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全集:李公明:电梯年检和事故调查制度七宗弊病(南方都市报 2009-8-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02:41

电梯年检和事故调查制度七宗弊病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李公明 原创 浏览量:128  发布时间:2009-08-21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岭南话题 之李公明专栏

    由精都大厦电梯事故引发的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调研又出现了新的进展,对现行电梯年检、事故调查制度的不断质疑,使安全隐患的关键终于浮出了水面———在利益驱动下的年检和调查制度。把这些制度及相关人事的弊端综合起来,刚好就是七宗弊病。

    第一宗弊病是安全年检走过场,基本上起不到安全保障的作用,这是电梯杀手得逞的首要元凶。六万多部电梯靠省、市三家单位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据调查是既有垄断又有恶性竞争的弊端同时存在。

    别的先不说,光是知内情者的说法就使人心惊:就应检测项目和应使用设备来看,都是严重“缩水”,需要检测的48个项目一般只进行6项检测,24种主要检验仪器只用了其中3种。“有时检测一台电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只是摸摸看看就说行”。有些甚至出于利益考虑,对一些检测出有“小毛病”的电梯也放行。

    一方面是检测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们说行就行,根本没有第三方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检测机构本身对安全年检概念的有意扭曲以推卸任何责任,竟然会说出“我们检测合格,只是说明检测时电梯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保障一年没问题”这样的话。以此逻辑,刚通过年检的电梯搞死了人也没有任何责任,这样的年检要来何用?

    第二宗弊病是年检收费过高,形成了政府部门的利益来源。有行内人士指出收费标准不合理,也有媒体统计出广州电梯年检收费竟然比北京高出近七成,而所有这些问题从未有过公开的论证。

    很明显,有检测资质的机构都是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这种过高的收费标准实有官营垄断的利益嫌疑。

    第三宗弊病是年检记录摆乌龙,甚至不排除有伪造的嫌疑。以广受市民关注的广州大道中199号海平阁一台电梯安全检验合格卡问题为例,市质监局明确表示这台电梯在报停后再重新启用,每年年检等相关资料齐全。但检测院的资料中则只有“正式报停”的记录而无任何年检记录。

    无论从实际工作程序或逻辑来看,所有的年检记录都只能从市检测院上传给市质监局,那么,市检测院资料库中所没有的年检记录,市质监局的档案记录从何而来呢?

    事情似乎只有两种可能:市检测院对该电梯有进行年检而没有记录在案,或者是市质监局的记录是伪造的。我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现在也由不得双方互相推诿,最好由检察机构立案。

    第四宗弊病是电梯风险的承受因权力、财富、地位等因素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近来媒体报道的各种电梯事故,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底层社会生活、工作的区域,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联系,较便宜的房子只配有便宜的电梯,因此风险系数确是不一样的。

    但是,无论是达官富人还是草根百姓,其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应该是平等的。在这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容推卸,越是底层社区就越应该实行严格的、甚至是免费的安全检测制度。

    第五宗弊病是事故调查的“父查子过”,检测机构实际上是质监部门的下属单位,这种实质上的“父子关系”导致公众难以相信质监部门对检测机构的公正监管和审查结果。特别在电梯事故的认定中,由“老窦”作出的事故鉴定,是不是能够公正地将“儿子”的错揪出来,目前公众是极度存疑的。

    第六宗弊病是只有“官理”而没天理。对于媒体和各界有识之士揭发和抨击的问题,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的负责人还敢说现行的电梯年审和电梯事故调查体制是由国家相关规定所确定并运行了很长时间,因此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这是典型的合乎“官理”而没有天理。试问,一部刚通过安全年审的电梯搞死了人,这种年审制度还合理吗?

    第七宗弊病是政府部门领导在出事之后纷纷以各种开会、出差为借口“躲猫猫”,表现出极为不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大量质疑,至今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正式发表公告进行回应,这是现代公民社会不可以想象的事情。我就不相信在今天这个公民意识正在觉醒的时代中,省、市质监局、检测院的领导能靠“躲猫猫”继续坐稳他们的宝座。

    (作者系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

http://gcontent.nddaily.com/1/5b/15b16cf1aa29a55a/Blog/5f2/427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