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客专有咋: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6:08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 方平; 【导师】 郭德俊; 【作者基本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3, 博士

【摘要】 自我调节学习是教育心理、动机心理、情绪心理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指学习者主动运用元认知调节策略和动机情绪调节策略、选择适当方法、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自身学习的过程。该理论强调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观点符合时代需求,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目前研究多是探讨认知因素和其他因素间的简单关系,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整体性研究,横向上极少涉及情绪调节和动机调节,纵向发展研究涉及面窄。同时,研究方法主要限于问卷调查,其结果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鉴于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分为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效能感、动机情绪意志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因素随年级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作用;采用实验的方法探索自我调节学习中动机调节发展的特点和不同水平的自我调节学习者动机调节的特点;采用实验的方法探索自我调节学习中情绪调节发展的特点和不同水平的自我调节学习者情绪调节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不同年级其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模式不同,即初中三个年级自我调节学习中认知、动机、行为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模式,各模式中变量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初中生不同年级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模式不同,对低年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作用明显,对高年级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动机情绪意志和资源管理策略作用明显;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中动机调节发展的特点是:高年级选择综合能力提高任务的频次高于低年级,低年级选择有关考试的任务的频次高于高年级;初中生自我调节水平高的学生选择综合能力提高任务的频次高于自我调节水平低的学生,自我调节水平高的学生比自我调节水平低的学生更具坚持性;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中的情绪调节发展的特点是整体上各年级间情绪调节水平差异不明显,在某些部分,初二年级情绪调节水平稍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初中生自我调节水平高的学生其情绪调节水平高,反之,自我调节水平低的学生,其情绪调节水平低;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动机、情绪调节水平在整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首次将动机意志、情绪等因素纳入自我调节学习模式,使认知、动机情绪和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其次,利用结构方程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模式,发现较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可以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其学业成绩主要受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影响,随年级增高,元认知、认知策略构成对学业成绩的主要影响;自我效能感,动机情绪意志,资源管理策略则起着非常 重要的间接作用。第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初中生自我 调节学习结构中各因素发展的特点,比较了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在模式上的不同,探索_了动机调节和情绪调节发展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自我调节学习领域的研究,突破了目前多 数同类研究仅采用相关法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 更多【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动机调节情绪调节发展模式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33     1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9-24     2 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现状 24-31     3 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31-33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总体设计 33-38     1 问题的提出与总体假设 33-35     2 研究方法 35-38 第三章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研究(研究一) 38-65     1 研究目的 38     2 研究假设 38-40     3 研究方法 40-42     4 研究结果 42-60     5 讨论 60-64     6 小结 64-65 第四章 自我调节学习中动机调节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研究二) 65-76     1 研究目的 65     2 研究假设 65     3 研究方法 65-67     4 研究结果 67-72     5 讨论 72-75     6 小结 75-76 第五章 自我调节学习中情绪调节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研究三) 76-98     1 问题提出 76     2 研究目的 76     3 研究假设 76-77     4 研究方法 77-79     5 研究结果 79-93     6 讨论 93-96     7 小结 96-98 第六章 综合讨论 98-103     1 研究结果分析 98-101     2 研究创新之处 101     3 研究局限和展望 101-102     4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17 附录一 117-119 附录二 119-122 附录三 122-123 后记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