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模式 11 n还是ac: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回顾(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3:00




  当1950年5月14日毛泽东收到由罗申转达的,“菲利波夫”(斯大林化名)关于同意金日成主动出兵南朝鲜的复电后,(只能)说了“不好一个人来否定他们两家啊”。
  长期以来,对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大陆)参战,各种观点——尤其是中国(大陆)民间——争论异常激烈,
  ·有人坚信不已“美国会侵略中国”,甚至近些年来当“战略”一词时髦后又演变成“朝鲜是中国的战略缓冲”;
  ·有人则归责于毛泽东,对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牺牲无数将士多有指责,认为是毛泽东的决策失误;
  ·其余各种观点,多是受以上两种(误导)影响的演化版本。如,“中国赢得了70年和平发展期”“中国打出了国际地位”“美国再也没敢打中国”……。甚至还有情绪化版本。

  客观的讲,毛泽东“同意”金日成动武,直到后来出兵朝鲜战场,并非决策失误。但更绝非“美国入侵(中国)论”和什么“(朝鲜)战略缓冲论”。

中篇:韩战,中朝关系挥之不去的一页(下)

  毛泽东的“不好否定两家”和后来的出兵,的确是“唯一”的选择,关键原因在于中共被识穿和捏死了三个“命门”——
  一、(解放)台湾问题和苏联援助;
  二、(华东和上海)国土防空问题;
  三、联合国席位问题;
  这三个“命门”中的,
  ◆ 台湾问题,最先由金日成挑破。从1950年1月17日要求见斯大林,到后来3月30日始的与斯大林秘谈。金日成多次以毛泽东承诺“中国战争结束后”将援助北朝鲜战争为由,向斯大林暗示。造成了“朝鲜统一”必须抢在“中国战争结束”之前;
  ◆ (华东和上海)国土防空问题,从韩战爆发直到仁川登陆前,多次被斯大林在空军和防空援助上用来要挟中共做参战准备;
  ◆ 联合国席位问题,则早在1947年11月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表决时,就被斯大林用来当“外交工具”。

  而通过韩战,中共这三个“命门”中的台湾问题和联合国席位问题,又被美国人也识穿和捏死,
  ◆ 联合国席位问题,日后成为70年代改善和恢复中美关系的“交换条件”;
  ◆ 台湾问题,则至今仍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致命筹码。

四、中共缘何入套韩战

  实际上直到1950年10月13日,中共除了曾外交表态“扬言”称联军若打过“三八线”后会出兵外,从未形成过出兵朝鲜的决定。而且更是在1950年10月3日(此时韩军已越过“三八线”)后明确向斯大林表态,中共“拒绝参战”。

■ 误导的“战略缓冲”

  单纯从知识教育的角度说,中国(大陆)的教育相当全面。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还是地理、生物、历史。不少学科甚至在国外是从不在高中(含)以下文化教育中开设的,而且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也超过西方国家。不过问题是这些文化教育,教的是知识,却很少教育学习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
  这种教育造成的后果便是,学习过丰富知识国民,只知道且深信标准答案,而从不愿意自行思考。——我们常说“中国人民是勤劳的”,其实只是劳动力上的勤劳人,却是大脑的懒人——这种大脑上的严重懒惰,便是对中国地理概念的相当片面。
  ·中国引以为豪的“长城”是沿什么地形地貌修建的,为什么这样修建?
  ·中朝边境是什么地形地貌,进出通道在哪里?
  ·近代史上外国入侵都在什么方位?为什么在哪些方位?

图:中国版图与东北亚。整个朝鲜半岛的西海岸与天津至上海一线几乎平行(北朝鲜除陆地接壤外未有丝毫作用),而上海至广州一线则与日本鹿儿岛至台湾一线几乎平行。中国更有“关内”和“关外”之分,长城即是以此地理特点修建。历史上即使日本甲午战后侵占朝鲜进而攻占也仅辽东半岛。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是从天津登陆。东北三省是沙俄1900年8月出兵18万攻入,日俄战争后被日本染指,至1931年“9·18事变”才完全攻占东三省。日本扩大侵华的(1932年)“1·28事变”和(1937年)“8·13淞沪抗战”更是在上海登陆。

  整个朝鲜半岛的西海岸与天津至上海一线几乎平行,北朝鲜除陆地接壤外未有丝毫作用(“38线”自中朝边境也仅300公里)。
  而中朝边境全部为长白山脉覆盖(这也是近年来韩国民族主义情绪提出领土要求的原因),中朝边境的主要出入口就在鸭绿江的义州。历史上从朝鲜攻入只甲午战争中的日军,结果也只在大连花园口登陆的部队南北呼应才攻占辽东半岛。陆上进攻东北则是俄国自北方攻入。日占东北是后来日俄战争后染指沙俄侵东北成果。二战时金日成在此打游击,日军一直未能控制该区域。
  而日本鹿儿岛至台湾一线与上海至广州一线几乎平行。近代历史中国被入侵,多是从海上登陆。中国真正的战略威胁方向和缓冲地带实际是在“第一岛链”与中国沿海一线。

■ 中共“拒绝参战”

  过去常见的报道和教育常说成是中共积极授朝,并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
  事实上“警告美国”确有其事,但中共正式决策,直到1950年10月13日,只有“拒绝出兵”的明确表态。哪怕此时美军已越入“三八线”(1950年10月7日美军越线,而在之前的10月1日韩军就已越过“三八线”)。
  下为《罗申转呈毛泽东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意见致斯大林电》

  1950年10月3日发自北京
  1950年10月3日12时15分收到
  送: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送斯大林电报为2份,这类双份送件形式经常出现)、莫洛托夫同志、马林科夫同志、贝利亚同志、米高扬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布尔加宁同志

致菲利波夫

  呈上毛泽东对您第4581号电报的答复如下:

  “1950年10月1日来电收悉。我们原先曾打算,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调动几个师的志愿军到北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认为,这一举动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迫使我们退却。
  第二,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战争中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
  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当然,我们不派兵援助,这对于正处在如此困难境地的朝鲜同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自己也于心不忍;但如果我们出动几个师,随后又被敌人驱赶回来,并由此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整个的和平建设计划将被全部打乱,国内许多的人将会对我们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尚未医治,人民需要和平)。
  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同时准备力量,这样做在把握与敌作战的时机上会比较有利。由于暂时的失利,朝鲜应该换一种斗争方式,进行游击战。我们将召开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将出席。对此问题尚未做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想同您商量一下。
  如果您同意,我们准备立刻让周恩来和林彪同志飞到您的休养地,同您讨论这件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形势。
  盼复。

  毛泽东
  1950年10月2日”

  1、在我看来,毛泽东的答复证明中国领导人改变了对朝鲜问题的最初立场。这个答复与以前毛泽东在同尤金、科托夫和孔诺夫,以及刘少奇在同我的谈话(我已及时报告过)中表示的立场是矛盾的。他们在这些谈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解放军决心帮助朝鲜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如果需要,他们有能力打败美军,因为美军要比日军弱。
  2、中国政府无疑能向朝鲜派遣五六个甚至更多的有战斗力的师。自然,这些中国军队需要装备一些反坦克武器和火炮。我们暂时不清楚中方改变立场的原因。可以设想,目前对此产生影响的可能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朝鲜局势恶化,英美集团阴谋通过尼赫鲁呼吁中国人采取克制的态度,以免陷入灾难。”

  罗申
  1950年10月3日

  在10月3日毛泽东的电报后,斯大林10月5日回电毛泽东,《关于中国出兵问题致毛泽东电》

  北京
苏联大使:

  转交毛泽东:

  您的复函已收到。
  我向您提出派五六个师志愿军的问题,是因为我清楚地了解中国领导同志曾多次声明,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就准备派几个军去援助朝鲜同志。因此,我理解中国同志之所以准备派兵去朝鲜,是为了防止朝鲜变为美国和未来军国主义日本反对中国的军事基地,这与中国是利害攸关的。
  我向您提出向朝鲜派兵问题,而且至少而不是最多派五六个师,是出于以下几点对国际形势的考虑:
  一、如朝鲜战事表明的那样,美国目前还没有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
  二、日本因其军国主义势力尚未复元,没有能力给美国以军事援助;
  三、有鉴于此,美国将被迫在朝鲜问题上向有苏联盟国为其后盾的中国做出让步,将不得不接受就朝鲜问题进行调停的条件,这些条件将有利于朝鲜而使敌人无法将朝鲜变为它的军事基地;
  四、基于以上同样的原因,美国最后将不仅被迫放弃台湾,而且还将拒绝与日本反动派单独缔结和约,放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及使日本成为他们在远东的跳板的企图。
  由此我考虑到,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中国不仅得不到所有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将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已没有取胜希望的蒋介石,而是为了他自己或者是为了未来的军国主义日本。
  当然,我也考虑过,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对此应该害怕吗?我认为不应该,因为我们联合起来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德国现在不能给美国任何帮助,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不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让它现在就打,而不要过几年以后,到那时日本军国主义将复活起来并成为美国的盟国,而在李承晚控制整个朝鲜的情况下,美国和日本将会在大陆有一个现成的桥头堡。
  以上就是我向您提出至少派五六个师时所依据的对国际形势及前景的考虑。
  在您的答复中谈到了关于中国国内的状况,这对于我来说是新的情况。您肯定地说,在由于朝鲜事件而出现新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将会出现极大的不满情绪,因为国内非常渴望和平。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作为中国联合政府组成部分的资产阶级党派,在出现战争的情况下,将利用国内的不满情绪反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当然,您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中国国内的形势。而是否能够克服中国国内局势的这些困难,这个问题只能由中国同志来决定。
  至于周恩来和林彪同志前来我处事宜,我将非常高兴欢迎他们并与他们交谈。
  敬礼

  菲利波夫
  1950年10月5日

  这是一封“威胁”电报,文中明明白白的以“台湾问题”对中共施压和相“要挟”。
  但与此同时,在收到此中共10月3日“拒绝参战”电报后,苏联方面还做了另一大动作,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第78号记录摘录》

  1950年10月5日
  1950年10月5日决议168
  什特科夫同志的问题批准。

  所附关于将苏联专家和苏联机构工作人员从朝鲜撤回苏联的给苏联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什特科夫同志的电报稿。

  中央书记附件:葛罗米柯给什特科夫的电报稿

  平壤
苏联大使

  同意您关于取得朝鲜政府的同意后,将一部分苏联专家以及苏联驻朝机构工作人员调回的建议。

  安·葛罗米柯

  也就是说,在“威胁”毛泽东的同时,斯大林也明白此时已经“山穷水尽”。必须立即布置撤出苏驻朝军事顾问和苏联公民的事宜,放弃朝鲜(几乎)已成定局。
  而为了中共“拒绝参战”,毛泽东于1950年10月8日特派周恩来专程赴莫斯科与斯大林解释。并促使斯大林已经下达了驻朝苏联人撤离工作的命令。
  这次专程解释,还有林彪(此时正在苏联养病)的参与。

  根据,会议记录:

  周恩来:中国对一般情况是了解的。特别是考虑和研究了国内实际情况及主观因素,认为以不出兵为宜。原因是中国由于长期战争,连年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现在又卷入战争,不仅人民的困苦生活无法改善,而且国家的经济恢复工作也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担负战争消耗的重担,实在困难。况且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接济,无不困难重重。战争不是儿戏,陷入这个漩涡,多年摆不脱身,如何收场?并且这场战争如果僵持不下,还可能牵涉到各兄弟国家。因而认为不出兵较好。
  斯大林:按目前情况,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朝鲜如果没有后援,至多只能维持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进行无望的抵抗,最终会被敌人消灭掉,就不如早点主动撤退,以保持所剩的有生力量。其次,如果朝鲜同志支持不下去,眼看着他们白白牺牲,那就不如马上告诉他们作有组织、有计划的撤退,并答应他们把主要力量、武器、物资和部分工作人员、干部撤到中国东北,而把老弱残废、伤病员大部分撤到苏联境内。之所以要把有生力量撤到东北,是为了以后便于重新进入朝鲜。从中国东北要比从苏联进入朝鲜容易得多。总之,我们两家都得承担起这个重担。建议把我们商谈的这个情况,即撤退的意见,立刻电告金日成,不能拖延时间。
  林彪(插):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应让他们留在朝鲜境内。那里多山、有森林,他们可以进入山沟森林,进行长期游击战争,而且可以转战于朝鲜南北各地,以待时机。
  斯大林:恐怕敌人不会允许游击队存在下去,而会很快把它消灭掉。既然不打算出兵,我们就得具体地筹划,如何安置朝鲜同志和他们的武装人员,保存实力和有生力量,以待时机。对此应该作好准备,不能见死不救,望着他们蒙受无谓的牺牲。

  请注意林彪的表态,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进入山沟森林,进行长期游击战争”,其实是相当有政治敏感而绝无任何军事考量的。
  从军事意义上讲,斯大林的“敌人不会允许游击队存在下去”是正确的。中朝边境的地形概况是,(长白)山脉自中国往朝鲜境内由高向低,制高点不在朝鲜。抗战时朝鲜反抗者也是进入中国境内山区的。
  但如果金日成武装撤退到中国境内,那结果上一定是不断利用中国为后方去袭扰“敌人”,从而真正把“战火烧到中国”。
  ——换句话说,
  ·并不是朝鲜是中国的“战略缓冲”,而是中国才是朝鲜和苏联的“战略缓冲”;
  ·(将)把“战火烧到中国”来的,恰是金日成。

■ 中国(大陆)“决定参战”

  正当苏联对中国出兵已经绝望,开始要求安排驻朝人员撤退时。1950年10月13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当天苏联驻北京使馆发出电报,《关于毛泽东决定出兵等问题》

  送: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同志,马林科夫同志,贝利亚同志,米高扬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布尔加宁同志
  发自北京
  1950年10月14日1时38分收到
  1950年10月14日2时译出
  1950年10月14日3时30分送出

致菲利波夫同志:

  作为对我的第2406号电(包括在第25612号电内)的补充,毛泽东还谈到:
  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如果美国人打到中国的边境,那么朝鲜就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而且东北将处于经常的威胁之下。
  我们的同志以前下不了决心,是因为他们对国际局势问题、苏联的军事援助问题、空中掩护问题还不清楚。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清楚了。
  毛泽东指出,现在派中国部队去朝鲜是有利的。中国人有义务派出部队。
  暂时先派出由9个师组成的第一梯队,虽然装备差,但他们能够打李承晚的军队。在此期间,中国同志将抓紧准备第二梯队。
  毛泽东说,主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能够掩护我们的空军。我们希望空军能够尽快到达,无论如何不迟于两个月。
  毛泽东同志接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目前无法为提供的装备付现款。他们希望以贷款方式得到这些装备。
  这样,就不会动用1951年的预算,他们也容易向民主党派解释此事。
  最后,毛泽东说,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认为,中国人应该在朝鲜同志进行艰苦斗争时帮助他们,为此,周恩来必须与菲利波夫同志重新讨论这个问题。
  新的指示已送周恩来。

  第2408号电
  罗申
  10月13日

  这封电报,是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名义,正式表明“决定向朝鲜派兵”。

注:——
  ◆ 在这封电报中,也首次提到“美国人打到中国的边境”“东北将处于经常的威胁之下”这样的说法。——
  ◆ 对此说法,之前斯大林并没以此“威胁”过毛泽东。中共与苏联在决策中国出兵形势研判,以及之前决定放弃朝鲜的利害考量中,也根本未予提及。
  ——对此参战“理由”,只能说是,
  ①、中共确实曾以此“理由”说服大陆民主党派,这是事实,但绝非中共的“心里话”;
  ②、这同样也(或)作为正式回复之前斯大林以台湾问题相“威胁”后,中共妥协的“下台阶”。
  ——但,无论如何,之后的“保家卫国”,直到今天还有人坚信不已的“战略缓冲”,都来源于此为基础。

  至此,中国(大陆)正式决定出兵朝鲜战争。
  毛泽东做出这样一个决定,除了对(有求于苏联援助解决)“台湾问题”这个“命门”的妥协;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中共的另一个“命门”,国土防空,尤其是上海、南京、浙东、广州等华东华南一线沿海经济中心城市的国土防空。
  此时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凭借此空中优势,还在不断的空中袭扰(不是侦察,而是空袭)这些中国大陆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典型的如,
  ·1949年6月至12月国民党空军对上海市区的空袭40余次;
  ·1950年初,国民党草山军事会议决定继续对上海及其他城市的发电厂、码头、仓库、船只、车站、铁路、桥梁等进行广泛轰炸;
  ·1950年1月25日以江南造船厂为主要目标发动空袭,致江南造船厂一度被迫停产;
  ·1950年2月6日12时25分~13时25分更有“2·6轰炸事件”。当天国民党空军分四批轮番轰炸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致市区大范围停电,工厂企业几乎全部停工,市面萧条,物价飞涨,一度将上海陷入瘫痪;
  ……

图:1950年2月6日,时任上海市市长兼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在“2·6轰炸”后的杨树浦发电厂。

  而自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的防空支援承诺也就成了毛泽东捏在斯大林手里的又一“命门”。

■ 毛泽东再次被“出卖”

  不过从历史严谨的角度,有必要交待一下在10月13日之前,作为答复斯大林10月5日“威胁”电报的毛泽东复电。
  《关于毛泽东对出兵的态度问题》

  第 1 份送:斯大林同志
  第 2 份送:斯大林同志
  第 3 份送:莫洛托夫同志
  第 4 份送:马林科夫同志
  第 5 份送:贝利亚同志
  第 6 份送:米高扬同志
  第 7 份送:卡冈诺维奇同志
  第 8 份送:布尔加宁同志
  发自北京
  第1份 优先拍发

致菲利波夫:

  答复您的第4676号电报。
  10月6日北京时间22时30分,我拜会了毛泽东,并向他转交了您的答复。
  毛泽东在听完我的话之后,说:
  一、他完全同意您对国际形势及其今后可能发展的前景所做的评价。
  二、他对于您在答复中谈到中国和苏联共同进行反对美国人的斗争,感到非常高兴。他强调指出,如果谈到打仗,那么,毫无疑问,现在就应该打。同时他还说,类似的想法他刚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说了。
  三、涉及到派中国军队到朝鲜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最适宜的不是派出5-6个师,而是最起码要派出9个。但是,这些师的技术装备非常差,他们只有108门大炮,一辆坦克也没有。
  与此同时,毛泽东援引了从朝鲜朋友处得到的资料说,美国的1个军(3个师)就有大约1500门各种口径的大炮,还有坦克。
  毛泽东认为,要摧毁美国1个军的部队,中国人应该拥有比其多4倍的兵力和2倍的技术装备。
  毛泽东还强调指出,由于拥有后备力量,关于步兵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解决,而这些部队的技术装备,他们完全指望苏联的援助。
  毛泽东还说,目前他们还不具备培训好的炮兵、坦克兵和其他技术兵的专业人员。
  关于中国军队到达朝鲜的时间问题,毛泽东指出,他们准备在最近几天出动自己的部队,但是,他认为急于出动是不合适的,应该给美国人机会,使其将自己的部队向北方集结,分散驻扎,这样中国人便能顺利地将他们分批歼灭。
  四、毛泽东极其关注有关空军的问题。他指出,根据朝鲜朋友通报的情况,美国人在朝鲜地区拥有大约1000架飞机,中国人暂时还没有自己的空军部队。在毛泽东看来,必须要有空军部队,这是因为:
  (一)为了掩护派到朝鲜的中国地面部队,
  (二)为了前线地区的作战行动,
  (三)为了掩护中国重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天津、北京、沈阳(鞍山和抚顺)。
  毛泽东认为,美国人首先将利用空中打击来摧毁中国的工业中心、破坏经济生活、毁坏交通干线。毛泽东说,这种局面有可能会引起国内,首先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政府的不满情绪,并将人民政府置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毛泽东声明说,中国政府本身没有能力从空中对部队和工业中心进行掩护,因此,必须有苏联提供的技术装备。
  五、毛泽东还提请注意,朝鲜境内的交通线路已经被破坏,这使得部队的物资供给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他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所能依靠的,只有苏联方面提供的运输工具。
  六、毛泽东说,中国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空军所必需的武器和弹药。1951年度的整个财政预算是22亿美元,其中只有2亿美元可用于为部队购买武器。
  七、鉴于上述所说的内容,毛泽东认为,必须立即派周恩来和林彪前往向您汇报有关情况以及中国朋友的全部打算。周恩来和林彪10月8日即可动身。他们可以乘飞机从北京出发抵达伊尔库茨克。我们必须派专机到伊尔库茨克迎接他们。
  毛泽东希望,师哲和费德林与周恩来一同前往。会谈时在场的有:周恩来、伍修权和费德林。谈话持续了1小时45分钟。
  请您下达指示。

  罗申
  第2318号
  1950年10月7日

  译电:阿拉乌什金
  1950年10月7日,13时00分
  打印:切列金奇娜
  1950年10月7日,13时50分
  第8609号

  此封答复电报是以毛泽东(答复)“态度”为定调的。此态度从字面上看,已经妥协于斯大林的台湾问题之“要挟”。
  但请注意,此时“会谈时在场的有:周恩来”。
  而周恩来(林彪此时在苏联养病,周恩来是在到莫斯科后才与林取得联系)10月8日动身见斯大林(在之后第3天才到莫斯科)会谈中,仍然(代表中共)直接拒绝了出兵朝鲜。
  ——故才有10月13日中共正式决定出兵电文中,“新的指示已送周恩来”一说。
  而收到此答复后的斯大林,再次“出卖”了毛泽东。
  1950年10月8日,《关于中国出兵问题致金日成的信》(信中斯大林以“冯西”化名)

  平壤

致什特科夫转金日成:

  金日成同志:

  由于同中国同志协商需数日,复信迟了。10月1日,我致电毛泽东,问他能否立刻派出哪怕是五六个中国师去朝鲜,以便朝鲜同志能在这些师掩护下建立预备队。毛泽东拒绝了,推说他不想把苏联拖进战争,中国军队技术装备差,战争会在中国引起很大不满等。我以下面这封信回复了他:

  “我向您提出派五六个师志愿军的问题,是因为我清楚地了解中国领导同志曾多次声明,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就准备派几个军去援助朝鲜同志。因此,我理解中国同志之所以准备派兵去朝鲜,是为了防止朝鲜变为美国和未来军国主义日本反对中国的军事基地,这与中国是利害攸关的。
  我向您提出向朝鲜派兵问题,而且至少而不是最多派五六个师,是出于以下几点对国际形势的考虑:
  一、如朝鲜战事表明的那样,美国目前还没有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
  二、日本因其军国主义势力尚未复元,没有能力给美国以军事援助;
  三、有鉴于此,美国将被迫在朝鲜问题上向有苏联盟国为其后盾的中国做出让步,将不得不接受就朝鲜问题进行调停的条件,这些条件将有利于朝鲜而使敌人无法将朝鲜变为它的军事基地;
  四、基于以上同样的原因,美国最后将不仅被迫放弃台湾,而且还将拒绝与日本反动派单独缔结和约,放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及使日本成为他们在远东的跳板的企图。
  由此我考虑到,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中国不仅得不到所有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将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已没有取胜希望的蒋介石,而是为了他自己或者是为了未来的军国主义日本。
  当然,我也考虑过,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对此应该害怕吗?我认为不应该,因为我们联合起来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德国现在不能给美国任何帮助,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不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让它现在就打,而不要过几年以后,到那时日本军国主义将复活起来并成为美国的盟国,而在李承晚控制整个朝鲜的情况下,美国和日本将会在大陆有一个现成的桥头堡。
  以上就是我向您提出至少派五六个师时所依据的对国际形势及前景的考虑。”

  10月7日,我收到了毛泽东的复信,他表示赞同我信中的基本论点,说他将派出的不是6个而是9个师,但不是现在而是过一些时候再派;他要求我接见他的代表而且同他们详细商谈。我当然同意接待,并同他们讨论给朝鲜军事援助的详细计划。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您应牢牢守信自己的每一块土地,加强对侵朝美军的抵抗,并使用朝鲜人民军突围出来的军事干部来组建预备队。由此同样可以看出,您建议把全部在苏联接受训练的朝鲜同志改学飞行,是完全正确的。
  关于同中国同志谈判的进一步情况,下次再通报。

  冯西
  1950年10月8日

什特特夫同志:

  请您将此信念给金日成听。他可以当着您的面转抄,但鉴于此信属绝密件,故不要将它交给金日成。

  冯西

  斯大林明确向金日成表示“毛泽东拒绝了”,且把自己10月5日的最后“威胁”电报也转给了金日成。但是,毛泽东拒绝的理由以及“威胁”电报均“漏”掉了中共的主要原因——“(国内)极大的不满情绪”“国内非常渴望和平”,包括可能对中共政权稳定构成影响,等一一省略。
  这实际上并非要求金日成“死守”以及向金日成表示苏联的努力,而是与金日成在劝说中共出兵问题上,“统一口径”。

五、韩战的输赢得失

  韩战过去61年了,战场上的真正主将,
  ·彭德怀,在后来的中国(大陆)政治运动中含冤而去;
  ·麦克阿瑟,一个二战功臣“晚节不保”;
  ·斯大林,于3年后(1953年3月5日)即逝世,还被苏共予以全面否定;
  ·毛泽东,赔上了亲儿子毛岸英,自己的“命门”还被公开暴露于世,暴露到美国人和欧洲人(如当代欧洲对台军售)都知道。

图:究竟多少名“志愿军”官兵倒在了朝鲜战争中,迄今为止各方都没能给出一个“最权威”的数字。而这其中,毛泽东的亲儿子毛岸英,算一名。

■ 中共,政场没发财,战场没止赢

  中共最终选择“出兵朝鲜”,这一决策正确与否?
  支持者往往是以“被误导”的“保家卫国”为由,津津乐道的大谈“大国战略”;而反对者则又以损失无算为由,批评毛泽东决策失误。
  ——客观的说,毛泽东的决策没有错:
  ◆ 不出兵,苏联援助全部“泡汤”,甚至连上海的防空部队(苏联“巴季茨基团”,或译为“巴基斯基团”)都将以支援朝鲜名义调走,联合国席位问题更不用说了;
  ◆ 不出兵,金日成早已做放话要领导打游击。而这“祸水”斯大林肯定是不接收的,是要踢向长白山的。“小营长”把本已逐步撤出亚洲的美国人拉回了朝鲜半岛,接下来还要把美国人拉进长白山;
  ◆ 不出兵,没了苏联军事援助和工业援助,中共政权稳定不保,蒋介石“反攻大陆”有望;
  ◆ 不出兵,此时在美国人眼中已是“恶人”,修好中美关系与信任一时遥不可及。
  ……
  ——站在毛泽东和中共的立场,出兵是唯一选择,只是:
  ◆ 出兵,中共需要借此开出与己有利的清单,要求苏联加倍援助。而这方面,中共显然做的不够,飞机大炮后来居然要还钱!
  ◆ 出兵,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需要及时“止赢”。而这方面,中共显然也没做到!
  ◆ 出兵,也更需要借此与“敌人”(西方)建立对话渠道。北朝鲜从韩战至今,一直在强国(包括美国、中国、苏俄、日本、韩国等)中多方周旋而获利,但中共却呆板的与“敌人”结下世仇,这与现代外交原则完全不符!
  ◆ 出兵,对国内老百姓和民主党派,需要一个历史的交待。这方面更不能“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而韩战对中国更大的伤害,除了数十万长眠于朝鲜的年青官兵和经济外,
  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暴露无遗,中国(大陆)的“软肋”和“命门”也暴露无遗。再加上外交方针的不灵活,使得至少20年时间内中国长期处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包围之中。
  这,绝不是站起来了,而是被列强吃定了,一直吃到当代的两岸问题。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但是,中共没有好好把握韩战的机会,没有反被动为主动(争取苏援上的利益,建立与西方对话渠道,争取其它利益交换),这是当代中国(大陆)外交需要认真反思和总结教训的。

■ 苏联,背上包袱

  有人认为苏联是最大的赢家,中美直接爆发对抗,而苏联从未正面介入。甚至认为韩战削弱了美国实力,又给苏联二战后的恢复争取了时间。
  但这些都很难成立,
  ·苏联战后问中国(大陆)要钱,但却对朝鲜的援助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大部分是无偿军援和经援。这对苏联是直接的经济付担;
  ·韩战并未给苏联赢来多少二战重建时间,反而将苏联的目光从欧洲始终分了一部分到远东;
  ·斯大林希望平衡对华与对朝的影响力,(暂时)遏制中共政权的发展。但结果斯大林苏联不久也就垮台,中共也未就此一蹶不振。继任的赫鲁晓夫并未从韩战中收益多少。

■ 美国,被遗忘的战争

  韩战让美国正式重返亚洲舞台,
  ·美国势力看似得以扩张,但是因为韩战的国际形势误判,直接导致美国反共情绪的极端化,麦卡锡主义盛极一时。以此带给美国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伤害,还是难以计量;

图:约瑟夫·麦卡锡。时为美国参议员的麦卡锡将美国陆队未能击败志愿军与朝鲜军队的原因,归咎为美国内共产党的出卖。而后麦卡锡主义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美国政治的主流话语权,甚至美国会参议院专门成立“非美委员会”彻底调查与中国革命有关的人士的忠诚问题。

  ·不过韩战中的死敌美国,反倒是最先利用了中国(大陆)的一个“命门”——联合国席位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捞到了双赢的结果;
  ·而由于之后越战的深陷,韩战在美国早已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

注:——
  ◆ 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还被广泛引用,以证明美国承认败于中共的“名言”,“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本身就是一个严重断章取义的误导,
  ——此句原话是,“布雷德利将军在谈到麦克阿瑟将军,把在朝鲜的战争延伸到轰炸中国满洲和封锁中国海岸时回答,‘坦率地说,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布雷德利告诉参议院委员会,‘这一战略将涉及到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出处是1951年5月28日,美国《TIME》杂志采访“布雷德利”将军时的一段话。(《TIME》采访原话:Poised and coldly emphatic, General Omar N. Bradley answered Douglas MacArthur and his arguments for extending the war in Korea by bombing sanctuary bases in Manchuria and blockading China's coast.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Bradley told the Senate committee,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 此话针对的是,麦克阿瑟要求“轰炸中国满洲和封锁中国海岸”;
  ◆ 所谓“错误的敌人”指的也不光是中国,而是包括苏联参战;此话的“原作者”也并非布雷德利一人,而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 日本,“第一桶金”

  日本毫无疑问是韩战的小赢家。虽然没有参战,
  ·但是韩战联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是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第一桶金”。而且这“第一桶金”是决定性作用的,奠定日本之后成为经济强国的基础;
  ·而美国在韩战时由于对日本的战争支援依赖,又重新启用战前旧日本行政官员。甚至很多二战战犯相继复出,重新扮演日本政商各界的重要角色。这些人日后成为当前日本政坛右翼势力的创始人。

■ 台湾国民党政权,“安全保障”

  韩战毫无疑问的救了国民党政权一命,
  ·对于败退台湾的国民政府而言,已被美国人认为“腐败透顶”“无可救药”的蒋介石政权,又被重新重视;
  ·此外,韩战后的大量美援,成为了台湾当局重新经济振兴的“启动资金”;
  ·而中共“命门”被美国发现后,台湾当局获得的最丰厚成果便是“安全保障”。美国又重新将“台湾”纳入防御体系,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等一系条约和军援法案;

图:由韩战重获美国重视的国民党政权,其空军侦察机对大陆的长期侦察结果,让美国主动意识到中共政权从根本上未想与美国对抗,而(在60年代)与苏联彻底决裂。而大陆与美关系转暖的交换条件,恰又是韩战时中共的“命门”之一,联合国席位问题。

  不过,台湾有意无意的也(或)回报给了大陆一项“贡献”,
  ——当年“犯窜”大陆的蒋军侦察机,以及一批批派遣的“美蒋特务”,最终让美国的情报机构做出主动向中共伸手的外交决策。

■ (北)朝鲜,国际地位

  除了朝鲜国民百姓利益外,其他无论哪个角度,北朝鲜都是这场战争的赢家。
  金日成此后再也不是斯大林面前卑躬屈膝讨援助的“小营长”,也不再是毛泽东面前恭维讨好的“基层(中共)党员”,
  ◆ 金日成的朝鲜劳以此彻底铲除了朝鲜共产党残余力量,肃清了人民军中的“延安派”与“苏联派”。金日成政权得以异常稳固,而且让世界知道了北朝鲜(发动战争)的能耐;

图:朝鲜劳动党党旗。在金日成归朝前,朝鲜半岛全境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只有朝鲜共产党(1925年4月成立,或其他马克思主义组织),根本没有劳动党。劳动党由金日成在1946年成功清除了朝共“关西派”领袖玄俊赫等骨干后,由朝共与新民党合并成立。通过朝鲜战争,金日成至1958年彻底将“国内派”和“延安派”清除完毕。其中韩战功勋外相朴宪永(1925年朝共建党领导人)于1955年12月被处决。而到1961年又将“苏联派”清除干净。至此,朝鲜半岛所有与“朝鲜共产党”有联系的人士已完全铲除。

  ◆ 甚至在经济上,靠着苏联和中国两边收益,在1950年代~1960年代创造了所谓“千里马速度”。一度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上超越南韩;
  ◆ 而由韩战尝得战争甜头的朝鲜,从韩战至今,每个历史时期都在以战争作为“万能宝剑”(引述,金正日语);
  ——2009年5月27日,北朝鲜政府宣布不再遵守1953年所定下的停战协议。当前朝鲜半岛,国际意义上已处于“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