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原著观后感:校园文化建设当下“瓶颈”现象的一些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01:52

校园文化建设当下“瓶颈”现象的一些思考

[日期:2008-05-13] 来源:桂林中学校园网  作者:录入员 [字体:大 中 小]

桂林市桂林中学    陈现梅

 


内 容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成果以及由此具体化的外在表现。简而言之,文化是一种“人类智力的符号性产物”文化实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内隐文化包括观念、心理等精神要素,外显文化则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组成。学校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亚文化存在,一种文化行为。而就学校组织内部来看,学校也是一个蕴涵了诸文化要素的社会子系统,是一个极具文化意义的环境,学校的管理运作无不折射出文化之光。人们把文化作为组织运作的润滑剂,试图以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为手段,增加组织的生命力和社会竞争力。学校组织自然不例外。各地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试图以建立优秀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生命力和社会竞争力。经过多年努力,可谓成绩斐然,各校的物质文化景观大为改善,人文气息渐趋浓郁,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品牌与特色的体现。然而,经过多年建设,不少学校认为校园文化的诸多要素该有的都有了,难以再有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瓶颈”现象,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如何突破“瓶颈”,实现新的跨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地发展,并向更高层次跃升,便成为摆在我们基层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鉴于此,本文以桂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出发点,从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两个角度,思考当下校园文化建设一些“瓶颈”现象的解决办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当下    内隐文化    外显文化

 

文化在学校组织内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凝聚和引导作用,学校组织更多地依靠文化运作来巩固和发展自身。如果从外显文化角度看,学校的物质文化是最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学校的场地建筑、规划布局经过学校领导者与师生的共同设计,吸收了学校成员的情感灵性,也蕴涵了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一种物质情景(the physical situation),即学校物质文化。它既体现了设计者的哲学意识和文化素养,又反映了使用者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校物质文化可以对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心理品性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保留与传递学校的某些传统,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校领导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般首当其冲的也就是校园改造。许多校长在参观别人美丽的校园时,心里往往有一念头:如果给我有那么多钱,我可能把校园建得更漂亮。诚然,物质的建设相对来说容易些,经费问题首当其冲。

 

“瓶颈”一: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紧缺。

 

学校建设经费来源单一,一般都是政府财政拨款。因为政府的投入不够,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迟迟得不到改观。很多学校有点钱就改造一下校园,小敲小打,没有统一规划。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变经济来源的单一性。学校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部门,负责有关事宜。

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很多学校只是校庆时才与校友联系,平时基本没有联系,应改变这种现象,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与沟通,让校友发自内心的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校园建设带来的经济压力。如桂林中学校内部分石刻,就是校友提供的,折合人民币近10万元。

方法二是争取企业投资。与企业探讨双赢合作项目,利用企业的广告需求,融资校园文化建设。如桂林中学建有日本友人捐赠,图书价值3万多元的“如水馆”。目前正与企业洽谈建设矿物馆。别小看一个矿物馆,其实它可以涉及学校众多学科,物理、化学知识不用说,就是文学诗歌也可联系上。另外,可以与装饰商家协商,采用定专题、定期更换承包方式进行。

方法三是争取在读学生、家长支持。如花草树木可以用学生、家长领养或学生、家长捐赠养护的形式进行;走廓、过道美化也可由学生、家长分区负责形式进行。这也可以为学校节省一笔开支,并培养学生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感情。

方法四是通过学校评估验收平台促使政府加大对学校的经济投入。比如普九验收检查,政府切实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很多学校受益非浅。

方法五是贷款建设,争取政府贴息。贷款毕竟有还贷压力,这一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时不待我,如果学校再不改造将落伍。

 

瓶颈”二:校园文化建设沉醉于视觉审美层面。

 

不少学校校舍越造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该建设的科技馆、天文台也建设了,于是不少校领导认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没有再提升发展的空间了,也不再费心思考虑这方面的文化建设。其实,这里一个景,那里一块石;这边一幅画,那边一句话,这些文化载体彼此间没有联系,单独看尚可,整体看,整个学校则像一个文化饰品储藏库,校园文化主题不突出,校园文化品味提升不够。

如果仅从这一石一景方面看,这些建设往往只着眼在视觉的层面上。固然,物质文化也能折射出精神状态,如一块刻石,刻上名言警句,这块石头便承载了文化的含义。一幅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自然能陶冶人的情操。然而,这些都是停留在视觉层面的东西,对人的教育是被动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停留或沿着在计划经济或是工业文明时期的思路走,没有跟上现代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学生参与的,自发接受、领悟的东西。这些东西太少。比如有些学校有科技馆,其实这科技馆只是对一些科技方面的东西的陈列与介绍,没有学生参与的内容,即使有也很少;有的学校有天文台,利用率不高,成为摆设;更多的学校由于场地、经费原因没有这些馆场设施。我认为:这些馆场的建设与利用才是学校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物质建设。它远比那些一山一石,一画一言来得重要。我们教育学生的科学、民主、自立、团结、协作以及一切以人为本的东西都可以在里面得到体现。我们的学生可能就会从这些科技场馆的活动或者实验中产生兴趣,激发热情,树立远大目标,未来的大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从他们当中产生。

如何建立这些场馆?它有两个最大的困难,一个是经费问题,一个是场地问题。经费问题前面已提了几点,在此不作多说。场地问题,特别是一些城市中的老校,这是个突出问题。学校建在城中,要扩大校园,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另办新校区。那如何建这些科技馆、物理馆、化学馆、天文台等等场馆呢?我认为不能走实物建设的老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走虚拟馆场建设之路。现代的航天、军事、制造不都可以用计算机虚拟的办法实现吗?游戏更是中小学生甚至成人都喜爱的形式。寓教于乐,在玩中学,这不是我们一直都提倡的吗?我们学校可创造条件建设建构在计算机虚拟网络基础上的科技馆,它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众理学科及人文学科,以学生参与、动手实验、设计为主,以游戏形式展开。这种虚拟场馆建设能节省空间,节约开支,而且与时俱进,深受学生喜爱。它可培养学生众多能力,方便学校进行名方面的教育。

 

 “瓶颈”三:校园内隐文化建设先天“缺钙”

 

政府讲政绩,领导三年一换,于是架桥修路办工厂,政绩显暑。这套管理模式引入学校,使得学校越来越像官场。校园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成绩,所以大家都乐意做。教学要出成绩,看你高考如何,上线多少人,只重结果,只重分数,忽视培养过程,自然使得学校的教育重知识轻心智,急功近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念、心理等方面的内隐文化的建设便先天“缺钙”。具体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的迷失。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鼎立,是分散而隔离的,它们各自形成的文化体系、文化氛围都局限封闭于各自的小范围内,如学校教育所培育出的文化体系则仅仅局限于校园内,称为学校文化,它与家庭教育所形成的家庭文化、与社会教育中所形成的社会文化都不具有一致性和完备性,因此就其文化领域的局限性、信息源的单一狭窄性而言,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学校已一改以往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其计划、内容、目的、理念都表现出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冲击了教育,使现代教育在运行上获得的机制,不再远离社会生活,而是被纳入社会运转的大轨道。“学校即社会”正日益深入人心,学校内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与学校外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日益整合和互补,正是这样的文化共生关系,使得学校文化的一些特征必然折射出社会大文化的若干特色。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我们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产生迷失。在商品经济社会,在市场体制下,在一切讲物用的背景下,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分心想有不有用,获不获利了。我们甚至连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都要打上问号。我们的“以人为本”,我们培养和谐的人的教育目标迷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升学率与上线人数。

大势所趋,奈之若何?我们必须面对当下的二元悖理,在这二元悖理中构建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如何构建?我认为:

第一是复兴国学。造成我们当下的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与上线人数的现象的原因除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外,我认为更多的是崇洋与不自信以及对“知识就是力量”的绝对迷信。

强调“有用”其实是无知的表现。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或工具。我们现在讲得最多的民主与科学其实也是“吾家旧物”,只是未具现代形态而已。就民主方面说,道德政治和民本思想在古代中国已经相当发达,自从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完成“四书” 的拉丁文译本在巴黎推出,漫长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好比有一颗启明星横空出世,东学西渐初见端倪,及至18世纪下半叶已经蔚为大观,不但儒学的主要经典有译著出版,有的译著如“四书” 者都有四五个不同版本,而西人笔下林林总总的同名传记《孔子传》经粗略统计竟达16种之多。当时欧洲各大学术研究中心和著名汉学家无不热衷于孔子学说,认为中国文化是公正和仁爱的,成为启发西方民主政治的一大源泉和创造西方民主政治的一大动力。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卢梭、福禄特尔(祖国大陆译伏尔泰)等都受到儒学性善、自然、自由、平等及民本主义、仁爱政治、农本主义的影响,中国智慧的被发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最大成就之一,是他们批判神权政治和贵族政治的有力武器,终于掀起美、法两国的大革命。1793年法国宪法(179年宪法亦称“雅各宾宪法”或“共和国宪法”,为资产阶级最民主的一部宪法,而非1795年宪法)关于人民权利和义务的条款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人施己,先施于人”便可证明

再就科学方面说,可证中国不是一个缺科学的国家,我国古代早有许多重要科技的发现和发明超过所谓的“希腊奇迹”。当西方人在中世纪的黑暗中艰苦摸索时,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诸多领域已经大放异彩,直到16世纪以前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四大发明则为杰出代表,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源远流长之先进科技自东向西的辐射,就不会有近代科学在欧洲的迅速崛起。中国文化原本心物并重,仁智兼赅,并未偏重人理研究而于科学基础有所忽视,先哲将“格物”和“致和”,序列“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首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长期以来,国人对于孔子之教忽略了或竟误解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只做到“尽人之性”,而未进一步做到“尽物之性”,加之科举制度又把自然科学闭诸门外,遂使近代科学落于人后。当西方人在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日,也正是中国人发现自己错误之时,可惜改正错误的时间没有了,帝国列强的滚滚狼烟已经阻断我国科技发展的自然进程。

我说这些,用意在唤醒民族的自信,扫荡崇洋心理,没有任何夜郎自大的意思。夫人必自侮,而后人悔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文化是人本文化,核心讲的就是心与性,儒家讲正心率性,道家讲持心适性,释家讲明心见性,其共通之处都讲“修道”。人不能凭本能(性)而生活,而能运用智慧或理智导引及控制本能(率性)以达致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修道)之目的,故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说,复兴国学不失为构建设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的一道良药。

桂林中学的校训:“专心志,忧天下”就继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性学与儒家正统。

第二是按教育规律办事。按教育规律办事,就能避免违反规律的急功近利行为。我们培养的是“人”不是制造产品。急功近利也许眼前获利,但这是小利。教育的急功近利说重点其实是对民族的犯罪。优质的教育不等于优质的结果,也不仅仅是优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教育的过程,一种人的心智成长的过程。

第三,校领导要加强艺术修养。观念改变人的一生。学校领导者的观念往往决定了一个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因此学校领导者应加强自身人文素养,提高审美品味。工业文明强化了科学与艺术的分离,它的学科分类系统体现了人类逻辑思维的进步,但却又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狭隘的思维境地。如果我们稍作科学史、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回顾,就会看到,人类伟大的文化成就没有哪一项不是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共同结晶。在科学和艺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科学和艺术的思维互相渗透,悄悄融合。现代教育专业划分过细以及应试教育造成了我们艺术教育的缺失。补课,特别是补修艺术课,成为学校领导加强自身人文素养,提高审美品味重要一步。刚解放时,著名作家沈从文认为北京城是一个大艺术品,必须让一位有极高艺术品位的人来主政,曾幻想让一位大艺术家当北京市长。这一想法自有他的道理,对我们何尝不是一种启示?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学生群体文化缺失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 这一概念的美国学者华勒(Waller,W.)在1932年出版的《教学社会学》(he SOciology f Teaching)一书中指出,学校文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等构成的。而后者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文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按照华勒的复演说  (theory of recapitulation)观点,学生文化的形态是教师(成人)文化的映,其内容则与成人文化有别,因此学生群体文化与教师群体文化形成了学校不同类群的观念文化、心理文化。教师、学生的群体文化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大重点。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学校的教师背负沉重的课时负担无暇在素质上自我提升,有提升的也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校里教师的群体活动只限于每年全校性的一二次活动,其他活动只面向升学考试。而学生则沉入主要是做大量钻牛角尖的、与生活无关的、需要死记硬背的、形式呆板僵化的、主要应付考试并且考过就忘的,不是启发人的思维而是让人的思维入“套”的、有标准答案的,毫无乐趣的作业之中。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下变本加厉的做着应试教育,致使教师群体文化、学生群体文化缺失,有的只是升学考试。

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进行升学考试改革和课程改革。升学考试权力下放不失为一好办法。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思想启迪者,教师的修养和人格是永恒的教育资源。如果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来说,现在的教师也会遇上如工厂改革工人下岗样的情形。

然而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进行教师与学生的群体文化建设,我认为采取以学校全体性大型活动为辅,以小团体活动为主的化整为零的方式比较适合。这种方式机动灵活,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兴趣爱好与时间进行,在时间上,在人员上不会造成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影响,同时又达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以小团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桂林中学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成功。如桂林中学教职工有书画、摄影、钓鱼等10多个兴趣小组,各小组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活动丰富多彩,效果显著。学校还通过生日会餐等活动创建教职工沟通平台。学生有多个社团,如“国学社”、“哲学社”、“电影社”等。社团活动丰富,交流气氛活跃,造就了桂林中学学生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爱到高等学府的欢迎。

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不少现象值得研究思考,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在此不揣浅陋,希望本文观点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借鉴。

 

 

          本文发表在《桂中教研》(“校本研究”栏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