很多假货,所以可能买Parker Pen。

毛泽东的字我个人觉得有点霸气,剑拔弩张,与我的个性不符,故个人不喜欢。不管他的字写得如何,毕竟是帝王之字,应可传世。记得高中的历史老师学的就是毛泽东的字,看他的字很辛苦,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