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7中签率:津京沪四日之浮光掠影[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19:59
津京沪四日之浮光掠影[原创]

江上野人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


那是2006年的冬天。外出办事,四天之内先天津,再北京,最后上海。天津和上海以前分别去过两次,北京这几年每年总要去个七、八次。这次在三四天内每天走一座城市,走马观花之际,对位列中国大城市三甲的京津沪有一些浮光掠影的比较。
4月3日晚九点,乘东航班机由长沙至天津。同行小黄前几天刚在天津开过会,一路上跟我说起天津来,大致印象就是城市建设落后。还有就是国家最近已将天津建设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作为继深圳、上海之后的第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借以带动北方经济。下飞机后,见机场狭小且显陈旧,戏称天津滨海机场好像比长沙的汽车南站还小。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唯一的机场,它的简陋委实让我吃惊。
当晚住在红旗路的一家酒店。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去市建委等处办事。一路上,但见街道两边的建筑屋层数不高,多是七八层的多层建筑,偶或有些一二十层的楼房。当然这边可能不是市中心。建筑物或是白瓷砖贴面,或是灰色调的墙漆,很少见到玻璃幕墙饰面的。街道两边,大多数树上还是光秃秃的,只是经过周恩来纪念馆时,才能看到街边一带柳林,渐渐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新绿,这是天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抹亮色。
大概在四马路附近,遇到一支几十人巡游送丧的队伍。大街上碰到这种情况,大城市中大概也只有天津会这样。队伍前面并排的四人穿着红色的古装,扛着红底黑字的“回避”牌,一个指挥模样的人,也是古装打扮,挥着一只手铳,不时向天空发射响炮,枪声在天津的上空煞是响亮。后边则是举着经幡、披麻带孝的亲友团队伍。忽然觉得,在天津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能看到这风景,说明天津至少还有不少市民有着农民情结,遵循着农村的风俗。
在市建委和某区政务中心办事,觉得天津公务员一例能说会道,而且服务热情。办事之际,办公楼内不少人戴着“**员示范岗”的牌子,但碰到一些需要变通和交流的事时,办事人员观念还较老旧,影响办事效率。
回宾馆的路上,有更多机会观察行人。但见马路上跑得最多的是天津本地生产的夏利车,人行道上几乎所有人都骑着自行车。说天津是自行车和夏利车上的城市当不会很夸张。这里的风沙好像比北京要大,骑车的女市民多用纱巾遮面。
一路上与朋友探讨,把天津比成一个女人,它是一个什么女人呢?经过反复磋商,最后意见是:她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绝色的村姑,还是睡意朦胧中。一旦醒来梳洗打扮,必然如上海一样令世人瞩目。
下午单位派车送往北京。京津高速是早些年修的,还是双向两车道,与鱼贯流动的车流比显得有些狭窄,而且路面并不平。不过路两边的绿化却格外好,靠近路堤的边上是两三排柳树,后边是一溜白杨树,这护路林带沿着高速路一直不断线。柳树正是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光景,嫩绿的叶片缀在线条清晰的枝条上,使人想起古代始及笄的小女孩的一绺绺青丝。路两边的田野,仍是大片大片空旷无物的土黄色,使路边的杨柳新绿,叫人看了格外欣喜,为之格外疼爱。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每隔三五米,柳树较高的枝杈上,必有一个象是黑炭笔画出的鸟巢。枝枝杈杈的线条,使人觉得那些鸟巢还是未竣工验收的建筑物。在连接京津的这条公路上,将近两个小时中,眼里总是新绿的柳树杨树,还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般的鸟巢。这真是最令人欣喜呀!高速路边上时有鸟儿们带着几只雏鸟飞进鸟窝,并不在意中国北方这条最繁华高速路上汹涌的车流。这让我确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与乡村风光是可以相安无事融为一体的。
快进入北京时,路边出现一块巨大的牌子,上写“外地进京车辆请办通行证”。这招牌叫我们从乡村风光中猛醒过来,内心深处隐约生出“臣民”意识,这是我对北京唯一的不满意处。
一进北京,眼睛便为之一亮。汽车第次进入五环、四环、三环,高楼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双向五车道的马路旁边,先是一层剪得平平整整的绿色矮墙,人行道夹在两排高大的乔木中间。树上叶片虽未生出,但枝干上看出无数叶蕾隐约的模样。绿化带上,桃花绚如云霞,柳林嫩若新锦。好象北京的春天比天津要早一两月似的。
在所有城市的建筑物中,我最爱看的是北京的沿街道铺开的楼群。不疏不密、不高不矮,多在二十层左右。而且一个稍大的小区内往往有几十幢建筑风格相呼应的群体建筑。每一幢建筑的颜色都是鲜亮可爱。无论是涂墙漆贴瓷砖,还是用玻璃幕墙,每一幢建筑物的外型都很有型,单独去看都是匀称而精巧。在京郊东南部一带看,北京建筑物基色大概是黄色与红色,也不乏明丽的蓝色。让人觉得这是一座设计精心、整体性强、尽量让城市建筑与植物和谐相处的城市。与天津相比,这城市在明丽精致的色调下隐藏着富贵大气。车上同事几经研究认为,如果把北京看成女性,她当是“北方皇家的格格”,富贵而不失典雅,俏丽而又端庄可爱。
第二天跑了两个部级单位办事。站在北京的街道上,看那高大威严的办公大楼,看那些统一着装的警卫,确实令外地到京人员有“侯门深似海”的感觉,无意中容易将自己视为“外地到京上访人员”。其实进门看时,部里的办公环境不一定比那些富裕的南方村政府强,部里同志的热心倒是肯定比某些村干部要强。
当晚在北京站上T7次火车。在京沪线上晃了十二个小时,早上起来,列车已过江苏丹阳,在长三角最繁华的地区一路进发。火车依次过常州、无锡和苏州,总体看,越近上海,铁路两边的建筑物越多越高。不时有二三百米高的烟囱和巨大的双曲线冷却塔从车窗外掠过,说明沿线建有为数众多的火电厂。好象沪宁高速和京杭大运河也与这条铁路交叉并行,经常能看到河道里各种各样的机动船航行。我也注意到,在铁路两边齐刷刷的水杉树上,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鸟巢。窗外时而有扑面而来的绿色田野,似乎告诉我们:江南已然春深了。但因所有的树木皆绿,相反没有北方春色的那样撩眼惊心。
进入上海市区,火车如同在高楼的丛林中穿行。仰头见不到顶的灰色建筑物一阵阵排山倒海般压过来,让人喘不过气。下了火车,在去长宁区的高架桥上,我们看到了上海的掠影。但见浦东浦西,到处是深入天际深处的大楼。在内地稀罕的六七十层高的房子,在这里比比皆是。那些超高层建筑物刺眼的高度和大到令人窒息的体量,冷酷的玻璃幕墙,让我们觉得心里空落落、轻飘飘的。来接的朋友介绍,上海目前大约有高层建筑三千多幢,其中一百米以上的超高层二百多幢。压得陆家嘴地区每年下沉3厘米,整个上海每年下沉1.5厘米。上海人不仅毫无节制地侵占天空,还在无休无止地钻研地下。地铁隧道、大面积地下室以及各种地下管道,在这座城市的地下密如蛛网联成一片。听说新建的一个地铁车站,深入地下三十八米。望着这高楼疯长地底穷挖的城市,觉得上海是一个最能表现人类物质欲望永无止境的大怪物。上海街道也有绿树红花,但它们躲在高楼大厦的阴影里,淹没在澎湃的车流与人流中,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第二天,同事开车带我在浦东兜了一圈,围着目前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转了几圈。据说这楼有88层,通体高420米。但旁边的香格里拉大厦、汤臣大厦、通茂大厦等二百米以上的建筑物多达几十幢,在车上去看金茂大厦,觉得这座高楼似乎也不是太高不可攀。
后来车过陆家嘴隧道,自己一人在金陵东路附近下车,在长约1.5公里的外滩滨江观光道上走了几小时。最后,在上海英雄记念塔附近择一高处,欣赏起黄浦江两岸的风光。黄浦江看上去水流深厚且流速较快,江上时时有飘着万国旗的轮船招摇而过。江两岸占用部分江面新修了观光带,使原本开阔的浦江显得有些狭窄。外滩这边,是清一色保存完好的清末时期外国人修的石头建筑物,那些半园顶、尖锥形的屋顶,看得出当年这些建筑物踞傲、目空一切的气势。这里有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等几十栋欧式建筑,依稀能看出昔日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以天然石块饰面,多在十层以下,高贵典雅的排在外滩一线。朝浦东望去,只见一片巨无霸式的超高楼群,霸占了人们的视野,俨然把浦东这方寸之地变成了高楼组成的巨大的山峦。外滩的建筑与陆家嘴的建筑隔江对峙,浦东的高层群,似乎有意识要压过一百年前外国殖民者们修的石头建筑。那些极尽奢华通体晶亮的玻璃幕墙,金属的蓝光让我的眼睛畏畏缩缩。在陆家嘴,依次摆放着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塔等超高层建筑,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第一高楼、日本人投资的寰球金融中心大楼。这楼房建成后101层,高492米,前几年因懂风水的人士说它占在中国龙脉上,且楼顶有类似太阳旗和日本武士刀的标志而饱受争议,搁置了六七年,去年终于还是复了工。
我的眼睛在这光怪陆离、极尽繁华的外滩与陆家嘴风光中收回来,我的视野容量太小,似乎容不下这等超出我承受能力的繁华。在黄浦江上微风吹拂而来时,我决定不再看两岸景色,让自己回到内心中,思考“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问题。看那些浦江两岸高楼上立着无数巨大的红色英文字符广告牌,突然觉得上海是一个的绝色的混血美女,美艳且高傲,妖冶而风情万种。在上海我似乎没见到过鸟,——这里人的存在都已很渺小,即使有鸟,也不会有人注意它们吧?在落日的余晖中,再一次看一眼与我的目光有些抵触的外滩与浦东的景色。见那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塔,突然幻化为北方原野上的一株高挑白杨树,塔中间两个园形的巨大观光室,幻化成筑于白杨树杆上两只巨大的鸟巢。唉,这幻化而出的鸟巢,是我在沪上唯一一次见到的鸟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