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鬼斩测评:探访金三角,那里依然“有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09:06
        从曼谷乘飞机向北,飞越辽阔的湄南河平原后,机翼下的山峰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密,一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泰国最北部的清莱府机场。
  《世界博览》特约记者换乘汽车驶上泰国一号公路,两旁连绵起伏的山峰逐渐增高,路边的村庄多以山川、河流名字命名,巨幅的“吸毒者必亡、贩卖者必抓”宣传牌不断出现,提醒我们已经进入举世闻名的世界毒品生产中心。   重返“金三角”
  今天在“金三角”已经看不到鸦片马帮从雾气弥漫的密林中披荆而来的景象,路上多是背着竹篓从田里归来的村民,山岗上郁郁葱葱,曾遍布山梁的鸦片田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水稻、茶叶、蔬菜梯田从山坡一直延伸到谷底。但20世纪60年代,“金三角”地区罂粟遍地、海洛因加工厂密布山林,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每年经“金三角”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左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泰国、老挝、缅甸先后发出“禁种令”。经过泰老缅三国的努力,“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已从1998年的66%下降到10%左右。虽然金三角地区的鸦片种植业逐渐衰退,但安非他命和大麻等毒品的贸易额却出现上升的趋势。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过去十年中,缅甸逐渐演变为东南亚地区一个主要人工合成毒品生产国,来自缅甸的人工毒品主要是甲基安非他命类兴奋剂(俗称冰毒),与缅甸东部掸邦接壤的中国、泰国和老挝受害尤为严重。
  在清莱,标榜“金三角”一日游的主题线路很多,但那些号称进入泰缅边境探秘毒源的旅程只能看到一些破烂的村庄民房。现在的“金三角”早已不是当年硝烟四起的多事之地,这里山青水秀,星星点点的泰式木屋错落其间,竹子搭建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山林中经常可见拥抱自然的背包客,清莱这座清凉、宁静的小城正在打造泰北“宜居城市、未来之门”。
  当地的边防警察向《世界博览》记者介绍,在泰国政府强大的禁毒攻势下,“金三角”毒品产地已经大部转移到缅甸境内。毒品主产区向北转移至与中国云南省紧邻的缅甸北部和老挝北部地区,缅北掸邦高原成为毒品生产、加工、贩运的主要地区。这里罂粟种植面积约八九十万亩,年产鸦片近千吨,占金三角毒品总产量的85%以上。
  记者从清莱省会出发前往泰缅边境,路上先经过湄占检查站,然后又遇到清盛和湄塞检查站,警察在仔细检查过往摩托车和长途汽车,因为边境上毒品贩卖仍然存在、形式更加隐秘。
  一个小时后,记者到达“金三角”的核心地带——索洛,泰老缅三国边界交汇处的小镇。以索洛为中心的“金三角”有傈僳、阿卡、克伦、拉祜等许多土著民族,不少人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习惯,其村寨围绕着新辟耕地不断迁移,这一原始生产方式很适宜种植罂粟,一片片茂密的丛林砍倒烧毁后,肥沃的腐殖层就可以使鸦片连年丰收。
  索洛有一个标志性的“金三角”牌坊,由大理石制成,高4米,门楣上有“金三角”地区的地图,上面用泰、英两种文字刻着“金三角”。记者站在泰国一侧的山坡上眺望三国交界处,湄公河从北边迤逦而来,分开了老挝和缅甸,而泰国与缅甸被从左边流来、汇入湄公河的索洛河分开。在湄公河这岸,有热闹喧嚣的游客和集市,而对岸是缅甸、老挝建立的特区,主要项目是吸引周边游客的豪华赌场。   索洛不再种罂粟
  索洛属清莱府清盛县黛东地区,黛东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与缅甸有27公里长的边境线,包括湄占、湄发銮、湄塞、清盛等县的傈僳、阿卡、拉祜、苗族等29个少数民族村寨,山民一直依赖砍伐树木、种植鸦片为生。
  从1969年起,泰国开始推行保护泰北地区水源林区、减少山民种植罂粟和促进就业的皇家计划,通过发展替代种植,以求根除罂粟。在铲除罂粟后,派专家对当地土壤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气候条件,改种水稻、鲜花、蔬菜、水果、咖啡等作物,同时传统发展手工业,目前生产各类产品达350多种。2009年,黛东地区参加替代种植计划的农户达到97882户。
  为了考证替代种植,《世界博览》记者从索洛继续北上。四周山峰越来越高,柏油路面变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几个山头不时冒出浓浓黑烟,一些山民仍在进行原始的刀耕火种。半小时后,记者来到海拔近千米的村庄——萨诺村,这是周围最高的山村,距缅甸仅几公里,对面缅甸、老挝的山峰清晰可见,至今依然是“金三角”毒品贩运的必经之道。
  萨诺村世代居住着阿卡族山民,以前不仅村民吸食鸦片、也曾种植罂粟。名叫磨奇的阿卡族老人告诉记者,以前三十多户山民都住在山上,种植的水稻不够吃,肉类食品只能靠打猎,村民营养不良、容易生病,生病后就吸鸦片治病。
  1978年萨诺村开始进行替代种植,泰国皇室和政府帮助村子修建水利设施,然后铲除罂粟,恢复土壤,经过挑选后,开始种植芒果、荔枝、蔬菜和鲜花,产品由相关机构负责销售。
  因为质量有保证,目前这里的辣椒、茄子、空心菜全部销往清莱医院。此外,政府还帮助村民养殖羊、猪、鸡等家畜。现在,大部分阿卡山民都搬到山下,盖起了砖瓦房子,不少家还买了摩托车、安装卫星电视,村里还有一所学校和医院,很少有人再用鸦片治病了。
  负责萨诺村替代种植的瓦汕把记者带到一块花圃旁,记者看到学校放假的弥德和叻笃姐弟正在帮助大人打理花圃,瓦汕告诉记者,种植一百多平方米的鲜花,村民3个月就可以收入1万多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4.6泰铢),种完鲜花后还可以接着种菜,挣更多的钱,村民生活好过多了。   “毒物”已经退入深山
  除了替代种植,发展旅游业也是提升“金三角”经济水平的一条道路。这里三国交界,语言不同、文化各异,对游客极具吸引力。泰国特意命名的“金三角”、鸦片种植区改造的皇太后花园,还有美斯乐中国村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老挝也在打造“金三角”经济特区,湄公河对岸的特许娱乐区规模宏大,记者不时看到有游客乘船前往老挝。而缅甸推出了大毒枭坤沙巢穴旧址、边境第一城大其力以及湄公河三国游等活动,来来往往的游客促进了“金三角”经济的起步,这里逐渐呈现出繁荣、热闹的景象。
  但是由于部分山民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而且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易受气候影响,而鸦片始终不愁没人买,目前仍有一些山民跑到深山里种植。
  清莱府禁毒官员塔纳鹏告诉《世界博览》记者,战争、毒品、贫穷相互交集,战争需要武装力量、武装力量需要资金、贫穷需要种植鸦片,三者形成恶性循环,是难以彻底根除毒品的主要原因。
  虽然“金三角”地区的鸦片种植已逐渐衰退,但其他种类毒品的贸易额却出现上升的趋势。泰国出现的毒品中,有80%来自清莱、清迈和夜丰颂府的17个县市,因为靠近毒品生产基地,这些地区毒品问题依然严峻,泰国将进一步强化边境地区的肃毒政策。       (据《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