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库妮丝电影:宗教名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25:21

宗教名词的来历

  弥勒佛的由来

  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不过中国寺院正门供奉的大肚弥勒,则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这个和尚心胸豁达,身体肥胖,言语随便,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一个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带喜容,人们称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一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后人把他当做弥勒化身,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是经过一些改造的。现在我国境内的佛教是本土化了的佛教,许多内容是中国佛门独有的。

  欢喜佛的由来

  佛教的众佛像中,有一种男女双修形像的佛,游客称之为“欢喜佛”,又称“欢喜天”,梵文为“Nandikevara”,它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崇拜偶像。

  欢喜佛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故事,有专家研究考证,认为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之后,印度土著民族出现了很多杀敌女英雄,她们以其女性所特有的灵美来诱惑敌人而将其斩获,广为后世人士所称颂,为此人们还编成许多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后来,这些传说被印度佛教的一支婆罗门教性力派(崇拜神为湿婆)所接收。8世纪后,印度又遭阿拉伯人的侵犯,战火烧毁了大批佛教寺院,佛教徒也大批被杀和被迫改宗,在这种残酷的历史条件下,佛教逐步吸收湿婆的咒语,主张以性欲超度现实的残酷,在女性崇拜的光环下得以超脱。哲学史上称这个过渡叫做“佛教密化”过程,而欢喜佛也在密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派别象征,为佛教增添了新的内容。

  菩萨的由来

  “菩萨”一词是梵文(古印度书面语)“菩提萨土垂”的音译之略,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的人,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是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的称号,后来泛指大乘思想实行者。在佛教中,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晋初年始盛,隋唐走向极盛。随着佛教的传入,菩萨便成为民间崇拜的神灵。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信徒纷纷建寺院,“请”著名的菩萨东来定居,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萨:居五台山的文殊,居峨嵋山的普贤,居普陀山的观世音,居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在印度佛教中,菩萨为男性。但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渐渐变成了女性。从四大名山的菩萨来看,所修菩萨像大致为女相,脸色鲜润,神态安详。其面容、体态、服饰有唐代贵族妇女的特色。因为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所以菩萨像也有中国人想象的古代印度贵族妇女的影子;是二者奇妙的、富有想象力的结合,成为中国化了的菩萨。

  “达赖喇嘛”的由来

  达赖喇嘛的称号始于1578年,确定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时期。当时他到青海地区传教,说服了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皈依佛门,他们在政治上彼此推祟并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在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的称号;“达赖”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合起来说,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这个尊号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当时,俺答汗已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索南嘉措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达赖”的字样。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达赖喇嘛。前两世为后人追认。由此往前追溯,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为一世,根敦嘉措为二世。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达赖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达赖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从此,“达赖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1751年,清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班禅”的由来

  班禅是西藏喇嘛教黄教教派两大首领之一,班禅的全称是“班禅博克多”。班禅的称号始于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1713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从此,确立了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和尚的由来

  民间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此名如何得来?

  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斗争。“和”即忍耐和顺从,是佛教徒所崇尚并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以“和”为“尚”,就有了佛教徒即“和尚”之称。

  和尚都是要剃光头的,按佛教的说法,头发是人世间烦恼和错误习气的一种象征,剃去头发就是剪去烦恼,消除旧的习气,就是去掉骄傲怠慢之心。另外,佛教在印度兴起时,剃去头发也是为了与其他教派相区别,沿袭至今。

寺的由来
寺的名称与古代官名有关。

  明清时以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所居称“寺”。秦时,凡宦官任外廷职务的,官合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鸿胪寺等。后来,官府都引申为“官寺”。

  东汉明帝时,天竺国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东来,止于洛阳鸿胪寺。以后,在雍关以西专筑藏经之舍,命名“白马寺”。由此,“寺”便成为僧人藏经、讲佛的场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以“伽蓝”为僧寺名,隋炀帝大业中改称道场,唐朝又复改称寺,一直至今。

  我国的寺与庙有本质的区别,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这些佛是超然世外的。人们在寺中的祈求,寻求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而庙奉供的多是历史上的名人,如关帝庙、忠武庙、孔庙;有些则是百姓世俗的宗教场所,如主生死祈福的东岳庙等。

清真寺的由来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礼拜寺。它是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

  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唐朝时期)传入我国,当时被称为“大食教”,并把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称为“礼堂”。到宋代时称其为“礼拜堂”。元朝称 “清净寺”,直到明清时,“清真”一词才第一次同伊斯兰的寺院联系起来。明清时,在中国的伊斯兰教徒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拜的真主,因此时人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也就叫清真寺。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代表性的建筑。

  庵的由来

  起初庵有着与现在不同的意义。

  古时候,人们将圆形的草屋称为“庵”。后来,文人墨客谦称自己的住宅简陋,把屋舍称为“庐”,书斋称为“庵”。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将居住尼姑的寺院称之为“庵”,以区别于和尚居住的庙宇。

  观的由来

  观在古代原指宫阙两旁的望楼。在西汉时皇帝倚重道教,因道教为西汉帝王所重,故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

  东汉以后,道佛两教并盛于世,寺、观得以并称。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载:“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唐代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

  自汉以来,“观”一直是道士宣道之所,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都是。至于道观中的偶像,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物,一般说来,观中只挂神像(三清至尊之类的画像)。观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三宝殿的由来

人们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形容有事打扰的客人。究竟什么是“三宝殿”呢?
    “三宝”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 ”是佛家“珍藏宝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殿房都是佛门重地,平常是不让人进去闲逛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道教的由来

中国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其中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它产生于东汉中叶。东汉中期以后,统治日益腐朽和黑暗,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道教便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生。
    道教的产生和其思想、方术的渊源关系密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燕齐一带出现的鼓吹长生不老之术的神仙方士,用战国时齐人邹衍的五行阴阳学说解释其方术,从而形成了所谓神仙家,即方仙道。

  2.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顶礼膜拜,视之为神灵,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把其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殷商时人们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为人们祈福禳灾。道教吸收和继承了这种巫术。

  3.黄老思想。在传说中,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的因素。许多神仙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至东汉,他们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着重尊崇黄帝,转而推崇神化后的老子,逐步形成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并与方仙道逐步合流,这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4.世俗传说。随着道教的发展,又把民间传说中的各路神仙融入道教。比如“八仙”,比如阎王与十八层地狱、玉皇大帝等,因此道教完全是中华民族的世俗宗教。

  5.谶纬神学。“谶”是一种宗教性的预言;纬是相对于儒家经典而言,即用图谶的观点结合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推验灾异祯祥,这种风气由西汉儒生董仲舒首倡,继而形成了谶纬之学,致使儒家经典宗教化。西汉末至东汉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谶纬之学盛行,儒生与方士逐渐合流,造成极为浓厚的宗教气氛,这极大地推动了道教的形成和出现。

“原罪”的由来

西方许多文学作品都涉及了“原罪”,有些作家甚至以此为主题写成小说。其实,“原罪”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基督教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原罪”,就是上帝面前的罪人。

按圣经《创世纪》记载,天主造万物毕,最后造了人,一男一女,配为夫妇,以便繁衍人类。男名亚当、女名夏娃,置于天堂福地。此处无病无痛,万福齐备,不用劳苦,五谷自生。天堂也称为伊甸园,园内果木繁多,天主曾指一株名“知善恶的果木树”给亚当夏娃说:此树之果禁止尔等食用,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非只尔等受害,且要延及子孙,非只肉体在世受苦,更有甚者,死后不得入天堂。亚当夏娃未遵守天主之命,吃了禁果,因此受到以天主教预言的重罚,被逐出了天堂,进入苦难深重的世界,身心双方,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灾祸。此苦此难,延及子孙,代代相传。由于此二人系人类始祖,故称“原祖”,所犯之罪,即称为“原罪 ”。

“六根清净”的由来

六根清净本是佛教用语。佛教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认为六根与六尘相接,就会产生种种贪欲、烦恼乃至罪孽,因此主张六根清净洁白,不与六尘相染。《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云:“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可以说这也是佛教主张避世脱俗的一个印证。

  “浮屠”的由来

  “浮屠”是佛教用语,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佛陀”的旧译,一译“浮图”。“佛陀”的原意是“觉悟者”,而“佛”是“佛陀”的简称。佛教徒对其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或“佛”。后来,佛经中所记载的一切能“自觉”(大彻大悟者)、“觉他”(使别人大彻大悟者)、“觉行圆满”者(善于修身养性达到极致者)都称为“佛陀”或“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说修身得道了。所以,“浮屠”就是指“佛”而言。

  但是,也有人把“佛塔”的梵文音误译做“浮屠”,因而也称“佛塔”为“浮屠”。有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七级佛塔”的意思,是较高级的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层数一般为单数,用木、砖和石等材料建成,用以收藏舍利(梵文音译意译“身骨”,或道行较高和尚火葬后的残余骨灰)和经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