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帝驼手表:孩子成绩差,家长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4:03
孩子成绩差,家长怎么办
 

在很多家长的来信中,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使家长很烦陆,备受折磨。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的孩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的孩子不用功,不喜欢学习。抑或是不解的迷惘: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位已有30年教龄的资深的小学教师,请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刘老师说没有天生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努力学习、渴望成功的心愿。他们不是不想学,是想学学不会,想学学不好,慢慢地变成差生。成了差生以后,家长骂、老师批评,同学们也看不起他们,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加不爱学习,逃课、上网吧,变成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坏孩子。孩于学习成绩不好,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和老师身上。

刘老师的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很多家长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恼火、生气,却没有想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他们究竟怎么想,有没有苦恼?

三位差生的倾诉

下面让我们先听听三位所谓拘差生发自内心的倾诉——李砚平(化名,小学六年级,女):我的爸爸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他不要我和妈妈了。爸爸没有离开家的时候,天天晚上都和妈妈吵架,什么事都吵。有一次,妈妈炒豆角盐放多了,爸爸说太咸,妈妈说咸了你就不要吃,不做饭还挑三拣四,爸爸火了,把那一盘子菜随手打翻,妈妈扬起汤勺就和他扭打起来。他们越闹越凶,我也想劝他们,可他们都是大人,怎么会听我均话呢?

每天晚上,我心里都怕怕的,无法安心写作业。我也想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业,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可是我做不到。

爸爸走了以后,妈妈的脾气更坏了,一天到晚盯着我。有一次,我数学考了5日分,老师批评了我,我心里真的很难过。可是回到家里,妈妈又把我骂了一顿,骂我笨,不争气。那天晚上我很想哭,很想爸爸。后来,不及格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无所谓了。

我现在不想上学,反正我也学不好。

陈冬旭(化名,高二,男)我均学习成绩不好。但我体育很好,喜欢打篮球、滑冰、跳远、长跑,我均个子也高,一米九二。但我父母不支持我参加体育活动,他们都是欠学教师,认为搞体育没出息。上了高中,我开始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但我母亲坚决不让我参加比赛,说会影响学习成绩,为这事她竟然找到学校,找到我们班主任,我只好退出。可是,退出篮球队后,我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本来,虽然我学习成绩不好,但体育好,班里的同学还对我列目相看,自从我退出体育活动后,同学们更加看不起我,明年就要高考了,以我现在的成绩,是肯定考不上的。加上老妈成天埋怨我,我觉得活着真是没意思,丢了池们的脸,是个多余的人。刘伟强(化名,初二,男)我爸我妈都是农民工,我们家很穷。我爸做瓦工,我妈给人家打扫卫生,每天要干三四家。我小学是在农村念的,上初中才进的城。为了我能进城读书,我爸我妈花了8000块钱。他们希望我好好读书,将来念大学,挣大钱,不要再像他们这样穷,这样苦,还被城里人瞧不起。

我小学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喜欢我,还是老师说服我爸我妈,带我到城里来读书的。进城后,我很不习惯,周围的同学都比我见得多懂得多,我显得很老土。我其他功课都跟得上,有的功课还不错,比如数学,每回都能在班里考前10名,可就是英语成绩差。我在农村没有学过英语,听也没听过,所以特别吃力。

我很恨英语老师,她是个女的,跟我妈差不多年龄,可她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描眉毛涂口红,脖子上挂着项链,一副有钱人的派头。她上课从来不让我发言,我不举手她不提问,我举手她也不让我回答,就像根本不存在我这个人。开始,我很努力,我想我成绩提高了,老师就会改变对我的态度。有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90分。她不但没有表扬我,发卷子的时候就像怕脏一样,把卷子往我桌子上一扔。还有一次,我迟到了,站在门口喊报告,她回头瞟了我一眼,见是我,就像没看到一样。我在门口整整站了一节课。我恨她,就不想上她的课,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老师讲述的差生故事

听了孩子的倾诉,再让我们听听两位老师所讲述的差生故事——

差生的哭声

刚踏上讲台时,曾教过一名差生,他念了5年书,仍坐在一年级教室后面的墙角边。由于他在别的老师眼中是一块朽木,已没有什么雕刻价值,所以每逢开学,他便成了老师们的皮球,踢过来,踹过去,没人再愿意教他。初来乍到时,一位老师就曾给我指点过迷津,并嘱咐再三。我第一次走进教室,从他眼中搜索到的除了不屑一顾之外还有迷惑。经过一段时间的留心观察,我发现他虽然学习成绩极差,但人却很勤快,每次大扫除总是抢着干,哪里最脏、哪里任务最重,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可是同学们仍熟视无睹、无动于衷,都不愿与他来往,任课老师也提不起表扬他的兴趣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我常常会在讲完一节课之后利用多余的时间出一些诸如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来考考他们。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一个要重些?”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一说完题目,同学们都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很快就有人说铁要重些,并且附和声一阵高过一阵,只有少部分同学瞪着眼睛迷惑地望着我。

我正准备亮出答案时,坐在后面高高的他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知道。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轰然大笑,并都将鄙夷的目光刺向自卑的他。他的脸涨得通红,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怯怯地答道:一样重。他一说完,我就大声宣布:完全正确!”教室里一片沉寂。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头鼓了一下掌。顿时,掌声像暴风雨般在教室响起,经久不息。刚坐下的他,突然大吼了一声,之后,就趴在桌子上呜咽了起来。我已离开了那所学校,我也不知道教过多少名学生,但最让我难忘、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个差生的哭声。

优生差生的故事

徐明,98我一边报期中试卷的分数,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望着徐明高高兴兴地来领试卷,同学们也都疑惑地望着徐明。这时徐明发现大家都望着他,他不禁感到耳根发烧。我接着往下报分:李小明975分,叶嘉琳97……”当我报到周洋的分数时,眉头皱成了一个字。周洋,怎么你才考了69?”周洋一听,垂头丧气地领回了试卷。

分数一报完,同学们就议论了起来,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周洋是班里的优等生,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他,这次期中考试……有谁会相信?徐明是班里最差的同学,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最后一名,而这次期中考试,他怎会考得这么好呢?有的同学说:一定是徐明考试时作弊了,因为凭他的脑瓜子,不会考得这么好的!”也有的说:周洋自以为学习成绩好,不用功才会降下来的,因为,我在做作业的时候见他在玩皮球,我问他作业完成没有,他竟说我这么聪明,还用做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班里像赶集似的,乱哄哄的。

!!”我用教棒敲着讲台,说:你们都听到了,今天公布的成绩竟爆了冷门,你们也不用再议论了,还是让徐明自己说说他为什么会考得这么好吧!”这时,徐明红着脸,站起来说:我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才考了46分,心里十分难过,就下定块心要好好学习,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了,但这其中离不开老师和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非常感谢他们。徐明的一番话,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大家都被徐明努力向上的精神感动了。

而此时此刻,周洋趴在桌子上,满脸的羞愧,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走过去,抚抚他的肩,他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专家分析与建议

听了孩子与老师的诉说,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孩子学习成绩差,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它涉及到与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

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的赵秀娟老师执教12年,从事心理教育工作亦近10年,对这个问题颇有研究,请我们的家长朋友耐心听听她的分析与建议。

赵老师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关注三个过程。

问题一:孩子挺聪明的,怎么就学习不好?

这可能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问题。聪明是智力好的表现,但是智力和学习成绩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

虽然,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惟一因素,因为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外,还受到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一次,一位家长找到我问:赵老师,我专门带儿子去测了智商,得了123(智商),专家说是相当优秀的人才。可他怎么老是不及格呢?”经过咨询发现,她的孩子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很低,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情绪也不稳定,而且患得患失,任性,多疑;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等。现在绝大多数孩子学业不良,都是非智力因素惹的祸”!

问题二:孩子学习不好,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可以说,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孩子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只是学业水平高的学生方法更科学、更实用。学业水平低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方法,但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折扣,没有严格执行,总是缺斤短两。说孩子没有学习方法其实是对学习的误解。以听课为例,每个学生都知道,听课是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最简捷、最主要、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可是,有的孩子就听不好:

不注意老师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是老师在概括上节课内容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结尾则是一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可以说开头和结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偏偏有的孩子对此不重视,刚上课安静不下来,快下课心又浮躁,结果忽略了两头的作用。

思维不活跃,听课被动——很多孩子上课时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上,忽略了积极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索,因此大脑始终处在抑制状态。

受兴趣支配——喜欢的就听,不合胃口就不听,不管内容是否重要。

牛角尖”——有的孩子一旦一个问题没听懂,就左思右想,思维和老师脱节。

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比如老师随便举个例子,有的孩子就开始浮想联翩,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而分神。

过程之一:学习过程

很多家长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重结果,轻过程。一旦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焦虑、紧张,讽刺、挖苦甚至殴打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的不会听课、不会理解记忆、总是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不懂装懂,不善于提问;本末倒置,课本束之高阁,却大量看参考书;学习环节不科学,大多不复习,先做作业;好高骛远,忽视基本功,一味追求偏题、怪题、难题,而课本上的原题甚至是例题却不会做;基础知识不牢固,形成知识缺陷;自学能力差;学习效率低;马虎、不认真等等。

除此之外,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几个最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

比如常有孩子苦恼地询问:我听懂了,怎么一遇到实际问题还是无从下手?”或者我觉得自己理解了,怎么一考试就不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低级的理解,换言之是一种表面化、简单的理解,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容易穿帮。二是虽然理解了,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不会灵活地加以运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知识应用。每次课后老师布置课后练习、同步训练,就是考查学生对新知识运用的情况;二是综合知识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就是把已经学过的概念、原理、理论等有机组合起来去分析、解决问题。期中、期末、中考,高中会考、高考等考题,多是综合知识应用的具体体现;三是创造性的知识应用,就是总结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是一种更高级的创造学习过程,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考试走向,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综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应用。

学生学习知识应该分为三阶段:听课第一次学习,属于接受性学习;作业第二次学习,是针对课堂学习的消化与记忆。经过这两次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并能简单应用。但仅有这两次学习是不够的,知识还只是机械、零碎的贮存在学生的大脑。第三次学习才是真正形成能力的关键一环。

所谓第三次学习,是在听课、作业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深化过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对基本概念、定理在清楚基础上的深化理解过程,就是理解记忆。之后还要将第一、二次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穿线连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

孩子和家长往往意识不到第三次学习的重要性,以为上课听好了,作业做完了,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这是对学习浮浅的认识,实在是万里长征迈出的一小步呀!

过程之二:考试过程

考试心态

1999—2003年,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对每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状元共计300多人进行了追踪研究。他总结出与考试相关的20个重要因素请状元们选择,哪些因素真正制约考试水平的发挥。结果,状元们不约而同地把考试心态是否平和放在第一位。

可见心态好就等于考试成功了一大半!现实呢?我们的孩子往往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步人考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下面摘录的是每年中、高考前夕孩子们对我说过的话:

1.我爸说,你考上了,全家光荣;你考不上,我们可丢不起这人!考不上(大学)别来见我,爱上哪儿上哪儿。

2.我妈整天对我说,再不好好学,你这辈子就完了,就你这副德行,也就是扫大街的料。

3.我妈说,咱们家的荣誉就寄托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呀!你要考不上,我(指妈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4.自从我上了高三,父母在家走路都蹑手蹑脚,生怕弄出动静影响我。电视成了摆设,我爸是足球迷,每逢有精彩球赛,他都骑几十分钟车子到奶奶家看。我最爱吃苹果,怕耽误我的(学习)时间,妈妈就把苹果削成小块,站在我旁边,用牙签一块块往我嘴里送。其实我心里特想哭,万一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

5.打初二起,我成了家里重点保护对象,打个喷嚏家长都会紧张好一阵子。整天看我脸色,我稍微不高兴,他们就会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家务活就不提了,连我的内裤他们都不许我洗,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

孩子戴着沉重的枷锁进考场,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怎么可能有出色的发挥?

考试技巧

除了压力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外,很多孩子缺乏考试技巧,不会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不知道先易后难,不会审题等,无形中限制了考试水平的发挥。

过程之三:考试总结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试,检测老师的教学情况和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孩子拿到成绩,一看及格了,或者八九十分就认为万事大吉;一看分数不理想,就揉成团塞进抽屉或者干脆扔到垃圾桶里。而家长呢?也在重复着孩子们的错误:考好了,家长奖励;考砸了,用孩子们的话,暴风雨就要来了,从而忽视了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试总结。针对这种不良的现象,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理念,并指导孩子做好以下实实在在的工作:

指导孩子听好试卷讲评课

每次考试完毕后,各科老师都要专门对试卷进行讲评。有的孩子对此不重视,认为就是简单地对对答案。结果做对的题没有兴趣听,做错的题没有耐心听,最后导致一错再错的现象。其实,试卷讲评课针对性和概括性极强,涉及内容广泛,一节课下来,就能对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自己的解题水平、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指导孩子动手制作错题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每次考试结束后,孩子都能动手制作错题集,就能从错题中得到启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指导孩子做好试卷分析

分析试卷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从失分率人手。比如说,这次数学考试得了78(卷面分值为100),那么失分率为(100—78)10022%。然后分另JJ算出单选、多选、填空、论述等题上扣分的比例;这些数据出来后,再进一步分析失分的原因,过失性失分(审题粗心,大意,笔误等)、知识性失分(概念混淆,公式利用错误)、技能性失分(运算不对,步骤不全,格式不规范)各占的比例,对学习进行初步地诊断。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回忆做错题的过程,就是如何思维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寻找自己知识掌握上的盲点。

粗心不是挡箭牌

孩子成绩不理想,最爱总结的原因就是粗心。从心理学角:度上讲,粗心是指明明: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不可否认,的确有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存在下列现象:

漏看或者错看——明明问题有三问,可是孩子就看到一问,结果白白失分。还有一种情况是错看,比如把“+”看成“—”号、把“6”看成“8”等。还有的孩子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比如题目是请从下列答案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结果有的孩子却看成选出正确的一项,因此导致该题的全军覆灭

计算不规范——尤其是数学,每一步有这一步的运算步骤,而在考试中,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成绩。但是很多孩子直接写出结果,或者计算时该进位的不进位,该错位的时候不错位,或者小数点没有标对地方,等等,从而造成计算上的错误。

抄写错误——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可是具体往试卷上誊写时,反而抄错。

书写不规范——字写得不规范,让老师无法辨识;或者缺胳膊少腿

其实,粗心不是理由,粗心的背后往往是对知识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掌握。孩子的粗心,家长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认识的错误——很多孩子认为粗心不是大事。很多家长总爱这么评价孩子:他挺聪明的,就是有点粗心。无形中,把粗心和聪明联系在一起,让孩子感到粗心和聪明是一对孪生兄弟,并不把粗心当回事儿,甚至把粗心当成成绩不好的挡箭牌,越发强化孩子粗心大意的行为。

思想松懈——我们家长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难题孩子倒是错不了,可是错的偏偏是闭着眼睛都能做对的试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较难的问题,心理上往往比较重视,因此在大脑皮层就会形成强烈的兴奋灶,而且不容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不易形成差错。反过来,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不太重视,因此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兴奋就减弱,容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反而容易出现差错。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该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告诉孩子,不管是难题还是容易的,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越是容易越要重视。

好大喜功——看到别的孩子交卷子,就开始蠢蠢欲动,坐不住。心情一浮躁,于是答题开始草率,有的根本顾不上检查。针对这样的粗心,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比,哪怕全班同学都交卷了,只要还没响结束铃,自己就要认真答卷。

紧张焦虑——有的孩子平时写作业和一些不重要的测试,均能做到细致不粗心。可是一到大考,就开始紧张。因为心情的不平静,最终导致心慌意乱,注意力降低,思维混沌,结果看错题、写错答案,等等。这样的粗心就应该从优化心理素质人手。

视觉分辨能力差——有的孩子由于视觉分辨能力差,经常这个字少一笔,那个字多一划,计算上常常丢三落四,生活上也是稀里糊涂。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带到医院检查,在大夫的指导下进行校正。

缺乏基本技能技巧——有的孩子平时忽视基本功的训练。比如说数学题,有的孩子仅仅看看题目,心算一下就过了;有的孩子常常是列出式子就认为万事大吉,省略了计算过程;有的孩子图省事,平时依赖计算器或者直接抄同学的得数,自认为这样节省时间。由于平时练习少,导致考场上错误百出。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强化其基本功的训练,不让他们偷懒耍滑。

如此说来,要想让孩子由差生转变为优等生,家长从大局从细微处对孩子进行保驾护航,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