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宝来质量怎么样:年终检查要“十少十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07:35

年终检查要“十少十多”

年终岁尾,各党政机关都在开展一些规模和内容不同的年终检查。应该说,一年过去,领导和机关到基层检查考评工作,肯定成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促进明年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实属必要。如何科学、合理、廉洁、高效地搞好年终检查,是摆在各级领导和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十少十多”。
少点“预约检查”,多点“机动检查”。领导干部下基层提前打招呼,透露检查事项,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为领导干部,要想掌握基层实情,了解基层现状,就应做到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不把检查的相关事项,如时间安排、检查内容等告诉下属和基层,尽可能多来些“微服私访”和“机动检查”,看一看被检单位的真实情况,听一听基层真实的心声。
少点“套餐检查”,多点“自选检查”。部分基层单位怕检查、怕出现问题,事先做好一些工作供检查领导“参观”。在上检查时,领着检查人员看着看那,看的都是心里有底的工作,事先准备的工作,座谈的人员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哪方面做得好,就让检查人员看哪方面,硬生生把“迎接检查”为“套餐参观”。因此,检查人员要认识到,到基层检查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不能人让看什么就看什么,应该是多看不让看的,多走不让走的,才能达到检查的真正目的。
少点“宴收检查”,多点“验收检查”。检查验收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每当年终岁末或重要工作到了收尾阶段,上级都要进行检查验收,这无可厚非。但个别同志把下基层检查视为享受的契机,吃好、喝好、玩好成了主要目标。一些被检查的单位也把心思用在让检查组生活舒服、满意上,以博得检查组的好印象。就这样,检查工作成了“简单问问,面上看看,品品茶水,听听汇报,看看风景,侃侃大山,喝喝小酒”,打道回府。这样的“检查宴收”不仅不能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更败坏了风气。
少点“本表检查”,多点“实效检查”。时下,有些单位检查工作时,只检查受检单位的各种登统计和“本表”,主要看落实了多少登统计、开了多少会议、发表了多少文章、组织了哪些学习、举办了哪些活动等一些有形的东西,而不是深入到现场去了解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这种检查方法既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又容易助长形式主义。笔者认为,检查组检查工作,既要看“本表”上记录的东西,更要听群众所反映的情况以及看实实在在的变化;既要查看上级强调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更要检查制度规定的日常性工作做得如何。
少点“找茬检查”,多点“帮带检查”。检查既要发现问题,更要实施指导。但是当前的各级检查中,不少检查人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查不出问题就体现不出自己的能力水平,在检查中喜欢“翻箱倒柜”,仅仅把“找问题、挑毛病”作为检查的最终目的,不能站在帮建服务基层,提高整体工作标准的高度干工作,导致基层“怕”机关检查、“躲”机关检查、“烦”机关检查。要改变这种现状,机关就要牢固树立“查出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成绩”的思想,不仅要做“查”的上篇文章,更要做好“帮”的下篇文章,确保基层查一次、帮一把、进一步。
少点“变味检查”,多点“务实检查”。一些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却曲解了检查的作用和目的,认为:多派几个检查组到基层,至少能直起到震慑作用。此外,一旦出了问题或事故,已经检查过了,至少不用负领导责任了。基层单位则揣着这样的想法:管它什么检查组,千万不能出问题。否则,单位评先进、个人想进步一切都完。于是,大家心照不宣:检查者走马观花过一遍,应付差使;被查者小心翼翼捂盖子,生怕闪失。因此,机关不能把“检查”当作推卸责任、威慑基层的手段,让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而应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基层工作中的失误或问题,了解掌握下级单位的真实情况,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少点“突击检查”,多点“长效检查”。为了使某个活动或者某项工作抓出成效,上级部门往往进行“突击检查”,想起来了就抓一抓,督促一番,想不起来了就放一放,扔在一边,时紧时松,给基层单位造成了以“突击”应对“突击”的尴尬。要确保成效,应该建立长效检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指出问题,促进活动或工作有效开展。
少点“各自检查”,多点“联合检查”。当前,部分领导机关不注意加强统筹,谁想检查谁就检查,结果是机关政出多门,基层应接不暇,经常出现“打乱仗、乱打仗”的现象,影响基层正常工作。为此,笔者呼吁,上级机关在下派检查组时,要少而精,不能多而滥,提倡多下综合工作组,少搞“单打一”。要注意把握时间节点,尽量避开下级单位工作繁忙之际,特别是要注意避开节假日。
少点“看点检查”,多点“看面检查”。现在的一些检查都习惯于看“点”,“点”上的工作满意了,整个检查工作也就满意了。所谓的“点”就是基层单位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培植出来的各个方面都能过得去的“窗口”,只要上面来检查,就把领导往“点”上一带,就“万事OK”了。有“窗口”固然很好,工作需要树立“窗口”,用“窗口”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但领导检查不应只看“窗口”,不看其他,在看到“点”上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面”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少点“随心检查”,多点“标准检查”。时下,有的检查计划不周密,随意性大,成员对检查业务不精通,致使检查时出现了“点菜”,想到哪检查哪,有的查没有的也查,一项工作查出好几样标准,查的被检查单位不知所云。笔者建议:一是制定细则,按制度查。对于各项检查标准,要由相关部门按相应规章制度,统一制定、下发符合实际情况的检查细则。二是业务熟练,查的精准。要在开展检查前,要对检查组成员进行精选,搞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