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烘干:宇宙间粒子、力的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8:54
宇宙间粒子、力的统一

〔摘要〕 本文秉持量子理论观点,从量粒子角度对中子、光子、质子、电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新的推论、解释。指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统一于中子,中子是宇宙的原始粒子。光子,质子,电子均为中子这种原始粒子的三种同量不同积的量子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而以中子为力的媒介子将万有引力、电场力、电磁力、分子结合力统一起来:万有引力、电场力、电磁力分别是质子、电子以中子为媒介的、对环境的作用;分子结合力则是万有引力、电场力、电磁力这三种力的综合体现。然后在这些推论的基础上,对常见的物质现象:“核聚变”“核裂变”“超导”“墒”做出新的解释,试图通过这些解释印证关于粒子、关于力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中子背景 富余中子 同量不同积 体积富余 粒子的统一 力的统一

宇宙无边无际,然而,宇宙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并不是混乱无序的,相反,它们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的结构存在的。宇宙无边无际,却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不管我们把目光投向何方,从遥远辽阔的星系,到原子的极幽深处,我们都能看到精妙的规律性及组织:从原子和分子,到晶体、生物,到行星系、星团等等,莫不井井有条。而且,宇宙物质系统的行为也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而是有章法、成系统的。科学家们面对大自然难以捉摸的美和精妙时,常常感到一种敬畏和惊奇。由于作者本身并不具备高深的数理理论,无法从数的角度做出严密的推算,所以本文以“科普+论文”的形式,表达对我们已经观察到的微观自然现象的新的解释。
由于我的推断的起点在于对粒子作了全新的假设,所以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解释都可能有异于经典理论。因此阅读时不妨先认可我对粒子全新的假设,待阅读全文后再另作决定是否予以否定。文中的黑体字往往是相应部分的关键词语,阅读时要稍加注意。

第一章   粒子以及粒子的统一

从几何意义上说,宇宙间最稳定、最自由、最有序化、最完美的几合体是球体,球体的体积(V球=4/3πR3),表面积(S=4πR2),球中心剖面的面积(S=πR2),球体的最大周长(L=2πR),最大直径(2R),半径(R),中心质点到表面的距离(R)全向相等。其中π值在宏观世界里是一个常数,在微观世界里应该也是常数(这是第一个由宇宙创造的数值)。那么球几何体各种积量均决定于一个统一的变量:半径R。这一特点是任何其他形状都不具备的,再没有哪种几何体如此完美。那么,如果不考虑时间维因素的话,宇宙应该是球形的。宇宙中的第一物质形态(量粒子)——光子、中子、质子、电子应当也是球形的。宇宙中第二物质形态——宏观物质的普遍形式是球形的。
宙物质总的来说分为两种形态存在,第一种是自由粒子汤状态,如宇宙的中子背景、光子、质子、电子;第二种是由数量不同的中子粒子、质子粒子、电子粒子的组合状态,包括原子态(元素)、分子态、离子态、等离子态。至于宏观世界上的物质(如矿石、星球、星云)则是第二种物质形态集合化、规模化。
那么宇宙为什么能够从第一物质形态(量粒子)出发,发生剧烈的爆炸、制造出宏观物质——原子、分子、星球,然后又在漫长的时间里将这些宏观物质——原子、分子、星球聚拢,再压缩为第一物质形态(量粒子)——光子、中子、质子、电子,又回到爆炸状态?这种循环往复的推动力来自何方?
中子、质子、电子怎样形成呢?这就要从宇宙大爆炸前夕说起。
1. 中子、光子
关于粒子,首先要明确:它们是能量子。按照量子论的观点,对宇宙间初始粒子,我要提出的观点是: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原本为同一量子,它们是同一量子的四种状态。
宇宙的原始粒子是中子,宇宙背景中充满了中子,在观察实验中表现为暗物质。在自由状态下,中子以及其它粒子应该会“选择”球形。中子拥有能量和体积,但是它处于慢运动状态时我们不能轻易的在宇宙背景中观察到。中子的能量常数和体积常数决定于宇宙总能量和时间意义的关系。那么中子拥有的能量和体积应该有多大呢?这应该决定于球几何体的最小、有意义的体积是多少,也许这就牵涉到时间的最小意义。

222.242.142.*

2楼

由于所处的力环境不同,中子的体积不是恒定的数值(其实其它粒子也是如此),处在小于电子、大于质子这一区间里。宇宙背景中充满了中子,这些中子不受控于其它粒子(比如质子),所以属于自由中子。而元素中的中子在被极限压缩时,它的体积最小值接近质子;最大的中子(如真空环境)接近电子。元素中的中子在质子的引力作用下,体积被压缩,一旦从原子核中脱离出来,就会在一定时间里恢复到与宇宙背景中的中子(自由中子)一样大小,湮没在宇宙背景中子汤中,难以观察到,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但是,当这个中子运动速度超越了周围的中子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它。如果把宇宙背景中的自由中子叫做“静中子”或“冷中子”,那么低速运动的中子就叫“慢中子”或“热中子”。
当运动速度更快的中子穿行在“中子汤”背景中时,它会被挤压成线形,在中子汤的中子“球隙”之间穿行,这就是“快中子”。“快中子”的速度达到极限,成了“光子”。 由此看来“光子”是中子另一种形态:形状呈长条形,高速运行。中子挤压成光子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相对于中子而言光子只是改变了形状,但中子压缩成质子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压力足够大,二是这种压力是全向相等的。这些条件只有在宇宙“大原子”时期的万有引力环境中的宇宙“大原子”的中心区域才具备。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无法“制造”质子,而只能做到迫使原子释放出质子。在并不是全向相等的压力环境中,中子很容易向压力最小的方向点突破,甚至挤压成为长条形的光子在中子之间的缝隙中无碍地穿过,这也就是光子速度最快的原因。
所以,在中子反应堆中,只有慢中子因为形体变化不大,能够撞中原子上的中子引发核裂变。而快中子会被挤压成线形成为光子,它们能从中子空隙中穿过,难以击中另外的中子引发核裂变。当光子照射到原子、分子时有两种情况,1、长条形的光子就会撞中电子、中子引起电子、中子振动,而它自己转变为球形的中子。这种物质一定是对光的强吸收材料。2、如果物质中的原子、分子对物质中所有的电子、中子,都被强大的质子引力束缚束,电子、中子在原子或者分子中不能自由移动,那么长条形的光子就有可能碰不上电子、中子,从原子、分子之间的缝隙穿过。这种物质材料一定是透明材料。那么比中子体积大得多电子会不会
2.质子、电子
从我们所处的现在往后推演下去,宇宙中的一些星体随着物质总量的增加,质子(也就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总量不断增加。物质量越大,意味着质子数目越多,星体的引力(引力是质子体积亏欠而产生的)和也就越大。大星体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吞噬其他星体,体积不断累加,恒星→巨星→白矮星→中子星→质子星(黑洞)。
当星体引力和大到一定时,巨大的引力下,物质被压垮,分子被压成原子。此时,所有的物质都被巨大的引力吸引迅速奔向星体中心,星体体积锐减,最外层边沿形成真空,光子进入这个真空区域时,失去了周围的压力,恢复到中子状态,光子“消失”。这就是人们观察到的黑洞!黑洞的存在证明了一个事实:光子的传播速度并不是爱恩斯坦所说的那样:在真空中达到300000千米/秒。事实可能是:光子进入真正的真空区域,即进入了四周连中子都没有、不存在压力的环境,光子迅速改变形状,由线形变为球形,恢复到中子状态。
当黑洞吞噬周围的物质,并把它们压碎为粒子这一过程不断进行下去时,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巨大的“粒子球”,这就是宇宙“大原子”。这时光子状态的中子没有了,宇宙一片漆黑。不过这漆黑的宇宙造出了质子、电子。
中子被全向力(如引力场中)作用状态下,被压挤掉原有体积,只剩下能量,这种极端状态的中子就是质子。中子被压缩为质子时挤出的体积被巨大的引力环境的另一个中子得到,这个体积富余的中子就是电子。质子由于被压挤了体积,只剩下能核,因而时时处处向周围的粒子如(中子、电子)“索要”体积,这一“索要”特性也就决定了质子有吸引其他粒子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就是万有引力!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3楼

这些粒子中,质子之间的吸引力最大,因为都亏欠体积,于是在宇宙“粒子球”的中心区全是质子,巨大的引力指向“大原子”中心。那些没有坠入中心的质子,碰上电子时,发生湮灭;碰上中子时吸引住中子,在球心质子的巨大引力作用下坠入“粒子球”的中心区。宇宙“大原子”就成了这个模样:中心区是质子区,往外一层是中子区,最外一层是电子。质子区密度并不相同,外侧密度最小,每一意义单位最少1-2个质子,但这种总质子数最多;而内侧质子密度最大,每一意义单位达100多个质子,但这种质子总数最少。这一数量规律告诉我们几个事实:
1.宇宙间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并且一一对应。
2. 质子区中质子的密度不同,这一特性决定了宇宙大爆炸后核内质子数不同而相区别的各种元素。
3.不同密度的质子总数也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宇宙大爆炸后元素的丰度。
如果要在宇宙背景汤中描述质子粒子的特性,它们应该是这样:质子因为缺欠体积会吸引周边的中子,使这些中子发生形变,质子处于中心位置。或者也可以这样解释:质子处于中心位置,虽然它被压缩掉体积,大小远远小于自由中子,但是它毕竟占有一个粒子的位置,处在相切的自由中子之间的中子球隙上。由于质子太小,无法撑出像自由中子那样大小的空间,于是周边的中子向这个质子塌陷,其效果和“吸引”一样。这种情形就是质子的电场。如果质子发生运动,那么它会“吸引→排挤”前方中子的同时吸引沿途的中子。如果环境中的中子也在定向运动,这个质子就会因此而发生方向偏转。
电子则由于其体积大于自由中子,在中子汤背景中电子显“浮力”特性,对周围的中子表现出排斥,这就是电子的电场。如果电子发生运动,那么它会排挤前方中子的同时排挤沿途的中子。如果环境中的中子也在定向运动,这个电子也会因此而发生方向偏转。显然,在同一定向运动的中子环境里,由于质子“吸引”、电子“排挤”特性刚好相反,质子、电子偏转方向也就必然相反。这一特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借助背景中子汤观测电子的偏转,从而了解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
3.宇宙大爆炸
当宇宙“大原子”中心区的质子总数不断增加的时候,引力随之增加,其结果是中子层内侧的更多中子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被压缩,被迫“放弃”其体积,变成质子,中子层的外侧的中子得到那些被迫“放弃”的体积变成电子。中子层在双向消耗中越来越薄,而质子、电子层越来越厚。方向指向“粒子球”质点的引力不断增大。如此继续,待到中子层被消耗告罄,质子、电子会猛然接触,于是剧烈的“湮灭”即将爆发了。
与此同时,在宇宙“粒子球”的中心,质子密度越来越大,质点上的那一个质子被巨大的引力压碎变形。原本方向指向这个质子、并在这个质子的中心相交的整个引力场忽然失去了方向焦点,引力线纷纷错位;或者由于失去了质点,引力方向从焦点处开始向“粒子球”外围依次迅速反转,“粒子球”的引力场进入反序状态。就像一系列一端共点的辐射弹簧,在剪掉共点后,弹簧迅速从中心点飞出一样,宇宙大爆炸开始了。

4.粒子造物运动
宇宙在大爆炸前夕,是这样的一个“粒子球”,或者是一个大“原子”:最外一层是电子区,往里一层是中子区,中心区是质子区。引力场失去了方向焦点后,引力线纷纷错位;或者由于失去了质点,引力方向从焦点处开始向“粒子球”外围依次迅速反转,不同密度的质子团纷纷向外飞散。当质子团碰到中子时,质子吸引中子,可是其引力不足以夺过中子的体积(中子自己也只有本分体积,没有富余体积)。而当质子吸引上电子时,质子、电子在质子的吸引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排挤开隔在之间的中子,最终相互接触,发生碰撞,质子向电子索取所欠的体积,电子吐出它富余的体积,二者均成为中子,留在碰撞的地方。它们在碰撞时排挤开的中子被迫快速直线运动,在穿越前方的中子汤时,被挤压成线性,从球形中子之间的缝隙中穿过,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光子。这一过程就是人们观察到的、关于质子、电子、光子三者关系的事实:质子、电子湮灭为两个中子、挤出两个光子。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4楼

另有一部分质子团碰到中子,于是吸引住等量的中子¬——原子核产生了,但是中子无法给质子团体积,(如果一个质子夺过中子的体积,那么这个质子就成了中子,而那个中子就被褫夺了体积成了质子)。于是携带着中子冲入电子层,又吸引上等量的电子——原子产生了。在整个宇宙呈一个“大原子”阶段所形成的质子区的不相同密度,在造物阶段造就了核内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另一面,质子区外侧密度最小,每一意义单位最少1-2个质子,但这种总质子数最多;而它的内侧密度最大,每一意义单位达100多个质子。但是在总量上,被压缩成每一意义单位达100多个的质子数最少。正是质子区这种密度、数量规律决定了后来宇宙物质的丰度。我们现在测量结果发现,氢占了宇宙中总元素的的70%,氦大约占了宇宙中25%。这是因为密度值=(1-2个质子/意义单位)的质子总量最多。
原子形成以后,按照完美的球体结构,每一个原子都是这样的:原子外层为电子、其次中子、原子核为质子。其他不遵循这种结构的情形,都发生了“湮灭”,因此宇宙总能量只有少部分以元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大部分以静中子(或称冷中子)的形式成为宇宙背景(或者叫它为暗物质),元素就泡在这样的宇宙中子汤里。
原子核子(即质子和中子)的几何直径约为10-12厘米。不过,核子比电子重得多,要用1840个电子放在天平的一端,才能同放在另一端的一个质子(或中子)相平衡。为什么是同一粒子质量却差得如此之大呢?这是由他们的体积决定的。相对于背景中的自由中子而言,电子的体积要大得多,电子的密度则要小得多,那么在中子汤背景对电子产生的浮力要大得多;与此相反,相对于背景中的自由中子而言,质子均在宇宙大爆炸前夕受到过巨大的引力的压缩,体积要小得多,密度则要大得多(靠近质子核的中子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还没有释放出体积),那么在中子汤背景对质子产生的浮力则很小。
元素之所以能由电子、中子、质子结合并保持稳定,其力量还是来源于质子的吸引力。当原子核中的质子只有一个时,被它吸引的中子、电子也分别只有一个,中子像果皮一样包裹着质子,但不是封闭的,这个原子的引力焦点落在原子核中那个质子的中心上,它的引力线是一维的。当核内质子数目为两个时,这个原子的引力焦点落在核内两个质子的切点上。它的引力线是二维的。当核内质子在3-12个时,这个原子的引力焦点落在原子核中质子两两相切所形成的空隙中心上。所以,原子的引力焦点有以上三种情况。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其引力都是由核内质子产生的,方向都指向原子核。众多的原子堆积在一起时,原子中质子所产生的引力相叠加,引力和增大,方向指向中心,这就是万有引力。
前面说过,质子是在宇宙“粒子球”时代挤压掉中子的体积而成的,它时刻要索回自己的体积,所以紧紧地吸引住中子,并隔着中子吸引电子。最外层的电子体积最大,是最里层的质子索取体积的真正对象,但是由于中间隔着体积中等的中子,所以质子、电子相隔相望,一般情况下电子不能在质子的吸引下坠入原子核中与质子相会,发生体积交换。而紧紧挨着质子的中子又没有足够的体积匀给质子,一旦它们彼此间发生体积交换,其中的中子失去全部体积变为质子,质子得到中子的整个体积变为中子,其结果还是一个中子一个质子。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一般情况下电子在绕核运行时,为什么不至于落到核中。
按照元素中粒子的对应关系,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应该相等。那么原子量应该是三者之和。但是事实上由于原子处在中子背景汤中,因而原子中的中子量检测不出,所以,原子的原子量=质子数+电子数。可是在元素周期表所反映的原子量并不是这样。科学家们发现轻元素碳、氧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中等质量的元素溴、钡等为1.3,而铀、钍等重元素则增大到1.6。即所以原子中出现了中子富余。为什么最简单原子核——氢核,它只含有一个质子,而最复杂的铀原子核却含有92个质子和142个中子呢?在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往往随着核内质子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即为什么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之差越来越大?元素中中子数量与质子、电子数不匹配,存在富余中子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要在原子的球形结构特点中找答案:当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增加时,它对周边的中子的引力越来越大,以至于使得最靠近的中子受到更大的压缩,中子层向核内塌陷得更深,那就意味着更多的中子和电子进入了核引力范围,所以大原子的富余中子数随质子数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可是为什么原子的电子数不见增加呢?道理简单:宇宙中质子、电子数是完全相等的,有多少质子,就有多少电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非常大 ,巨大的引力只是使这些电子缩小了运动区域,电子本身体积并未减小。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5楼

事实上,不同的元素非但富余中子数不同,它们富余中子场也是各不相同的。而具体状态下物质的富余中子的强度取决于原子核的引力和周边环境的静光子密度(即温度)。
1913年,玻尔把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和普朗克的量子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把原来只用于能的量子概念加以推广,为以后各种物理量的量子化打开了大门,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理论。其理论要点是,一.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行,二.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行时,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三.当电子从一个具有较高能量的轨道跃迁到具有低能量的轨道时,就要发射出能量,反之吸收。
为什么“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行”?从上面的推论中我们知道,质子、电子是同时产生、一一对应的,是由于宇宙“大原子”时期巨大的引力环境下,中子被压缩掉体积称为质子,而另一个在巨大的引力环境外的中子得到这一体积成了电子。在原子核内部,质子互相吸引,围绕在引力质点周围。由于核内质子数的不同,引力质点可能有几种情况。当核内质子数为1个时,引力质点在这个质子的中心;当核内质子数为2个时,引力质点在这两个质子的切点上;当核内质子数为3个时,引力质点在这3个质子两两相切所形成的孔隙中心;当核内质子数为13个时,在不考虑引力压力的情况下,即假设每一个质子所受到的压力相等,体积便都相同,由于一个球几何体最多能有12个相同大小的球几何体与之相切,引力质点必定在中间的那个质子中心(当然事实上由于中心的质子受到的压力最大,它的体积会被压缩的更小,因而外层质子也向内塌陷,轨道半径缩小,所以实际上这一轨道上可能容不下12个质子)。这样不论核内质子与中子如何结合,都存在不同的轨道,核内粒子的不同的轨道必然决定核外电子一一对应在不同的轨道上。
5.为什么“当电子从一个具有较高能量的轨道跃迁到具有低能量的轨道时,就要发射出能量,反之吸收”呢?由于不同的轨道受到的引力压力不同,当内层的电子跑到外层时,它必然膨胀体积,排挤周围的自由中子和电子,使周围的中子和电子运动;中子运动我们称之为热辐射,电子运动我们称之为电磁辐射。反过来,外层电子要想进入内层,必须有“力”使它受到压缩,缩小体积。
6. 富余中子与核裂变、核聚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有两个德国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原子核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一个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大致相等的部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核裂变反应”。最初是在用中子束轰击铀的场合下发现的,但是,人们很快就查明,靠近周期表末尾的其他元素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为什么靠近周期表末尾的元素才容易发生裂变?裂变释放的大量能量从哪里来?
答案在富余中子。由于原子的富余中子数随质子数增加而呈比例增加,这些重原子核已经处在它们的稳定性的边缘了,所以,尽管背景中子的撞击只提供很小的刺激,却已足以使它们一分为二。当重核分裂成相对小的几个原子核时,这些相对小的原子核吸引、束缚富余中子的能力减弱,分裂后的几个原子核它们富余中子的总和少于发生分裂的那个大原子的富余中子数。分裂过程中有多余的中子,这些中子进一步引起邻近原子核的裂变,而后者又能够导致更多中子的发射,产生更多次的裂变,也就是发生所谓的链式反应。只要原料足够多,被发射出的中子便有足够高的概率去击中其他原子核,并引起下一轮的裂变,从而使裂变过程自动持续下去。事实上,这可能演变成一种爆炸性的反应,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就把贮藏在原子核里的富余中子释放出来。重原子核具有这种不稳定性的事实,使人们想到应该怎样解释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百余种元素的问题。事实上,比铀更重的元素都无法存在很久,它们会在中子背景汤的作用下分裂。如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裂变成一个溴85核和一个镧148核,同时放出三个中子。铀235的质量为235.124,溴85的质量为84.938,镧148的质量为147.96,中子的质量为1.009。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6楼

裂变前后质子数不变:铀92 = 溴 35 + 镧 57
裂变前的质量总和为:铀235.124+中子1.009=236.133;
裂变后的质量总和为:溴84.938+镧147.96+3×1.009=235.925;
裂变过程中质量的减少为:236.133-235.925=0.208。
与重元素的核裂变相反,即把轻的元素(如氢)合成比较重的元素。这种过程称为核聚变反应。当两个轻原子核相接触时,质子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一些的原子。这种情形只有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能够发生,要不然,靠近的轻原子核无法冲破彼此的中子场而发生核接触。当温度达到几千万摄氏度时,轻原子核的中子在光子(热中子)的作用下剧烈运动,为轻原子核互相接触腾出通道,于是,聚变过程就开始了。最适合于聚变反应的原子核是氘核,这就是重氢的原子核。
为什么聚变和裂变一样能够释放出能量呢?答案还是在富余中子。如果设法迫使几个分开的核子如氘、氚(又称为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两颗中子组成)核发生碰撞而结合成氦时,就会有一些富余中子能量释放出来。氢有三种同位素:(氕,符号H),(氘,符号D)和(氚,符号T)。在它们的核中分别含有0、1和2个中子。氢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氢弹爆炸时(21H +31H=42He+10n),氢(氚)通过聚变在内的一些反应转变成氦,这时所释放出的富余中子能量很大。
在质量比太阳更大的恒星上,由于其内部温度更高,便发生了许多更进一步的聚变反应,这些反应把氦转变成碳,把碳转变成氧,等等。特别巨大的引力能够将一切元素压垮,使一切元素都发生裂变,最终裂成那个巨大的质子、中子、电子状态的“宇宙原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聚变、裂变都释放能量。通过比较变化前后的富余中子数可以知道。大原子由于质子的引力和较大,使得外围中子向内塌陷,因而进入它的引力范围内的中子数量(即富余中子数增加)比小原子的多得多。所以裂变后生成的小原子的中子数和小于裂变前大原子的中子数,此时裂变过程中会释放能量(即多余的中子)。从元素周期表来看,到了铁以下,裂变反应已经不再放出能量,假设铁裂变为mn和H。
裂变前后质子数不变:铁26 =  锰25 + 氢1
裂变前的质量总和为:铁.55.84+中子1.009=56.849;
裂变后的质量总和为:锰54.9380+氢1.0079+?×1.009=56.9459+?×1.009;
裂变过程中质量的减少为:56.849-(56.9459+?×1.009)。不但没有中子放出,反而会吸收能量。
也许这就是冷核裂变反应吧。按同样的计算方法逆推,我们可以得知,铁以上的元素发生聚变反应也是吸能反应。冷核裂变,冷核聚变反应是合理的。如果大质量的星体发生这样的反应,它是不会放出光子的,反而会吸收大量的能量,这是宇宙黑洞的另一种解释。

结论
概而言之,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原本为同一量子,它们是同一量子四种状态,宇宙粒子统一于中子。中子是自由状态;质子是中子被压缩掉体积的状态;电子是中子额外得到了“质子被压缩掉的体积”的状态;光子是中子在快速运动时、被挤压成线性的状态,它体积和量均未见少。
四种状态的同一量子,形态各异,能量相同,但在“中子汤背景”的“浮力”中,由于体积的差异表现出质量、动量的不同。质子、电子在“中子汤背景”中由于体积状态恰好处于两个极端,所以表现出恰好相反的极性。体积相对“庞大”的电子在“中子汤背景”运动时,所到之处,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斥力。因此在没有导电体的情况下(如抽走了空气的玻璃管中)电子本身前进阻力较大。而几乎没有体积的质子在“中子汤背景”运动时,所到之处,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吸引力(它要向粒子们夺回体积)。所以,质子周围往往包围着中子(如果周围是电子就会发生“湮灭”变化),这也正是我们难以发现质子,却处处碰到电子的原因。实际上宇宙间质子、电子数总是相等的。这样说来,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经典理论中“同种粒子相排斥,异种粒子相吸引”的说法不正确,只有质子才具有吸引力。原子核中质子之间不存在排斥力,只存在吸引力(也就是常说的核力),所以原子核中不需要其他的“力”。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7楼

在这里没有提到“夸克”,“夸克”本身是由于受经典理论中“同种粒子相排斥,异种粒子相吸引”的束缚,无法解释原子核内部质子之间巨大的吸引力和所谓的同种粒子之间的排斥力而假设的粒子,既然原子核中质子之间的引力已经足够维持原子的稳定,夸克也就用不着了,况且宇宙“大原子”的形成只需一种力——万有引力就够了。相信这个“大原子”不会聪明到具备人的智慧的地步,“分数电荷”对于它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要么它更聪明一点,不但知道 、 。还知道 、 。


第二章  力的统一

人对力的探索已经从宏观进入到微观阶段,通过研究,现在这些力都可归结为两种基本作用,即万有引力和电磁力。认为:电磁力是存在于电荷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静止电荷之间有电力,运动电荷之间还有磁力。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原子之间,分子之间有万有引力,但也有分子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物体中分子原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原子或分子间的力就要反抗物体发生形变,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弹力。
所以在力学中经常遇到的重力,电磁力,分子力,弹力,摩擦力等。其中弹力,摩擦力一般认为它们是分子力。不过宇宙力应该是统一的。在明确了粒子的统一关系后,接着谈宇宙间力的统一。
1.关于万有引力
前面说过,质子由于是中子被压挤掉了体积,只剩下能核,因而时时处处向周围的粒子如(中子、电子)“索要”体积,这一“索要”特性也就决定了质子有吸引其他粒子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就是万有引力。关于万有引力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当宇宙循环到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大原子”状态时,这个大原子的中子层被双向消耗:里层的中子被压缩掉体积成为质子,外层的中子得到那些体积扩张为电子。当中子层被完全耗尽时,这个大原子只剩下体积膨胀的电子和只有能积的质子。接下来的变化应该是,质子、电子湮灭为中子,由于湮灭发生在内部,湮灭产生的中子一部分变形为光子从缝隙中穿行,另一部分又有可能被压缩成质子,并进而携带中子、吸引电子形成元素。这样整个宇宙全部湮灭为中子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宇宙得以循环往复。结论是,质子产生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造出了质子。
当元素生成以后,每一个原子保持着宇宙大原子的结构:最外层为电子,其次是中子,最内层是质子。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方向指向中心质子的引力,当众多原子堆积组合时,它们的引力叠加、扩展,形成了万有引力场。这一点正像后面我们将要说到的磁力的叠加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描述:万有引力是以中子为媒介的,质子与中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的原点是体积被压缩到没有任何空域只剩下质量的质子。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力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在宏观物体,各种微观粒子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作用。两个通常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非常微小很难察觉。但在质量很大的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球重力就是地球引力范围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
2.分子之间的结合力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很小,但原子核又比原子小得多,它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它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于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使原子和原子、分子和分子结合起来的作用力是什么?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原子之间,分子之间也有万有引力。这就是说原子、分子能够构成,主要是由于引力的作用,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原子之间各自的万有引力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如果每个原子的形体都非常一致,那么它们的引力叠加就会井然有序,原子之间结合的非常紧密。所以这种结合力应该也是万有引力,只是大小因不同原子而异。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8楼

当把一些物质制成晶体时,相邻两个原子的一对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成为共有电子,这对共有电子一方面围绕自身的原子核运动,另一方面又出现在相邻的原子核所属的轨道上。也就是这对价电子不仅受自身原子核的作用,同时还受相邻原子核的作用。这样两个相邻的原子共有一对价电子就形成共价键结构。所以晶体中,每个原子都和周围的4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的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子的这种结合力,是以质子的引力为源头,在原子或分子之间发挥更为复杂的作用而产生的。我们叫它分子间的电场力。
往常的理论认为离子键是分子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或者说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力,称为离子键。正电性的离子显失去电子趋势,负电性离子显失去电子趋势。从万有引力角度来说,原子之间得到、失去电子都直接导致彼此原子核质子产生的引力场以及富余中子场发生刚好相反的变化,而这相反的变化恰好使得两个原子因为彼此引力场互补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应该也是万有引力的结果。那些形状、大小极端一致的原子或分子,它们的引力场也极端一致,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彼此的引力线完全重合时,也许互相之间的结合力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排挤走各自的富余中子。而当它们受热时,原子、分子之间会充满热中子,原子内的富余中子也会增加,物体热胀,引力线叠加不一致。固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原子和原子、分子和分子之间的这种现象就是:中子密度的大小影响原子的富余中子、分子之间热中子数量,从而影响到核内质子的引力效果。
摩擦力是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物理学上的所谓静摩擦力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设置的概念。因为摩擦力只不过是分子力中弹力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由于相接触的分子在对方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静”是宏观的说法。由于分子被推动,引起分子内部的自由中子被吞吐而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不断累积就会使分子呈现人们能感觉到的“发热”。摩擦生热原理就是这样。其实跟气体压缩放热、铁丝反复折拗发热、石头撞击发光是一样的原理:扰动的分子吞吐中子引发中子振动,剧烈的中子运动是部分中子成为光子。
3.电场力
从原子理论上说: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原子呈电中性。
物体带电的本质是两种物体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即一物体失去电子显正电,另一物体得到电子显负电。和原子的显电性一样,电荷是实物粒子的显电性属性,它描述了实物粒子的电性质。从物体得、失电子的本质来看,当物质的电子过多或过少时,物质就显电性:原子、分子中电子过多时物体带负电,电子过少时物体带正电。
从质子、电子的特性出发,也可以推导并解释电荷体(即点电荷)的一些特性。电荷体显正电是由于电荷体失去了它的电场中应有的电子,因而整个电场相对于场外环境呈现“索要”的特性,这一点正像质子对外呈现“索取”体积的特性一样。电荷体显负电是由于电荷体得到了它的电场中额外的电子,因而整个电场相对于场外环境呈现“富余”的特性,这一点正像电子对外呈现“富余”体积的特性一样。
原子、分子中电子过多或是过少,对原子、分子本身的影响就是引力场改变,或者富余中子量改变。无论哪种情况,两个显电性不同的物体或点电荷最终在中子汤背景中表现出恰好相反的特性,就像电子、质子在中子背景汤的不同特性一样。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电场是显电体对中子汤的作用效果。电场力则是显电体所产生的中子场对显电体的作用。这样说来电场就有三种类型:一是单极显电体对周围中子汤的作用而形成的辐射型(如质子、电子在中子汤中的作用);二是双极显电体对中子汤的作用而形成的闭合对应型(如平板电容);三是下面将要阐述到的开放对称型(如通电螺线管),磁铁等。
4.电磁力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9楼

电磁力是电荷、电流在电磁场中所受力的总称。也有称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的力为电磁力,因此先要从磁场说起。
质子是压缩掉体积的中子、电子是得到了质子被压缩掉的体积的中子,所以电子对于周围的粒子便显出排挤的特性。如图是电磁场示意图,电子在向前运动时排挤沿途的中子(为了区别,背景中的自由中子画得小一些,本来是一样大小),由于螺线的方向是从下往上推进的,电子在螺线运动中一方面把中子挤压进线圈中心,另一方面又把中子推向上方。这样在线圈区域里就形成了所谓的磁力线:在螺线运动的电子推动下,中子沿着与电子方向相对垂直的轨道蠕动,中子蠕动的轨道就是磁力线。换句话说,磁力线是在电子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子的定向蠕动,蠕动的中子反过来也会对电子产生作用,所以当导线切割磁力线时,导线中的自由电子会被磁力线驱动而产生电流。磁力线还可以表述为在电子推动下的中子等势线。
如果有另一个中子蠕动的方向刚好相反的磁力场存在,那么二者接近时,重叠的磁力线会发生中子动能抵消,从而使这一区域中子密度减少,导致两个磁场想吸引。如果有另一个中子蠕动的方向相同的磁力场存在,那么结局则相反。通电螺线管电流与磁力线之间的关系特性,从本质上说是电子的规律运动引发中子运动。
从此出发,我们就可以解释自然磁铁的磁力现象了。磁铁的成分是Fe3O4,它的分子结构图如图所示。中心的氧原子与三个铁原子构成电子配对,但是氧原子只有两个自由空穴,三个铁原子分别有一个电子参与,总共三个自由电子,于是在外部磁场的诱导下,电子做定向运动,于是产生了磁场,这种情形和通电螺线管本质上是一样的:定向旋转的电子,导致背景中子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蠕动,中子蠕动的等势轨道就是磁力线。当这种小磁场的叠加时,磁场强的一方影响并改变磁场弱的一方,共同形成同一磁极的磁铁。
明白了磁场的本质后,再来分析磁力,就得心应手了。既然磁力线是由电子推动自由中子而形成的中子定向蠕动等势轨道,那么这个中子等势轨道必然会影响周围的电子、中子,或者换句话说,这个磁场能影响电子的运动,蠕动的中子反过来也会对电子产生作用,所以当导线切割磁力线作相对于磁力线的运动时,导线中的自由电子会被磁力线(由另一些电子推动自由中子而形成的中子定向蠕动等势轨道)驱动而产生电流。磁铁插进螺线管中,磁铁的中子场就会推动螺线管导线中的自由电子作相应的运动。因此磁场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子场。磁力就是中子等势线对电子的作用。换一个角度说,中子是磁场的媒介。
到这时,我们明白了磁场、磁力线、磁力,这三种存在,本质上仍然是质子、电子对中子的场作用。

三.“超导”中的“场”现象

1.富余中子的强度不同,决定了物质超导临界温度值也不同。
超导现象也许可以进一步解释电场、磁场的“中子(静光子)”本质。当然也可以说超导现象可以进一步证明以上推断。
1910年,昂尼斯开始和他的学生研究低温条件下的物态变化。1911年,他们在研究水银电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时发现,当温度低于4K时已凝成固态的水银电阻突然下降并趋于零,对此昂尼斯感到震惊。80多年来,人们对低临温度的超导体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它们的主要特性之一是无阻流动:温度在临界温度TC之下的超导体内的电流无衰减地流动,电阻率ρ=0。即超导体内无电场,是等势体。物体中的阻碍电子流从高势流向低势的因素就叫电阻。
关于超导,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导体中电流流动不象快光子运动,快光子运动是受激光子自身发生位移;运动到远方去的是那个受激光子。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则又是另一种情形:电子在场域中运动,这些运动的电子驱动场域中的中子,形成中子场振动,这种振动迫使其周边的中子场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不断的传替开去,直到能量耗尽(运动的中子也是有质量的,所以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按照原子的结构分析,外层电子存现的区域是非常大的,所以会出现一些相对自由的电子,这些相对自由的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容易被外来的电子推动、置换,外来电子主要是以置换的方式在导体内实现流动的。也就是说,导体中电流流动是那些相对自由的电子在外来电子的排挤下被置换并发生连续定向运动。在电子“置换”过程中,来自原子核内的质子的阻力(质子吸引电子)是客观存在的。电子有相对自由特性并不是不说它不受原子核的作用,只是作用相对小一些,那么,原子核的作用就是电阻的一个因素。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10楼

不过原子核对这些相对自由的电子“束缚”,不是电阻的唯一因素。原子和分子的富余中子(又叫静光子或冷光子),也是阻碍电子运动定向运动的重要因素。由于原子、分子中富余中子的存在,外来电子从中穿越时必然受到它们的阻挡,所以富余中子是电阻的重要因素。富余中子密度大,它们对电子的阻碍也就大,所以电阻往往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温超导现象的本质就是利用低温环境将导体的富余中子(又叫静光子或冷光子)夺走,降低导体内部富余中子的密度,从而为电子运动排除阻碍。将超导体冷却到某一临界温度(TC)以下时电阻突然降为零。不同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各不相同。例如,有实验测得汞的临界温度为4.15K(K为绝对温度,0K相当于零下273℃),而高温超导体YBCO的临界温度为94K。这里的临界温度值决定于物质富余中子的强度(其实各种元素的光谱也是该物质富余中子的强度的一种表现)。
目前已查明在常压下具有超导电性的超导体有两类。第I类超导体主要包括一些在常温下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纯金属,如铝、锌、镓、镉、锡、铟等,该类超导体的溶点较低、质地较软,亦被称作“软超导体”。其特征是由正常态过渡到超导态时没有中间态,并且具有完全抗磁性。其原因是软超导体是单一的元素,也就是只有单一的富余中子场。1950年,麦克斯韦和雷诺等人用实验证明,临界温度TC与样品的同位素质量M 有关,M 越大,TC 越低,这说明超导临界温度与原子富余中子有关,因为同位素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核外电子和富余中子不同。第II类超导体和第I类超导体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II类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时有一个中间态(混合态)。
超导体的中间态准确地说是混合态:由于不同的物质富余中子的强度不同,决定了它们临界温度值也不同。一种物质已经超越临界而另一物质还没有达到的临界。第II类超导体主要包括金属化合物及其合金。
所以我要说的第一个关于超导和“场”的结论是:不同的物质富余中子的强度不同,决定了它们临界温度值也不同。
2.超导迈斯纳效应、隧道效应也以中子为媒介。
关于迈斯纳效应(超导磁效应)
1933年迈斯纳和奥森费尔德发现,把温度T在超导状态下,磁场为什么被“排挤”出超导体外?首先要明白一些关系:中子就是静光子(或叫冷光子)。磁场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子场。磁力就是中子等势线对电子的作用。磁力线是由电子推动自由中子而形成的中子定向蠕动等势轨道。(解释见以上相关部分)。从以上关系中我们得知,磁场、磁力线都是以中子(静光子)为媒介的,离开了中子(静光子)也就谈不上磁场、磁力线了;因而中子(静光子)的场强必然影响外围的磁场、磁力线。
物体进入人超导状态,来自外界中子(静光子)不断的被冷却剂夺走,以至于超导体根本得不到中子(静光子),超导体无论是混乱的中子场还是有序的中子场(磁场、电场)都被隔离。这也就意味着超导体的中子(静光子)的场强接近于零。在超导体内部:由于富余中子被冷却剂带走,极度缺乏,电子没有了富余中子的阻力,只有质子的吸引力。当没有外加电压时,电子运动区域大大减小(表现在宏观上就是物体体积缩小),在原子核的影响下进入非常有序的绕核圆周运动状态。在这种情形下,超导体内电子的运动没有阻力,也即没有能被它作用的中子,当然也就谈不上中子场(即没有了磁场)。但是电子作非常有序的绕核圆周运动,按照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电子必然表现出对外来中子的作用特性:一致对外。超导体的抗磁特性其原理应当就是这样。当出现外加电压或外加磁场、电场足以影响超导体内部电子的运动状态时,超导体内部电子的运动状态被打破,一致对外的作用特性消失,抗磁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11楼

3.约瑟夫森效应(超导隧道效应)
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生约瑟夫森从理论上预言:当两块超导体(S)之间用很薄的氧化物绝缘层(I)隔开,形成S-I-S结构,将出现量子隧道效应。这种结构称为隧道结,即使在结的两端电压为0时,也可以存在超导电流。这种超导隧道效应现在称为约瑟夫森效应。
这个效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当用一定效率的电磁波照射处于一定外加电压的结时,通过结区的电流会突然增加。当外加电压从小变大时,与此相应的电流呈现阶梯式的跳跃变化,在直流伏安特性曲线上出现一系列的电流阶梯,每个阶梯的高度有大有小,但宽度却是严格一致的。这就是说,每当电压增加一个特定数值时,电流就出现一次突变。
2、结上的最大直流电流Ic受磁场影响,随磁场的变化,Ic出现周期性变化。
3、当通过结的电流大于该临界值时,结上出现电压,即出现正常电子隧道效应,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高频交流电流。 
4、当约瑟夫逊结上的直流电流小于某一临界值Ic时,结上的电压为0,即结中的绝缘层也变成了超导体。Ic介于几十微安到几十毫安之间。
由以上两种特性可知:S-I-S结构中的绝缘体在这种情形下所起的作用,是以自身的中子场为媒介,传递两侧超导体之间电场变化:这一侧超导体的内的电子,由于斥外特性,对绝缘体的中子场发生作用,而绝缘体的中子场则对另一侧超导体的电子产生作用,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会产生特定频率的交流超导电流。约瑟夫逊结中超导体之间的电流变化实际上是两个超导体以中间绝缘体的中子场为媒介、彼此之间相互的“感应”的结果,这时隧道结好像一根能辐射和吸收电磁波的天线。当然会受电磁波的影响,当频率适应的外界电磁波辐射到结上时,无论是作用于超导体,还是作用于绝缘体,它的能量会被结吸收,从而在直流曲线上引起一系列电流台阶,两边电压为零的情况下,将产生直流超导电流。我认为约瑟夫逊结中的这种导电现象与其叫隧道效应,还不如称之为以绝缘体的富余中子为媒介的“感通”效应。超导迈斯纳效应、隧道效应中的几种“临界值”也是由物质富余中子的强度决定的。


第三章  关于能与熵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并在不断相互转化。正是在研究运动形式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功和能的概念。
到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把能量和功捆绑在一起,将能量定义为“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从中可以引导出的进一步解释:能是物质运动的普遍量度,而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能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关的。
1840年,德国医生迈尔从荷兰到爪哇的船员静脉血的颜色的不同,发现体力和体热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化学能,提出如果动物体能的输入同支出是平衡的,那么,所有这些形式的能在量上就必定守恒。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耳姆茨于发表《论力的守恒》,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原理,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热、光、电、磁、化学反应等过程,揭示其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它们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量上还有一种确定不易的关系。能量守恒与转化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人们逐渐认识了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等具体能量形式,以及它们之间都能相应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建立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决不是没有约束的,一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反映什么变化。
人们知道:如果拥有理想的隔热材料,我们可以借助烧红的物体把光子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人们还知道:当物体受热,温度不太高时,只能发射出人眼看不见的热射线,被称为红外线;温度升到一定高度,就会发出红光,即物体变红;温度继续升高时,发出强烈的白光,即发出了大量波长比红光更短的光;温度更高,就会发出大量蓝光。在对物体会发亮这个现象做精密的实验观测和理论研究中,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说:物体在产生和吸收辐射时,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以一定数量值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的。也就是说,在辐射的发射或吸收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最小的单元。这个不可分的能量单元,普朗克称它为“能量子”或“量子”,即普朗克常数。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12楼

1905年爱因斯坦写的一篇论文中,没有满足普朗克把能量不连续性只局限于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而认为即使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中,辐射也是不连续的,是由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爱因斯坦充分认识到量子概念所带来的将是整个物理学的根本变革,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他指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瞬时现象,波动论的结论同经验不相符;要解释这类现象,只能假设光是由能量子所组成,即“光量子”,以后人们称其为“光子”。1909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关于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相当性的推论,即著名的质能关系公式:E=mc2。揭示了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这使当时无法解释的放射性元素特别是镭为什么能够不断释放出如此强大能量的现象,以及太阳能的来源问题,都得到了合理解说。这成了后来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本文在推导过程,就是秉承上述能量定律和质能关系公式:E=mc2进行的。这里想对能与熵做出进一步的解释。面对E=mc2关系式。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当宇宙物质量全部以最低的能量形式存在时,为什么是光能量子,而不是其它能量子?我们还得回到宇宙爆炸和基本粒子上去找答案。
关于熵
1854年克劳修斯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论热的动力理论的第二原理的另一形式》。他从分析卡诺热机开始,假设热经历两种变换:一种是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传送变换;另一种是热转化为功的转化变换。克劳修斯指出每种变换有两种可能的方向:一种是自然的方向;这种变换能够自发地独立地进行;另一种在非自然的方向上,在没有外界影响的迫使下不可能进行。对于转化变换来说由功转变到热的方向是它的自然方向;而由热转化到功的方向是它的非自然方向。对于传送变换来说,热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它的自然方向;而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它的非自然方向。
熵(entropy)这个词来自意思为变换的希腊字“trope”,加了一个前缀en,以便与能量(energy)这个词相对应。克劳修斯说:“我有意把这字拼为entropy,以便与energy(能)尽可能地相似,因为这两个字所表示的量,在物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密切,所以名称上的相似,我认为是有好处的。”可见,在克劳修斯看来,熵和能这两个概念是有某种相似性的。1923年5月25日,德国物理学家R•普朗克在南京东南大学作《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之观念》的报告,我国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为普朗克翻译时,从它是温度去除热量变化即求商数出发,在“商”字上加“火”字旁,译成了“熵”。
所以能这一概念,从正面量度着运动转化的能力,能越大,运动转化的能力越大,熵却从反面,即运动不能转化的一面量度运动转化的能力,表示着转化已经完成的程度,亦即运动丧失转化能力的程度。
关于熵的理论出现了众多的解释,但都没有触及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对宇宙循环往复的状态理解不清。
按照我前面阐述的观点以及关于宇宙爆炸的解释。从我们所处的现在往后推演下去,宇宙中的一些星体由于不断吸引周围物质,随着物质总量的增加,质子(也就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总量不断增加,物质量越大,意味着质子数目越多,星体的引力(引力是质子体积亏欠而产生的)和也就越大。大星体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吞噬其他星体,体积不断累加,恒星→巨星→白矮星→中子星→质子星(黑洞)。
当星体引力和大到一定时,巨大的引力下,物质被压垮,分子被压成原子,此时,所有的物质都被巨大的引力吸引迅速奔向星体中心,星体体积锐减,最外层边沿形成真空,光子进入这个真空区域时,失去了周围的压力,恢复到中子状态,这就是人们观察到的黑洞!宇宙大爆炸起始点是这样一个大球:在无比巨大的质子引力作用下,大量的中子被这巨大的引力压缩,被迫放弃其体积,成为致密的粒子,另外相同数量的中子则得到体积成为电子。宇宙的外围形成真空,光子则在真空中恢复到不受压挤的状态——中子,所以整个宇宙热能为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热寂”。那么熵的量也许就可以理解为最大。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13楼

这种情形不断累积,宇宙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量的质子,宇宙中的中子一半被压缩成质子,另一半得到这些压缩的体积成了电子,于是整个宇宙的能量以质子和电子两种形式存在,质子吸引电子、电子之间互相排挤。此时的宇宙成为能量的最高状态——所有的电子和所有的质子都可以对对方做功,运动转化的能力最大,此后宇宙中发生的所有做功、所有的能量转换,其能量的根本源泉就在这里。那么爆炸前夕宇宙中熵几近于零。紧接着发生的就是宇宙大爆炸以及造物运动。当宇宙造物运动完结的瞬间,宇宙能量转而以原子、分子,星云、星球等物质形式存在,宇宙中可供转化变换和传送变换的能量就已经固定下来,宇宙能量变化进入能减熵增过程。所以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熵值不断增加的过程之中。
从以上两段的分析我们发现从熵的最大值到熵的最小值之间维持的尺度很短暂,而且此刻宇宙中只有质子、电子、中子,缺少了光子,是不是这就对应着只有三维缺少了第四维——时间?在这里或许可以得到时间的意义和解释。
关于能量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假若宇宙进入只有纯一种粒子(比如中子)状态时,任何一个粒子都不能对另一个粒子做功,此时我们可以说这些粒子有量无能,基本的粒子量仍在,但能为零,整个宇宙熵达到最大值。宇宙如果进入这种状态,那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幸好宇宙不会进入这种状态,原因大概是:宇宙空间中的中子相对于宇宙体积而言是“有剩”的,就是说,总有一个中子找不到空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就是这一个被压缩的中子(质子)引发宇宙中子汤动荡。如果这样的“中子”有两个,那么就极有可能引起宇宙中子汤振动,在越来越强的振动作用下,被挤压成质子的中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是越来越多的中子得到挤压出来的体积,变成电子,于是宇宙又进入到造物运动阶段。
在此附带说一下能量的转化。宇宙中,从基本量粒子角度来说,能可以分为电能、光热能。电能是指质子、电子对外做功的能力,表现为质子吸引其他粒子运动的能力、电子排挤其他粒子运动的能力。如电子推动中子产生电磁力。
再如电灯发光——电子进入导体中冲击原子、分子的富余中子,使中子快速运动,中子在运动时被前方的中子阻挡,于是运动的那个中子挤压成线性,快速从中子与中子之间的空隙中穿行,这就是光子。导体中欠缺的中子则由环境补给或者由导线中的电子带过来。这一原理参照超导现象就更容易理解:灯丝进入超导状态后,由于灯丝上的富余中子被冷却剂吸走,电子经过灯丝时碰不上中子所以电阻为零,灯丝也就不会发光。
光热能是指中子(静光子)、光子(或者叫它快中子)由于密度差别由密集区向稀疏区运动的能力。产生中、光子密度变化的途径有三种情况。一是质子控制不住导致富余中子从原子溢出,如热核反应;二是物体受到挤压,体积压缩将分子隙中的中子高速压挤出来,如敲击石头;三是质子与电子湮灭为中子时将身边的两个中子快速排挤走,从而使他们成为快中子(即光子)。从这里的分析来看,光子是量子能级最低级,光子碰上物体后,即被阻挡运动,它在被阻挡的地方停下来,转变为静光子(即中子),“湮灭”中子背景中。所以,除非制造出一种容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就能够阻挡做功过程中热能以中子形式散入中子背景中,否则输出功决不会大于输入功,然而这种容器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永动机只有一部,那就是循环往复的宇宙。至于其它的能,诸如动能、势能(或称质子引力能)、化学能、声能等均为电能、光热能做功的进一步变化,最终可解释为电能或光能。
现在人类享用最多的是太阳能(光热),它属于质子、电子、中子领域的核能。地球本身可以加以运用的能为引力能(或称质子引力能)。压电陶瓷的出现为引力能的运用带来了曙光。如果能开发出更为高效的压电陶瓷,安装在车辆轮胎上,那将可以节约不少的燃油。
结论
文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本文对中子、光子、质子、电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新的推论、解释。指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统一于中子,中子是宇宙的原始粒子。光子,质子,电子均为中子这种原始粒子的三种同量不同积的量子形态。就算前面的论述成立,给了一个答案。但宇宙的每一次轮回时间是否相等?宇宙维持初始状态的时间量和宇宙保持第二物质形态的时间量之间有没有比例关系?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多角度的思考。
由于推论只是对已有的观察、实验结果进行新的解释,而不是因为获得了新的实验发现,所以文中较少引用其他作者的观点。一些具体人物及其科学数据均为科学普及知识,在此没有一一注明出处。谨向相关人员致谢。同时也感谢阅读者能看到这里。



  • 2006-1-8 00:04
  • 回复
222.242.142.*

14楼

有新意,可惜一口气看不完
  • 2006-1-8 00:07
  • 回复
  • yetiaoxin
  • 0位粉丝

15楼

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资料介绍(1)

 一、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科学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
 桑蒂利教授今年---2007年已72岁,美国科学家,因研究冷核裂变而著名。冷核裂变俗称“磁分子燃气”技术。这来自美国总统卡特指示能源部,资助研究寻找取代化石燃料的真正绿色环保、经济、安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政府资助基础研究项目,后来卡特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
 当时桑蒂利教授在哈佛大学工作,七十年代后期卡特政府要美国能源部资助经费,邀请桑蒂利教授研究新型干净能源与燃料的开发。冷核裂变科学研究一开始,就用走向市场经济的方案:
 1、1979年由美国能源部与桑蒂利教授签定多项研究合同,经费由美国能源部研究资助,桑蒂利教授再与哈佛大学的一位高级数学家一起合作。哈佛大学负责这些资助研究合同的行政管理。至今,桑蒂利教授对于卡特总统及其政府使该项研究得以获得基本进展的远见深切感谢。 
 2、1979年量子力学所预测的冷核裂变能源和燃料理论原理均已发现,因此,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科学也称为强子力学。美国能源部资助的经费用于的项目,也称之为强子量子力学的普遍化研究。采用强子这个名称,表明冷核裂变这种新型力学在“强子”---为质子和中子那样强烈相互作用的粒子---内部的基本应用,且技术上是具有非局部的、非线性的以及非潜能的交互作用。由于冷核裂变粒子在短距离中具有相互重叠的由于量子力学严格的局部、线性和潜能结构的状况,冷核裂变超越了希望通过量子力学予以处理的程度。 
 3、当时合同的主要任务,也是桑蒂利教授的主要努力,只是为寻找目前称之为桑蒂利iso-, geno-, hyper- and isodual数,由此才能独特和明白发展冷核裂变新型的力学,及其而后新型的工业应用。 
 二、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科学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二步 
 美国能源部的研究资助结束之后,桑蒂利教授于1984年担任“基础研究所”总裁职务。这桑蒂利教授与美国能源部签定的多项研究合同的进一步走向市场经济。
 1、因为该研究所虽然当时还建立在哈佛大学校园内,但已经是与私人性质的强子出版社有限公司签定的研究合同---达成新型洁净能源和燃料工业应用提供科学咨询的关于冷核裂变强子力学应用于的协议。
 2、依据该协议,强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向桑蒂利教授提供工资、办公室设施以及研究支持。桑蒂利教授则将1984年以来来自己研究的所有冷核裂变知识产权转让给该公司。 
 3、1994年6月20日桑蒂利教授对于这种冷核裂变新技术的基本设备,申请了专利。这种冷核裂变设备的名称为强子反应器,在工业中则被称为“等离子电弧流再循环器。
 4、1997年1月7日桑蒂利教授进以步把这种冷核裂变新的化学类别,称为“桑蒂利电子磁分子”〔Santilli electro- magnecules〕,并且所申请了第一个专利,该冷核裂变技术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5、冷核裂变从那时起,进行了无数的工业开发与实验,总投资已经远超过500万美元。 
 6、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技术,已受到美国以及国外无数项专利的保护。
 7、然而有关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知识产权,只属于强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或者其子公司或获得许可证者。
 三、桑蒂利教授的经验总结案
 1、桑蒂利教授感谢当初卡特总统的指导。是卡特总统才使桑蒂利教授开发冷核裂变新型洁净能源与燃料的梦想,今天终于成为现实。桑蒂利教授二十多年来从事上述冷核裂变的综合性研究,花费了这样长的时间,一是说明冷核裂变研究的复杂性,因为新冷核裂变的洁净的能源与燃料要求以原子核水平的核子---强子粒子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予以完全新的作用的解释,这超越了热核裂变的量子力学。 
 2、桑蒂利教授只写的专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知识产权。2001年12月由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出版的《强子化学基础及其对于洁净能源与燃料的应用》〔Foundations of Hadronic Chemistry WithApplications To New Clean Energies And Fuels〕,对上述研究的过程有详尽的说明。 
 3、桑蒂利教授及其合作者,从事对冷核裂变新型洁净能源与燃料的研究,所写的技术文献超过225种,包括20部专著以及50多卷会议论文集。(习强整理) 
 参考文献
[1]陈一文,中国科技界着手《强子力学》研究的第一步,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交流论文,2007年11 月26日-29日,四川省都江堰市;
[2]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 2007-12-16 21:17
  • 回复
  • yetiaoxin
  • 0位粉丝

16楼

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资料介绍(2)

 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能源和燃料理论原理,可分为等离子电弧流再循环器和桑蒂利磁分子两项专利成果来说明。
 一、冷核裂变等离子电弧流再循环器的研究开发 
 1、这种新型式水浸式电弧的冷核裂变等离子弧流〔PlasmaArcFlow™〕的电弧反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成熟度。在这种新的冷核裂变反应过程中,氢〔H〕、碳〔C〕、氧〔O〕以及一氧化碳〔CO〕,一旦形成就立即从电弧处移走,因而仅产生微量的二氧化碳〔CO2〕,同时防止氢〔H〕与氧〔O〕再结合成水〔H2O〕,使其具有通常浸入式电弧10倍的效率。这样的冷核裂变电弧反应过程能够产生环境方面考虑可以接受的、成本经济的燃气,从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成熟度。 
 2、水浸式电弧的冷核裂变等离子弧流进行的选择,是基于对闪电与打雷相关的过程及巨额能量可实现工业生产性重复的事实,并且浸入液体中的电弧比其它的过程更为有效。例如,气体保护的冷核裂变等子区,因为保护气体的密度超过液体1,000多倍,因而效率显著降低;它们的效率低于浸入液体电弧效率的1/10,其生产率也仅为浸入液体电弧的很小部分。水浸式电弧的冷核裂变等离子弧流进行的电解,包括使液体以一定的流量、压力与温度流过一个电弧。冷核裂变强子力学较为复杂的新的规律,得以实现新型的能源与燃料的生产,通过依据不同的液体对液体流量、压力与温度实现对应的灵巧控制,加上一系列外围设备,其技术看来相当简单。
 3、因为等离子电弧流冷核裂变只不过是一个浸人液体中的电弧。而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意味着采用所有目前的冷核裂变强子力学知识。冷核裂变等离子弧流也称为冷核裂变强子再循环器”〔HadronicRecyclers™〕,因为这基于冷核裂变强子力学而非传统量子力学规律。
 二、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发
 传统量子力学普遍相信水下的电弧,产生的燃气的成份为50%的氢气分子与50%的一氧化碳,以及其余微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然而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实验,否定了这种认识∶
 1、由于一氧化碳燃烧,再产生一氧化碳,含有50%一氧化碳的燃气,将产生含有大约40%二氧化碳的燃烧尾气。但是从水生产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MagneGas TM〕,燃烧后的尾气中仅含有大约4%二氧化碳。
 2、传统化学反应,如果生成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含有50%氢气分子和50%一氧化碳的话,所生成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应当具有2,250BTU〔英制热量单位〕/scf。然而,用电弧从水制成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却仅具有250BTU〔英制热量单位〕/scf,从而确认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中最多含有5%的一氧化碳。
 3、如果用质谱仪对含有50%氢气分子和50%一氧化碳的气体进行气体分析,应当显示出两个对应的峰值。但实际上,采用气体色析质谱仪〔GC-MS〕对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进行分析,显示代表氢气分子的2个氢原子质量,其百分比远少于50%,同时未能探测到代表一氧化碳的任何峰值。从而证明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具有与传统分子结构不同的结构,是发现的一种新型化学结构类型,是桑蒂利教授从事二十年物理超导和化学领域研究的结果。
 三、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发
 1、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化学结构,其化学符号为MH;氢成份具有下述主要特征且在财务上是最具利润的部分。
 (1) 美国俄亥俄州杜伯林分析实验室,对于这种新型化学类别氢的比重从事了不同的测量,确认其比重为15.06原子质量单位〔amu〕,而通常的氢的比例则为2.016原子质量单位〔amu〕。该比重值亦为以后其它实验室所确认。由防冻液再循环处理所生产的冷核裂变磁分子氢通过一个5 阿姆斯壮沸石过滤器,杜伯林分析实验室获得了这种新型的化学类别。这种过滤器,基本上由一个多微孔分子筛组成,通过“分子筛选”,或分子筛除,筛选出某种气体。
 (2) 美国佛罗里达拉格的频谱实验室分析,对而后用于各种试验的相同冷核裂变磁分子氢样品进行不同的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认定该样品为99.2%的氢。这些额外的测量也为其它独立实验室所确认,其测定除掉了空气污染物,测定时下限确认为0.01%。

  • 2007-12-16 21:18
  • 回复
  • yetiaoxin
  • 0位粉丝

17楼

 (3) 美国加州洛杉矶的毒性实验室分析,对于进行过前述两种测定的相同冷核裂变磁分子氢™样品从事了不同的测定。测定中采用气体GC-MS仪,在2 amu鉴别出代表氢峰值,然而其百分比却显著低于99.2%。GC-MS仪亦测定到不代表任何已知分子的3 amu至19 amu之间一系列明显的峰值 
 总之,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50%或更多的成份,为一种新型化学类别的氢,称之为冷核裂变磁分子氢™,化学符号为MH〕。尽管99.2%为氢,其比重却比通常的氢的比例重7.45倍。 
 2、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利润优势是∶
 (1) 目前,传统的氢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天然气另售价的15倍〔2003年1月石油价格在每桶30美元左右价格条件下〕。与天然气相比,由于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在大量生产基础上有价格竞争性。因为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价格仅为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的燃气价格的两倍,人们很容易可以看到销售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利润。 
 (2) 上边反映出的利润指的是氢在其传统的具有2.016比重的H2状态时的利润。由于一立方英尺的冷核裂变磁分子氢”〔MH〕的比重为一立方英尺的H2的比重的7.45倍,因此冷核裂变磁分子氢”〔MH〕的销售利润可能还要大。 
 (3) 目前,氢的生产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打破其化合结合力,或者通过水的电解,或者通过对天然气进行加工处理。冷核裂变磁分子氢”的生产通过打破更为弱的磁结合力,以便进行更为经济的分子筛选。
 (4) 通过浸入液体中冷核裂变电弧生产氢的方法,比目前所有其它方法更为有效十倍以上。
 (5) 由于其磁性的性质,冷核裂变磁分子氢〔MH〕可以用来构成新形式的氢化燃料以及食品,而传统分子形式的氢无法这样做。
 四、冷核裂变专著《强子化学原理及其在新型洁净能源与燃料的应用》介绍 
 1、使用配备红外分析仪的色析质谱仪〔GC-MS/IRD〕,进行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分析,结果显示从2amu至直1,000amu之间出现大量的峰值。除了代表氢的2 amu处的峰值以外,采用电脑对照包括多达500,000种不同的已知的分子,所有其它的MS峰值未能识别出来。而且,当采用红外分析仪〔IRD〕进行检查时,这些MS峰值在其质值处未显示任何已知的红外特征,从而确认这些MS峰值不可能是分子。因为化合价的结合,意味着大的成群分子团必然显示有红外特征,就象我们在微波炉中,利用的水具有共振红外频率的情况那样。
 2、详尽研究和分析表明,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由一种新型的化学结构类型的冷核裂变磁分子所组成,其构成包括成群的独立的H〔氢〕、C〔碳〕、O〔氧〕及其它的原子,和OH、CH及其它的二聚物、单化合价结合的C-O以及双化合价结合的C=O,以及普通的分子如氢气分子、水分子、氧气分子,三化合价结合的CO和其它的分子,所有这些组合物均由各自独立的原子的轨道环形极化所产生的新型引力结合在一起的。桑蒂利教授将具有这种冷核裂变磁分子结构的所有气体称之为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这意味着通过浸在水中的电弧所产生的所有气体均属于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 
 3、在邻近3,000-5,000安培直流电弧下,原子的磁场强度达到数十亿高斯。这种条件下,它们将围绕原子核的电子云从其原先朝向所有空间的方向,转换为一个带电电子在其中旋转的圆环形。这种旋转造成一个非常强的磁场,比核磁场强1,415倍。在这样的强磁场中,圆环形的原子象小磁子那样,一个个相互咬住,无论这样的原子是单独的,或者属于象OH这样的二聚物或属于象CO这样的普通分子,即桑蒂利磁分子的示意图,所描述的结合处于绝对温度零度且没有旋转的情况,此时一个H原子在上边,而一个氢分子在底下。新的结合引起H原子外围原子的电子运行轨道发生变形,从其自然的空间分布,变为环形的分布;这种变形由直流放电处附近非常强烈的磁场所实现。由于它们在这样的环形中非常高速旋转,放电电子造成了一个新的非常强烈的磁场,比原子核磁场的强度强1,415倍。结果,一旦以压力或其它手段将不是分子而是两个极化了的原子,很近地放到一起,它们立即将象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扣在一起。这样的新的结合一旦形成,形成的磁分子将像冷核裂变预测的那样旋转与振动,从而解释个别的极化不稳定。但是偶合在一起的极化,即使在普通温度下也确实稳定,尽管在称为居里温度的一定温度下,其所有磁性效应不再存在。冷核裂变磁分子的居里温度,通常讲是其燃烧温度,冷核裂变磁分子达到该温度并开始燃烧前崩溃。 

  • 2007-12-16 21:18
  • 回复
  • yetiaoxin
  • 0位粉丝

18楼

 4、实验证实,由于该冷核裂变过程在原子水平而非分子水平发生,无论所涉及的物质为反磁性体或顺磁性,冷核裂变磁分子均能够形成。考虑到氢显著的反磁性特征,这种特点对于氢中形成这种冷核裂变磁分子而言很重要。更加特别的是,在氢分子中整个磁场为零,因为在其磁场中,两个原子的方向相反。然而,即便氢的分子整体来讲无法磁极化,其各自的氢原子可以获得磁极化,从而实现冷核裂变的磁分子结合。 
 5、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新颖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结构,具有突出的环境意义。首先,缺乏传统的碳氢化合物结构,意味着其燃烧后的排气中,消除了致癌物质和其它的毒性物质。其结构还意味着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预先已知特点的人造的干净燃料。例如,由于氢是气体,不具有与通常的液体化合结合能力,无法提高柴油或汽油中氢的含量。但是,与此不同,通过选择富氢的生产原料或其它手段,可以预先设定的提高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中的氢含量。此外,除了通过氧化合结合在一起的氧,传统的矿物燃料无法含有氧。与此相比较,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中确实含有以磁性方式结合的相当百分比的氧。
 6、就原子比例而言,由水中生产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的组成为∶50%的氢原子、25%的氧原子以及25%的碳原子。其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来自水的分解,碳原子则来自碳电极。就冷核裂变磁分子比例而言,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的构成包括成群的独立的H〔氢〕、C〔碳〕、O〔氧〕原子,及其所有不含碳氢化合物的化合物,如OH、CH、C-O、C=O、H2、H2O、CO和CO2。由其它原料液体生产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燃气具有类似的冷核裂变磁分子”结构。
 总之,冷核裂变等离子弧流™循环器也是生产这种新类别氢的新颖理想生产设备,比现有生产氢的方法显著更为有效、便宜和对环境友好。而且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基础科学实验,还包括“中子能”途径,以及在核电站重水池内将放射性核废料,转化为没有放射性的稳定的材料的途径。(习强整理) 
 参考文献
[1]陈一文,中国科技界着手《强子力学》研究的第一步,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交流论文,2007年11 月26日-29日,四川省都江堰市;
[2]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 2007-12-16 21:18
  • 回复
  • yetiaoxin
  • 0位粉丝

20楼

 2、在《三旋理论初探》一书中有“冷核聚变”专门的章节,讲述类似“强子化学”的纳米晶格微腔内的,“微爆炸”问题,会破坏所处位置的纳米管或纳米粒子。把以上两点结合起来,方向性的顺撞在纳米孔径的微腔中进行如何呢?
 3、强子化学裂、聚核变反应,打开一个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核,如果即使是“微爆炸”,也会破坏所处位置的纳米管或纳米粒子,裂、聚核变要可持续的进行,显然是不行的。谁来修复一新这些纳米管或纳米粒子,有一种办法是用细菌生产。即这种修配纳米管,可以由生物直接合成,而不需要通过化学的方法。与现行的化学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经济,对环境更为友好。例如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从发现活细菌体内的半导体纳米管受到启发,发现了细菌Shewanella会产生由硫化砷组成的纳米管(arsenic-sulfide nanotube),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纳米电子器件,这种纳米管与化工合成的纳米管相比,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种方法还可以扩大冷核裂变等离子电弧流再循环器和磁分子研究应用的范围,而不是仅停留在桑蒂利教授的等离子电弧流裂变50%/50% “石油+污水”,以及解决市政生活污水处理等类似的应用上。例如结合强子化学洁净能源生物工程板(堆),前景会更一片光明。研究人员认为,这给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Shewanella的每个物种都有可能为生产工艺带来新的思路---Shewanella细菌分泌出的多糖,这些多糖似乎是作为生产纳米管的模板,如果将来能发现一种可以生产硫化镉或更有优势的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材料,那么此项技术的意义将不同凡响。当前从电脑到太阳能电池——都依赖于化工合成,这种方法耗能多,寻找一种绿色的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生产工艺,将成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项研究热点。
 4、把细菌生产纳米管,与液晶屛联系起来,从液晶屛到太阳能电池、热水器,都是接收外来的光辐射。如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生物工程板(堆)内,在纳米孔微腔中进行的强子化学裂、聚核变反应,是由类似光辐射的无线电波的照射,就可以“微爆炸”或者说是“微燃烧”,能行吗?据报道,科学家们已发现,即使的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也可以燃烧。这是名叫约翰-坎祖斯的人,在研制癌症治疗法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这很可能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点火,将有望解决。据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化学家罗斯坦姆-罗伊,在实验室中也证实了这个现象。而且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一旦点火,氢气就会在这种频率下持续燃烧。 燃烧时温度高达3000多华氏度,可为一辆汽车或者其它重型机械提供足够的能量。
 5、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这种新兴技术,利用来转化大楼玻璃窗户外的太阳能,或者室内的灯光等辐射,与传统硕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它更加美观便宜。这种类似薄膜单位面积产生的功率,即使低于传统的多晶硅模块,但是,相对于传统太阳能电池,它使用多晶硅较少,这使得它可以吸引世界上一些顶尖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因为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比太阳能面板生产成本更低,更持久耐用,并且更美观。这种透明的薄板,可以安置在大楼玻璃窗户外和室内,吸收太阳射线或灯光等辐射,并将其转化为能源,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中,硅的用量很少,成本仅为传统结晶硅电池一个模块的40%-50%,而后者的硅用量是薄膜的200倍以上。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价格低廉,其另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作为大型建筑颇具吸引力的透明镶嵌板。
 6、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的问题是,现在技术还半生不熟。尽管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技术很有前途,仍面临很多挑战。即从有效的太阳能产生电力的百分比看,如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的薄膜模块,平均只有6%,这比传统结晶硅太阳能电池15%的比率的一半还低。加上“微爆炸”破坏所处位置的纳米管或纳米粒子,效率也许更差。但“微爆炸”破坏所处位置的纳米管或纳米粒子的替换,是类似流水转动的,裂、聚核变要可持续的进行,产品的效率可以提高到是8%,目标达到8.5%甚至9%。如果实现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的售价是每瓦特3.69美元,与传统的最低价格的多晶硅模块是每瓦特4.29美元相比,低廉的零售价格,就会使得企业有兴趣将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技术作为一种替代选择。不过,建立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工厂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要判断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技术在未来是否有利可图,还为时过早,因为一是要看转换率是否还能提高,还要看有多少厂商参与这个市场,这将对竞争力产生影响。但薄膜强子化学洁净能源液晶生物工程板(堆),对业界相关公司的诱惑迟早会到来,也会不断扩展。(习强整理)
 参考文献
[1]陈一文,中国科技界着手《强子力学》研究的第一步,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交流论文,2007年11 月26日-29日,四川省都江堰市;
[2]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