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德安东尼:为革命历史正名——从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白求恩》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39:52
[原创]为革命历史正名——从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白求恩》 悠闲的蘑菇云 于 2006/7/28 14:56:1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书写历史就其产生了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当前的事件状态之间的关系而言,是生产认同的一种方式。对个体性的主体或被集体性界定的主体来说,历史建构是在构造一个由事件与叙述组合成的富有意义的世界。“因为建构过程的动机来自于居住在特定社会世界的主体,我们可以说,历史是现在对过去的铭记(imprinting)。在这个意义上,包括现代的历史传记在内的所有历史都是神话”。因此,当我们对“革命历史”电视剧略作简单的审视时,我们不能不从中读出当下社会意识的强烈在场。

一、电视剧中的“红色经典”改编风潮
毫无疑问,从17年间的革命正剧到今天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电视剧,“革命事业引领民族国家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宏大叙事始终为其基本策略。与此同时,作为对“文艺服从政治”的反拨,革命历史叙述不再停留在纯然的神圣化上,革命领袖“由神到人”的一面被越来越多地显现,革命历史的叙述策略也从革命英雄崇拜转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相契相继的时代精神的张扬。例如,中央电视台斥巨资投拍的革命历史“巨片”《长征》,向革命历史承继的即是 “激励广大干部和青年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奋力拼搏,去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的长征精神。
大众文化迅速崛起的90年代中后期,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巨大的能量,它一方面张开巨口,显示出庞大的消费能力,一方面也在这种消费能力的基础上构筑了新的市场意识,并在与政治意识消解、错位和共谋中确立自身。世纪之交的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也因此于政治意志、市场逻辑、大众文化、精英话语等多重力量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90年代中后期,电视屏幕上掀起了蔚为壮观的“红色经典”改编潮,其始作佣者当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公司:深圳万科文化传播公司。1998年该公司提出要拍一部在艺术性、规模、轰动效应和提升母公司文化品味上都出众的电视剧,最终确定投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万科公司总经理、《钢》剧制片人郑凯南毫不讳言,选择这本影响国人最甚的名著瞄着的就是诸多好处:主旋律定位带来的政治资源多、限制少、易于在各地黄金档播出、大众怀旧带来的市场效益等等。果然,这部于1999年2月1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开拍的电视剧获得了意想不到但又是意料中的巨大成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八九个晚上对受众如何看待保尔进行了报道,随后,“保尔和盖茨谁是当代英雄”的大讨论波及全国。继此之后,万科公司继续投拍了《林海雪原》、《牛虻》两部“红色经典”电视剧,AC尼尔森公布的《林海雪原》在内地平均收视率甚至达到10%的高点。
不同于万科自下而上改编“红色经典”的过程,1999年前后,随着政府主管宣传部门“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百部爱国主义作品”推荐活动的开展,一批更具红色特征的文艺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1998年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被改编为电视剧。1999年《红岩》被改编成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中宣部推荐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十部献礼片之一,并获当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2000年中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
市场急功近利的特性永远无法消磨,世纪之交的电视屏幕上充斥最多的就是一涌而起的改编潮,从大辫子满天飞的二月河清宫系列,到三四十年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当“红色经典”改编剧重新包装着昔日主流意识和经典文本走向市场时,它迅速成为难得的政治上安全、经济上有利可图、文化上还可树碑立传的良好材料,于是从2001年开始,各家制作机构争相改编“红色经典”,到2004年逐步迈向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1月,经过题材规划批准立项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就有《烈火金刚》、《红旗谱》、《林海雪原》、《苦菜花》、《红色娘子军》、《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红灯记》、《邱少云》、《沙家浜》、《红嫂》、《刑场上的婚礼》、《双枪老太婆》等41部386集。这些电视剧长的多达50集,短的则三、五集,或改编自同名小说、电影、京剧,或根据革命英雄的事迹改编而成。一时间,全国屏幕一片红色!

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阶级、个人与爱情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关系和思想渊源,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社会主义红色记忆中始终占据着不容置疑的地位。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耳熟能详。1989年它被共青团中央选为十本“人生的路标”畅销书之首,1999年又被多家媒体评为“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之首。像众多负载红色记忆的作品一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纳入红色经典系列。
长期以来,无论宣传口径还是社会普遍意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始终是一个无产阶级忠诚战士、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宣扬崇高、伟大的“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和纯粹的阶级之爱,其革命的入门式和成人式叙述对后来诸多革命小说影响深远。而在大众文化话语席卷而来的90年代,保尔的故事不再仅仅被视作一个坚定的革命信徒的个体成长史,相反,革命宏大叙事对个体爱欲的压制受到相当质询,著名学者刘小枫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时坚信,“个体爱欲应该与革命一样具有正当的理由”。基于同样对革命叙事的质疑和对个体生命感的体认,他在《牛虻》中读到的亦是一个“借助于一场民族国家的革命化解自己‘私人痛苦’”的个体故事。
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改编和由此引发的讨论(该剧播出后,《北京青年报》从2月28日到3月24日分两次推出“我们今天应该认识冬妮亚”和“保尔与盖茨:谁是英雄”的讨论,引起普遍关注和响应),直接指向了迅速分化的社会现实。在我们熟知的小说原作中,保尔与初恋情人冬妮亚因为无可逾越的阶级鸿沟而最终分道扬镳,保尔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信念与冬妮亚身上矫揉造作的小布尔乔亚情调不可调和。而在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亚的身份被颇有意味地改掉,她从一个做作的富家女变为医科大学生,她父亲也从沙皇的林务官摇身一变为人道的医生,冬妮亚身上不再是可恶的小资情调,而是令人感动的温情脉脉,她甚至毫不厌烦地给保尔治伤,冬妮亚的父亲也善意地为布尔什维克治伤,却因无法忍受古罗伯的残暴而行刺,继而被无端枪杀。保尔和冬妮亚之间截然对立的阶级身份被很大程度上改写和消弭掉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由是不再具有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一切的去与留、爱与不爱都印上了韩国爱情剧式的无奈和悲哀。
作为一部献礼片,保尔与冬妮亚间阶级鸿沟改写或许是主管机关始料未及的。但如果联系到转型期社会分化的事实,以及制作方的市场背景及其对社会文化心理的某种暗合,其中的意味是值得注意的。当《中国青年报》上发起的讨论开始集中在对冬妮亚抛弃阶级身份敢于爱一个无名穷小子的赞美与向往上时,保尔似乎成了他所忠于的阶级理想的牺牲者,当有人把“我们时代的英雄”定义为“保尔的无私奉献+盖茨的努力进取”时,盖茨也已然被塑造成当代的文化英雄。“对保尔的怀念、对跨越阶级的爱情的向往和对盖茨当代英雄的崇拜混杂一起,深刻暴露了急剧的阶级分化和功利主义社会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群体深切的挫败感”。

三、《林海雪原》:消费革命与呼唤英雄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出版后,曾被多次改编。1961年导演刘沛然将其搬上银幕,王润身饰演的杨子荣成为革命历史正剧上一位典型的英雄人物。1970年,小说中《智取威虎山》的片断被改编成现代京剧,成为“文革”时代八大样板戏之首。43年后新版《林海雪原》抛弃了原作中的线性结构,重新编织起一个全新、立体式的故事。万科公司声称,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收视习惯,新版中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果然,在《钢》剧的影响带动和普遍期待下,该据的收视一路走高。而就在制作方为预期效益弹冠相庆时,从媒体、学者到普通观众对该据改编策略大加鞭鞑——剧中杨子荣一身市侩气,座山雕则温文儒雅,最恶俗的是,导演让杨子荣与座山雕的老婆有染,甚至早年间生下的私生子被座山雕收养,于是誓不两立的阶级斗争硬是塞进了私情、私生子,革命英雄故事到这里也不外乎变成一个小混混被霸妻占子后的复仇故事。继之而来红色改编狂潮中,《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还被写成了荡妇,她既是郭建光的情妇,又是胡传魁的姘头。娘子军们也不爱武装爱红装了,洪常青不仅和吴琼花的爱情戏高潮迭起,更有别的姑娘为洪爱得痛不欲生。
就在“红色经典”改编剧盛行于世时,它也成为一个被大肆偷换和借用的市场招牌,“红色景点”、“红色经典景区”、“红色旅游”成为各地招财进宝的法宝。更有甚者,连“红军长征文化套餐”都被无孔不入的商家摆上了餐桌。始创者口口声声强调,这是用特别的方式纪念长征,12道菜浓缩了中国工农红军途经遵义的战斗历程,菜名分别为“忆苦思甜”、“遵义会议”、“一渡赤水”、“激战青杠坡”等。 “革命”在剧里剧外被消费,无孔不入的市场不紧不慢地消蚀着主流意识。

四、红色改编风潮的拨乱
2004年4月,针对“红色经典”改编剧不断惹起低俗化问题的讨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先后下发《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指出其中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要求狠刹乱编乱改红色经典之风,所有红色经典电视剧要报送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终审。于是两个月后原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新编红色经典”《红旗谱》被紧急“拿下”,重审确定“忠于原著的基本精神,作了合情合理的拓展,总体把握比较得当”的评价后,才得以安排日后“适当时间”亮相。
毫无疑问,“红色经典”的命名与世纪之交的改编热潮,决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艺术现象,更是一种主流意志、商业逻辑与社会意识彼此奔突的结果。“红色经典”负载着主导文化所期许的经典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述,担负歌颂革命英雄主义、歌颂共产主义理想的主旋律任务,而当市场逻辑介入这场重新书写行为时,原作所宣扬和建构的“革命”主线被移置,消费主义策略像招魂术一样,将商业剧中阴魂不散的私情、激情、仇情一一召唤,“红色经典”在此遭遇了多重悖论。众多观众热烈追捧“红色经典”,重温历史记忆,继而对记忆中英雄形象遭受的商业化恶俗改编愤懑不已,这些昔日英雄俨然已成为期望中对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的当代社会的拯救者。
如果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起了改编“红色经典”的风潮,真正引发电视屏幕革命怀旧热浪的其实要属《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新主旋律革命剧被制片人张纪中定位为“浪漫主义革命言情剧”。“革命浪漫主义”被重组为“浪漫主义革命”,言情自是不可避免,但它却没有遭遇“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尴尬处境。相反,这个“前半生征服敌人,征服朋友,征服一个女人;后半生甘愿被这个女人征服”的故事,讲述了“三十七年一阙恋曲,二十二集一段恋情”,受到普遍欢迎。电视剧的片头处,导演有意突出了红色的视觉影像,并与剧中历史性画面相互叠映,这提醒了我们,在整部电视剧讲述革命故事的主题下,“革命”叙事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主题,真正的主题只是:怀旧!主人公石光荣诚朴、豪迈的一生激起了众多观众的共鸣,显示了日益世俗化、功利化和以金钱度量一切的当代社会中,呼唤平凡英雄的群体社会心理。显然,重温革命、怀念革命、告别革命与消费革命,这四者并不同构。与此也可反证“红色经典”背后深刻折射的当代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

五、《白求恩》:为革命历史正名
经历本世纪初对“红色经典”改编潮的拨乱,一些中小民营资本躬身退出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制作。这期间,既有主导政治意识对“革命历史”话语叙述权的重新确认,也不乏电视市场自身的逻辑动因——自90年代电视体制改革风潮以来,“集团化”、“频道专业化”呼声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更务实的节目内容尝新和产业机制创新。前者如湖南卫视不断刺激全国观众感官神经的“超女”神话,后者则有电视皖军、上视集团等地方诸侯,开始努力进入电视剧节目的生产环节,争取在产业上游利润中分得一杯羹。
基于上述浅显的认识,可以想见,作为建党85周年的献礼片,上海文广集团等联合摄制的《白求恩》必然担负着这样的使命:一、从话语叙述上,拨乱之后的反正:重新塑造和再现“革命历史”的伟大光辉,再度确认社会主义中国承继不断的经典主流意识:革命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给当下杂陈的社会意识以正确的导引。二、从思想创作上,秉持宏大叙述的背景下,个体革命者的真实成长。白求恩从一个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青年,同情红色中国,到坚定而彻底地认同、追随、实现革命信念,活生生的显现革命思想的历史转变。三、从文化产品的生产体制上,《白求恩》的创作模式,也许正可探索一条主旋律电视剧的国际化生产、制作、推广、播出的新路径。如此,但或为市场、文化之幸。

年纪稍长点的,大概都对“老三篇”烂熟于胸:《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毛泽东在里面提倡了“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这三种精神,在红色政权“草创”的延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初期,都曾经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为人民服务”更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最经典、最富生命力的社会主导意识。反观经济多样、文化多元的今日社会,有些人对之弃如鄙履,有些也感觉麻木。这是社会的进步么?希望《白求恩》,以及更多类似《白求恩》的影视作品的播出,能给我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分享到:       | 转发到微评 -->
现在还看“红色经典”的人得多垃圾呀!回帖人:今天天气真好    影响力指数:0今天天气真好 已收获 89879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5:16:32    第 3 楼
可惜,钢铁炼成后是拿来做螺丝钉的.回帖人:熊猫哥哥    影响力指数:0熊猫哥哥 已收获 67265 次点击,1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5:23:46    第 4 楼
精神洗礼?



精神洗脑差不多回帖人:悠闲的蘑菇云    影响力指数:0悠闲的蘑菇云 已收获 5939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5:42:26    第 5 楼
楼上各位的留言,正应了“反观经济多样、文化多元的今日社会,有些人对之弃如鄙履,有些也感觉麻木。”。。。。。。但这真的代表了时代的进步么??回帖人:雅科夫    影响力指数:20雅科夫 已收获 1959890 次点击,9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21:43    第 6 楼
    作为一个深深喜爱俄苏文学的人,我谈谈对《钢铁》一书的看法。我读过很多大部头的俄罗斯-苏联文学巨著,比如《复活》、《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等等,这些书让我着迷。但对《钢铁》这部篇幅不是很大的书,我反而读得很困难,断断续续读了很多次才勉强读完。我觉得这部书从艺术价值上来说并不高,既没有优美的文笔,又没有精妙的构思。同为反映十月革命的小说,在读〈静静的顿河〉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雄鹰,在南俄罗斯的草原上翱翔着,俯视着革命的波澜壮阔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每当合上书本去干别的事情,我总是忍不住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下一步命运做猜想,什么叫引人入胜?这就是引人入胜。但是,读〈钢铁〉,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但我觉得这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它缺乏人文精神,它描写的是一部钢铁的革命机器上一个齿轮的生活,而不是一个人的生活。
    《钢铁》一书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清教徒的生活,乏味的生活,脱离现实的生活,有目的而没有过程的生活,能够达到保尔.柯察金思想境界的人,不是人,而是圣徒。尽管我是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态去读它的,但是,它给我带来的感受却是冷冰冰的,残酷的,单调乏味的,缺乏爱与人性的。我本人是个社会主义者,从我的ID就能看得出来(历史上的“雅可夫”就是斯大林之子),但是我读这本书时,却有一种排斥的感觉。书中流露出的排他性的世界观令我感到不舒服,它在给我们展现什么?展现一种毫无选择余地的生活,这种生活由一些领袖们去构思,甚至去想像;却由亿万的人民充当试验品。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相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那么凭什么,人的一生该怎么过,要由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人指定?我不否认他无私,勇敢,正直的优秀品质,但有了这些品质,就可以永远做道德的审判者吗?
    时间关系随口说几句感想,乱七八糟的,见谅。
回帖人:lxyscls    影响力指数:0lxyscls 已收获 6537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24:35    第 7 楼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说——在全国人民吃糠喝稀的时候不吃肉,只吃油闷大虾!回帖人:铲粪镢    影响力指数:0铲粪镢 已收获 15246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30:19    第 8 楼
该用户被屏蔽,其发言已被屏蔽回帖人:悠闲的蘑菇云    影响力指数:0悠闲的蘑菇云 已收获 5939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32:01    第 9 楼
雅科夫,你的这个看法和我是不谋而合的,老师说,《钢铁》的精神,只要通过学习中学课文就可以了,真的去通读这部书,难,而如果真的要照着这部书的精神去做,更是没有必要~!!

相比于此,个人以为《白求恩》这部传记就要写得有人性得多,做为一个为反法西斯事业奉献了生命的英雄,其本身其实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回帖人:雅科夫    影响力指数:20雅科夫 已收获 1959890 次点击,9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32:04    第 10 楼
〈静静的顿河〉似乎没有删节,但〈钢铁〉有删节回帖人:雅科夫    影响力指数:20雅科夫 已收获 1959890 次点击,9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35:54    第 11 楼
文章提交者:悠闲的蘑菇云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雅科夫,你的这个看法和我是不谋而合的,老师说,《钢铁》的精神,只要通过学习中学课文就可以了,真的去通读这部书,难,而如果真的要照着这部书的精神去做,更是没有必要~!!

相比于此,个人以为《白求恩》这部传记就要写得有人性得多,做为一个为反法西斯事业奉献了生命的英雄,其本身其实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
——————————————————————————————
那就握个手。
但是〈白求恩〉一书还没有读过,怎么说呢?现在生活变庸俗了,没有多少时间读书了......回帖人:悠闲的蘑菇云    影响力指数:0悠闲的蘑菇云 已收获 5939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6:47:06    第 12 楼
恩,《白求恩》一书实际上缺乏比较时兴的各种“流行元素”,恐怕不是那么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但是将其拍成电视剧,似乎应该会考虑的这方面的问题吧。。。在你之上回复的那些留言,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现在的人,精神上的荒漠化如此严重,《白》这样的影片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有些精神,绝对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弱化~!回帖人:凡低    影响力指数:0凡低 已收获 112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28 17:04:39    第 13 楼
我汗毛直竖。回帖人:城南小英子    影响力指数:0城南小英子 已收获 10347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31 14:41:01    第 14 楼
    楼主好像是学电视剧专业的,对这类红色大片很有研究的样子。

   白求‘恩这个人,如果没有老三篇那样的背景,或许更能为现代的新新人类接受——毕竟现在的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多元,草民们最最讨厌的是一元独断的价值观倾向。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统一的道德判断标准,恐怕就是人文,对生命个体的尊重等等。

    我看过了《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写得比老毛的教科书耐读多了。人家这本书,根本没有受哪种政治信仰的左右,传记就是传记,态度很实事求是,反倒很好地凸现了人物的本色——人家压根就是一个医生。其它都是副产品,医生才是他主业

    书末尾说,很多年过去了,经过一场场的政治变动和斗争,一拨人的声誉沉下去,另一拨人的声誉升起来,但这个人的名字却始终不受影响。  (记不清楚原文了,大概这个意思)
    说得太对了。就拿白求恩当年对社会医疗制度的研究观点来说吧,他憎恶只认钱不认人的西方医疗体制,迷醉苏俄的国家承包一切费用的公共医疗体制,这是他坚决支持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他为之献身的中国,我们建立了共和国,却推翻了苏联的医疗模式,建立起今天这样的医疗体制——重新回到白当年憎恶的状态……

    回帖人:城南小英子    影响力指数:0城南小英子 已收获 10347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06/7/31 14:43:38    第 15 楼
楼主好像是学电视剧专业的,对这类红色大片很有研究的样子。

   白求‘恩这个人,如果没有老三篇那样的背景,或许更能为现代的新新人类接受——毕竟现在的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多元,草民们最最讨厌的是一元独断的价值观倾向。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统一的道德判断标准,恐怕就是人文,对生命个体的尊重等等。

    我看过了《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写得比老毛的教科书耐读多了。人家这本书,根本没有受哪种政治信仰的左右,传记就是传记,态度很实事求是,反倒很好地凸现了人物的本色——人家压根就是一个医生。其它都是副产品,医生才是他主业

    书末尾说,很多年过去了,经过一场场的政治变动和斗争,一拨人的声誉沉下去,另一拨人的声誉升起来,但这个人的名字却始终不受影响。  (记不清楚原文了,大概这个意思)    说得太对了
    
    白求恩活到现在,还不知道有何感想呢

    就拿白求恩当年对社会医疗制度的研究观点来说吧,他憎恶只认钱不认人的西方医疗体制,迷醉苏俄的国家承包一切费用的公共医疗体制,这是他坚决支持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他为之献身的中国,我们建立了共和国,却推翻了苏联的医疗模式,建立起今天这样的医疗体制——重新回到白当年憎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