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臣服 txt全文下载:中国大规模进口美国玉米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0:23:56
 中国逾十年来首次向美国大规模购买玉米的交易引发了一场争论,即美国最大的农作物出口是否正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但有可能解答这一疑问的一方──中国政府却几乎缄口不言。当一艘载有美国玉米的船只6月份抵达中国东部沿海的龙口港时,引发了人们的兴奋之情。这是大约15年来第一艘满载有美国玉米的货船停靠中国。接下来又有四艘抵达。中国今年来已自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进口了约120万公吨的玉米,相比之下,前些年中国从所有国家进口的玉米还不足10万吨。 对于这一进口突然大幅增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农民、交易员以及农业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表明随着中国人变得更加富有,期盼已久的向中国大幅出口玉米的时代已经来临。其他人则认为这也许只是由中国最近的干旱问题引发的昙花一现的现象。  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国际谷物项目(International Grains Program)的经济学家奥尼尔(Jay ONeil)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今年肯定与近年来所发生的任何事都有着很大不同。他还说,中国最近的玉米进口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国家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求,而可能出现的农作物产量短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更加严峻的风险。这一变化显然将增加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还会推高商品价格,加大价格波动性。  预测中国玉米需求的问题因中国政府严格的保密举措而变得复杂。共产党长期以来都将实现粮食供应自给自足作为维持社会稳定的核心因素,中国领导人今年早些时候也重申,到2020年底时中国所消耗粮食至少95%将由自己生产。不过这一政策的细节却处于严格保密中。自给自足普遍被认为是中国过去几乎没有进口玉米的原因,即使是在国内价格高于全球的情况下。  除了中国政府,没人能弄清楚今年获准的玉米进口究竟只是暂时,还是预示着一种长期的转变。一位研究中国粮食政策的西方行业官员说,中国政府对粮食储备的规模秘而不宣,而一些观察家又对政府已公布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但政府某些方面的做法在30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并没有多大改变。有关玉米的困惑,正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反映。预计中国将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其重大政策仍然是由党的少部分领导人秘密制定的。外部专家对官方数据透明度的缺乏常有怨言,而北京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曾扰乱全球的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真相,可能会有风险。有关国家机密的法律模棱两可,一些分析人士因为搜集中国认为敏感的商业信息,就曾被当局利用这种法律投入监狱。上个月,美籍地质学家薛峰(音)因为研究中国油井的分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中国农业部回绝了有关玉米政策的采访请求,说这个话题过于敏感。商务部和主要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也拒绝了采访请求。连中国国内的西方专家都拒绝公开讨论这个话题。作为中国玉米形势敏感性的反映,奥巴马政府有意在近期输华玉米的问题上不多说话,尽管这届政府已经把扩大美国商品出口当作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部分。  发改委上周少见地就玉米问题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声明对近期的玉米进口做了淡化处理,说它是由国内玉米价格升高带动的,但强调这不会损害中国玉米种植户的利益,并且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足的。声明没有谈到近期大量进口玉米会持续多久。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中产阶级的不断增长加剧了玉米供应的紧张,因为他们消费的猪肉、牛奶和鸡蛋越来越多,而相关的牲畜都吃玉米饲料。中国东北玉米种植带过去两年遭遇严重干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供给的担忧。中国过去曾是净出口玉米的主要国家之一,同美国构成竞争,但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出口量已从2006年的300多万吨下降到仅13万吨。  ----------------------------------------- 
2010年08月06日 15:04 PM
 小麦价格上涨引发粮食危机恐慌
虽然还不至再度引发2007年至2008年那样的粮食危机,但当前小麦价格的上涨——几乎是以40年来最快速度——很可能蔓延到玉米等其他作物,推动全球零售价格上涨,从而演变为价格的全面盘旋上升。 2007年至2008年的危机是三十年来的首次,期间大宗农产品成本飙涨至历史最高,从海地到孟加拉国等多个国家发生了骚乱。那场危机推动小麦价格在美国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蒲式耳逾13美元。 昨天,芝加哥小麦交易价格接近每蒲式耳8美元,自6月中旬以来已经上涨了80%。然而这次,全球处境要好过上次。在两个大丰收年之后,农场主们的仓库里囤积了大量谷物。而在2007年至2008年,由于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的一批国家广泛欠收,谷物存货几乎耗尽。 例如,美国农场主现在座拥3000万吨左右小麦,2007年至2008年时只有800万吨。传统上,美国农场主是全球谷物市场上最后可依靠的出口商。现在,大米、玉米和其它大宗农产品的存货也位于健康水平。 “小麦库存目前高于2008年小麦价格飙涨期间的水平,” 世界最大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商嘉吉(Cargill)表示,力图缓和价格上涨趋势。“美国小麦收成很好。”另外两个因素,也在缓和着眼下这场危机:目前石油价格低于2007年至2008年时的水平——当时基准的西德州中质油曾飙升至近每桶150美元——所以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更低。乙醇和其它生物燃料需要消耗大量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和油菜籽。同样,更低廉的能源价格意味着更便宜的肥料成本,所以农场主可以更轻松地扩大产量。具讽刺意味的是,全球经济危机反而抑制了粮食危机的发生,因为对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因之减少了,尤其是用于养肥牲畜的饲料谷物。联合国粮农机构总干事雅克·迪乌夫(Jacques Diouf)表示,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应该能阻止危机的发生。他指出,全球谷物库存已经从2007年至2008年时的30年低位——427吨,上升到了现在5.28亿吨左右。 但他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恐慌性购买和出口禁令可能给价格上涨火上浇油,引发投机行为,并导致世界走向类似2007年至2008年那样的危机。“我不认为我们正走向一场新的粮食危机,但无疑是有风险的,”迪乌夫表示。决策者们表示,小麦短缺是否会转变成一场粮食危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天气,和各国政府的反应。未来6个月里,天气将至关重要,因为全球供应将取决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它们将在12月收成小麦。译者/李裕 英国《金融时报》 哈维尔·布拉斯 伦敦报道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