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最好的青春:基金定投10年亏损的概率几乎为零!要避免四大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40:28
投资时间越长,亏损可能性越小,定期定额只要投资超过10年时间,亏损的概率几乎为零
  理财周报实习记者 陈凯眉/文
  基金定投虽能平均成本,控制风险,操作简单,省时省心,但种种的这些特点,并不意味着定投无甚讲究。定投也有投资组合的和适时配置的艺术,稍不注意就容易落入误区:
  误区1:因恐惧而暂停
  基金投资首先必须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基金的特点是集合投资、专家理财,优秀的股票型基金往往能够获得与大盘同步甚至超越大盘平均水平收益。
  据Lipper和Bloomberg资料,从1983年到2003年这二十年间,美国股市经历了1987年10月因过度采用“电脑程序化”交易引发的非理性崩盘、1990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纽约9?11恐怖袭击等重大事件的冲击,但美国股票型基金仍然取得较为理想的长期收益,年均收益率达到10.3%,远远高出年均约5.6%的通货膨胀率,为投资人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因此,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工具。
  但是,当市场出现暂时下跌时,基金净值往往也会暂时地缩水,许多投资者因恐惧在下跌时停止了定投(甚至赎回基金)。其实,投资者只要坚持基金定投,就有机会在低位买到更多基金份额;长期坚持下来,平均成本自然会降低下来,从而无惧市场涨跌,最终获得不错的收益。
  根据基金定投的原理,大盘震荡时更不应该停止扣款,因为基金净值高时买到的份额数少,净值低时买到的份额数多,从而起到摊平波动风险的效果。如果投资者看到大盘波动就想停止扣款,也就错失了定期定额的优势了。所以,市场下跌的时候买的基金净值更多,当市场回暖时收益也更多。
  国内外统计数据均显示,投资的时间越长,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定期定额只要投资超过10年的时间,亏损的概率几乎为零。
  基金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没有一定的坚持精神,很难跑完整段赛程的。一位基金经理建议,“只要基金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投资者就可以持续定投,而不必做中途调整”。
  总的来说,只要扣款额度在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之内,就可以保障定投的持续性;只要投资者有长期投资的计划和合理的收益预期,就能够树立定投的信心,从而避免走向形式,或者将其作为一种短期的投资工具,才能发挥定投的本身的作用,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
  误区2:因上涨而赎回
  一些客户在定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基金净值上涨,担心市场反转而选择了中途赎回,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与其当初进行基金定投的初衷相违背的。事实上,许多人参加基金定投的原因是由于个人没有能力判断市场涨跌,因此必须借助定投来分享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一旦因净值上涨而赎回,实际上就是人为对股市涨跌进行了判断,从而再次陷入了“短视投资”的陷阱。
  基金定投如同财富之旅上的长途列车,只有坐到终点(通常坚持5年以上),才能有最大机会完成财富之旅,达到实现“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事先规划的理财目标。
  误区3:选错定投品种
  一些投资者对基金类型和风险收益特征缺乏了解,以为所有类型的基金都能够定投,从而选择了错误的基金进行定投。事实上定投平均成本、控制风险的功能不是对所有的基金都适合,债券型基金和货市场基金是收益一般较稳定,波动不大,定投没有优势。而股票型基金长期收益相对较高、波动较大,更加适合基金定投。
  如果定投资金3至5年内需要使用,建议选择股票仓位较低的混合型基金,而回避风险较高的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如果定投规划的时间较长,如针对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后的子女教育、养老等,则可以大胆地选择优质的股票型基金。
  专业人士认为,“既然定投适合做长期,则波幅较大的基金更为适合。可选择风险收益程度相对较高的基金品种,如股票型基金,因为其分散而长期的投资方法,可以很好地回避股市多空、基金净值起伏的短期风险。一般情况下,风险较高的基金,长期回报率高于风险较低的基金。因此,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更适合做定期定额投资,而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则意义不大。”
  基金定投还要关注基金业绩的高超性和持久性。高超的投资能力是保证定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选择投资业绩出色的基金进行定投,尽管单位成本高于选择其它劣势基金,但其建立在投资能力基础上的净值增长能力,仍可以保障获得正收益。但如果选择了运作绩效较差的基金进行定投,就很可能遭遇像股票投资时越补仓亏损越大的情况。
  误区4:对未来现金需求估计不足
  许多投资者对自己未来的财务缺乏规划,尤其是对未来现金的需求估计不足,或者将过高比例的资金进行房地产、实业等投资,一旦现金流出现紧张,可能中断基金定投的投资。由于基金定投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中途下车可能离目标还有很远,尤其是股市有涨有跌,如果在股市低潮时急需用钱,就可能“被迫下车”而遭遇损失。
  投资者应当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经济实力而制定扣款额度。如果为了顺应定投,采取透支资金,尤其是借贷资金定投,只会增加投资的心理负担,带来投资中的压力,并不利于定投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