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颜色跟门不同:《中华黎氏通谱第一卷?黎氏族系大典?北正黎裔孙世系总表》(精选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59:29

《中华黎氏通谱第一卷•黎氏族系大典•北正黎裔孙世系总表》(精选连载)
广西兴业县 黎开文(南雄珠玑巷黎俊一公裔) 主编(1996年5月至2011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黎广信(南雄珠玑巷黎圣俊公裔)协助制表

(一)、北正黎裔孙世系总表
1、从黄帝至颛顼帝、北正 黎、 耆国始祖 黎阳公家族世系表

姬姓始祖 2代 3代 4代 5代 6代 7代 8代 9代
黄帝轩辕氏┬玄嚣—青阳—少昊帝金天氏—燕子(玄鸟氏)—蟜桥—帝喾高辛氏—阏伯—高辛氏
├昌意—(接下表)

9代 10代 11代 12代
高辛氏┬废帝挚┬玄元┬伯奋
│ │ ├仲堪
│ │生玄├叔献
│ │氏八├季仲
│ │才子├伯虎(朱虎)—朱氏
│ │八元├仲熊
│ │ ├叔豹
│ │ ├季狸 ┌楘玺(封邰国)—(下接邰国、周王族世系)
│ └莘氏├养子姬弃(周王族远祖)┴台玺—叔均(封犂国)…渠犁氏…尉犁氏…犁氏…黎氏
│ └养子子偰(商王族远祖)—(下接商王族世系、周朝黎侯国祖伊世系)
└尧帝┬监明—式(封刘国、失爵位,后裔未详)
├丹朱┬唐氏
丨 ├房氏
│ ├陵氏
丨 ├丹氏
│ └祁氏—(下接祁氏族谱、周朝尧帝裔祁氏黎国始祖丰舒世系)
├开明
├启明
├胤明
├觉明
├卧明
├晦明
├源明(封刘国、下接刘氏、士氏、范氏、汉朝皇族刘姓世系表)
├少康(封杜国即杜康,发明酿酒)
├娥皇公主(嫁舜帝)
└女英公主(嫁舜帝)


1代 2代 3代 4代
黄帝┬长玄嚣—(见上表) 5代 6代
├次昌意┬乾荒 ┬韩流—颛顼帝高阳氏—(接下表)
└昌氏 ├安(封飂国)┬飂氏……廖氏
丨 ├董父┬-董氏
│ 丨 └豢龙氏……龙氏……关氏
└悃(拓跋氏即黄帝氏远祖)……素黎氏……黎氏

5代 7代 8代 9代 10代 11代 12代
颛顼帝┬伯称—卷章-┬重黎…………程氏…………司马氏
丨颛顼氏始祖 └吴回—祝融氏—祝融氏┬夔 13代
├老童(见下) └祝融氏—祝融文—(接下表)

13代 14代 15代
祝融文—陆终┬樊(己氏,封昆吾国)┬昆吾氏、己氏
丨 ├苏氏
│ ├温氏
│ └顾氏
├参(董氏,封胡国)……董氏、胡氏
├来言(妘氏,封郐国)—郐侯┬郐氏……罗国……罗氏
丨 ├ 会人 ┬会氏……鄢国……鄢氏
│ 丨封濮国└濮氏
│ └别子(封邬乡)……邬氏
├篯铿(封彭国)┬大彭氏(彭祖氏,传国八百年)……彭氏
│ ├豕韦氏……韦氏
│ └篯氏……钱氏
├安(宴氏,封曹国)┬曹氏…曹挟—邾氏…邾娄氏-┬—邾氏……朱氏
│ │ 封邾国 ├邹氏
│ │ ├娄氏
│ └宴氏 └滥国┬-滥氏
└季连(惠连,楚国远祖) ├郳国……倪氏
└小黎国……黎氏


5代 6代 7代 8代 9代 10代
颛顼帝┬-伯称(颛顼氏始祖,见上表)
├-老童 -┬-南正重—高阳氏┬ 高阳氏┬苍舒(封舒国)……舒氏
丨高阳氏丨 │生八才 ├隤凯
丨始祖封│ │号“八 ├梼戭
丨老丘国│ │恺” ├大临 11代
│ │ ├庞降—庞氏
丨 │ ├庭坚—咎繇(尧帝时理官)—(接下表)
│ │ ├仲容
│ 丨 └叔达
丨 └羲侯-----┬羲伯
│ ├羲仲
│ ├羲叔
│ └羲季
└北正黎┬长琴┬老丘氏……老氏
丨 └黎阳(以祖名为氏,尧帝元年封耆国)—接下表“耆(黎)国世系”
└噎(封西和国)--┬和伯
├和仲
├和叔
└和季

11代 12代 13代
咎繇┬ 皋陶 ┬伯益(封江国)……江氏
丨舜帝时├仲甄(封甄国)……甄氏
丨理官 ├皋氏
丨 ├理氏……理徵—理利贞┬李氏……老子李耳……唐朝李姓皇族
丨 ├英侯国……英氏 ├利氏 道教始祖
丨 └六侯国……六氏 └里氏
├咎氏……昝氏
└繇氏

5代 6代 13代 14代
颛顼帝┬伯称(颛顼氏始祖,见上表) ┌商均┬箕伯—(陈国远祖)
├老童(高阳氏始祖,见上表) ├蒲氏├饶氏
├淑士 7代 8代 9代 10代 11代 12代 ├殳氏└季釐
├虞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瞍┬舜帝-├三身—义均—姚氏
├庶子居鄚邑-鄚氏……莫氏 └象 ├蒲氏┌濮氏
├三面 ├ 散 ┴散氏
├咸邱黒—咸氏 丨封濮国
├中纶 ├无淫—巫哉民(卜官)—朌氏
├伯服(封鼬国)……鼬氏 ├戏—摇民(瑶族始祖之一)
├叔歜(封歜国)……歜氏 ├宵明
丨 └火虮
├缙云氏-缙云氏-缙云氏-驩头┬苗民(釐氏, 三苗国国君, 苗族始祖之一)
丨 └梼杌—白马—骆明—鲧┬炎融—驩兜┬讙头
丨 丨 └讙朱
丨 └夏帝姒禹—(下接夏王族姒姓世系)
└季禺—女修—大业—女华—大业氏—大业氏┬大人(封巨人国)┬防风氏…汪芒氏…汪氏
丨 └弃(姜嫄与大人氏私生子)
└大费┬费氏
└柏翳┬大廉(秦国、赵国远祖)
└若木-调(徐国始祖)

2、河南浚县 耆(黎)国始祖 黎阳公世系(尧帝、舜帝及夏朝时期)
*黄帝—昌意—乾荒—韩流—颛顼帝—老童—高阳黎(北正黎)—太子长琴—黎阳(以祖名为氏,封耆国)
按:以上黄帝至长琴世系,岀自流传今最古老旳历史地理学经典、夏朝开国天子夏禹所著的《山海经》;而黎阳封黎国则见载于流传最广、最权威的姓氏类书、清朝学者王相著的《百家姓考略》“黎,徵音,京兆郡,系岀高阳氏,颛顼孙北正黎之后,封黎阳为黎国,子孙以国为氏。”
耆国始祖黎阳—2代—3代—4代—5代—6代—7代—8代—9代—10代—11代—12代—13代—14代—
15代—16代—17代—18代—19代—20代—21代—22代—23代 耆(黎)公元前1775年举国西迁助成汤灭夏桀于鸣条有功,公元前1774年改封山西长治壶关一带,为商朝首任西伯侯即西方诸侯首领。江西宁都东韶《黎度公族谱•黎氏族谱上党旧序》“……至桀无道,汤放桀于南巢。黎氏为汤之佐,有大功于王,乃封侯,为汤之典西伯,赐子孙世为之侯。至纣衰,为周文王乘之”。按:此篇序言以下内容已混入商王族子姓分支黎侯国祖伊和尧帝裔祁氏黎国丰舒的资料。
3、商朝山西上党 耆(黎)国世系
23代商朝西伯耆(黎)侯—24代耆侯┬25代耆侯—26代……公元前1145年丙辰灭于周文王(六年)
└25代小宗封 国……公元前1134年丁卯灭于周武王(八年)
26代耆侯—27代—28代—29代—30代—31代—32代—33代—34代—35代—36代—37代—38代—39代-
40代—41代—42代—43代—44代—45代—46代—47代—48代耆国靖远侯 黎恭,任殷纣王时代“天下兵
大元帅”,掌兵符琥符。公元前1145年丙辰(周文王六年、西伯昌四十八年,殷帝辛三十四年),“西伯败耆”, 耆(黎)国被周文王打败, 黎恭率众投奔小宗 国(即今山西省黎城县)黎永兴。公元前1134年丁卯(周武王八年、殷帝辛四十五年,“西伯戡黎”, 耆国、 国全军覆没,十万精壮战死沙场, 黎 恭父子也战死,仅一孙 黎軏改姓 由 黎永兴带领,往东投奔殷都妹邑(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黎恭后裔见载广东省新会县《黎待举公族谱》、广西兴业县《黎俊一公族谱》。 黎永兴公裔见载江西省南康市、宁都县等地《黎度公族谱》。“ ” 即“耆”为国号,“ ”即“黎” ,耆(黎)国国君姓氏。 ,蚩尤九黎国国号,灭于老童之子北正 (颛顼帝以九黎国国号 赐名记其功)。

一、殷末山西上党 耆(黎)国亡国国君靖远侯 黎恭公世系
引用资料来源:广东省信宜市黎帜荣、黎日荣送赠新会县、罗定县、信宜县等地黎待举裔族谱资料;广东省恩平市黎健明主编《恩平黎氏族谱》(藏广东南雄市珠玑巷黎氏宗祠,笔者2004年7月19日至2005年元月住该祠整理黎氏族谱时抄录)、黎健明及香港黎氏宗亲会黎兆(绍)深寄赠历期《黎氏会刊》;广西兴业县黎俊一公裔各支掌谱人赠送及本人岀访捜集的黎氏史料。

1)、殷朝末期黎恭世系
48代 49代 50代
黎恭┬认公┬长 黎軏(徒居殷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 —51代黎樾—52代—53代—54代-
├讱公└次黎辄
└训公
55代—56代—57代—58代—59代—60代—61代—62代—63代—64代—65代—66代—67代—68代-
69代—70代—71代—72代—73代—74代—75代—76代—77代—78代—79代—80代—81代—82代-
83代—84代—85代—86代—87代—88代—89代—90代—91代黎燮(迁居长安,接下表)

2)、西汉初期黎燮公世系

91代黎燮(徙居汉都长安)—92代—93代—94代—95代—96代—97代—98代—99代—100代黎某┬陵山
(生活在西汉高祖刘邦时代) ├隣山
└阱山
3)、东汉初期黎陵山公世系

101代 102代
南迁鼻祖陵山公┬长绪统
随东汉伏波将军└次绪绅—103代—104代—105代—106代—107代—108代—109代—110代—
马援南征交趾
娶马援义女
111代—112代—113代—114代—115代—116代—117代—118代—119代—120代—121代—
122代—123代—124代—125代—126代—127代—128代—129代—130代—131代—132代玄胜公
据1996年广东信宜县黎帜荣、黎日荣送来的广东新会古冈都会里《京兆黎氏族谱》“江西赣州府于都县水头里黎氏世系前考”载:“我远太始祖由西周文王时靖远侯黎恭公,生三子即认公、讱公、训公也。而认公生二子軏公、辄公,传至大汉高祖时(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乙未至公元前195年丙午在位十二年),已四十世矣。有祖燮公生三子,乃陵山公、隣山公、阱山公也。我祖陵山公为太始祖,配伏波将军(即马援也)之义女,生二子:绪统公、绪绅公。我祖绪绅公传至大唐玄宗时(李隆基,713年 癸丑至756年丙申在位四十四年),四十世孙玄胜公,官授御史大夫、黄门侍郎加五级,配文氏夫人生五子:致冉、致再、致统、致绅、致旺。自致统公传至待举公,为入粤之始祖,以启迪后人,而支派蕃衍也。自玄胜公所传宗支派分列于后:
“一世远祖玄胜公,任唐玄宗时(712年壬子至756年丙申在位)御史大夫。妣文氏生五子:长致冉、次致再、三致统、四致绅、五致旺。
“二世远祖致统公,玄胜公三子,讳德行字致统号吉安,官任翰林院侍讲加佑仆射。妣程氏、高氏。生三子:长辉文、次辉武、三辉炳。
“三世远祖辉武公,致统公次子,讳贤然号茂正。配李氏(大唐公主) 、白氏、邝氏。生三子:长明彬(李氏生) 、次洪彬、三昆彬。
“四世远祖明彬公,辉武公长子,乃天子外甥,封御前侍讲。妣文氏,生一子:敏享。
“五世远祖敏享公,明彬公之子,妣贾氏,生三子:长敬秋、次敬孝、三敬雅。
“六世远祖敬孝公,敏享公次子,官授爵主员外郎,妣汪氏,生一子:梅瑞。
“七世远祖梅瑞公,敬孝公之子,官任礼部侍郎,妣何氏,生三子:长宁寿、次宁惠、三宁蕃。
“八世远祖宁惠公,梅瑞公次子,进士出身,官授连平邑侯。妣颜氏,生一子:寅缘。
“九世远祖寅缘公,宁惠公之子,官授致和邑侯。妣文氏,生四子:长待举、次待宏、三圣愈、四圣善。
“十世远祖待举公,寅缘公长子,讳鹏字均则号待举,原籍江西省赣州府于都县水头里(今名岭队镇,是一埠头。其故居尚存),北宋孝宗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举贤良科进士,历仕翰林学士,因谏章承旨谪广州路学正,览见新会古冈山水奇秀,乃籍居都会里(在广东新会县城南三公里),寿95岁。妣李氏,诰封夫人,寿89岁。生六子:长晋臣、次尧臣、三献臣、四永年、五宗臣、六松年。宋理宗淳祐三年癸卯岁(1243年),公妣合葬新会中乐都土名凤凰心,来脉乾之谦卦,上爻兼申寅一分,与碑所刻坐庚向甲兼卯酉不同。前有凤凰池三十余亩,山水九塍十三坑,四水归源之局也。公之祠在广州双门底大街之右侧。”
按1: 黎燮属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乙未至公元前195年丙午在位十二年)时代,而其子陵山公之子绪绅公娶伏波将军马援义女为妻。马援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乙酉至公元56年丙辰在位三十二年)伏波将军,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癸卯)奉命南征交趾(今越南)徵侧、徵义姐妹之乱。而马援之女马氏为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戊午至公元75年乙亥在位十八年)正宫皇后,《资治通鉴》“汉明帝刘庄永平三年(公元60年庚申)二月甲子日,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刘)炟为太子。(皇) 后,(马)援之女也。”可见黎燮公与黎陵山公不是父子关系,中间已失记八代人的史料。
按2: 黎玄胜任唐玄宗(李隆基712年壬子至756年丙申在位四十四年)时代御史大夫,黎待举为1164年甲申科进士,四百五十年间,方传十代人,平均每代45岁方生子,不可能!若以平均23至25岁为一代,应已传十八至二十代。
按3: 兴业县手抄本有“黎俊一公是黎献臣公次子黎命和公后代”的说法,然黎待举公谱上及各支谱上无此记载,可见黎俊一公不是黎待举公直系后代,有可能是黎待宏或黎圣愈、黎圣善的后代。据江西南康市黎瑞君提供的资料称黎待宏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可推知黎俊一公应是黎待宏公后代。

4)、唐玄宗时御史大夫黎玄胜公世系
132代 133代 134代 135代 136代
玄胜公(娶文氏生五子)-┬长致冉 ┌长明彬(生一子)—敏亨(接下表)
任唐玄宗时代御史大夫├次致再 丨天子外甥
├三致统┬长辉文├次洪彬
├四致绅├次辉武┴三昆彬
└五致旺└三辉炳

136代 137代 138代 139代 140代 141代
敏亨┬长敬秋—黎熹(迁居广东省高要县白土)—黎朴—多祝—元耕—(接下表)
├次敬孝(接下表)
└三敬雅(未详)

141代 142代 143代 144代 145代 146代 147代 148代 149代
元耕—黎璋—晋卿┬长黎愈┬长黎鼎—黎向—绍基┬长可达—储佑(下略)
丨 └次黎鼐 └次可过
└次黎忠—孔祥 — 确贵┬黎鑑
├黎锡
└黎锦—于吉(裔迁广东新兴县)
*黎晋卿字定禄,生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终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
*黎愈,生于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终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与妣莫氏合葬于苏岗。
*黎鼎,生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终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与妣周氏合葬于灯盏岭。
*黎向字勤学,生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终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
*黎绍基,生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终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
*黎可达,生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终于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
*黎储佑,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终于南宋淳佑六年(1246年)。

5)、北宋江西于都县水头里黎氏始祖黎文任公世系
137代 138代 139代 140代 141代 142代 143代 144代 145代
敬孝—祖述—大荣┬文任(生一子)—安国-┬长子遇(生一子)—万卿(生一子)—仕安—舜宇—(接下表)
丨五代十国时任江西于├次子奇(生一子)—尧卿
丨都县尹,为于都县水 └三子异(生一子)—舜卿
丨头里黎氏始祖
└次文佐(迁居湖广府)
*注:湖南省黎文广公可能与此同辈。
*黎文任,五代十国末至北宋初任江西赣州府于都县县尹,为于都县水头里黎氏始祖。
*祖述至舜宇公世系,见载1998年香港《黎氏会刊》138页“古博黎世系)。
*132代至139代世居唐都长安(今西安市)。
145代 146代 147代
舜宇(生一子)—梅瑞┬长宁寿(未详) 148代 149代
├次宁惠(生一子)—寅缘┬长待举(入粤始祖,接下表)
└三宁蕃(未详) ├次待宏(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
├三圣愈(未详)
└四圣善(未详)
*黎梅瑞,任礼部侍郎。
*黎宁惠,赐进士,官授连平邑侯。
*黎寅缘,官授致和邑侯。

(1)、南宋江西于都县水头里黎氏入粤始祖、广东省新会县都会里黎待举公世系
149代待举公,讳鹏字均则,黄帝轩辕157代裔。原籍南宋江西赣州府于都县水头里,黎寅缘公长子,于南宋孝宗皇帝赵眘隆兴三年(1164年)甲申科,举贤良进士,历任翰林学士,住居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因上谏章触犯圣颜,承诣贬谪广州路学正,沿南雄珠玑巷南下,历览舆图,见新会县古岗山水奇秀,乃籍居广东新会县城南六里之都会里,寿95岁。妣李氏,诰封夫人。生六子:长晋臣、次尧臣、三献臣、四永年、五宗臣、六松年。
南宋理宗赵昀淳祐三年癸卯(1243年),公妣合葬于广东新会县中乐都二十一图南涌凤凰山,土名凤凰心,来脉乾之谦卦上爻,兼申寅一分,与碑所刻坐庚向甲,甲兼卯酉不同。陵墓于南宋理宗淳佑五年乙巳(1245年)二月十三日建成,于清朝康熙廿四年(1685年)重修,又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都会房裔孙再次重修,并立墓碑。穴前有凤凰池水面约30余亩,九塖十三坑,四水归源之局。毎逢子、午、卯、酉年,为合族祭期,主事人多为都会里宗叔。祭期前一日,船泊江门县。越日,由江门东炮台涌口,直入经50里泊窦口墟,步行至墓,从窦口虎岭书院右边,过大田村黎信球公祠,入古斗闸,岀长庚祠,从龙母庙右边上岭,约10里至墓地。若遇西江水涨,船航大海,泊猪头山三娘庙处,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宗亲祭船,常泊于此,亦须至窦口墟会集,约8里路。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公祭,于1948年举行。
1999年,“香港黎氏宗亲会”发起扩建待举公陵墓工程,项目包括:扩大陵墓面前;恢复面积为30余亩的凤凰池;在清朝光绪年间(1875至1908年)外交大臣黎荣耀的家乡、广东省江门市裳下镇南溪村建“南溪牌坊”;开辟3800米长的、从山脚到山顶的公路;沿上山公路至陵墓旁边,建三座六角亭;开辟祖陵至凤凰池堤坝的三米宽路。南溪牌坊的“南溪”二字,由岭南画浱纪念馆馆长、广州美术学院顾问、香港黎氏宗亲会荣誉会长、98岁的国画大师黎雄才题写。香港M B E太平绅士、香港黎氏宗亲会永远会长黎时煖题写对联:“南山瑞集,凤凰来仪,京兆遗风今继起;溪水源长,龙虎拱护,珠玑秀气续宏扬”。全部工程竣工后,于2000年4月9日,“世界黎氏後裔第二届恳亲大会”在广东省新会市裳下镇(今属冮门市)南溪村举行,香港黎氏宗亲会近百位宗长参加,全日到来拜祭的各地黎氏後裔,多达两万余人。参拜待举公陵墓的人流,童叟妇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蜿蜒山路,犹如一条人龙,飞舞于凤凰池之间。当天开筵1380席,,接待各地岀席第二届恳亲大会的嘉宾及宗亲。(原载香港2000年版《黎氏会刊》,作者黎健明)

凤凰山太始祖墓简介(原载广东罗定谱)
土名坐落新会县中乐都二十图南涌凤凰心,山形来脉乾之谦之卦,上爻兼甲寅一分,与碑所刻不同。穴前有凤凰池,约三十余亩山水,九畻十三坑,四水归源之局也。时在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公妣合葬于此。在坟之右边白虎沙处,有二世祖献臣公、三世祖泮源公、三世祖命和、公四世祖秀实公等祖辈之墓。由于世有仕宦,是以千旌表墓,旗右鳞鳞,石柱高耸,十分壮观。
本来墓之方圆数里,周闱均立界址石。讵料于康熙年间,乘马逆兵燹之机,在墓附近乔美村之黄姓,竟偷葬其祖黄德忠于黎待举公墓之背后右侧处。因仅泥一堆,久未发觉。后清明祭扫,遂起争端。而黄抑德无理先告状,控诸新会县。监生黄之俊,又控前府送粮厅。但打官司结果,钦命广东察使,批示黎、黄二姓,各有坟墓,嗣后各管各坟,毋须觊觎侵占,再有争端。因黎湛、黎思静二公,对首讼有功,特葬于墓之左右坟手,以享公祭。
又于光绪廿三年(1897年),香山县劣生何镜蓉,偕公朝望柱等,垂涎吉穴,窃栽旗右,冒刻“乾隆由十四年解元”字样,不列姓名,串装何军门旗帜,鸣锣喝道,冒称谒祖拜山。双方争议,而何镜蓉反噬黎姓占他祖坟。后经打官司,何遭败诉,依刑章判何“刨占祖坟罪”,并由香山县拘犯解省治罪。
过去扫墓路线是从窦圩口(今横江鱼苗场)入,从右边白虎岭书院右边,经过大田村(待举公裔居)信球黎公祠,入古斗闸处龙毌庙,从右边上岭自到。每逢子、午、卯、酉年,合族大祭,由都会里宗叔主祭。

凤凰山祖墓考(作者黎顺承 原载2000年《香港黎氏会刊》)
广东省新会县都会乡附近,有一名山,名为凤凰山。凤凰山正中有一佳穴,名为凤凰心。这是我广东黎氏始祖待举公长眠之地。待举公为宋朝翰林学士,寿终正寝后,葬于凤凰山凤凰山,形势雄浑,而带有俊秀之气,西江在望,一衣带水,恍如玉带缠腰,后枕三台,群峰俯伏,层峦叠嶂,气象万千,状似凤凰立于丹山,振翅高鸣,故名为凤凰山。查我国凤凰山有四:一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一在福建省沙县南;一在陕西省兴安县西;一为我广东黎氏始祖待举公赐葬之地。
据我《黎氏族谱》载,待举公有六子:长晋臣、次尧臣、三献臣、四宗臣、五松年、六永年,俱名重一时,乃凤凰心一穴,为全山精华所聚、灵气所钟的关系。
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有某(黄)氏者,深知我黎氏祖墓之龙脉特佳,山水奇秀,实为西江一带不可多得的牛眠地,见猎心喜,乘黑夜在我凤凰山之凤凰翼,私葬了一穴。葬后两年,我黎氏才发觉,与之理论,谈判多时,没法解决。迫不得已,诉之官府。当地官府,查得双方,权贵当朝,不相伯仲,不敢判断,且存异日京兆之心,-任拖过一任,以至十余年,仍无结果。其后惊动京师,为息事宁人,广州府沈大老爷,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九月十七日判:“姑准某氏一穴,既葬则了,此后不得再葬。”经钦命广东按察司梁大人、提督学院陈大人,批示执行。这一场风波,遂告和平解决。清康熙帝,惟恐两姓子孙,日后仍有争端,遂在凤凰山上,立碑御批:“九岭十三坑,乃是黎家山。只准某氏一穴,此后不得相争。”自御文批后,果然未有人再觊觎凤凰山了。
凤凰山形势特殊,别的地方,的确无可比拟。它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穴前的凤凰池,大可三十余亩,池的周围,砌着数百块横直六尺的方石,池内水清见底,任教终年风吹日晒,虽在冬天,仍不干涸,确属奇迹。
世俗之人,多把凤凰合而为-。其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广雅》云:“凤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背像龟,尾像鱼。”《山海经》云凤的羽毛是“五彩而文,见则天下安定。”凤为四灵之一,亦为禽类之珍。俗人称稀世之宝为“凤毛麟角”。因此,凤凰山必须有凤凰池,以供凤凰喝水,相传如此,人们都愿意寄托美好的祝愿。
对凤凰心祖墓,黎氏宗亲约定:三年-小祭,十年一大祭。当时,新会、江门,有黎氏自置码头,籍以利便宗亲拜祭时泊船。祭期前三天,新会、顺德、番禺、东莞、南海、恩平和来自东、西、北江各路宗亲,携带三牲祭品,陆续到来。更有舞纱龙的,舞狮子的,舞麒麟的,洋洋大观,不一而足。尤其是,锣鼓与鞭炮齐鸣,旌旗共彩云一色,浩浩荡荡,向着都会乡前进,远观如万丈长龙,煞是奇景。在这几天中,都会乡内,人山人海,往来尽伯仲,招呼俱称叔伯。都会乡人,为尽地主之谊,殷勤款待,忙个不停。祭期一到,各地宗亲,皆集中于都会乡之翰林祠中亲,情趋向高潮。其时,推定始祖的长房子孙中之一脉相传者,为“宗子”,作主祭;年高德重者,为陪祭。先祭祖祠,后祭祖墓。焚香点烛,胪列三牲,奏乐行礼。礼成,放坐地炮四响。其后,锣鼓、鞭炮直鸣到黄昏,然后返回都会乡之翰林祠内,通宵畅叙衷情。翌晨,各地宗亲才陆续离去。(摘自香港黎氏宗亲会1956年4月22日第四期会务简报)

1、黎待举公长子、次子世系
149代 150代 151代 152代
待举公(生六子)-┬长晋臣(生三子)┬长天锡(生三子)┬长应龙(迁居广东潮州)
讳鹏字均则号待丨妣萧氏 丨居坑边 ├次从龙(迁居广东潮州)
举,原籍江西省丨裔居广东东莞 丨 └ 三攀龙(迁居广东肇庆)
赣州府于都县水丨新会县 ├次永锡(生三子)┬长英儒(迁居嘉应县)
头里。南宋孝宗丨 丨居坑边 ├次宗儒(迁居嘉应县)
隆兴二年甲申(丨 丨 └三英南(迁居嘉应县)
1164年)举贤良丨 └三黎鄂(生二子)┬长景欣
科进士,任翰林丨 居坑边 └次景悦
学士,因谏章违├次尧臣(生六子)---┬长黎仁—(裔居福建省仙游今名上游县盖尾镇)
旨贬谪广州路学丨讳畛字晋卿号光 ├次黎义—(裔居福建省莆田县郊区)
正。览见新会古丨天,20岁中进士 ├三黎礼(号玉甫)—添立—斌淑┬孟贤—黎商┬长宗德
冈山水奇秀,乃丨官至二品太史,被丨迁居广东海丰县 丨 └次宗义
籍居新会县城南丨陷害贬任福建莆 丨 ├仲贤—嗣子黎橘
六里都会里。公丨田县主管,蓄木兰丨 └季贤—黎裔┬宗华
寿95岁,妣李氏丨陂可灌田万亩。 ├四黎智(迁居福建省莆田县新度镇) ├宗华
诰封夫人,寿89丨墓在福建仙游县 ├五黎信(未详) ├宗礼
岁。南宋理宗淳丨盖尾镇杉尾村东 └六黎原(未详) └宗智
祐三年癸卯1243├三献臣(接下表)
年)公妣合葬于├四永年(居坑边开族)
广东新会县中乐├五宗臣(迁居坳头)
都土名凤凰心,└六松年—时升(迁居广东新兴县)—金玉—敬诚(居井根)
前有凤凰池三十余亩,山税九塍十三坑,四水归源之局也。
待举公祠在省城广州双门底大街右侧,于都黎氏入粤自公始也。

*150代黎尧臣讳畛,字晋卿号光天,迁居广东博罗县,20岁时中进士,在朝廷为官多年,官居二品宋太史,后被奸佞陷害,降任福建莆田县七品主管。尧臣公在莆田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木栏陂,可灌溉万亩良田,造福于人民。莆田县人为了纪念他,在渠桥镇洋尾村建香山宫塑像祀之。公之墓位于福建省仙游县盖尾镇杉尾村东,仙游县人民政府定为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县城建有黎府,内有水井,井面八角,井下八角,俗称八角井,所在街道称为御史街。后裔散居福建、广东。
*黎礼,号玉甫,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从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到广东省惠州任学台,接着元兵南侵,宋帝南移,兵荒马乱,玉甫公随结束其廉洁奉公的生涯,于祥兴元年(1278年)辞官落籍于海丰,为表达当官为民的心愿,取落籍地名为台清,后来演变为台冲。玉甫公为海丰县黎氏始祖,其兄弟五人散居福建省各地。
***《海丰黎氏族谱》将尧臣公列为待举公长子,且将待举公接入江西省宁都县黎度公传下、福建省上杭县始祖黎在仁名下,称“在仁公配苗氏生树、三九郎、伯三郎。树配张氏生鹏、往。鹏号待举配李氏生尧臣、晋臣、献臣、永年、宗臣、松年。”其错误有二:1、待举公裔各地分支族谱中均列晋臣公为长子,尧臣公为次子;2、待举公不是在仁公的后代,更不可能是黎度公的后代。待举公原籍江西省于都县水头里,其始祖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任职于都县尹的黎文任;而江西省宁都县东韶始祖黎度公是唐朝会昌年间京兆尹黎幹的长子,生于唐文宗大和七年癸丑(833年)十月初五日酉时,中和四年甲辰(884年)任江西虔州府(今赣州市)虔化县县令,随官为家,在东韶立基,为宁都县黎氏始祖。
*广东新会县都会里是待举公的定居地,后裔有一直世居于此,其族谱资料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从待举父亲、祖父、曾祖父,一直可以追述到唐玄宗时代任御史大夫的黎玄胜公,再往上虽资料不全,仍可断断续续追述到东汉初期随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的黎陵山公、西汉刘邦时代徙居长安的黎燮公、殷朝末期被周文王消灭的耆(黎)国靖远侯黎恭公、耆国始祖黎阳、老童、北正黎、颛顼帝、黄帝轩辕。世系清晰,毫无紊乱。随意删掉黎待举公祖先的族谱资料,把待举公及其后裔硬塞入宁都黎度公世系内,这是典型的未经调查研究、闭门造车,胡乱串编族谱,误导子孙后代。真正有识之士、老一辈的编谱人员不会支持这样的作法。2001年、2003年,广东信宜市黎帜荣、黎日荣二公两次到广西兴业县笔者家中作客,明确表示反对“数典忘宗”,反对将入粤始祖待举公串入宁都县黎度公支系。2006年10月8日,笔者应邀参加江西省赣州市《黎氏度公源流》编谱座谈会,老一辈的编谱人员如《南康黎氏族谱》主编黎镇南公、赣县梅林的黎惟泷等人也反对将黎待举公塞入到宁都黎度公支系内,因为查无实据。2007年中秋,黎镇南公还就此事来过一封信表明观点:“开文宗亲……关于黎灿祖宗黎待举是(江西)于都(县)水头里迁岀。我到于都査阅了县志、查于都如今(保存)有的黎氏族谱。除水头里迁岀水头三户,其他黎氏都修有族谱,到于都只三、四百年居住史。而待举公迁岀近千年。合乎这一时间的、有据可查的只有黎延昌之父黎玕(生于1005年)在于都当了县令。他有儿子延昌、延学、延极、延楷。延昌于1066年(从)万安县石洲迁南康城郊,时年27(岁),在南康生子:1069年生孟威、1071年生孟禄(如今其后裔称孟携)、1075年生孟坚、1079年生孟太、1082年生孟钦。一、二、三、四、五在南康传3—5代后迁岀。如今在广东孟钦后代不少。所以在水头里居住的黎氏很可能是玕公后代。我建议黎灿岀资去于都深入调查,灿置之不理,我也只能作罢。可是广东、香港修谱人硬要将黎待举塞到黎十二郎的儿子里去,据我查赣南黎氏谱源流中就没有十二郎这个人。其儿子也没有在于都出现过。黎灿口口声声说要修黎氏世界谱,谁相信。……镇南草于(2007年)中秋”
*2000年版香港《黎氏会刊•黎氏肇姓世系表》(黎晴国主编,据称引自广东《海丰黎氏玉甫祖族谱》)、2004年新修福建省上杭县《黎在仁公族谱》(黎斌主编)、2007年版江西省宁都县《黎氏度公源流》(黎绵万主编)、2011年网上公布的“黎氏族谱世系表”(黎瑞君主编),均无视广东新会县《黎待举公族谱》的权威性,删掉待举公祖先的资料,而把待举公硬塞到宁都黎度公支系内,严重失实。
黎在仁公后代,综合2004年福建省上杭县黎斌主编《上杭县黎氏族谱》(存南雄珠玑巷黎氏宗祠)及2004年初冬江西省修水县黎上福寄赠的《修水客家黎氏源流考》资料,转录几节如下:
十二郎字腾万号在仁,玉度公妣氏长子,生于福建长汀,南宋末期避居宁化县,殁于宋神宗元年壬戌(1082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娶苗一娘,诰封夫人。公妣俱葬上杭县临城六甲营上祖祠背。生三子:树生、光宪(三九郎,妣李氏)、光贵(伯三郎,妣刘氏)。 黎树生,即三八郎,由宁化县迁居上杭县杨梅洞,迄今尚有黎家坪地名,离张芬七十里。生殁未详,葬杨梅洞寨坑狮子滚球形,子午向。娶张三七娘,葬蓝家渡安仁寺背后左畔温九思地边。生二子:德、伯十郎(迁居江西省宜黄县)。 黎德,亦名黎往,字有容,即伯五郎,生卒失考,葬杨梅洞紫坑上穴癸丁向;娶邱氏葬曹田寨背银鼠形,辛山兼酉、丁酉丁卯分针,生一子:应玉(千一郎)。 应玉生有科。有科(万一郎)生福山、福天、天禄、天麟、天仁。(详细参加稍后连载之“黎度公世系表”)

2、待举公第三子、南宋广东新会县黎献臣公世系
150代151代 152代
献臣┬长庠┬长秀英 153代
丨 ├次秀实—(接下表)
丨 └三秀颖—(接下表)
├次序(字命和,接下表)
├三远—悦寓(迁居博罗县白沙,接下表)
├四逊 (见下)
├五通(见下)
└六达 (见下)

150代献臣公,字忠卿号淮南,係广东新会县都会里始祖待举公第三子。生于南宋孝宗赵眘亁道七年辛未(1171年)八月十四日未时,于南宋光宗赵惇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赐三礼进士,授中顺大夫,历任广东南州、雷州、惠州刺史,官至中宪大夫。妣东莞石壁人女李氏,诰封夫人,生二子:庠(字泮源号文学)、序(字命和号景祥)。又娶英氏夫人,随任惠州,生四子:远、逊、通、达。献臣公终于南宋理宗赵昀淳祐七年丁未(1247年)五月廿六日,寿77岁,後人以公之衣冠,与李氏妣,合葬于广东省新会县凤凰山凤凰心待举公祖坟右塍,墓前有石香炉石阶梯。献臣公骨骸,实葬于广东省博罗县城西门外万安浦望天螺,曾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明朝历历廿一年(1593年)、清朝嘉庆九年(1804年),三次重修;1993年,广东省博罗县政府征用望天螺土地,献臣公坟迁葬于黎村后山笑天龙仙人望月穴,墓碑碑文为“宋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历任南京刺史、雷州太守、惠州知府献臣公之墓,土名博罗县笑天龙,坐西向东,从酉向卯兼未乙之原,源远流长,庠、序、远、逊、通、达,共六房子孙,于-九九三年秋重立”。英氏妣随任,卒于惠州,葬于广东省东莞县石龙镇对海上岸约30里白沙村鳌鱼畅浮穴。英妣子孙,俱居广东省东莞、博罗、增城、从化诸县。
151代黎庠,字文学号泮源,献臣公长子。南宋授国子监学正,後裔世居广东省新会县都会里,是都会里四户合族之祖。公妣合葬于新会凤凰山凤凰心、入粤二世祖献臣公李氏妣合葬坟之右边。妣陈氏,生三子二女:秀英、秀实、秀颖,(见下)。
151代黎序,字命和号景祥,献臣公次子。生于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元年戊辰(1208年),任刑部主事,官至承直郎,因金陵地乱,返归广东省开平县古博乡,后定居番禺县茶滘村(即今广州市芳村区茶滘村),为黎松山堂始祖,终于南宋端宗赵昰景炎三年戊寅(1278年),寿70岁。妣李氏、何氏,生三子:君则、君敬、君瑞。李氏生于南宋嘉定二年己巳(1209年),终于南宋少帝赵昺祥兴二年己卯(1279年),寿70岁。何氏生于南宋嘉定廿五年壬辰(1232年),终于元朝成宗大德九年乙巳(1305年),寿73岁。公妣合葬于土名陂头岭,后迁葬广东新会县凤凰山凤凰心白虎沙头穴,与泮源公坟俱北向今黎村东围水坑边涌口。广东省恩平县、阳春县、阳江县、茂名县、新兴县、云浮县、信宜县等地黎氏,多为命和公後裔。
151代黎远,献臣公第三子,南宋诰授中宪大夫,任江苏省扬州知府。妣晁氏、李氏,生一子:悦寓。公妣合葬于罗浮大洞山。後裔居广东省博罗县白沙、东莞县黄涌、增城县、顺德县。
151代黎逊讳悦,献臣公第四子。後裔居河南魁岗、广东惠州县归善、紫金县永安古竹、义容县博爱。
151代黎通,献臣公第五子,生一子:球。裔孙居广东省博罗县、增城县、从化县柯木迳。
151代黎达,献臣公第六子。裔孙居广东省博罗县、增城县、从化县。
3、黎秀实公世系:
152代 153代154代155代156代157代158代 159代
秀实—乐松┬仲甫—以达 ┌秫坡┬复 ┌长
└少甫┬以仁 ├举 ├巽 ├次 160代 161代
├以廉 ├焕 ├贲 ├三朝佐┬长自进┬长令昭(接下表)
├以辅—├琛 └颐—法颜—├四 ├次 ├次
├以良 ├鼎 ├五 ├三 └三
├以明 └黔 └六 └四
└以初
*黎秀实,泮源公次子,字叔茂号右冈,官授南宋国子监学正。与妣英氏初葬瓦窑坑,后迁葬凤凰心二世祖坟右侧。
*黎乐松,讳丁翁字继先,元朝时任湖广省武昌府通判。
*黎贞,字彦晦号陶陶,别字秫坡,16岁为补郡廪生,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乙卯至京师考试不就,转而著书立说。著有《古今一览汉元史断》、《家礼五要》、《二十四孝诗词文集》等书。
*黎焕,字碧窗,明朝洪武己卯科(1399年)举人,永乐四年丙戌科(1406年)探花及第,任福建省都察院御史。
*黎颐,字德厚号惠民,明朝永乐十年壬辰科(1412年)举人。
*黎法颜,字思乐,岁进士,任山东省济阳县知县正堂。妣池氏生六子,明朝宣德六年辛亥科(1431年)一科三魁,两文一武。
*黎朝佐,字匡国,明朝宣德三年戊申科(1428年)举人,官至参将。
*黎自进,字达勇,武庠生(武秀才),任军佐守备。

4、黎令昭公世系:
161代 162代 163代 164代
令昭┬长国宝(裔居广东省新会县都会里)
├次国琏(迁居东安县即今广东云浮县)
├三国珍┬长本豪(迁居信宜县)┬稳亮
丨 丨 ├稳受
丨 ├次本成 └稳定
丨 └三本茂
├四国瑚(1535年乙未从新会县都会里迁居罗定县两塘乡四条桅村,接下表)
├五子失记
└六子失记
*黎令昭,字光善,明朝成化三年丁亥科(1467年)举人。


5、广东罗定县两搪乡四条桅村黎国瑚公世系
162代 163代 164代 165代 166代
国瑚┬本贤┬维举┬冲光┬球 167代
丨 丨 丨 └珅┬允章
丨 丨 丨 ├允中
丨 丨 丨 ├允成 168代
丨 丨 丨 └允扬┬高庶(广西兴业县石南黎村抄本误为俊一公, 否)
丨 丨 └冲华┬瑛 ├高廌(广西兴业县石南黎村抄本误为宋畿公, 否)
丨 丨 └瑸 └高為(广西兴业县石南黎村抄本误为黎中公, 否)
丨 └维业┬冲颖┬琮 *冲颖公于1651年辛卯主编《黎国瑚公族谱》。
丨 丨 └琦
丨 ├冲秀┬珍
丨 丨 ├瑺
丨 丨 └瑜
丨 └冲乔┬莹
丨 └珩
└本圣┬维芳
└维盛 *本圣公裔居广东罗定县。


6、南宋广东新会县都会里黎秀颖公世系
151代 152代
黎庠---┬长秀英
献臣公├次秀实 153代 154代 155代
长子 └三秀颖┬长西庵┬长莘野┬长致道—(接下表)
丨任广西丨 丨迁居广西理定县即今永福县,
丨桂林府丨 丨(罗定谱有抄本误为致道公即广西兴业县俊一公, 否)
丨府督邮丨 ├次弘道(分派厚潭即瑞章户)
丨 丨 └三汝增—民安(接下表)
丨 └次华野
└次牧庵┬泰来—朝善
└ 复来—彦成—(裔居广东省罗定县)
*黎秀颖,字芳叔号右泉,任南宋福建省闽县儒学正堂。
7、
155代 156代 157代 158代 159代
致道—古溪—从吾┬雪庵(字省斋)┬克恭 161代 162代
字子开 └君才 ├克宽160代┌静川┬日章
号我兰 ├克信┌子连├石盘└大章—(接下表)
├克敏┴子居┴澄渊
└克惠
162代 163代 164代
大章┬质读 ┌迪绍(字候作号直冈)
├驯儒 ├迪纯(字候位号诚谦)
├子章 ├迪金(字候亿号纳庵)
├适逸 ├六尾(字候契,清朝顺治甲午年1654年外迁,
├敬止 丨后定居广东高州府暗铺即今廉江市安铺镇欧家村
├用予—├亚毛(字候杰号适东)
├介石 └迪?(字候恪)
└杰儒

8、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欧家村黎候契公世系
164代 165代 166代
候契—文畏┬ 一英 167代 168代 169代 170代 171代 172代
├ 一雄┬昌某—元通—芝宣—世前—朝新┬恒栋—(接下表)
├ 一豪 └恒樑。
├ 一杰
└ 一贵

172代 173代 174代 175代 176代 177代
恒栋┬国秀┬士才—锦标————————--┬洪筠
├国成└士益 生于1866年七月初五日 ├洪珍-┬相权
├国就 迁居安南(越南)河桧州 └火生 ├相祺
└国年 └相满
9、明朝嘉靖年间广东罗定县城兴贤街黎康成公世系
154代 155代 156代
莘野—┬致道(见上) ┌158代—159代—160代—161代—162代—163代—黎维
├弘道(未详) │
└汝增—民安—157代┴158代—159代—160代—161代—黎宽—康成(迁居广东罗定县城兴贤街)
(迁居鹤山县古劳) 从鹤山县迁居广州市木牌楼(今河南区黎家小巷)
*黎维,从鹤山县迁居广东东莞县石砚, 后迁入交趾国,1576年为国王, 改国号为安南即今越南。

163代164代165代 166代 167代
康成—黎显—子雄┬长民望┬长尚灏 168代
丨 ├次尚赞┌光前
丨 ├三尚质┴光斗 169代
丨 ├四尚真 ┌长沐荣
丨 └五尚宾 ├次灿荣 170代
├次民怀┬长尚新。 ├三泮荣┌万良
└三民敬└次尚美—光斗嗣┴四学荣┴万兴
*黎康成,原籍广州木牌楼(今广州市河南区黎家小巷),生于明朝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嘉靖年间(1522至1567年)进士,历任武德骑尉、顺德县协城守。嘉靖十一年(1532年)随太保陈麟征讨罗傍山寇,以战功补泷水县(今罗定县)任城守,落籍城内兴贤街,为罗定县罗城镇兴贤街黎屋黎氏始祖,终于明朝万历廿八年庚子(1600年),葬于罗定县城外大岗桥木述孩儿游水冈。后裔散居于罗定县、广西等地,居罗定的现有约2万人。
*黎显,号双楼,岁贡生,貤封奉直大夫。
*黎子雄,号石台,敕赠广西义宁县县令。
*黎民望,字应期号及泉,历任饶平县教谕、山东省邱县知县、广西义宁县县令、贵州(贵县即今贵港市)刺史。
*黎民敬,岁贡生,任广东从化县教谕、广西容县教谕。著有《三礼通义》十卷、《离骚能》四卷。裔居云罗冈脊、太平古柳村等地。

10、黎命和公世系:
150代 151代
献臣(生六子)-┬长黎庠 152代 153代 154代 155代 156代
待举公第三子├次黎序(生三子)┬长君则(讳源) ┬长信常-┬长清甫┬长仕龙—汤铭—(接下表)
丨 字命和 丨 └次观常 └次平甫└次仕达(迁居广东新兴县)
├三黎远 ├次君敬(讳流,见下)
├四黎逊 └三君瑞(讳清,见下)
├五黎通
└六黎达
*黎君则,讳源,任南宋王府舍伴读,裔居广东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开平县、台山县。

11、黎汤铭公世系:
156代 157代 158代
汤铭(生三子) -┬长济广┬以 159代 160代
讳日新,生于 │ ├以生┬云从┬元善(裔居广东省台山县员山村)
1366年,终于 │ ├以祥├国光├元嘉
1420年。 丨 ├以清├存德├元用
丨 └以瑞 丨 └元会
丨 ├顺正┬德聪(裔居广东省恩平县石禾岭)
丨 丨 ├国珍(裔居广东省高州县)
丨 丨 └国成(商居广东省高州县)
丨 └积善(裔居广东省恩平县圣堂镇黎厂村)
├次彭斌(号正素,迁居郁南县宋桂镇橫岗村)
└三晚节
12、广东省郁南县宋桂镇橫岗村黎彭斌(号正素)公世系
157代 158代 159代 160代161代 162代
彭斌┬长宣仁(号康安,裔居广东省新会县 封川县安罗村)
├次宣义(号康保,裔居广东省新会县 封川蛟龙)
├三宣三(号镇佑,迁居广西贺县信都聂石寨)
├四宣四(号镇祖)┬法信┬明—观斌—国珍
└五宣五(迁居广州) ├法?├二—显华
└法宪└宪—显维┬华麟—(接下表)
└华凤
*黎彭斌,迂居开平县黎村,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奉命领兵至封川、开建、贺县平乱,因功封抚民副将御,人称抚民公,后叫正素公。建文九年(1407年),携眷迁居龙脉钟灵、山清水秀之封川古杭。
162代 163代 164代 165代 166代 167代
华麟┬长君重(迁居广东郁南县新乐镇)
├次君敬—道福┬胜通(迁居罗定县) 168代
丨 └胜泰—日彪┬盘怡┬上锡
├三君素(裔居新会封川古杭)└盘石├上色
├四君伟—(接下表) ├上用(迁居水流塘)
├五君实 └上鉴(生九子)
└六君肃┬长炳—正始
└次炳熙┬异琏
└跃飞
13、广东省郁南县连滩金安黎君伟公世系
164代 165代166代167代 168代
163代君伟—光庭—思台┬维德—文祺-┬长仕杰(迁居罗定县头坡寨坪岗咀)
华麟第四子 ├次维坤 ├次豪杰(迁居广西岑溪县太平)
明朝万历年 丨居连滩 ├三云杰(居上蕨祖宅)
间(1573至1620年) ├三维远 ├四惠杰(迁居罗定县潭滨夜护
从封川县迁居郁南县 丨迁千官古罗 ├五雷杰(迁居广西岑溪县筋竹镇中围阳和)
连滩金安 └四维朝 ├六霆杰(迁居广西岑溪县归义)
迁千官垌济 ├七英杰(迁居广西岑溪县成郡)
└八俊杰(迁居广西岑溪县大业)
14、广东省阳春县顺阳都山口垌那楼寨黎君瑞公世系
据1998年12月版黎健明主编《恩平黎氏族谱》(藏珠玑巷黎氏宗祠)
151代 152代
序(命和) ┬长君则(讳源,见上)
├次君敬(讳流,裔居广东省东莞县, 罗定县)
└三君瑞讳清
*黎君瑞,讳清,南宋宁宗时(1195年至1225年在位)举贤良科官,授谏议大夫,祥兴元年(1278年)由新会县迁居恩平县仕洞凯岗村,再迁阳春县顺阳都山口洞那楼寨。寿89岁,葬于阳春县南厢都南在堡南股满棠村背独鹤尖凤蚤穴,淸朝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十二日未时重修灰墓,即今之茶运凤山。妣吴氏诰封四品恭人,卒葬于阳春县那楼谷邦岭牛栏湾上边冈金牛脱轭穴,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灰墓。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春,由阳春县黎氏捐资,在阳春县城门外进士街开工兴建黎君瑞公宗祠,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冬月落成。黎君瑞公裔散居于广东省西部之阳春县、恩平县、新兴县、阳江县、高州县、茂名县、电白县、吴川县、云浮县、罗定县、高要县、信宜县等地,人口逾10万。
152代 153代 154代 155代
君瑞┬长以敬┬大荣—(接下表)
丨 ├大华—伯秩—(裔居阳春县、新兴县大兴镇)
丨 ├大善┬景祥(迁西山,裔居阳春县、恩平县、新兴县共成天堂镇)
丨 丨 └志勇(裔居阳春县、恩平县、新兴县)
丨 └大宗┬文英(裔居新兴县、高明县)
丨 └文德(裔居新兴县)
└次以贤┬千五(裔居阳春县、阳江县)
└千七(裔居阳春县、云浮县)
*黎以敬,原居阳春县塘潮,族名百八贡生,任汉阳府汉阳县儒学教谕,以曾孙黎常追赠资政大夫,葬阳春县西河堡西山岭沙田寨前蟹山发龙结穴。
*黎大荣讳万六,由阳春县回迁恩平县仕洞凯岗村,妣梁氏,合葬于鹏冈寺北向牛穴,追赠文林郎、资政大夫。
*黎大华讳万七,迁居古宠。
*黎大善讳万八,居阳春县塘潮。
*黎大宗,又名大英,讳万九,迁居新兴县。

154代155代 156代
大荣┬长景明┬纲
丨 └黎常(裔居广东省新兴县洞口、东成、集成、新成、大江、里洞、太平、天堂等镇及高要县)
├次景政—(接下表)
├三景云—(接下表)
└四景曹(裔居高州县、茂名县、吴川县)
*黎景明,敕封资政大夫,元朝至正十五年乙未(1355年)因邻亲吴允良僭乱而迁居新兴县。
*黎景政,1355年避乱迁居恩平县清湖村咀村。
*黎景云,1355年避乱迁居春州大塘营。
15、广东省恩平县黎景政公世系
155代 156代
景政┬长广大(迁居广东阳江县)
├次广二(迁居广东阳江县)
├三广三—(迁居恩平县,接下表)
├广四 (迁居电白县)
├广五(迁居电白县)
├广六(迁居上洋)
├广七(迁居阳江县)┬和德
丨 └福德
└广八(迁居阳江县)

156代 157代 158代 159代 160代 161代 162代 163代 164代 165代 166代
广三┬胜一(裔居广东阳江县、阳春县、恩平县)
├胜二—黎传—黎严┬随一 ┌元德 ┬任洪
└胜三(裔居恩平县├随二 ├元钰 ├任琚
├随三 ┌华贤丄民就—├任伟—显登—(接下表)
├随四—盛和—月澄┴华仓 ├任三
└随五 └任先
*黎胜一公迁居恩平县坦坡塘村。裔居平石镇坦坡塘村,圣堂镇黎厂村、君堂镇新安村、良西镇镬耳仔村。
*黎胜三公迁居恩平县黄榄角。其十七代任佐公裔居恩平县江南镇朗心村,恩城镇白沙劳村,朗底镇河木里、牛潭村,人口约占胜三公房14%。任标公、任权公裔居恩平县那吉镇黄榄角、茅坪、狗头上、北后、羊栏、高朗、万垌、大朗、水还冲、鸭颈、山鸡坪、新东、塘角、水和田、那蓬村,人口约占胜三公房的84%。
*黎胜二公裔人口较多,约占恩平黎氏人口的47%。
*黎随五公裔居恩平县大田镇高龙、办角、龙尾、横珍、南安、莲塘、黎新村,清湾镇金斗朗村。1971年,
166代 167代 168代 169代 170代 171代 172代 173代 174代 175代 176代
显登—廷交—泽泮—振湖—世星—汝郁—荣温—宗洋—健明—艾川—毛毛
*黎健明,广东省恩平市人,生于1943年,大学毕业,中学高级教师。1984至1990年任恩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1990年至1997年任恩平市华侨中学校长,1997年至2002年任恩平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2002年起任江门市督学,现已退休。黎健明2000年至今连任香港《黎氏会刊》主编。曾主编《恩平黎氏族谱》,1998年12月岀版,16开精装,712页。2007年10月26日恩平市黎氏宗亲会成立时当选为秘书长。

16、广东省阳春县黎景云公世系
155代 156代 157代 158代 159代
景云┬长思聪—京宝—现明┬长黎智 智、敏、鼎,裔居广东阳春县、恩平县、高州县、珠海市。
丨 ├次黎敏
丨 ├三黎鼎
丨 └四黎鼐(迁居何村)
├次思忠—道静—琛明┬长日明(裔居广东阳春县)
丨 ├次日辉(裔居广东阳春县)
丨 ├三日升(迁居广东电白县)
丨 ├智君(居阳春)
丨 └智某(居恩平)
├三思文(裔居广东阳春县大塘, 那吉云礼村)
└四思华(迁居广东开平县大沙尖石村, 原属恩平县)
*黎景云,原居恩平县仕洞凯岗村,生当乱世,留心典籍,蒿目时艰。1355年,疍户(水上船家)何均被杀,吴元良(罗定谱记为吴允良)自称元帅,占据州城及阳春县。公乃迁居金堡大塘营,雅重诗文,不惜重金,延师讲授,教子成名。
*黎思聪,雅好诗文,与弟思文公齐名,岁贡生,授明进士,敕封文林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思聪公任广西理定县(今永福县)知县,兴学爱民,卓有政声,邑志黎氏宦自公始。公与弟思忠公合葬于木龟山,妣李氏与思忠公妣黄氏合葬于木头坡蛇山虻穴。思聪公裔居恩平县横陂镇东龙、龙山里村,沙湖镇新洞村,大田镇山田口村,那吉镇高朗、新联村。大槐镇大槐墟、银水、永新村。
*黎思忠公裔居恩平县平石镇大松岭村、东安镇牛荷村。
*黎思华,岁贡生。裔居开平县大沙镇尖石村。
*黎思文,岁贡生,任南恩州教授,葬于恩平县那吉镇云礼村。裔居恩平县那吉镇云礼、塘角、北后、新屋、田排、黄牛栏、高朗、山鸡坪、大朗、朗寸村。
*黎现明,捐建阳春县城西门外万寿寺,并塑黎思聪公像于中堂祭祀。至民国初年为营兵所毁。

17、广东省电白县黎日升公世系
159代 160代161代162代
日升┬长晃—应璋┬维岳 168代
丨 └镇南 ┌发庆
├次福—元衍 167代 ├发旺
└三环┬应奎┌维藩 163代 164代 165代166代 ┌舜翘丄发成
└应壁丄维祯—承启—胜夫—彰廷—现南丄禹翘┬发富
├发贵
├发荣
└发华
*黎日升(1450—1521年在世),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丙寅至1521年辛已)进士。

18、广东省博罗县白沙黎悦寓公世系
150代 151代
献臣┬庠见上
├序见上152代
├远—悦寓(迁居博罗县白沙,接下表)
├逊
├通
└达

152代153代 154代 155代
悦寓┬宙(裔居广东博罗县白沙)156代
├宿┬念三郎—八五郎┬上四郎
├裘丨 ├九五郎
└观丨 └九六郎 157代 158代
├小二郎┬四十郎┬弼—助教(居潘禺)—仲亨(裔居广东东莞县黄涌)
丨 丨 └五六郎—百九郎 ***黄涌黎氏宗祠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丨 └五十郎—处士郎┬小六郎
丨 └小七郎
├小七郎—四十一郎—逢源— 一郎
└小十郎┬四二郎—--四郎—千七郎
├四六郎┬上一郎┬千四郎
丨 丨 └千六郎
丨 ├上二郎┬千七郎
丨 丨 ├千八郎
丨 丨 └万三郎
丨 └上三郎┬孟一郎
丨 └孟三郎
└四九郎— 二郎┬念七郎
├念九郎
└念十郎

151代远公,献臣公第三子,南宋诰授中宪大夫,任江苏省扬州知府。妣晁氏、李氏。生一子:悦寓。公妣合葬于罗浮大洞山。
152代悅寓,远公之子,妣姚氏,生四子:宙、宿、裘、观光。
153代黎宙,悦寓长子,居广东省博罗县白沙。
153代黎宿,字仲经号星源,悦寓次子,由广东博罗县白沙,徙居东莞县,始迁樟村角,后定居于黄涌村,敦行礼义,割股愈亲,南宋朝廷旌表其门曰“孝义署”,授朝议大夫,乡人建祠,以奉祖先,创塾以训後裔,又置田产,供祠塾与捐施之需。妣钟氏,生四子:念三郎、上二郎、小七郎、小十郎。
153代黎裘,悦寓第三子,居广东增城县。
153代观光,悦寓第四子,居广东顺德县。
154代念三郎,宿公长子,生八五郎。八五郎生助赦。助赦生三子:上四郎、九五郎、九六郎。
154代上二郎,宿公次子,生二子:四十郎、五十郎。四十郎生黎弼、五六郎(生百九郎)。黎弼生助教、番禺。助教生仲享。仲享裔孙居广东省东莞县黄涌。五十郎生处士郎。处士郎生小六郎、小七郎。
154代小七郎,宿公第三子,生四十一郎。四十一郎生逢源。逢源生一郎。
154代小十郎,宿公第四子,生三子:四二郎、四六郎、四九郎。
155代四二郎,小十郎长子,生四郎。四郎生千七郎。
155代四六郎,小十郎次子,生三子:上一郎、上二郎、上三郎。156代上一郎,四六郎长子,生千四郎、千六郎。156代上二郎,四六郎次子,生千七郎、千八郎、万三郎。156代上三郎,四六郎第三子,生孟一郎、孟三郎。
155代四九郎,小十郎第三子。生二郎。156代二郎,四九郎之子。生三子:念七郎、念九郎、念十郎。

东莞潢涌黎氏历代名贤录
(原载2005年《香港黎氏会刊》)
宋朝(960年至1279年):
始祖黎宿,割股愈亲,钦旌孝子,授朝议大夫。2代黎念三郎,献“平夷策”有功,敕授奉议大夫。2代黎小二郎,御寇有功,官授承值郎。5代黎九五郎,乌台九奖,官任县丞。5代黎九六郎,任广东潮州刺史。6代黎十二郎,官授县尉。 6代黎卅-郎,官授县尉。 6代黎一郎,官授县尉,因剿抚有功,历官都督。6代黎三四郎,诰赠光禄大夫、上将军、四川提督。7代黎士龙,由文学历武功光禄大夫、上将军,任四川提督。8代黎鉴,字希明,宋时为韶州(今广东韶关)梅花寨巡检,元时由岁贡官至教谕。
元朝(1206年至1368年):
8代黎玉焕,由岁贡官授程乡县(今广东梅县)知县署。 8代黎三郎,由岁贡官授训导。8代黎珪,岁贡潮阳教谕。 8代黎玉琇,官至兵部提领。 8代黎玉瑛,由岁贡官授程乡知县,旋任本邑东莞县知县。8代黎儒昌,由辟举授程乡县尹。9代黎宗远,官授河南县丞。 9代黎宗猷,由岁贡任东莞县训导,有奖劝廉能,升袁州知事。9代黎宗,字叔潮,修行增城县训导,署东莞县政。 9代黎荣,由茂才举仓库司大使,往增城县夏街立籍。9代黎伯元,由岁贡任广东连州县教谕,升德庆惠阳教授,赠监察衔史。
明朝(1368年至1644年):
9代黎节飕,授兵部提领。 9代黎佳,由吏员授徐州知事。10代黎斌,由岁贡出身,授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10代黎光,洪武五年(1372年)科经魁,会试特赐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书于文华殿,就年五月,拜监察御史,至洪武八年(1375年),擢刑部左侍郎。
潢涌乡贤黎光(原载广东《东莞县志》)
黎光,广东东莞潢涌人,生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会试登进士,入南京翰林院编修,与张唯、黄辉等,被选入禁中,为同文堂东官侍读。某日帝(朱元璋)问黎光:“朕今天下初定,如何可致天下太平?”光答:“为官者不贪赃枉法,为将者不偷生怕死,此可致天下太平也。”帝嘉其言,擢为监察御史。黎光刚直严明,弹劾无所避。时有御史大夫陈宁忌之。黎光奉旨巡凤阳,所上诸事,悉切时弊,当道权臣,无不惧之。黎光后奉旨至苏州,其时当地洪水泛滥,饥民无以为生。光慨然曰:“宁可逆旨死之,决不能见死不救!”遂将所有皇封粟库,开仓赈济,并训谕灾民,兴修水利,及时播种。苏州灾民,得黎光救济,起死回生,咸曰“此公,吾民之生父也!”光回京之日,民皆痛哭流涕留之。旋即为光立生祠,尊之曰“黎父” 。光返京后,帝嘉其救济及时,慰勉有加。有日,陈宁侍帝侧。帝偶谈起黎光苏州赈灾之事。宁曰:“光虽能,然不待旨而发粟,自专也,罪当诛!”帝曰:“事当决而不决者,庸才耳。若如汝言,迁延时日,苏州之民,不更惨乎?光之贤能,贵在于此!汝毋多言。”旋擢光为刑部侍郎,时为洪武九年(1376年)。自此,陈宁谋黎光益甚。数月后,朝廷修葺宫殿。帝浱黎光往陕西,采购材料。光奉旨到长安,时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鹰鹫群集,围尸啄食。光见惨状,凄然曰:“饿殍满途,新冢累累,当道者充耳不闻,时事可知矣。”乃上书告京。又将携来巨款,悉数购粮救灾。灾民皆恩谢之。陈宁闻讯,即纠集权臣数人,诬光贪污。帝不察,谪光戍陕西山丹。人皆冤之。至惠帝(朱允炆)永乐初年(1403年),张唯、黄辉为光鸣冤于惠帝前。帝悟,复光原职。陈宁闻讯,大惊。遂密谮帝曰:“闻陛下起用黎光,并欲其早日回京受职乎?”帝曰:“然。”宁谮曰:“欲其速至,可用黑诏。光为言官多年,政敌甚多。途中恐奸人陷害,用黑诏押回,可掩人耳目,保无虞。”帝首肯。宁遂遣人,兼程至山丹,造谣曰:“不日,有黑诏下,将解光回京受审,必死无疑也!”黎光闻之,叹曰:“大丈夫生于斯也,独不能提三尺剑,以清君侧,为憾事耳!死何畏哉?”数日,黎光因激愤,病死于陕西山丹县。帝知光死,察得真情,始知陈宁之大奸。大怒!将其立毙杖下,而决其首,恨始平。后帝念黎光忠而见谤,谥光为刑部左侍郎,并赐建双门邸一座于其乡,旁立一石碑,题曰“文武官员,到此下马” ,以彰黎光之忠贤。 (摘自陈伯陶《东莞县志》 原载2000年《香港黎氏会刊》)
11代黎皓,由岁贡授江西南昌府经历,后升广西桂林阳朔县知县。 11代黎晚彪,授奉议大夫。12代黎振,景泰四年(1453年)科举人,授广东雷州府同知。
14代黎绅,弘治二年(1489年)科举人,会试乙榜进士,授通州学正。 14代黎浱,字惟远,隆庆元年(1567年)科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授江西省谊黄县教谕。 14代黎日章,名向曙,万历十年(1582年)举人,授北直河涧府盐山县教谕,升真定府井陉县尹。 14代黎说,由岁贡任广西?县教谕。 14代黎日吾,由吏员授广西铨州递所大使,升梧州榕县巡检。15代黎德明,字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春秋魁举人,授南京池州府铜陵县知县。15代黎志鹄,授浙江长宁大使。16代黎许,万历廿二年(1594年)举人。 16代黎自成,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16代黎奇瑞,武举人授广西游击。16代黎揄,赠文林郎,福建诏安县知县。17代黎天祚,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授广西太平府水康县教谕,升湖广宝庆府新化县知县、江西临江县知县、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知县,广西南宁府新宁州知州,后晋府左长史。17代黎兆旦,崇祯元年(1628年)由岁贡授广东河源县训导,署连州学政。
清朝(1616年至1911年):
17代黎自新,康熙十四年举人。 17代黎静生,由吏员任山西承宣布政经历。18代黎挺揄,恩敕赠文林郎、翰林院检讨。19代黎宽,号容海,国学生,敕赐修职佐郎、广东海阳县训导,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西石书院”,创建二世祖祠,置祠田祠勋。20代黎翰,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授广东徐闻县教谕。20代黎溢海,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四库全书馆”篡修官,敕封文林郎、翰林院检讨,封二道。20代黎迺瓗,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生,敕授儒林郎,西政布司经历,补布政司照磨,署宁武太原同知,代理直隶州知州事。20代黎日升,由岁贡生分发韶州府乳源县、乐昌县、直隶嘉应州,三任儒学。21代黎志豪,功鹏营守府署恭府。 21代黎培,乾隆廪贡生,鹤山县训导。 21代黎垣,嘉庆十六年(1811年)岁贡生,敕封文林郎,刑部贵州司,七品小京安。 21代黎鸿渐,诰封中宪大夫,江南河库道。 21代黎泰,字志同,号交溪,嘉庆九年(1804年)副榜举人。 21代黎元祥,字履旋,钦赐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嘉庆十二年(1807年)获赐翰林国子监学正。21代黎翔,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21代黎罗,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仁化县教谕,历署揭阳县教谕,截选知县。22代黎志安,道光八年(1828年)武举人,虎门参将,硇川营部都司署。22代黎宪,号慎齐,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22代黎安,号越石,九品、诰封大夫,候选巡理正所,后任四川万县知县。22代黎攀镒,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历兴泉永兵备道,升江南河库道。
清官黎攀镒
黎攀镒,字伯慈、号半樵,广东东莞潢涌人,生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嘉庆廿三年(1818年)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时新疆用兵,部务殷繁,黎攀镒经划有方,部臣知其才,浱充正主稿兼则例馆总纂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补河南司主事,擢江西司员外郎,浱管捐纳房事务。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湖广道御史。甫视事,即奏“已革书吏,改名复充” 。上喜其认真,赏加一级,旋命稽查普济堂事务。黎攀镒目击粤东积弊,因疏陈十事。越三月,擢礼科给事中。攀镒益感奋图报,前后章十余上,如“裕国足民”、“整顿捕务”、“筹备京仓”、“疏浚漕河”、“革除六总”、“严拿粤匪”、“饬知县亲理命案”等疏,皆以人所欲言而未能详言者。又疏“禁鸦片以塞漏卮”,而以“抽税为非计”。其虑至远,其谋至深!道光十七年(1837年),稽查北新仓事务,充顺天乡试内监试官,迁福建兴泉兵务道。闽南民俗强悍,号称难治。黎攀镒轻车赴任,严革陋规,元恶大憝,有犯必惩!甫数月,盗贼屏迹。厦门旧有“崇实书院”,黎攀镒亲自校阅,膏火外,给重奖赏。公余,如诸生入署,款以酒食,训之读书、立品。士皆欣欣向上。署中案牍文檄,悉亲裁阅,不假幕友之手。上尤咸重之。道光十八年(1838年),调补江西河库道库,款先经查办,黎攀镒至,钩稽管算,帑不虚縻。尝曰:“此官,惟司出纳、会计当即称职,不如在闽之与民相近也。”道光廿一年(1841年),河督麟某,首荐“黎攀镒可大用”。而攀镒以父母年老,遂乞养归家,居二十余年,优游奉侍,当道罕识其面。黎攀镒性俭朴,无所嗜好,惟喜读史,至老不倦。持躬谦谨,喜周恤孤寡,奖掖后进,不喜谈人过,人亦不能干以私,有古君子风。终养毕,以老不复出。同治三年(1864年)七十四岁,卒。著有《鹭门集》、《诒荫堂奏议》。长子嘉骐,字有传。次子嘉兰,字子俊,授例户部主事,道光廿九年(1849年),与兄嘉骐同领顺天乡荐,出为陕西候补知府,改湖北道署、安襄荆郧兵备道。宣统元年(1909年)重燕鹿鸣,赏三品卿衔。三子嘉崧,字子谔,直隶州知州。嘉兰子廷英,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嘉崧长子廷辅,冮西候补知府;次子廷扬,户部郎中。 (摘自陈伯陶东莞县志 原载2000年香港黎氏会刊)
23代黎嘉骐,字子超,道光廿九年(1849年)举人,与弟同科,署福建兴化府知府。23代黎嘉兰,字子俊,道光廿九年(1849年)举人,与兄同科,陕西候补知府,升湖北兵备道。23代黎福颐,号协兰,诰授奉政大夫,候选布政司经历。23代黎镇邦,光绪八年(1882年)武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武进士,钦点营用守备。23代黎家崧,钦加知府衔,遇缺前先选直隶州知府,诰授朝议大夫,再封荣禄大夫。24代黎凤仪,号乐韶,光绪元年(1875年)北园举人。24代黎忠信,捐武监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第十五名武举人。24代黎大康,号寿彭,同治元年(1862年)第廿七名恩科举人。24代黎纲,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举人。24代黎志信,道光廿四年(1844年)武举人。24代黎延英,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24代黎植槐,号渭林,光绪廿七年(1901年)举人,直隶即同知县。24代黎明昶,光绪廿九年(1903年)恩科钦赐举人。24代黎光辑,贡生,诰赠奉直大夫。25代黎景贤,例封文林郎,诰授奉政大夫。25代黎洪邦,武秀才。25代黎庆培,敕授宣德郎,候选布政司。26代黎鹤泉,光绪廿五年举人。26代黎鸶藻,光绪廿七年1901年举人。27代黎惠中,大学师范毕业,宣统元年1909年奖举人。黎兰墀,光绪年代文秀才。黎公望,光绪年代文秀才。黎仁甫,光绪年代文秀才。黎云台,光绪年代文秀才。黎兰台,光绪年代文秀才。黎银台,光绪年代文秀才。黎绍夔,光绪年代文秀才。黎晖如,光绪年代文秀才。
当代黎崇勋,1936年11月率群众武装组成“东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司令部参谋。1943年7月后,任“东江纵队”情报科、交通科、作战科科长与参谋长、北江支队参谋主任、两广纵队参谋-团副团长、华东野战军51团副团长、八兵团警卫团副政委。1950年1月起,任南京市公安总队政治处主任、党委书记、副政委、南京军区第八速成中学校长、上海公安总队党委书记、代政委。1955年5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后,先后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上海市计量局局长、党委书记、上海市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党组书记,上海市委人事安排组成员、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黎克明,原名黎寿如,生于1919年3月。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工作后,任晋西北神府县委干事区委委员、绥东绥北地委、绥远省委工部秘书、山西省右玉县委副书记。1949年起,历任绥远省托克托县县委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人事厅办公室主任。1953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副检察长、广东省劳动局党委副书记、副主任。1975年10月21日逝世。 (参见2005年香港《黎氏会刊》)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潢涌黎氏大宗祠
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大宗祠,于2004年12月19日举行“修缮竣工大典” ,历史风彩重现。潢涌黎氏大宗祠,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入选东莞“文物八景” 。
岀席“黎氏大宗祠竣工庆典仪式”的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原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人大常委副主任方苞,东莞市委书记、东莞帀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东莞市政协副主席黎承枝,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邓炳权,东莞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以及省内外的黎氏宗亲共1500人。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桂康说:“黎氏大宗祠的修缮,不仅是-族-村的盛事,也是东莞保护文化遗产、发掘文化底蕴的突出成果。”黎桂康还代表黎氏宗亲,对省、市各有关方面,为修缮黎氏大宗祠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黎氏大宗祠修缮竣工,表示祝贺!佟星说:“潢涌有值得骄傲的历史,是东莞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村落之一。八百多年前建立的黎氏大宗祠,记录了先人艰苦创业的历史。可以说,潢涌,正是东莞历史发展的缩影和见证。同时,潢涌也有值得骄傲的人才,是东莞历史上中进士最多的村。更有许多为民作好事的官员和仁人志士。潢涌也有值得骄傲的成绩,现在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位居全市村级第一位。而且,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可以说,从历史到现在,继承先人创业精神的潢涌,都值得骄傲!”佟星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优良传统的潢涌人,更要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建立现代意识,早日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努力拼搏,再创辉煌,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成绩。
黎桂康、方苞、佟星等领导,为修缮一新的黎氏大宗祠揭幕。
潢涌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六次重修。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毁于兵燹。明洪武初年,始迁祖黎宿十世孙黎光,与族长黎永安,率族人在旧址重建。洪武八年(1375年)落成。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族人黎存道等,把祠堂扩大,奠定了今天的规模。现仍保留明代至民国历朝的风格,是广东省现存历史最悠久,文物保存最完整的祠堂。此次修缮,在广东省文物专家的指导下,聘请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建设单位施工,于2003年11月18日动工,共投入450多万元。潢涌黎氏大宗祠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汇集了古代民间建筑雕刻,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宗祠占地面积-千-百五+二平方米,共有三进院落,两个天井。每个院落,都不取同-的中轴线。后进位于正中,中进偏左,前进偏右。祠堂中共有六十一根柱,与中国建筑崇尚对称的惯例不同。祠堂中,还出现倒淌水的奇观,每逢下雨天,祠堂的积水,不是向前泻溢,而是从前往后,逆向流淌。祠堂中,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在中进堂上,保存着一块明代翰林院编修陈子壮题的“忠考堂”匾,是为纪念黎氏先人黎宿和黎光所立;在祠堂后进左右两侧,分别有明朝洪武年间重修所立的两块石碑,雕刻着宋朝和明朝六位进士名人撰写的碑文,这些碑文,辞藻雅致,意蕴深远,楷书刚劲俊秀,草书笔走龙蛇,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广东省文物博博馆学会会长邓炳权说:“这里就是要把原来的文物价值,它的历史原状,充分的展示岀来,这样是最有价值的。通过这样展示我们良风美俗,把村民凝聚团结起来。”
饮水思源,敬宗怀远,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宗祠,是祭祀先祖、凝聚宗亲的重要场所。宗族文化中,团结友爱,和谐相处,重视人才,传承技艺的众多特定内涵,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宗祠内对联:“祖泽延绵,桂馥兰馨称望族;龙光显赫,文彪武炳誉名门。”
“教孝教忠修以家,永怀旧德;允文允武报于国,式换新猷。”
“祠庙饰新颜,百代子孙长浱衍;屏风开胜景,千年宗德永流传。”
(黎健明据东莞电视台2004年12月19日报道改写,原载2005年《香港黎氏会刊》)
150代 151代
献臣┬庠(见上)
├序(见上)152代 153代 154代 155代
├远(见上)—悦寓(迁居博罗县白沙,接下表)
├逊—昕┬剩(裔居广东博罗县增城县从化县)
丨 └昌伯-(接下表)
├通—球—(裔居广东博罗县、增城县、从化县柯木迳)
└达((裔居广东博罗县、增城县、从化县)
广东省紫金县、惠阳县黎昌伯公世系
153代
昌伯┬长柏堂(迁居河南魁冈)
└松堂—承(从广东惠州县迁居紫金县义容镇博爱村)—(接下表)
19、紫金县义容镇博爱村黎承公世系
155代
承┬聪┬宗懿┬永荣—思治(居紫金县上石)
丨 丨 ├安荣(迁居广东紫金县永安古竹镇)
丨 ├满荣—建积(居紫金县上石)
丨 ├茂荣(居永安古竹)
丨 ├国荣-(由古竹迁居义容博爱)—接下表
└金荣(迁居义容博爱)

国荣┬意(回迁古竹)
├慈(回迁古竹)
└慧┬仕楞┬本远:十六代子宣迁河源水尾;十九代宏江宏濑外迁不详;
丨 丨 廿二代清仪赴外国; 廿四代其明其生迁博罗麻坡
丨 └本通:十九代宏浮、二十代永标迁广西
└仕珽┬本青:廿三代远芳赴外国
└本集:十九代宏谟、宏明迁广西贺县南蛇塘;二十代永禧迁古竹荣壶耳;
廿五代习康、习唐、习苞、习墉赴外国
155代
承┬聪(见上)
├明┬化┬庄—瀛
丨 丨 ├嵩—勇 ┌耸
丨 丨 ├良(迁居惠阳县上平)丄添
丨 丨 ├强(迁居东莞县上坑)┬韵 ┌荣昌(裔居惠阳县博罗县)
丨 丨 ├珠(居礼村下黎)┬聚 └镇 ├华昌
丨 丨 丨 ┌德广(迁广西) ├富昌
丨 丨 丨 └战—谦—念五丄德实(居上黎)-通济丄贵昌(居河源县)
丨 丨 └随(居惠阳县洛塘)—裕光┬朝关┬贻谟(居上角)
丨 丨 ┌胜(居博罗县) 丨 └贻谋(居下底巷)
丨 └佐丄财(迁居东莞县) ├朝亮(住麻地头)
├睿(裔居归善、博罗、永安古竹) └朝显(住三房)
└智—宗德┬端┬忠
丨 └恕
├尊┬资
丨 └质
└靖—思 *宗徳公裔居广东紫金县永安古竹村。





香港黎氏宗亲会创立沿革(作者黎显华,原载1998年版香港《黎氏会刊》)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本会先贤创会之会训。黎氏宗亲会之组设始于1948年秋,由广州黎氏联谊总会理事长黎铁汉宗长进赐手教督促在港宗长组设香港宗亲会组织。缘由广州永汉北路(双门底)两间相连宗祠(黎待举公祠 )祖产,在日寇侵华时,竟遭不肖者将公产变为私人产业,宗人非常愤怒,经过数年涉讼,经济损耗难免,特派热心宗长二位来港,一则募款为祖产讼费,二则提议在港筹组黎氏宗亲会。惜其时组会需时,但募款作讼费成绩甚佳,1949年春收到黎铁汉理事长大函鸣谢在港宗亲会慷慨捐资及促组会。当时计有黎健公、黎锦堂、黎华堂、黎右美、黎炽昌、黎翰庭等数十宗贤集英京酒楼商讨黎氏宗亲会的设立必需加紧进行,当时决议先成立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健公、华堂、翰庭、黎铭、朝光、正甫、叔铭七人为筹备委员,并推健公为主任委员兼起草会章,暂假健公寓所为临时通迅处,七人委员署名向港府申请注册。旋于1949年八月九日奉警务署颁发批准执照。1950年 四月二十二日假高士打道德康医会召开第一次会吕选举大会,同年六月十一日假石塘咀金陵酒楼举行第一届就职典礼暨会员联欢大会,宴开三十多席。1951年中,本会迁往湾仔太和街新会址正式开始办公。1954年 四月迁到深水埗界限街二号C六楼自置物业,会务发展更为顺利。后因楼高而欠缺电梯,长者们上落不便,又于1963年夏再购入旺角水渠道三十四号十二楼B座,同年十月一日三迁到现址发展至今。建会近半个世纪,在先贤苦心策划下,得以顺序发展而传为佳话,有黎觉非宗兄带领组设黎家班,常在香港电台播唱粤曲,以清一色黎姓在电台播唱者,史无前例,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又在黎维宗长倡议下成立黎家足球队,经常在港澳乙组足球比赛,球队士气与球艺甚佳,每赛取胜机会特多。为联络年青一辈与发扬健身国术,黎维宗长在会内教授武术,当时有数十人参加,热闹非常。会务顺序发展,诸如每届之就职敬老会员联欢、颁发子弟奖助学金。每年旅行,春、秋二祭,会员帛金制度使老者有所归,此举纯为清贫会员所想,事属美善。又设公益义会报效经费,使本会财政裨补颇大。目前本会尝拥有楼宇物业五层(原有六层,其中位于荃湾青山道地段二七〇九号八楼一层因政府建地铁需要收回,获补偿57万元)。本会之能拥有留层物业,实有赖先贤黎锦、黎祥、黎源初等组织黎氏置业公司向我宗亲发动招股置业,以收租清还股本之后,随即将购入楼宇物业,全部献送宗亲会作为永远资产。于1966年 三月十九日趁宗亲会举行春节联欢大会,将有关物业契据当众献给宗亲会以昭隆重。为确使所有嘗产获得确保之久远千年罔替,而副我宗人苦心孤诣缔造艰难创业之美意,乃公推黎锦为永远监督产业。之后每届均有推选保产委员会以作监督。本会于1950年到今,在四十八年期间得每届的理事同仁,同心合力,使会务日趋兴盛。编幅所限,现谨将理事长芳名列下:
黎氏宗亲会每届任期一年
第一至第三届黎健公;第四至第五届黎雅伦;第六至第八届黎祥;第九至第十届黎锦;第十一至十二届黎祥;第十三至十四届黎锦
黎氏宗亲会有限公司每届任期两年
第一至第三届黎祥;第四届黎锦;第五至第八届黎显华;第九至十二届黎松;十三至十四届黎雯;十五至十七届黎灿。
应届会长黎灿,执政几将三届,对会务实建树良多,除举办敬老、奖学佥、清贫救济金、春秋二祭及旅行联谊等外,两年来更致力于响应黎子流宗长发起组织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并兴建黎氏宗祠。现已竣工,美仑美奂。为举此事,灿兄着实废寝忘食带领宗亲同仁,并放下私务而跟进建宗祠之事,不只在港联系发掘不少新进的宗亲入会,不管老一辈或年青的都亲力亲为去联络,使各宗亲都受其精神感召,实为有钱岀钱,有力岀力,还与海外各地宗亲联系,如发动美国,加拿大、台湾、马来西亚、澳门及中国各省市的宗亲参加今年十一月八日南雄黎氏宗祠落成典礼。此举成为我宗亲会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喜事。相信经过今次的庆典,得到各宗亲的了解认识,能令多一些年青一代帮手肩负香港繁荣安定之余,更应保存传统特色,适应时代需要,注入新精神,开发新活力、弘扬祖德、精诚团结,发扬光大。更以敬亲睦族为先,将会务迈出香港甚至世界各地,本人深信黎氏贤能定会一代胜一代。


(2)、南宋广东南雄府珠玑巷黎待宏公世系
138代 139代 140代 141代 142代 143代 144代 145代
敬孝—祖述—大荣┬长文任(生一子)——安国┬长子遇(生一子)—万卿(生一子)—仕安(接下表)
丨五代十国时任江西于 ├次子奇(生一子)—尧卿
丨都县尹,为于都县水 └三子异(生一子)—舜卿
丨头里黎氏始祖
└次文佐(迁居湖广府)
*注:湖南省黎文广公可能与此同辈。
*133代至140代世居唐都长安(今西安市)。

145代 146代 147代
仕安(生一子)—梅瑞┬长宁寿(未详) 148代 149代
├次宁惠(生一子)—寅缘┬长待举(入粤始祖,见上表)
└三宁蕃(未详) ├次待宏(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
├三圣愈(未详)
└四圣善(未详)
149代待宏-┬150代—151代—152代—153代—154代(居广州府高基寨瓦子街豬屎巷存庆社,公妣合葬
由江西于都县 广州府城南五里土名旺塘岭坐子向午,生三子,接下表)
水头里居广东
南雄珠玑巷

154代某公┬长某一公—广宗(迁居香山县,接下表)
├次俊一公(迁居广西兴业县石南塘格村,接下表)
└三喜一公(随俊一迁居广西鬱林福绵,葬推雷岭,无后)
1)、元末明初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圆榄村黎广宗公世系
公讳盛,字永豪号广宗,生于元朝延佑元年(1314年),至元年间(1335年至1340年)由南雄珠玑巷出,游 学贵州(今广西贵港即原贵县),访知叔父俊一公任兴业县教谕,前往投亲盘桓数年。后闻朱元璋起义,公乃改志从戎。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明太祖,授黎广宗为护卫将军右千户,恩加世袭。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展 界拓荒,广宗公奉拨往广东香山县小榄屯辖军丁垦田,驻防圆榄开基,卒于洪武廿一年(1388年)。

156代

广宗┬乐贤—承先—玉辉┬浩泉—维岳—华屋-(裔居圆榄村,分支浙江省)
├乐隐 └诚泉
├乐荣
└乐宁

2)、广西兴业县石南镇塘格村黎俊一公世系
公讳贤,字希圣号俊一,《兴业县志》、《塘格村黎氏族谱》、《俊一公墓碑》均载“原籍广东南雄府珠玑巷”。公生于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丙申四月廿三日午时,自幼父故,随母迁居广州府高基塞瓦子街豬屎巷存庆社。18岁中秀才。元仁宗延佑三年丙辰科(1316年)时年21岁,中试湖广省第廿四名举人。公年26岁,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辛酉科进士及第,历任广西鬱林州正堂、博白县知县、兴业县教谕。于元惠宗至正十九年己亥(1359年)卜居塘格村落凤坡坡顶“和屋草堂”,卒于明朝洪武九年丙辰(1376年)七月十二日子时,寿81岁,葬在兴业县旧八景之一“三台映秀”(黎塘山)蛇儿岭燕子捧樑穴,至今碑、墓犹存。妣梁氏诰封七品孺人,葬五里岭(失考)。南明永历四年(清朝康熙七年即1650年)庚寅九月望日(十五日),首次重修《黎俊一公族谱》(手抄本)面世,主编者为塘格村黎禹甸、黎景天、黎村黎洪畿;同时首次重修俊一墓。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四月初二日,二次重修俊一公墓并重修族谱,主理者为塘格村黎载泽、黎载尧,黎村黎辅仁等。淸朝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秋,合族大祭俊一公500周年诞。嘉庆十六年乙未(1811年)冬月(十月),合族第三次重修俊一碑、墓(即今所见之状貌)。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兴业县石南山川垌黎俊一公祠落成;第三次重修《黎俊一公族谱》(手抄本)面世。1898年黎德臣撰宗祠神龛联“先人岀自珠玑族发对山百世本支隆俎豆,后嗣修其栋宇宗联同邑千秋奕叶荐馨香。”1919年前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赠匾额“祖宠民威”、赠联“司地世官遵北正,授时神胄宅南交。”1940年,黎仲丹主持重修俊一公祠,将十余万黎氏族众所有捐款、捐谷全部捐献抗日,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赠匾“国固宗华”。1994年,合族大祭俊一公墓,兴建兴业县黎氏宗祠。1996年塘格村俊一公故居嫡派宗子黎开文当选为筹委会秘书兼重修《黎俊一公族谱》主编和《中华黎氏通谱》主编,义务收集整理黎氏族谱资料。

155代
俊一公┬长广宽(号吉祥,迁居鬱林州福绵下寨村)—(接下表)
└次广用(塘格村和屋草堂”二代祖, 见下)

一、元末明初鬱林州(今广西玉林市) 福绵下寨村黎广宽(号吉祥) 公世系
156代
广宽┬敬田┬首扬┬积顺-仕-民-先-忠-惠-大-乾-国-汝-殿-晟-耀-上-起-宗-祖-(福绵下寨村字派)
丨 丨 ├积徐(迁居韦村)—(接下表)
丨 丨 └ 积俸(迁回塘格村)┬仕廉(迁居辛仓村)
丨 丨 └次仕贞(迁居唐川村)
丨 └ 首信┬积瑚(迁居新桥下山村)
丨 ├积琏(迁居枥木堡)
丨 ├积珍(迁居白石甲村
丨 └积贵(迁居坡塘村)
├敬和—(接下表)
├敬谨—首涵(应为玉字傍,迁居容县贸易):裔居杨村、黎村,分支南洋
├岳受(住居兴业县城高第街祖铺)—(接下表)
├岳成(迁居搭竹坪村)
└岳现(迁居搭竹坪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