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的未来发展:话说钱币(二)──为纪念新中国首套流通硬币发行40周年而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6:41

机制币的出现和发展:

    自明朝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起,我国海禁开放,欧美各国商人相继来华进行商品贸易,他们带来了本国银元与我国进行商品买卖。此后,外国银元不断流入中国,及至清世祖顺至四年(1647年),一度规定外商只准在澳门进行商品贸易,但实际上贸易的范围是无法得到有效限制的,外国银元的流入量有增无减,大有以外国银元取代中国银两的趋势。这些外国银元初称“番饼”,亦称为“洋银”,当时民间依其圆的形状,称之为“银元”。由于各国所铸,名目繁多,于是又产生了许多俗名,诸如马剑、站人、坐人、鹰洋、蝙蝠、大髻、小髻、蓬头、双柱、烂版、光面、佛头等,不一而足。而其中要以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输入为最多。西班牙本洋自清康熙二十年至道光十三年(16811833年)一百五十三年间输入近一亿元;墨西哥鹰洋的输入到清末,总数达四至五亿元。外国银元的大量输入,造成套购我国大量白银的外流,引起清朝朝野的重视,不少有识之士,纷纷要求顺应时势,自铸银元,维护国家权益。清光绪七年(1881年),吴大澂在吉林设立造币机器局,试铸一两制银元,是我国采用正规机器铸造银元之始,开了我国近代机制币的先河。及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再次奏请朝廷自铸银元,以谋抵制,经清政府同意,遂于1888年在广东设立银元局试铸银元。翌年,以库平七钱三分记其重。由于新型的银元是采用引进的外国机器设备铸造的,故这种银元在民间俗称“银洋”或“银洋钿”。

    当时广东所铸的银元,先是试铸以七钱三分记重。自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铸七钱二分记重后,各省相继设立银元局,均以广东银元为模式,纷纷开炉自己铸造银元,使机制币大为普泛开来。据估计,仅以龙为图案的银元,其铸造数量就不下三亿枚,而其中以“光绪元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铸造了近一亿枚,为最多。“大清银币”(宣统三年、1911年)铸造数量大约为七千七百多万枚,名列第二。广东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铸壹圆银元的同时,还铸造了五分、壹角、贰角、五角四种银辅币,成色为82%。以后又陆续大量铸造。至民国三年(1914年)颁发的《国币条例及其施行细则》中规定了银辅币的重量规格:壹角银币重七分二厘;贰角银币重一钱四分;五角银币重三钱六分。成色均为70%银和30%铜。银元和银辅币在我国的大量铸造发行,促进了古老的中国银两制向银元制的迅速转化,推动了我国铸币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是中国近代钱币史新的开端。

    我国的机制铜元又称为铜币,俗称铜子儿、铜角子、铜板、铜钿。其种类很多,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等八种,前三种铸造量极少,后三种通称大铜元。铜元的铸造也开始于广东。铜元作为银元的辅币,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广东开铸以来,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有十二个省,共计有十五个银元局铸造,铸造数量急骤猛增。至宣统元年(1909年)在青岛还曾发行过五分、一角两种镍币,以后广东、云南等地都有铸造。

    清朝铸造的铜元,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于光绪二十六年在广东开始铸造的“光绪元宝”,每枚重二钱,成色为95%铜、4%铅和1%锡,圆形无方孔。币面正中有一圆圈,内有“光绪元宝”字样,内加满文“宝广”二字。圈外靠近边部有“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等字样,后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币背面正中圆圈内有蟠龙图案,四周有英文“Kwangtung One Cent”(广东一仙),后改为“Ten Cash”(十文)。其后各省仿制广东铜元,基本形制一样,只是蟠龙花纹各有不同。而币面文字排列、作价、措辞却五花八门,版别极多,每省都有百十种。二是“大清铜币”,比较简单统一。币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有一小字代表省名或地名,上部是满文“大清铜币”四字,两侧为铸造年份,如丙午等。边缘中部分列“户部”二字,下面铸有“当制钱十文”。币背面中央仍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铸有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

    民国所铸铜元更为复杂。比较普遍的是币面上有交叉五色国旗与军旗图案的,还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等等。民国所铸铜元的成色重量,按币制条例规定,已较清朝规定减为一钱八分,成色为铜95%、锡4%、铅1%。各省所铸都比这个标准低。就是在同一地区同一造币厂同一式样的铜元,其重量、成色也相差很大。及至北伐战争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替代而退出流通领域。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奏请朝廷,要求在天津设立造币总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始议归并,除户部设立造币总厂外,各省银元局合并为直隶、湖北、江宁、福建、广东、奉天、河南、四川、云南等九个造币厂,统归户部管辖。至宣统二年(1910年),度支部奏准清廷将银元、铜元各币归为天津造币总厂铸造,而把武昌、广州、成都、云南、奉天五厂改为分厂,其余各厂一律撤消。民国元年三月(1911年),天津造币总厂被毁,乃就北洋银元局旧址改建新厂,将东、西二厂合并,仍旧称为天津造币总厂。各地分厂分别有奉天、南京、武昌、长沙、成都、广州、云南七厂和重庆一局,共有八处。铸币模种由天津造币总厂分发各地造币分厂,并监督其铸币质量。该厂规模较大,袁世凯头像就是该厂委托意大利雕刻家L.乔奇设计雕刻的。至1933年日寇侵略中国后该厂关闭。

    民国九年(1920年),当时的上海金融界由鉴于各省铸造的银圆,同面额的银圆重量、成色不一,难以相互流通,再加“洋银”涨落不定,在使用、计算、找补上极为困难。为统一币制,建立本国币制信誉,集议呈文北洋政府,建立上海造币厂。320,经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同意筹建,聘请美国人赫维特为总技师,在苏州河北岸小沙渡(现上海造币厂厂址),仿美国费城造币厂式样建造厂房,设计能力为日产银圆40万枚。后由于建厂资金短缺,债务缠身,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停建。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为铸造国币,统一币制,重新恢复上海造币厂的筹建。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通令各省造币厂一律停止铸币,集权财政部,将上海造币厂更名为中央造币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正值中央造币厂筹备开铸之际,上海爆发了“128抗日战争,开铸之事暂告停止。次年(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废两改元”,于31正式开铸银圆。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辅币条例,改铸辅币。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1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造币厂停止生产。抗日战争期间,中央造币厂被迫内迁,在陪都重庆设立办事处,相继在武昌、成都、桂林、兰州、昆明设立造币分厂,铸造辅币。由于战争时期物资严重缺乏,物价飞涨,法币贬值,铸造辅币成本超过其面值,各地造币分厂辅币生产不久相继停止。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各地造币分厂先后关闭。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10,国民政府接受上海中央造币厂,经过两年筹划整修,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10恢复铸币。当时上海已临近解放,物价暴涨,货币贬值,造币厂的生产实际上是处于半停工状态。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5,国民政府密令中央造币厂迁往台湾,遂于516518将重要的物资、档案运往台湾,主要技术人员亦随同去台湾。在解放前的二十九年中,中央造币厂筹建十三年,抗战内迁八年,复厂二年,前后断续生产六年,主要铸币技术均依赖国外,进展缓慢。铸币所用原模,由意大利人L.乔奇雕刻,压印模具由美国费城造币厂制造,纯镍辅币坯饼从奥地利、美国进口。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版式极为复杂,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各省根据需求,各自为政,本省铸造,本省流通,极不统一。当时的机制币,还经常以银币印模铸成金币,称之为“银模金铸”,如以孙中山先生像为图案的开国纪念金币,就是采用银币模具进行压印的。凡是银模金铸的金币,并非是流通领域中的钱币,只是作为某种纪念,馈赠之物,示其珍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村各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一苏维埃工农银行,铸造发行中华苏维埃银币和铜币,但铸造量不大,仅限于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内流通,主要有中央苏区苏维埃一分铜币、五分铜币、贰角银币及川陕苏维埃二百文铜币、五百文铜币、壹圆银币等。及至1931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又分别铸造发行了列宁正面头像、侧面头像的壹圆银币,湘赣苏区和湖南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也分别铸造发行了壹圆银币。1933, 闽浙赣苏区、鄂豫皖苏区铸造发行了壹圆银币。1936年,陕甘宁苏区在瓦窑堡铸造了壹圆银币。皖西北苏区也曾于1936年铸造过少量铜币,此外,井岗山地区,在1931年前后也曾铸造过袁世凯壹圆银币,便于与白区进行商业贸易。为了控制革命根据地的银元外流,苏区政府还曾用墨西哥鹰洋加盖“工”字,或在袁大头币面上加盖上“苏维埃”三字,作为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予以流通。(未完待续)作者:上海造币厂   章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