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方pdf:喝酒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8:00
    俗话说: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一个人喝闷酒,当然是愁肠百结、少趣寡欢的事情;赌钱必得二人以上,发生争执时才能有个第三者仲裁。人多喝酒热闹,有气氛,想那梁山贼寇,整日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行令、邀三喝四,是何等的乐趣!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喝酒的诗篇如: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金屈卮,满斟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明朝末年,有个妓女很会劝酒,每当有客人想赖酒时,她总有办法让客人把酒喝下去。有个穷酸划拳输了,赖皮不喝,这位监酒的妓女不答应,穷酸刁难道:“你只会催俺干杯,这样吧,你当场作一首《调笑令》,以催、干两字为韵,作出来了,俺立马就喝。”
    妓女张嘴即来:“闻道才郎高量,休让。酒到莫停杯,笑拔金钗敲玉杯。催么催,催么催。已是三催将绝,该罚!不揣做监官,要取杯心颠倒看。干么干,干么干,”
    一座笑赏,穷酸也只好把酒干了。

    大清时,苏州也有个妓女擅长劝酒,清人费锡璜有诗赞曰:

             吴姬十五发璨璨,玉碗蒲桃劝客酣;
             但过黄河风色冷,更无春酒似江南。

    描述了这位苏州酒娘小小年纪就在酒肆打工挣钱,劝客喝酒更是有一套:“多喝一杯吧,过了黄河天气变冷了,您再也喝不到俺们江南这疙瘩的春酒了!”质朴殷勤、动之以情,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美酒当前,安能不饮?连那大名鼎鼎的曹阿瞒兄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平生滴酒不沾得也就罢了,如果尝过美酒(8801注:此处说得酒,都是货真价实的高度酒,不是掺了无数水的所谓低度酒、更不是假酒。)而能戒酒,那可是难上加难。俗话说:“非遭大难,不入空门”。立志戒酒者,大多嗜酒如命,如果不是受到深度打击或刺激,又咋能把酒戒掉呢?
    宋朝有个穷酸叫刘乙,一次在酒肆喝醉了,大发酒疯,为跟别的酒徒争抢一个唱小曲的粉头,竟然大打出手,还毁坏酒店物什若干,结果不但被号枷示众,赔偿店家损失“交子”若干,还受到治安拘留十五天的处分。
    刘乙追悔莫及,羞愧难当,立志从此戒酒。为警示后人,他还从古籍中搜集了百则因酗酒惹祸的事例,编纂成《百悔经》,自费出版,以自惕自警,并从此再也不喝酒了。

    大宋还有个书生命曰蔡齐,在大中祥符(宋真宗时期)年间高中状元,外放山东做官。那蔡齐便带着高堂寡母前去赴任。少年得志,难免有些趾高气扬;那蔡氏宗亲,也大有鸡犬升天之感,呼朋引类,跟随到任。蔡某整日沉湎于醇酒美人而把那政务俱荒废了。有个下属小官名曰贾公涑的,因暴雨导致乡村校舍大面积倒塌而紧急求见,却屡遭闭门羹。那贾某也不是那省油的灯,一怒之下,在衙门口的大鼓上留诗一首:
   
    圣君宠后龙头选,慈母恩深鹤发垂;
    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为患悔何追?

    题诗完毕,将那大鼓一通乱敲,扔下乌纱帽便走!蔡齐看后大惊,赶忙追上老贾,连声谢罪,从此终身不再喝酒。

    宋朝有个气貌雄伟、仪表堂堂、英才磊落的文人叫石曼卿,其酒量跟肚量都远非常人能及,常跟一帮文友不分昼夜地喝酒,酒喝光了还不过瘾,半夜无处买酒,便将其婆娘的醋罐子搬来,以醋代酒。时间一长,就落下胃病了。宋仁宗爱他才气过人,曾对近臣说:“石学士要是能把酒给戒掉就成了五好干部了。”石曼卿闻听,果真将酒戒掉,然而他把酒一戒,病也就跟着来了,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明人谢在杭就曾告诫酗酒的朋友:“尔等每日傍晚就开始喝,喝到半夜还鬼吼鬼吼;白日里害酒病,头痛欲裂,要死要活;一天中能够神志清醒、行动如常的时候,只有午、未两个时辰。就不是好比别人能活100岁时,尔等才能活20岁吗?”
    谢某虽然把酗酒伤身的道理说的如此明白,可是漠视这个常识、用各种花言巧语拒绝戒酒的却大有人在。
    晋人庾衮很爱喝酒,其父临终之际,命他将酒戒掉。庾衮含泪答应。但是实在难以做到,每次喝高了,想起父亲的遗愿,很是后悔,便带上双节棍,跪在父亲坟前,把自己痛打三十下,以示忏悔;不知有多少次。
   
    明朝有个官人叫做陈公镐,也很爱喝酒。陈督学山东时,其父担心他喝酒误事,便命他戒酒。他便命工匠打造了一个能容两斤酒的大海碗,内刻“父命戒酒,只饮三碗”
   
    《嘻谈续录》上有个故事:说有个酒鬼,天天醉生梦死,喝出病来也不放杯。来探视他的朋友都劝他戒酒,他说:“俺本来是要戒酒的,只因小儿外出未归,思念心切,戒酒浇愁,待俺小儿归来,自当戒酒。”朋友们说:“那你赌个咒,俺们才信你的鬼话。”
    酒鬼张口就来:“待俺小儿归来后,俺若是再不戒酒,叫大酒缸倒了把俺压死、小酒杯把俺噎死、跌入酒池泡死、掉进酒海淹死!罚俺生为酒坊掌柜、死做糟丘之鬼,在酒泉之下,永世为鬼!”
    朋友问:“令郎到底干啥子去了?”
    酒鬼曰:“到杏花村为俺沽酒去者!”
   
    最有名的当数那人称“酒中仙”李太白兄,他居然胡说啥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还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更有甚者,他还要把家中的“五花马,千金裘”统统“呼儿将出换美酒”是可忍,孰不可忍!把马给将出换酒,来年开春用啥子耕田,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破坏农业学大寨吗?
    他还胡说啥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好的时光不学习最高指示,居然想入非非地邀请嫦娥姑娘,真该好好地斗私批修!
   
    还有那杜陵野老兄,也胡说啥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听听,大白天的唱歌纵酒,还干不干革命了?
   
    还有那苏东坡兄,夜晚不困觉,却跑到大江中去搞啥子《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人间,今夕是何年?瞧瞧,喝的连何年都不知道了。
    这些个封建没落的臭文人,幸亏死得早,否则赶上文化大革命,非把他们关进牛棚批斗,然后遣送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房师孙端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督学云南时,月夜独饮竹丛下,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盏,状若朵颐。心知鬼物,亦不恐怖,但以手按盏曰:“今日酒无多,不能相让。”其人瑟缩而隐。醒而悔之,曰:“能来猎酒,定非俗鬼。肯向我猎酒,视我亦不薄,奈何辜其相访意。”市佳酿三巨碗,夜以小几陈竹间,次日视之,酒如故。叹曰:“此公非但风雅,兼亦狷介。稍与相戏,便涓滴不尝。”幕客或曰:“鬼神但歆其气,岂真能饮?”先生慨然曰:“然则饮酒宜及未为鬼时,勿将来徒歆其气。”先生侄渔珊,在福建学幕为余述之,觉魏晋诸贤,去人不远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争战,"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展于野,千里无鸡鸣。"人们的生命,朝不保夕,故感慨良多。把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希望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河山,使天下出现大治,就可无优无虑痛饮两杯。"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对酒》)人们讲究文明,讲究礼节。互敬互让,尊老爱幼,路不拾遗,无所争讼。国家的法度,公正无私,判刑合理,官吏爱民如子。老天爷体察善良的百姓,风调雨顺,仓廪满盈。他一边饮酒一边驰骋想象,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人间乐园,可说是开了"桃花源"理想世界的先河。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醉意过后,回眸人间,一片混乱。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遥遥无期的目标,其难无异登天。于是深颓力不从心,悲从中来,这一杯酒,味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不想则已,愈想愈悲伤,愈想愈苦恼。"惟有杜康",可以解忧。于是接着痛饮,想从醉中解脱。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生命与死亡的矛盾,都融化在这杯酒中。他那悲凉慷慨的歌声,震憾千古,差不多引起后世酒徒的一致共呜,而以"杜康"为酒的代称,也就从他这时正式开始。
    因为饮酒的人多,所以便出了许多著名的酒徒。杜甫的《八仙歌》就写了贺知章、李白、张旭等这些著名的"酒徒"。
    世人往往把狂饮烂醉的人称为"酒鬼",椰揄讥笑,贬之又贬。但唐诗中好象找不到"酒鬼"这个词,或称"酒徒",或称"酒友",或称"饮者"。杜甫则称他们
为"仙"。"仙"与"鬼"虽然都是乌有之物,但"仙"、"鬼"之别,一在天上,一在地府,相差不是一个档次。狂醉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酒鬼",李白便自称"酒中仙"。在当时,你不能经商赚钱,不能一举成名,都不会有人笑话你,若不能饮酒,则受到亲友的"奚落"。饮酒是做人的基本功,万万缺少不得。
    唐代诗人虽然对魏晋文土的诗酒生涯不乏赞叹,不乏仰幕之情,但唐代的诗酒基调与魏晋不同,有着明显的分野。
    魏晋文人,处在政治动荡的社会,朝不保夕,心中充满忧伤和恐惧,饮酒是为了消忧,逃避现实,无法谱出昂扬的情调。而唐代的诗人,生于政治较为开明之世,社会处在上升发展阶段,故有一股朝气,回荡于诗中。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奏黄钟大吕,有宏亮激越之音。
    同是以饮酒为乐,魏晋文人能唱得出这种声音吗?

    跟友人一起喝酒是件愉快的事情,若再添些花头就更愉快了。
    头一个就是划酒拳。这是将上古的猜枚之戏移植到喝酒的场合,拼酒的双方同时猜两人合出的手指数目,有一方猜对时,猜错的一方就被罚喝酒。
    划酒拳是今人的说法,古人称为拇战、拇阵、猜拳、押拳。明人香艳短篇小说集《喜欢冤家》第八回里,曾引一首苏州山歌形容一对狗男女吃酒划拳的情景:

    郎和姊来把拳猜,郎问娇娘有几个来?小阿奴十指无缝只得郎一个,若还两个你先开。

    借猜拳询问娇娘有几个相好的,一语双关,正是民歌本色。


    清人艺兰生在《侧帽馀谭》一书里,也引述了一首划拳诗,把伶人歌妓在陪客人饮酒时,借划拳增添饮酒时的热闹气氛的情形:

    寂寞墟头少管弦,欣看钩弋乍张拳;怪他慧黠知人意,葱指玲珑让客先。

    再看下面这段:

    高高山上有头牛,两只耳朵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夹在腚后头。

    可谓粗俗不堪。但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好汉铁道游击队们划拳时吼的。

    欧阳修与朋友一道喝酒,朋友道:“大家吟诗助兴,每人作诗两句,形容判处七年以上徒刑,作不出者罚酒一大杯!”
    张三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
    李四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论到欧阳修了,他对犯罪的营生比较陌生,一时想不起来,只好勉强吟道:“酒沾衫袖重,花压帽檐偏。”
    酒友道:“这是犯了啥子罪?”
    他强词夺理地说:“美酒当前,任何判处七年以上徒刑的罪恶,也都毫不犹豫地去做了。”

    明代穷酸贾时彦善噱,有次去喝酒,主人请他行酒令。贾说:“俺出个迷给大伙猜,猜不中每人罚一大杯;迷题是--天不知地知,你不知俺知。”
    众皆猜不出,各罚一大杯后,贾时彦把自己的臭脚丫子放在桌上说:“俺的鞋底破了一个洞。”  

    明朝陈询,曾任翰林院祭酒,因得罪权贵,被贬出京,同僚置酒相送。席间有人提议行酒令,各用二字分韵相协,并用诗书一句作结。
    学士李循道:“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学士高谷道:“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
    学士王淼道:“犇字三个牛,田寿字成畴,牛牛牛,将有事乎田畴。”
    论到陈询时,他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说个酒壮怂人胆的故事!


    话说那“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次夜宴群臣,大伙正喝得酣畅,忽然一阵狂风,把宴会厅的灯火统统刮灭。
    正在众人惊慌之际,一个侍宴的美女悄悄摸到楚王身旁:“秉大王,刚才有个小瘪三趁着灯灭对奴婢实行性侵犯,偷偷地摸了俺一把,求大王替奴婢做主!”
    楚王吃惊道:“这种事体不好乱港额,要有证据,但老财大律师说:此类案子取证很难。”
    “大王容秉: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摸俺时,俺把他的帽缨给薅(hao)了下来,还泼了他一脑袋臭豆腐卤汁--是王治河牌的。俺机灵吧?”
    “好样地!要不本大王咋会叫你来侍宴?你赶紧回到后宫,呆会免得溅一身血!且慢!待本大王也摸一把!”
    “讨厌!嘻嘻!嘻嘻!!嘻嘻嘻!!!”
    这时,领侍卫内大臣急忙高呼:“辛德勒中士,快去找手电筒来!”
    只听得楚王很威严地说:“俺们今儿个吃百鸡宴,要不同以往,大家把自己的帽缨统统薅下来,不得有误!违令者罚酒三大杯!”
    众人不知内情,只道是大王又玩啥子新花样,纷纷摘下了帽缨。

    过了两年,晋楚交恶,楚庄王为激励士气,御驾亲征。不料被晋军的白虎团包围,难以脱身。正在危急时刻,只见一员白袍小将,胯下赤兔马、掌中丈八蛇矛、身背青虹宝剑、怀揣阿斗,杀进重围!小将马到之处,曹军无不披靡,一气解了楚王之围。楚王不由大喜,命左右问道:“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俺乃阉人张翼德也!谁敢与俺交战?!”
    战后的庆功会上,楚王亲自为张翼德把酒相贺,夸道:“张将军真是英勇无敌,孤家寡人咋地不曾认得于你?”
    “回大王,俺就是两年前在百鸡宴上趁着灯灭偷偷摸了美女一把的人,多亏大王心宽量大,木追究末将,令末将感激肺腑,今日一战,能为大王效死,俺真是三生有幸,不敢言功,但求赦罪。”
    楚王严肃地说:“男爷们哪有不喝酒的?俺咋能为了彰显妇人的贞节而处罚酒后乱性的军官呢?酒后乱性不是人之常情吗?俺封你为国军英雄,另外把那个小妮子赏给你当老婆,再叫房管处分给你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末将谢大王!赶下回大王再被敌军围困,俺一定拼死相救!”
   

                        再说个酒壮怂人胆的故事!

    且说那岳元帅帐前先锋牛皋,名头极响、武艺不济,屡战屡败,却被称为福将。
    有次奉命率领800人的加强营兵士迎击金狗,上阵木三五个回合,就被打得落荒而逃。逃了一阵之后,忽然想起手下那800兵士,“乖乖咙地冬!该不是被金狗都宰光了吧,要是连一个都不剩,叫俺老牛回去咋向岳元帅交账?”想罢拨马而回,行到半路,只见那800弟兄正高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迎面而来。牛皋大喜:“尔等咋还木死光?”
    那营长上前道:“报告牛爷,俺是个老行伍了,牛爷一上阵,俺就知道要歇菜了,爷一逃跑,剩下俺们这些步兵咋跑得过金狗的骑兵?还不全交了帐?于是俺就下令:摆出齐射队形,金狗一冲锋,就乱箭齐射,谁也不准逃跑!结果那金狗见攻不动,又见俺们木跟着你老逃命,准以为咱们有埋伏,就退兵了。”  
    牛皋闻听大喜,饶是脸皮厚如城砖,也讪讪地道:“俺哪里是逃跑!只是突然想出恭,俺总不能拉在马背上吧,不想爷能吃能拉,用了两个半钟头才出完,不然,这几条金狗那狗俺老牛拾掇得?”
    回到军营,向岳元帅交令时,众将惊奇今日老牛咋没鼻青脸肿地回来?牛爷大言不惭地把自己大大地吹嘘了一番:自己如何如何上阵交手、如何如何诈败“闪开”、手下是如何如何放箭齐射、金狗是如何如何大败而逃。不由众人不信。
    过了几日,那藕塘关总兵求救,岳元帅救命牛皋前去救援,牛皋哪里肯去,但军令岂敢违?只得强作英勇状,仍带领那800弟兄,前去增援。走到半路,牛爷对手下道:“老几位!今日之事,大大不妙,俺要是打不过开溜---不不!俺要是再出恭时、、、、”  
    那营长接过话头“俺们一定照方拿药,乱箭齐放,爷尽管出个痛快!”牛皋这才心里有底。

    到了藕塘关,总兵少不了摆席接风,那牛皋是个见酒没命得主,当年在小较场,被杨再兴尽情戏弄,出尽洋相。这一喝,就没完没了了。
    正在这时,探马来报:“金狗又来攻城了!”那总兵急忙道:“牛爷,你看是不是先把金狗打退了再喝?”
    牛皋把眼一瞪:“皇上还不差饿兵呢,俺吃饱了有了力气,好上阵打仗杀敌!”一气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地提着双锏上马出城。
    那金兵一见又是老牛,不由哈哈大笑,又见他酒气熏天、头重脚轻,几乎骑不住马,竟人人放下兵器,看他出洋相。那宋营的官兵,见主将如此丢丑,亦觉很木面子,纷纷交头接耳:赶打完这一仗,咱们再也不跟着他了,一道去投奔赵云将军!

    一阵风吹来,牛皋忽然清醒:暗自对自己说:老牛老牛,你年龄十七不算小,定要为爹爹操点心。如今非但金狗瞧俺不起,便是自己部下也要哗变,你如再不上进,今后有何面目混迹江湖?刹那间,打了个激灵!俺若不能举将东六郡八十三州之众与曹贼决一死战,俺就不姓牛!
    一面思忖,一面信马由缰地来到金将面前,忽然一阵酒涌了上来,把刚刚吞下的蒜泥狗肉、红烧肘子、臭豆腐卤等等没头没脸地吐了金将一身,那金将大怒,摘下帽子擦脸,说时迟、那时快,牛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挥起双锏,劈头盖脸一顿猛敲,把个金将加工成了臭豆腐卤。
    得胜回城,众人为他道贺,老牛说:“俺学习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心明眼亮!俺这用的是36计中的树上开花之计,各位服不服?还有谁要投奔赵云?”
    那藕塘关总兵一高兴,就将自己的妹子许配给了老牛,那加强营的800壮士个个欢天喜地,大吃大喝一通,还给乔国老送去好多礼物呢!
   

位于杭州的牛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