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奇系列孕妇码链接: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螭虎(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6:52

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螭虎(图1)

 

    螭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的神物。


汉代白玉螭虎纽“皇后之玺”

 

 

    白玉螭虎纽“皇后之玺”高2厘米,宽2.8厘米,正方体,用著名的新疆和阗玉精细雕琢而成。玺面阴刻篆文“皇后之玺”四字,字体庄重,刻镌利落,韵味高雅,雍容大度。玉玺四侧面阴刻流畅的云纹。顶部用线雕、高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雕琢出螭虎形象,特别引人注目。螭虎身体盘卧,头部略仰,双耳贴于脑后,一双圆亮的眼睛,虎视眈眈地直视前方,虎踞螭盘的造型,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大气。

 

    此玉玺是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的孙忠良,在该公社狼家沟大队一水渠边发现的。“此水渠是长陵山坡上第一道水渠,该地虽不在陵墓区内,但距高祖刘邦和吕后的长陵不远,玺的发现地周围可见到许多汉代砖瓦。据《汉书》载,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攻进长安后,为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曾大肆毁掘汉代帝陵。按汉代礼仪制度,帝、后陵园、便殿、寝内,放置死者生前衣冠,玺也可能放在其中,故可以推测此玺为吕后陵边便殿内的供祭物品,当长陵被盗掘时,玉玺即失落土中,后来连同砖瓦被水冲移至水沟中”。(高大伦等主编:《中国文物鉴赏辞典》,漓江出版社1991年出版179~180页)此玉玺形制,与汉代卫宏所撰《汉旧仪》关于“皇帝玉玺皆白玉螭虎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螭虎钮”的记载完全符合,证明它确是吕后的玉玺。

 

    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汉以后,螭虎使用的更为广泛。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汉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由此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玉剑 西汉中期

 

    玉剑西汉中期,长3.8厘米至5.9厘米宽6厘米至7.2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玉白色。作不规则梯形。两面浮雕五只活泼的螭虎,翻腾嬉戏于云海间。上端有三小孔,两侧小孔斜向中心,三孔相通。雕琢精美,纹饰生动。

玉印 西汉中期

 

   

    玉印西汉中期,直径5.7厘米高1.2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白玉琢成,玉质细腻温润。圆形,中央作一圆形突起,上阴刻卷云纹,周围浮雕两只身躯修长的螭虎。底部中心有二相通的小孔,孔外为一圈凹槽,槽外有三小孔。纹饰华丽流畅。

 

    螭虎纹/螭龙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绘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

 

    玉器上的螭


  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

 

  《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时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战国时期的玉螭


  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

 

  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璧径21.7cm,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状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整体呈S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

 

   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为玉璜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之形者。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有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有如下几点:

 

  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杨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汉  玉螭凤纹韘


    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


  汉代是螭纹是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中两汉早期作品,可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此后,西汉中晚期及至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所饰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螭呈张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及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式纹,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的螭纹。所饰螭整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螭四足外撇,分别于左右两侧,背部从脑后至尾间有一阴刻随形的线纹,腹侧似有羽翅,尾饰扭丝纹。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名玉剑,其上螭纹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猫科动物的头形,两耳后伏于颈背,近似方框并有眼角线双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细长卷曲,饰扭丝纹。螭身背部有一从头颈至近尾的阴刻随形线,四爪足向身两侧外伸,作穿于云气间的爬行状。

 

  西汉中期的典型螭纹代表,是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主体上部的廓处,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侧身侧视,身尾并联形。螭作张口露齿,脑后有双耳和一长且长扬的扭丝形独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于首和颈背上翘,四足外伸但已抽象变形,通体除颈背侧一道随形阴刻弦纹外,另局部还有扭丝式胡须纹和C字形纹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是玉贝剑上的。此器的两面均有一螭纹,其形除双目上的饰收到或毛纹,脑后有长且下弯的独角,身侧有一鸟首外露等与前述南越王越睐一件玉?螭纹略异外,其它五官特征,作穿作于云气间的身的刻纹等都很相似。

 

  东汉玉器上较具体表性的螭纹,有1969年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所出土的几件玉器饰纹。所饰玉螭纹,基本造型和饰纹与西汉玉螭纹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纹略有所别。主要表现在局部纹刻中有在以往未见或罕见的装饰,如以数道短平行直线组成的足爪、毛发和短须纹,间点缀小圆圈纹、竹节式纹等。

 

  此外,玉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角,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征。

 

  魏晋时玉螭纹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贝剑饰物等器上。综观此期玉品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较细长,身上以短平行线饰作的足爪和羽毛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耳间和脑后开始出现毛须和发纹等。

 

   从上述两汉和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纹看,知此期与战国时的螭纹有如下一些差别:

 

   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数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俯视能见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饰为扭丝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躯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作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

 

  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

 

  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