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姜多少钱一斤:四史同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宋金元史学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20:11

《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所载节镇州比较研究

                     曹 流 文章点击:164次

作者供稿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节镇(度)州不同记载的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记载差异的原因有二:一是两书史源不同;二是两书记录的是辽代不同时期节镇(度)州的设置状况。《亡辽录》由原辽朝进士史愿所作,反映了乾统中至天庆五年(1115)前节镇州的设置状况。《辽史??地理志》源于耶律俨《实录》和陈大任《辽史》,前者著录的是重熙中的节镇州,后者记载的是清宁七年(1061)以后的节镇州。

                               

    《亡辽录》全称《金人亡辽录》,或称《辽国遗事》,二卷,燕山人史愿撰。[①]此书已亡佚,现仅存于《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一八及卷二一。又同书卷二一引《亡辽遗录》,未署作者,疑亦为史愿所著。该书是研究辽末宋辽金三边关系、辽代官制等不可多得的史料之一,特别是书中记载的地方行政建制,历来受到史家的高度重视。

笔者在辑佚校点《亡辽录》的过程中发现,该书记载的辽代地方行政建制与《辽史·地理志》(以下简称《辽志》)存在较大差异。今仅对两书所载节镇州(《辽志》称节度州,为便于讨论以下均称节镇州)的异同加以探讨。

 

 

    《亡辽录》列有“节镇州三十三”(参见附录《辑本〈亡辽录〉点校稿》,以下所述《亡辽录》内容均以点校稿为准),而《辽志》则载有节镇州四十七,两相比较,相同者三十一。骧、业二州,见于《亡辽录》而未载于《辽志》;怀、泰、徽、渭、镇、开、保、海、渌、贵德、通、宾、祥、来、成、懿十六州见于《辽志》,而未收于《亡辽录》。

据上所述,现将两书所载节镇州列为下表:
 

《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节镇州对照表[②]

亡辽录

辽志

军号

建州年代

建州者

隶属

户数

隶兵事

备注

辽兴军

太祖天赞二年

太祖

不详

15000      

不详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奉圣

奉圣

武定军

太宗朝

太宗

不详

16000

西京都部署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忠顺军

圣宗朝[③]

不详

不详

41000

西京都部署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彰国军

 

后唐天成元年

辽因之

不详

16000

西京都部署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顺义军

太宗朝[④]

不详

不详

9000

西京都部署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天德军

神册五年

太祖

不详

1500

西南面招讨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云内

云内

开远军

清宁初

不详

不详

不详

西南面招讨司

 

崇义军

兴宗朝

兴宗

积庆宫

不详

不详

 

临海军

太祖朝

太祖

弘义宫

不详

不详

 

广德军

统和三年

圣宗

崇德宫

不详

东京都部署司

 

奉先军

世宗朝

世宗

长宁、

积庆宫

不详

东京都部署司

 

保安军

太宗朝

沤里僧王

崇德宫

不详

北女直兵马司

初隶延昌宫

始平军

太宗朝

太祖

长宁宫

不详

北女直兵马司

 

安东军

开泰八年

不详

不详

不详

北女直兵马司

 

昭德军

太宗朝

太宗

敦睦宫

不详

东京都部署司

 

安复军

兴宗朝

兴宗

不详

不详

南女直汤河司

 

怀德军

兴宗朝

兴宗

不详

不详

南女直汤河司

 

奉国军

渤海时期

不详

东京留守司

2000

不详

 

中兴军

渤海时期

不详

不详

200

不详

 

镇安军

太祖朝

太祖

彰愍宫

不详

北女直兵马司

 

彰圣军

开泰初

圣宗

不详

不详

黄龙府都部署司

 

长春

长春

韶阳军

兴宗重熙八年

不详

延庆宫

2000

东北统军司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玄宁军

圣宗

圣宗

兴圣宫

不详

 

不详

景福元年复置

兴国军

太宗朝

太宗

延庆宫

6000

不详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天成军

天显中

太宗

弘义宫

4000

不详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长宁军

圣宗朝

不详

文忠王府

不详

不详

初隶崇德宫

兴府军

圣宗朝

晋国长公主

不详

4000

不详

中京道之成州,

宁昌军

清宁七年

宣懿皇后

不详

不详

不详

东京道之懿州

龙化

龙化

兴国军

太宗朝

太宗

彰愍宫

不详

北路女直兵马司

 

仪坤

仪坤

启圣军

太祖朝

太祖

长宁宫

2500

不详

户数为所辖县总合

保静军

太祖朝

太祖

敦睦宫

不详

不详

初隶永兴宫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德昌军

辽初[⑤]

不详

不详

不详

东北统军司

 

 

宣德军

景宗朝

秦晋大长公主

不详

10000

不详

 

 

瑞圣军

兴宗朝

兴宗

不详

不详

黄龙府都部署司

 

 

安远军

保宁七年

不详

不详

1000多

不详

 

 

怀化军

统和十七年

不详

不详

不详

黄龙府都部署司

 

 

南海军

太平九年[⑥]

圣宗

不详

1500

不详

 

 

鸭绿军

太平九年

不详

东京留守

2000

不详

 

 

贵德

宁远军

圣宗朝

圣宗

崇德宫

不详

东京都部署司

 

 

怀

奉陵军

大同元年

世宗

永兴宫

2500

不详

 

 

高阳军

开泰八年前[⑦]

萧昌裔

不详

1000

不详

 

 

建安军

统和二十二年

皇太妃

不详

不详

不详

 

 

镇国军

开泰三年

圣宗

东京留守

不详

不详

 

 

圣义军

开泰三年

圣宗

不详

不详

东京统军司

 

 

归德军

太平元年七月[⑧]

圣宗

永兴宫

不详

不详

先刺史后升

 

长庆军

圣宗朝

晋国长公主[⑨]

不详

4000

不详

此为上京道成州,后改隶中京道。[⑩]

 

广顺军

太平三年[11]

燕国长公主[12]

不详

4000

不详

此为上京道懿州,后改隶东京道。[13]

 

 

 

据上表所列,《亡辽录》与《辽志》的记载差异如此之大,那么《亡辽录》有关节镇州的记载是否可信呢?刘浦江先生在《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一文中肯定了该书记载的真实性,[14]已毋庸赘言。笔者新近发现几条材料,算是对这一结论做一个有益的补充吧。如慎州,《亡辽录》列于刺史州,《辽志》未见,而《旧五代史·契丹传》、《辽史?太祖纪》均言后唐明宗遣姚坤使辽告国哀,与阿保机会于慎州[15]。金州,见于《亡辽录》投下州,《辽志》失载,而乾亨三年(981)《陈公之铭》、统和二十三年(1005)《王悦墓志》及重熙八年(1039)《张思忠墓志》均见金州之名[16],可知辽代确有金州。又和州,《亡辽录》载于投下州,《辽志》所无,而据《刘日泳墓志》“重熙十五年七月十一日,薨於兴中府南和州私宅”的记载[17],知和州确存于辽代。

显而易见,《亡辽录》所列节镇州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据刘浦江先生考证,[18]史愿原为“辽国进士……宣和四年纳土归明”[19],绍兴元年(1131)四月前其所著《金人亡辽录》已刊行于世[20],那么此书大概成于辽朝甫亡之际。同时,就书中记述的其它内容来看,史愿在《亡辽录》中所反映的当是辽末节镇州的设置状况。

通过对列入《辽志》而未见于《亡辽录》的16个节镇州的研究,《亡辽录》所载节镇州的具体时间是能够被进一步确定的。其中,泰州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辽史》卷九五《耶律适禄传》记述了乾统中适禄因擒上京枭贼赵钟哥有功,“加泰州观察使”一事。[21]同书卷一〇五《马人望传》亦载赵钟哥事,在“天祚嗣位”后。[22]是泰州又尝为观察州。又《辽史?天祚纪四》载天庆五年(1115)耶律大石进士及第,“历泰、祥二州刺史”。[2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泰州从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是为观察州。《亡辽录》未将泰州载入节镇州,而是将其列入观察团练防御使八州之中。这说明《亡辽录》记载的是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节镇州的面貌。又开州,《金史》卷二《太祖纪》载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十二月己亥陷入金人之手,[24]已不为辽人所有。恰《亡辽录》未将其载入节镇州,正与如上结论相合。此外,又添一旁证,《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载静州,天庆六年(1116)升为观察州。[25]同样,《亡辽录》也未将其列入“观察团练防御州八”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史愿《亡辽录》记载的节镇州是真实可信的,它所反映的是辽末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节镇州的面貌。

 

 

其实,从《辽志》的史源来看,《辽志》所列的节镇州也是确有依据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冯家昇先生就已指出,元人所修《辽史》,其史源主要出自辽耶律俨《皇朝实录》、金陈大任《辽史》,以及元代书贾赝作的《契丹国志》。同时,还兼采它书,包括引用书注名者、未注名者及志状碑石。[26]在此基础上,王颋先生又对《辽志》的源流做了深入探讨,认为《辽志》内容出自耶律俨、陈大任二书的相关部分。[27]在《辽志》采摭的二书中,《皇朝实录》为辽朝国史,自是有据可循;陈大任《辽史》兼采“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 [28],同样值得信赖。自此,我们可以基本肯定《辽志》所列节镇州的真实性。

既然《辽志》对于节镇州的记载是可靠的,那么,为何与《亡辽录》的记述差异如此之大呢?经研究发现,《辽志》与《亡辽录》记载的是辽代不同时期的节镇州。《辽志》所列节镇州,又见于《辽史·百官志四》[29],两相对照:《百官志四》南京道幽州、中京道兴中府、西京道云中三节度使司,均未载入《辽志》节镇州。幽州,据《辽史·地理志四》,知幽州入辽后即升南京,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1012)落军额,已非节镇州;兴中府,据《辽史·地理志三》,知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重熙十年(1041)升府,升府后军名已废,已非节镇州;云中州,据《辽史·地理志五》,知云中大同军于重熙十三年(1044)升为西京,已非节镇州。[30]由此可以断定,《辽志》所反映的应是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之后节镇州的设置情况。又在列入《辽志》,而未见于《亡辽录》的16个节镇州中,《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谓:“徽州,宣德军,节度”,为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投下州。[31]同书卷二〇《兴宗纪三》重熙十九年(1050)十一月壬子载“张宥徽州刺史”。[32]显然,徽州在重熙十九年以前就已由节镇州降为刺史州。据《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公主薨于重熙十四年(1045),其子女均已先公主而亡,[33]在这种投下主绝嗣的情况下,朝廷有权将其籍没为皇帝或国家所有。[34]如遂州,原为耶律颇德所置投下州,“穆宗时,颇德嗣绝,没入……延昌宫”。[35]那么,徽州应当是在重熙十四年被朝廷籍没,由节镇州降为刺史州的。这也与辽朝中后期朝廷对投下军州控制权日渐增大的历史趋势相符。[36]由此可知,徽州自建州伊始至兴宗重熙十四年间应为节镇州,故我们推测《辽志》所载的是重熙十四年之前节镇州的设置状况。

据上述考证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辽志》所反映的是兴宗重熙中节镇州的面貌。

但在《辽志》所列47个节镇州中,东京道懿州、西京道云内州分别建于道宗清宁七年和清宁初,这似乎对上述结论提出了质疑。王颋先生的考证恰好为这一疑问提供了答案。其在《<辽史·地理志>资料源流及评价》一文中指出,《辽志》清宁七年(1061)前的记载源自耶律俨《皇朝实录》,清宁七年后的内容采摭于陈大任《辽史》。[37]据此可知,《辽志》所载东京道懿州源于陈大任《辽史》。西京道云内州,《辽志》虽言建于清宁初,想必是《辽志》记述模糊,其理应也是设置于清宁七年以后,同样出自陈大任之手。有鉴于《辽史》粗疏,历来为史家所诟病,且《辽志》屡有失载州军及漏载升节镇州时间的例子,记述不清一个小小云内州的设置时间也就不足为怪了。除此二州外,《辽志》所载其它45个节镇州,则是采摭于耶律俨《皇朝实录》,其所记述的便是兴宗重熙中节镇州的设置情况。

通过对辽代纂修《实录》经过的考查,我们能够进一步探寻出《皇朝实录》记载节镇州的史料来源。据冯家昇先生考证,在《皇朝实录》之前,辽朝曾先后三次编修《实录》。[38] 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圣宗统和九年(991)室昉等所撰《实录》二十卷。[39]第二次是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诏前南院大王耶律谷欲、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萧韩家奴编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录,起至遥辇可汗讫至重熙,集为二十卷,进之。[40]第三次是道宗大安元年(1085)十一月“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录》”。[41]从耶律俨《皇朝实录》记载节镇州的时间来看,它所依据的极有可能是辽代第二次纂修的《实录》。

据以上分析可知,《辽志》对节镇州的记载,主要采摭于耶律俨《皇朝实录》和陈大任《辽史》。前者记载的是重熙中的节镇州,其史源较有可能出自重熙十三年编修的《实录》;后者记载的是清宁七年以后的节镇州

 

 

既然已经明确《亡辽录》与《辽志》所列节镇州的时间断限不同,那么,解释两书所记节镇州的异同就较为容易了。

第一,《亡辽录》与《辽志》所列节镇州相同者凡三十一,此三十一节镇州是在重熙中即已设立,且一直延续到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故两书均有记载。

第二,《亡辽录》未载,而见于《辽志》的节镇州凡十六,大致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天庆五年前,因《辽志》所列节镇州已降为观察州或刺史州,而未能载入《亡辽录》者。如泰州,已于乾统中由节镇州降为观察州;如徽州,已于重熙十四年由节镇州降为刺史州;如祥州,已于乾统五年降为刺史州。故《亡辽录》将泰州载入“观察团练防御州八”,将徽、祥二州列入“刺史州七十”,而未将上述三州著录于“节镇州三十三”。此外,从《亡辽录》将通、宾、海、渌四州纳入刺史州来看,以上四州也理应是在天庆五年前由节镇州降为刺史州的。因此,记载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节镇州情况的《亡辽录》,未将泰、徽、祥、通、宾、海、渌七州载入节镇州。

二是,在《亡辽录》记载下限(即天庆五年)之后入金,而未能载入《亡辽录》节镇州者。如开州,本为高丽庆州,开泰三年(1014)入辽,[42]据《金史·太祖纪》,知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十二月已为金人夹谷撒喝攻占。[43]又如保州,本高丽置,圣宗开泰三年入辽,[44]虽未明言何时为金人所夺,但从收国二年(1116)闰正月高丽遣使来贺攻辽捷,“且求保州”的记载来看[45],保州理应是于天庆五年落入金人之手的。《高丽史》中的一条材料,恰好印证这一推测。该书卷一四《睿宗世家》有“金将撒喝攻辽来远、抱(保)州几陷”的记载,[46]显然,保州是与地理位置相近的开州一同为金人撒喝所攻陷的。据《高丽史》卷五八《地理志三》,知辽天庆七年(1117),保州复入高丽,[47]那就更不可能列入《亡辽录》了。

三是,因《辽志》节镇州采摭资料时间不一,造成重复著录,而未能载入《亡辽录》者。如上京道成州,已于太平三年改隶中京道;上京道懿州,已于清宁七年改隶东京道,而编修《辽史》者粗疏之极将其重复载入《辽志》。《亡辽录》自然只能“失载”上京道成、懿二州。其他未见《亡辽录》的节镇州当属上述三种情形之一,而《辽史》与其他文献已无从稽考,只能有赖于新材料的出现。

 第三,《辽志》未载,而列入《亡辽录》的骧、业二州,其他文献及考古材料均未见,但如前所证《亡辽录》记载的节镇州当属可靠,或系《辽志》漏载。

实际上,《亡辽录》与《辽志》所记述的仅是辽代某一时间段节镇州的设置状况,这样的记载是静态的,并不能全面反映辽代节镇州的变化过程。如归化州,乾亨三年(981)《王裕墓志》记其弟“权归化州刺史”。[48]《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岩寺碑》载有重和(熙)初“雄武军节度使王公育”,[49]且据《辽志》言“归化州,雄武军”[50],知归化州于重熙初曾为节镇州。而《亡辽录》与《辽志》仅将其简单地列入刺史州,显然是忽略了归化州由刺史州升为节镇州,后又降为刺史州的过程。

 

综上所述,《亡辽录》与《辽志》所列节镇州皆是真实可信的,《亡辽录》出自辽末进士史愿之手,反映了辽末乾统中至天庆五年前节镇州的设置状况。《辽志》所采摭的是辽耶律俨《皇朝实录》与金陈大任《辽史》的记载,前者记录的是重熙中的节镇州,由此推知,《皇朝实录》所载节镇州的史源较有可能出自辽朝第二次所修《实录》;后者所列的是清宁七年以后的节镇州。据此,我们知道《亡辽录》与《辽志》著录的是辽代不同时期的节镇州,因而造成了两书记载上的差异。也因此,两书并不能反映有辽一代节镇州的全貌,其节镇州的变化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曹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

[①]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40页。

[②]  表中所列自“军号”以后,均源自《辽史》。

[③] 《辽史》卷四一《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512页。据该卷记载:“蔚州……石晋献地,升忠顺军……统和四年入宋,寻复之,降刺史,隶奉圣州,升观察,复忠顺军节度”,失载“复忠顺军节度”时间。案《辽史》卷一五《圣宗纪六》开泰元年(1012)“三月甲戌,以蔚州为观察”。《辽史》中后一个忠顺军节度之称,最早见于卷八七《夏行美传》,太平十年(1030)因其平叛有功,擢忠顺军节度使。据此可知,蔚州复忠顺军节度当在开泰元年至太平十年间,即圣宗朝。

[④] 罗继祖:《辽史校勘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128页。罗氏据《张正嵩墓志》云“天授帝龙飞……除朔州顺义军节度使”,指出天授为世宗尊号,认为朔州升节度时间必在太宗朝。

[⑤] 《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444页。案该卷言:“泰州……本为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则泰州当置于辽初。

[⑥] 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汇释》“海州”条下“编者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94页。

[⑦] 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平议》,《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31页。

[⑧]《辽史》卷一六《圣宗纪七》,189页。案该卷记载太平元年(1021)四月丁卯置来州。

[⑨] 同上书,卷六五《公主表》,1003、1004页。据《公主表》记载,圣宗女有秦晋国长公主、晋蜀国长公主。陈汉章认为此晋国长公主即秦晋国长公主。参见陈汉章:《辽史索隐》卷三,《缀学堂丛稿初集》本,1936年,页二一b。

[⑩] 参见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卷三,《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册,8120页;罗继祖:《辽史校勘记》,123页;《辽史》卷三九《地理志三》中京道“成州”条校勘记一八,491页。

[11] 《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474页。据该卷记载:“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知太平三年(1023)置上京道懿州。

[12] 谭其骧:《<辽史?地理志>补正》,《禹贡》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该文后收入氏著《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139页。谭其骧先生认为此燕国长公主当作越国公主。                                                                                                                

[13] 上京道与东京道懿州实为一州,上京道懿州于清宁七年改隶东京道。参见阿桂等:《满洲源流考》卷一一“懿州”条注,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173页;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卷一,8103页;陈汉章:《辽史索隐》卷三,页二二b;谭其骧:《<辽史?地理志>补正》,139页;冯家昇:《辽史初校》,收入氏著《辽史证误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80页;贾敬颜等:《<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152页。

[14] 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该文已收入氏著《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82页。

[15] 《旧五代史》卷一三七《契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830页;《辽史》卷二《太祖纪下》,23页。

[16]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9、113、216页。

[17] 同上书,244页。

[18]  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82页。

[19] 《宋会要辑稿》兵一七之二〇,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7047页。

[20]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绍兴元年四月庚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04页。

[21] 《辽史》卷九五《耶律适禄传》,1391页。

[22] 同上书,卷一〇五《马人望传》,1462页。

[23] 同上书,卷三〇《天祚纪四》,355页。

[24] 《金史》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9页。

[25] 《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451页。

[26] 冯家昇:《辽史源流考》,《冯家昇论著辑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17—152页。

[27] 王颋:《<辽史·地理志>资料源流及评价》,收入氏著《鴐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南方出版社,2003年,207-211页。

[28] 《金史》卷一二五《党怀英传》,2727页。

[29] 《辽史》卷四八《百官志四》“节度使司”条,813-817页。

[30] 同上书,卷四〇《地理志四》、卷三九《地理志三》、卷四一《地理志五》,494、486、506页。

[31] 同上书,卷三七《地理志一》,448页。

[32] 同上书,卷二〇《兴宗纪三》,242页。

[33]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249-250页。

[34] 费国庆:《辽代的头下州军》,《曲阜师范学院学报》1963年第1期。该文后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141页。

[35] 《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467页。

[36]  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93页。

[37]  王颋:《<辽史·地理志>资料源流及评价》,210-211页。

[38]  冯家昇:《辽史源流考》,102—103页。

[39] 《辽史》卷一三《圣宗纪四》、卷七九《室昉传》,141、1272页。

[40] 同上书,卷一九《兴宗纪二》、卷一〇四《耶律谷欲传》、卷一〇三《萧韩家奴传》,230—231、1457、1450页。

[41] 同上书,卷二四《道宗纪四》,290页。

[42] 《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458页。

[43] 《金史》卷二《太祖纪》,29页。

[44] 《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459页。

[45] 《金史》卷二《太祖纪》,29页。

[46]  《高丽史》卷一四《睿宗世家》,平壤,朝鲜科学院古典研究室,1957年,1册,207-208页。

[47] 同上书,卷五八《地理志三》,2册,276页。

[48]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64页。

[49] 同上书,593页。

[50] 《辽史》卷四一《地理志五》,510页。

出处:《北大史学》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附錄

亡遼錄點校稿

 

三朝北盟會編引亡遼錄(以清 許刻本為底本,參以活字本、明鈔本校)

  解題:亡遼錄又稱金人亡遼錄或稱遼國遺事,凡二卷,此書為遼朝進士燕山人史願于宣和四年入宋後所作。書中記載了遼朝甫亡之際的一些情況包括金滅遼的過程及官員和地方行政設置等。它是研究遼末不可多得的寶貴材料。此書今亡佚,僅見於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二、一八、二一,又同書卷二一引亡遼遺錄,未注明作者,疑亦為史願所著,現將卷二一引亡遼錄中記載遼代地理的部分加以點校,以供研究。

 卷二一,頁五b-七b

    遼國自太祖阿保機創業於其前,太宗耶律德光擴境於其後,吞幷諸番,割據漢界,南北開疆五千里。分置南面漢官左右相、參知政事、樞密院直學士,主治漢事州縣;中書、門下共一省,兼禮部,有堂後主事、守當官各一員[1];尚書省併入樞密院,有副都承旨,吏房、兵房、刑房,承旨,戶房、廳房即工部也,主事各一員。北面契丹樞密院,或知、或簽書樞密院事,移离畢,林牙。如兵機、差除、錢谷、群牧事等隸樞密院;刑獄隸移离畢院,主治番界部落;又有南面都部署司,治諸番官院;諸行宮都部署司,主管宮院漢民;建五京五計司[2],如:燕京三司[3]、西轉運[4]、中度支、上鹽鐡、東戶部;三路錢帛司:長春、遼西、平州。大藩府六[5]:黃龍,興中,奚王,南、北王府,乙室王府。節鎮州三十三[6]:平、奉聖、蔚、應、朔、豐、雲內、宜、錦、乾、顯、雙[7]、遼、咸、瀋、蘇、復、辰、興、同、信、長春、慶、饒、驤、祖、川、成、業[8]、懿、龍化、儀坤[9]、建;觀察團練防禦使州八[10]:泰[11]、髙、利、歸、永[12]、廣[13]、武安[14]、寧江;刺史州七十[15]:涿、易、檀、順、景、薊、營、灤、可汗、歸化、武、徳、慎、寧[16]、東勝[17]、寧邊、遷、潤、隰[18]、嚴、降聖、北安、松山[19]、恩、通、韓、烏、靖、寅、祥、雍、新、衛、招、燕、海、淥、遼西、海北、安徳、黔[20]、澤、榆、銀、鐡、保、瀕[21]、賓[22]、岩[23]、嘉、清[24]、集、連、衍[25]、康、肅[26]、富[27]、吉、文、蘭、桓、拱、安遠、渝[28]、河;金蕭、河清、曷董[29]、五花、振武;[30]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31]:徽、濠、驩、衡、荊[32]、閭[33]、隨、和[34]、澄、金[35]、義、遂昌、豫、圓[36]、福、榮、唐[37]、粟[38]、里[39]、河、茂、麓、宗;縣二百餘。如沙漠之北[40],則置西北路都招討府、奧隗 烏隗部族衙[41]、盧溝河統軍司[42]、倒撻嶺部衙[43],以鎮攝韃靼、蒙骨、迪烈諸國[44];雲中路則置西南面都招討府,西京兵馬都部署司,金肅、河清軍、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山金司,控制夏國;燕山路則燕京總都管府,侍衛馬步軍控鶴都指揮使[45]、都統軍司、牛欄監軍寨 、石門詳穩司[46],南北皮室司、猛拽剌司,並隸總管府,備禦大宋;中、上京路則有諸軍都虞侯司、奚王府大詳穩司,大國舅司,大常袞司,五院司、六院司,[47]沓溫司;遼陽路則東京兵馬都部署司、契丹· 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司、[48]保州都統軍司、湯河詳穩司、金吾營、杓窊司,控扼高麗;長春路則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49]咸州兵馬詳穩司、東北路都統軍司,鎮撫女真、室韋諸部。所在分布諸番與漢軍,咸以牙爪相制。戎器之備,戰馬之多,前古未有。子孫繼統二百三十餘年,嘗與中原抗衡,曾無一日秋毫之警,祖宗功業規模可謂巨集逺矣!迨至天祚失禦,女真稱兵,首尾攻戰,十二年間,舉國土崩瓦解。古人所謂得之難而失之易者,非虛言耳。可不哀哉!

------------------------------------------------------------------------------

[1] 有堂後主事守當官各一員  「守當官」,原誤作「守擋官」,今據明鈔本、遼史卷四七百官志三改。
[2] 建五京五計司  「建五京五計司」,契丹國志(以下簡稱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建五京五處」。
[3] 燕京三司  「燕京三司」,原誤作「燕王司」,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武溪集卷一八契丹官儀改。
[4] 西轉運  「西」原誤作「兩」,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武溪集卷一八契丹官儀改。
[5] 大藩府六  「六」,原誤作「八」,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6] 節鎮州三十三  「三十三」,原誤作「四十三」,今據明鈔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案作「四十三」者因誤混入「觀察團練防禦使州八」,誤混入八州中武安州,誤倒作安、武二州。如是,則有九州誤混入「四十三」節鎮州。又雲內州上衍「雲中」一州,合計十州誤混入「四十三」節鎮州。若去以上十州則恰與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三十三節鎮州州數相合。國志系元初偽書,卷二二州縣載記完全抄自會編卷二一所引亡遼錄。又國志所列三十三節鎮州較之亡遼錄多海北、貴德而無豐、驤。又遼史 地理志載節度州凡四十七,上京道:祖州、懷、慶、泰、長春、儀坤、龍化、饒、徽、成、懿、渭、鎮;東京道:開、保、辰、興、海、淥、顯、乾、貴德、瀋、遼、通、雙、同、咸、信、賓、懿、蘇、復、祥;中京道:成、宜、錦、川、建、來;南京道:平;西京道:豐、雲內、奉聖、蔚、應、朔。
[7] 雙  「雙」,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
[8] 業  「業」,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菜」。
[9] 儀坤  「儀坤」,原誤作「宜坤」,今據活字本改。
[10] 觀察團練防禦使州八  「觀察團練防禦使州八」,原在「寧江」下,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乙正。遼史 地理志記載觀察團練防禦使州凡十二:觀察州九:中京道:高、武安、利;東京道:益、寧、歸、寧江;上京道:永、靜。防禦州三:東京道:廣、冀、衍。
[11] 泰  「泰」,原誤作「秦」,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12] 永  「永」,原誤作「允」,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13] 廣  「廣」,原誤作「吉」,案下文「刺史州七十」已載吉州,故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14] 武安  「武安」,原誤作「安武」,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乙正。
[15] 刺史州七十  國志卷二二載刺史州七十余處。兩書相較,國志無而亡遼錄有者:安遠、寧、寅、海北、澤、賦、吉、桓、可汗;國志有而亡遼錄無者:潭、惠、勝、賓、開、弘東、威、雙、宋、東、海、許、錦、來、儒、雲、平。遼史 地理志載刺史州:上京道五州:烏、降聖、 維、防、招。東京道四十州:穆、賀、宣、盧、鐵、崇、耀、嬪、嘉、遼西、康、宗、海北、巖、集、祺、遂、韓、銀、安遠、威、清、雍、湖、渤、郢、銅、束、率賓、定理、鐵利、吉、麓、荊、勝、順化、連、肅、安;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澤、北安、潭、松山、安德、黔、巖、隰、遷、潤;南京道八州:順、檀、涿、易、薊、景、灤、營;西京道八州:弘、德、寧邊、歸化、可汗、儒、武、東勝。
[16] 寧 「寧」,原闕,今據活字本、明鈔本補。
[17] 東勝 「東」,原誤作「陳」,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18] 隰 「隰」,原誤作「溫」,今據活字本改。
[19] 松山  案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松州」,即為「松山州」。
[20] 黔「黔」,原誤作「點」,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21] 瀕「瀕」,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蘋」。
[22] 賓 「賓」,原闕,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補。
[23] 岩「岩」,原誤作「山石」二字,今據活字本改。案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嵒州」。
[24] 清 「清」,原闕,今據活字本補。
[25] 衍 「衍」,原誤作「演」,今據活字本改。
[26] 肅「肅」,原誤作「蕭」,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27] 富「富」,原誤作「賦」,今據活字本改。
[28] 渝 「渝」,原誤作「榆」,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29] 曷董 「曷董」,原誤作「馬董」,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30] 金蕭河清曷董五花振武  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此五州上有「遼東邊遠不記州十餘縣二百餘外見記五處」十八字。
[31] 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  「諸藩臣投」,原脫,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補。又遼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記載頭下州者凡十六:徽、成、懿、渭、壕、原、福、橫、鳳、遂、豐、順、閭、松山、豫、寧。
[32] 荊 「荊」,原闕,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補。
[33] 閭 「閭」,原誤作「閻」今據活字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34] 和 「和」,原闕,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補。
[35] 全 「全」,原誤作「金」,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36] 圓 「圓」,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員」。
[37] 唐 「唐」,原誤作「康」,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38] 粟「粟」,原誤作「蕭」,今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案活字本作「肅」,與「蕭」形近,又「肅」、「粟」音同,且前文刺史州中已載肅州,故當據國志改。
[39] 里 「里」,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黑」。
[40] 如沙漠之北  據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應作‘控制諸國如沙漠府控制沙漠之北’。
[41] 奧隗烏隗部族衙「奧隗」,原誤作「隩隗」,今據活字本、明鈔本、遼史、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又「烏隗」,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無。
[42] 盧溝河統軍司  「盧溝」,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驢駒」。
[43] 倒撻嶺部衙  「倒撻嶺部衙」,國志卷二二作「倒撻嶺衙」。
[44] 鎮攝韃靼蒙骨迪烈諸國  「蒙骨」,原作「蒙古」,今據活字本、明鈔本、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45] 侍衛馬步軍控鶴都指揮使   「侍衛」,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作「節制」。又「侍衛馬步軍控鶴都指揮使」,遼史卷四六百官志二將其分開作「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控鶴都指揮使司」。
[46] 牛欄軍寨石門詳穩司   「牛欄軍寨石門詳穩司」,遼史卷四六百官志二作「牛欄都統領司」、「監軍寨統領司」、「石門統領司」。
[47] 五院司六院司  「五院司六院司」,原誤作「五院六院」,今據活字本、明鈔本、遼史卷四六百官志二及國志卷二二州縣載記改。
[48] 契丹奚漢勃海四軍都指揮使司  「司」,原脫,今據遼史卷四六百官志二、國志卷二二補。
[49] 長春路則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  「長春路」,上衍「上京」二字,今據遼史卷四六百官志二、國志卷二二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