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莎莫的500天语录:《道德经》第十四章:宏观、微观、中观三觉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3:07:50

《道德经》第十四章 宏观、微观、中观三觉悟

 

第十四章 宏观、微观、中观三觉悟

 

视之不见,名曰微①;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②。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③。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④。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①     微,通行本为“夷”,帛书本为“微”。《广雅·释诂二》:“微,小也。”《小尔雅。广诂》:“微,无也。”

②     搏,帛书本为“捪”(mín),《说文》:“捪,抚也,摸也。”即抚摸。景龙本为“抟”(tuán),《庄子。知北游》写到:“抟之而不得。”王弼本等为“搏”,《说文》:“搏,索持也。”夷,通行本为“微”,帛书本为“夷”,《说文》:“夷,平也。”“大道甚夷而民好径。”通行本把“微”与“夷”在文章中,互换了位置。

③     皦,《说文》:“皦,玉石之白也。”古同“皎”,洁白,明亮。昧,《广雅·释诂四》:“昧,冥也。”本义为昏暗不明。帛书本为“其上不攸,其下不忽。”攸,《说文》:“攸,行水也。”引申为迅疾的意思。《孟子·万章上》写到:“攸然而失。”就是迅疾的意思。忽,《广雅·释诂三》:“忽,轻也。”引申为急速的意思。《楚辞·离骚》写到:“忽反顾以游目兮。”

④     通行本为“执古之道”,帛书本为“执今之道”。道无古今,古今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吕氏春秋。察今》写到:“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又写到:“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

 

 

品读:

 

老子让人们觉悟万物,先从身边平凡之物开始觉悟。觉悟车,觉悟器皿,觉悟房屋,觉悟五色,五音,五味,但是,仅仅觉悟身边之物,仍不足够。还要觉悟难以觉悟之物,那就是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人们常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并不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愈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事物,愈是要去觉悟。同时觉悟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才可以说全面,全然地把握了这个世界,只觉悟其一,都不能全然地把握这个世界。觉悟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之后,才能领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真谛;觉悟了之后,才能觉悟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故说,觉悟了万物,觉悟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万物,即可以觉悟道。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极致,都是“复归于无物”,不再是有形有象之物,不能够把握,不能够用肉眼辨识,并且“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首无尾,无上无下,无始无终,不能用凡人的肉身去看,去听,去触摸。但如果人们觉悟了道,就能够“以近知远,以今知古” ,就能够觉一物而知万物。能够觉一物而知万物的奥秘,就是道的根本。因为万物皆有道。万物有道,则万物为一。无论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皆是有道的世界。

 

只觉悟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只是觉悟了两头,仍然不够,还要中观。中观的根本含义是内观,向内看,宇宙皆在心中,万物皆在心中,中观世界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甚至可以说,只需中观已经足够,或者说,中观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是人生的根本态度,是觉悟万物的唯一方法。而在中观之内,再细致来分,又可以分为观宏,观微与观中。此中,指的不再是内的意思,而是中间,中断,中正,中立,不偏不倚的意思。即是《礼记·中庸》所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在此,从方便理解出发,用微观、宏观与中观,来分解整个中观思想。

 

1视之不见,名曰微;

 

老子说,视而不见,叫做微。老子给视而不见,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微。《广雅·释诂二》解释说:“微,小也。”《小尔雅。广诂》解释说:“微,无也。”那么,视而不见也就是小到极致,小到没有了。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呢?一是说,对于微观世界来说,小到极致,肉眼根本无法看得见,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同样有着万物的存在,这样的物,称之为微物。人们对于微物世界,并不能忽视。人们如果不能觉悟微物世界,即微观世界的存在,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觉悟都是偏颇的,片面的。人们觉悟于万物,必然要觉悟微物。

 

二是说,人们既然不能忽略微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相对应的宏观世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同样要觉悟。大象无形,人们不能只觉悟有形有象之物,而不觉悟无形无象之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唯有觉悟了无形无象之物,甚至超越了无形无象之物,才能觉悟道。

 

三是说,人们觉悟了微观与宏观,人们同样要觉悟中观世界。很多时候,对于中观世界来说,人们看到了却等于没有看到。“五色令人目盲。”人们平凡生活中的万物,不因其大,不因其小,人们的肉眼明明看到了,但却视而不见,根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些物体的存在。那是因为人们用过滤镜看世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用分别意识看世界,也用价值判断标准看世界,不在自己价值评判标准中的万物,他人,情绪,甚至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人们都会视而不见。由于视而不见,人们忽略了生命中多少精彩的内容。觉悟万物,就是要觉悟视而不见,就是要觉悟明明看到了,却没有意识到的事物,就是不用价值判断标准,不用分别意识,不用评价系统,用平等之心,看世界。故《周易。系辞传下》写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君子同时觉悟微妙与彰显,觉悟原因与结果,觉悟吉凶成败,觉悟柔弱与刚强,这是万人景仰的圣贤。

 

四是说,中观,要观本质。人们不把看到事物的表象,当作真相。人们用一双慧眼,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有形有象之物,看到无形无象的道;透过局限的有,看到万物无限的无。人们用生命的觉悟,视而不见,不见其形,只见其神。不见其表面的语言,行为,甚至思想,意识,只见其内在圆满自足的本性。不见其外在的凡人,只见其内在的圣人。不见世界外在的纷繁万物,只见万物之中的道体。也就是佛家所说,离相成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人们不把看到的事物当作真相,人们无我,自然视而不见,以道眼观之,万物平等,万物为一,自然视而不见万物的形体,只见万物皆道。

 

觉悟万物的根本是要觉悟人,觉悟心,觉悟道。对于人来说,一是要觉悟其大。人之大,莫大于爱心,莫大于理想,莫大于志向;觉悟人心中的大爱,觉悟人心中的理想,一个有理想的人,立即就会变得光辉伟大起来。觉悟人,二是要觉悟其小,人之小,细微之处见真情,点点滴滴都是爱,一言一笑都是美,细节决定成败。觉悟人的小,细腻精致,微妙玄通,可以直接触及人的灵魂。三是中观其人,觉悟平凡生活中不被人觉知的心智行为,在平凡中觉知容易被人忽略的伟大,在平淡中觉悟生命的喜悦,在简单生活中觉知人生的智慧,在繁杂生活中觉悟人性的光辉,在日常生活中觉悟美妙的爱,觉知祸福相依,善恶相对,人人都是天才与庸才的合体。四是中观人的本心,要不执著于人的言行举止,知识能力,善恶美丑,透过人的外在行为,觉悟人人心中的爱,觉悟人人心中的无,觉悟人人心中的道。人人皆可以无中生有,人人皆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人人皆有道。觉悟了人人心中的道,则人我不分,人人为一。宇宙之内的人都是一个人,宇宙之内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喜悦,则天下皆喜悦;一个人自由,则天下皆自由;一个人充满力量,则天下皆充满力量;一个人有爱,则天下皆有爱。

 

老子让人们知微,觉悟微。太大的事物人们看不到,太小的事物人们看不到,不大不小的事物人们因为太盲目,因为目盲,同样看不到,人们视而不见之物,都是微。觉悟微,只是觉悟万物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离微而见道,离表象而见本质,离有而见无,不迷于物,不迷于相,觉悟万物的本质,觉悟万物内在的道,才真正觉悟了万物。所以说,视而不见包含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是不能视而不见,要全然地觉悟万物;二是就要视而不见,要对万物的形体视而不见,要觉悟万物的本体。对万物的形体视而不见,也就是中观,中观万物内在的根本,觉悟万物皆有道。

 

2听之不闻,名曰希;

 

老子给听而不闻,也起了一个名字,叫希。希,罕,少也。大音希声。声音太大了,人们听不到,听而不闻。声音太小了,人们同样听而不闻。声音不大不小,明明可以听见,但因为“五音令人耳聋”,因为与自己无关,因为不在自己觉知之内,人们同样听而不闻。人们觉悟听而不闻,从而觉悟宏观世界,觉悟微观世界,觉悟中观世界,觉悟平凡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事物,并且不听其外在的语言,而听其内在的心声;不听其声,只听其内在的精神;不听世界的喧嚣声响,只听世界是否走在道上。

 

3搏之不得,名曰夷。

 

老子给触摸不到,同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夷。浩瀚的宇宙,因其大,人们触摸不到;微小的尘埃,因其小,人们触摸不到;身边的事物,因为被人们忽略了,人们触摸不到,即使触摸到了也没有觉知,同样等于没有触摸到。老子让人们敏感极大之物,极小之物,敏感于身边之物,敏感于天地万物的情绪,变化,敏感于人们的心情,从而触摸万物,觉悟万物。最终也要达到触而不得,不为外物的触觉所迷,而是要触及万物的本体。

 

4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

 

此三者不能够追问究竟,所以混同一体,当作一来觉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得,仿佛是从三个方面觉悟万物,实际上根本无法彼此分割。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观世界,此三者同样不可分割,也等同于一,三个世界混同与一,可以统称为中观世界。地球之大,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地球是方是圆,但在茫茫宇宙之中,地球不过一粒尘埃,万物全部聚合在一起,也不过一粒尘埃。人们生命百年,仿佛时间很长,但在茫茫宇宙之中,不过千万分之一秒,哪有时间痛苦或喜悦?以道观之,万物皆混同为一,彼此不分,万物被当作一来觉悟,来观照。只此一物,觉悟了一物,再无别物。世界也混同为一,也不过一粒尘埃。世界为一,万物为一,用中观的态度来觉悟、来观照,观照世界、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皆由道创造,天地万物皆有道。

 

5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

 

把万物混同为一来觉悟,把整个世界当作一来觉悟,中观这个一,那么,这个一上面不明亮,下面也不昏暗;上面的变化不迅疾,下面的变化同样不迅疾,变化的只是表象,不变的是其根本,万变不离其道。从宏观世界来看,觉悟其大,整个宏观世界,变化甚微;从微观世界来看,觉悟其小,小到极致,就是空,就是无,就是道。用中观的态度来觉悟,天长地久,道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根本没有变化过。黑暗即光明,光明即黑暗。天堂即地狱,地狱即天堂。

 

6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把万物当作一来觉悟,把宇宙当作一来觉悟,万物在一之内,万物在整个宇宙之内,绵绵若存,绵延不尽,上下弥漫,无处不在。万物为一,万物彼此不可分别,整个宇宙之内,只有一,而不再有独立存在之物,不再有千差万别之物,不再有风马牛不相及之物,万物皆为一,宇宙只有一,而不再有万物。所以老子说,复归于无物,再没有独立存在之一物。一物即无,就是无物。

 

复归于无物,见物而无物,即可见道。复归于无物,万物归于三,三归于二,二归于一,一复归于道。复归于无物,宇宙之内,混混沌沌,恍恍惚惚,混沌为一,恍惚为一,宇宙即道。复归于无物,有归于无,人为复归于自然,万物皆归于道。复归于无物,是老子回归自然的重要法门,见万物而不迷于万物;见万物而不见分别,见万物为一;见万物不见其表象,而见其本质;见万物不见其有,而见万物内在的无;见万物,眼中没有一物,复归于无物即见道。

 

7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万物为一,宇宙为一。在宇宙之内,万物的这个一,没有具体的形状,如同流水一样,随物赋形,千变万化,但又是一;万物的这个一,不可当作一物,但又有一个物象,可以观照,可以觉悟,是有,而不是无。所以老子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混混沌沌,恍恍惚惚,天地万物皆在其中。

 

8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万物为一,宇宙为一。万物的这个一,无首无尾,无始无终,无前无后,无过去,无未来,只有当下一刻。无生无死。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而死又是新生的开始,新生就是再死的结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天长地久。所以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9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既然万物为一,万物的这个一,无始无终,无前无后,无过去无未来,人们觉悟一,觉悟道,自然尽可以觉悟当下的道,觉悟当下的无,觉悟当下的自由与喜悦,觉悟当下的爱,当下一刻就是全部生命,当下一刻就是整个人生。

 

人们觉悟当下,用当下的道,创造当下的世界;用当下的无,创造当下的有;自然可以道生万物,无中生有。人们对世界有怎样的理想,即可以创造怎样理想的世界;人们对人生有怎样的理想,即可以创造怎样理想的人生;人们对万物有怎样的理想,即可以创造怎样理想的万物;人们对自由与爱有怎样的理想,即可以创造怎样的自由与爱;人们对人类有怎样的理想,即可以创造怎样理想的人类。用道创造世界,创造万物,用无创造有,就是老子的无为精神,无为而无不为。

 

10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人们觉悟了当下的道,当下的无,就能够通过当下的道,当下的无,觉悟天地之古,觉悟万物之始,觉悟道的无极之极,无始之始,无古之古。人们之所以能够以今知古,以近知远,是因为道无古今,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道生生不息,这就是道的本质,道的根本,道的根基。

 

人们觉悟道,不同时代对道的领悟不同,就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人生,兴衰,爱恨情仇,生老病死,自由与束缚,喜悦与痛苦;不同时代对道的领悟不同,人们回归道,回归自然的程度不同,人们创造的世界,自然不同。知道了不同时代人们对道的不同领悟,就能知道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生。

 

11、综述

 

细微之物太小,人们看不到;声音太大,人们听不到;事物太平凡,人们感知不到。老子从大,从小,从中间三个方面,让人们觉悟万物,觉悟了三,即觉悟了道。而大小皆是相对而言。地球之大,在宇宙之中,不过一粒尘埃;沙粒之小,在微生物眼中,却大如地球。老子将大小与中间皆混同为一,觉悟了一,即觉悟了万物,觉悟了世界,觉悟了道。三者混同为一,即是中观世界。

 

人们难以把握世界,难以觉悟世界,是因为世界的细微,宏大与平凡。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之不得,也是因为世界太大,太小,太平凡,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也因为人们的能力所限而看不到,听不到,触不到。无论世界的大、小与平凡,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还是中观世界,都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觉悟,都可以视之为一。统称为中观。

 

世界是一,万物是一,那么这个一之内,天地万物皆是一,就不再有万物分别的个体,只有混沌恍惚的世界,万物皆在其中,却又复归于无物。万物复归于一,即复归于道。

 

老子让人们觉悟万物,觉悟世界,觉悟道,不让人们觉悟一的表象,而让人们觉悟一的本质。觉悟一的表象,也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觉悟一的本质,即是觉悟了道,就能用道创造世界,创造万物,就能知天文与地理,能知过去与未来,能知天下与人心,天下皆在心中。有道之人,心即道;失道之人,心就是欲望,心即我。但人人皆可回归自然,回归于道。回归于道,则无我,我即道。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得,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不能视而不见,要全然地觉悟万物,一物也不能遗漏;二是说,就是要视而不见,要对万物的形象视而不见,要直接觉悟万物的本体,中观万物,觉悟万物内在的道。

 

12、仁者心动

 

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经,全寺的和尚都在静静听讲。忽然,一阵风吹来,将佛像前面悬挂的幡吹动了。两位和尚看到幡在迎风飘扬,就窃窃私语。一位说:“是风在动。”另一位说:“不是风在动,是幡在动。”两位和尚争议不休。此时,惠能说到:“即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有人对风视而不见,有人对幡视而不见,他们对事物的觉悟都不全面。但从根本上来说,要离相而见佛,要透过风动幡动,觉悟万物皆无自性,万物皆有佛性,而佛性不生不灭,不动不静。因此,说风动也好,说幡动也好,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没有觉悟事物的本体。起心动念皆烦恼,故惠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烦恼心在动。如果烦恼心不动,则对事物的表象,就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能直接觉悟事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