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模板平整度:东北炕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37:09


苇编  民间技术

苇编是用芦苇(Phragmites austeralis Trin.)编织的产品,简称苇编。常见的苇编手工艺品主要是苇席。芦苇有许多品种,如:白皮苇、大头苇、黄苇、青苇等,其中以白皮苇质量最好。白皮苇,杆高笔直,骨节小,皮薄色白,苇质柔韧,是编席子的上等原料,我们当地叫炕席。
苇席的主要用途是农村里铺炕用、晒粮食、晒枣、盖垛遮雨,麦收时节以前还用苇席做粮囤,储存粮食。
苇席的规格品种很多。因为芦苇的高矮粗细不一,编织工艺的差异以及人们使用的习惯的不同,所以各地的苇席也很不相同。
说到苇编我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苇编工具

进行苇编,一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上二图)
1.五尺 是计量苇席尺寸和利于编织的工具。用不宜变形的硬木制成,上面刻有尺寸。
2.苇穿子 是把芦苇劈成苇篾片的工具,它可以把整根芦苇劈成为3片、4片、5片、8片等。多用硬木制成。
3.拉子 这是把一整根芦苇一劈两片的工具。
4.苇锊子 这是锊掉劈开芦苇篾上面的苇皮的工具。以前用两个竹片,现在多用铁片制成。
5.苇创子 这是把整根的芦苇去皮的工具。用铁片和弹簧钢制成。
6.苇碡 这是用来压芦苇篾片的工具,就象以前的碾子,用石头制成。
7.撬席刀子 这是在编织苇席过程中是花纹紧密的工具。用铁或不锈钢打造成型。
接下来我再述说:怎样选苇料(选苇备料)
一 芦苇编织材料
芦苇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它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栽培管理简便等优点。适时收获,科学储存
,是保证芦苇质量的关键。当芦苇叶片干枯,茎干脱水变硬,苇缨成为白色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一般
在霜降开始。收获过早,芦苇秆含水量大,运输时容易折,堆放后也容易发霉变质;收获过晚,容易发生
火灾,造成损失!前年我们村南的大东泊和南淀两个淀5000余亩苇地着火,损失惨重啊!收获时,我们这里
几个村商量一起打苇,打苇的头一天,召集附近没有苇地的亲朋好友前来帮忙,第二天,起五更,吃饺子,摸黑
下苇地,热闹极了!路上大车小辆,男男女女,老老小小,一家子都去。偌大的芦苇海洋,一天便消失了,人多
力量大啊!打苇的好手,速度快、割的苇茬低、捆的芦苇把子不容易散。
二 芦苇编织材料的加工
1.选料 根据所要编织苇席的规格、质量要求,选择粗细均匀、色泽好、苇质柔韧一致的芦苇。
2.破篾片 我们叫揭苇,按产品质量要求,使用不同的苇穿子,将一整根芦苇劈开为2--5片;好的揭苇手,揭出的芦苇篾片粗细均匀,编织出的苇席,平整、不凹席心、不翘角。
3.浸水 把破开芦苇篾片,洒上水浸泡;一般头一天晚上浸水,第二天早晨起来进行碾压。
4.碾苇 把经过充分浸泡的苇篾批,铺在硬而平整的碡场上,用石头碡来回的压吧,其中要翻两次,直到把苇篾压的象皮子一样。
5投苇 就是分苇,按苇篾的长短分“头苇”、“二苇”、“三苇”、“短苇”四等,分别成捆,织席时,各等苇篾有其不同的使用部位。
三、苇席的编织方法
1、苇席的结构
整片苇席一般分3个部分:席花、大纹、边花。席花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炕席花(双纹)、三纹席花、人字席花、十字席花、三角席花、龟甲席花、胡椒眼席花等。
2、苇席的编织
不论编织那种苇席,主要有踩角、席心、收边3个步骤进行。
①踩角 起头用5根苇篾,这里用的是前面说的“三苇”,摆齐,织的时候用苇篾要一根是根,另一根是捎,根捎轮换交替使用。
②织席心 编织苇席,根据不同的花纹采用不同的编织法: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隔二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三再抬四法、等等。
苇席的花样变化多端。在编织苇席中,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论编织哪一部位或者哪一花纹,始终要保持手势一致,一般是左手抬、右手压。还有,在编织的过程中要步步注意席花的紧密,随时用撬席刀子挤紧,只有这样才能编织出受人喜爱的高质量苇席来。
③折边 又叫窝边,撬边,是苇席编织中最后的一道工序;有焖茬席、舒茬席、压边席等。收边后,压平,苇席就成了。一般对苇席成品的要求:四边齐,席花紧密,尺寸足。







在九曲十八弯的辽河两岸,生长着层层叠叠的绿色的苇海,春天里绿色的苇芽窜出地面,似绿色的地毯,冬天里白色的苇花迎风摇曳,又像一幅丰收的图画,白色的冰河,白色的苇花,霎时好看。

然而这河岸两边盛产的芦苇又是大自然馈赠给辽河两岸人民的礼物,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有编制苇制品的习惯,从每年的冬天开始,家家户户收芦苇,编芦苇的制品,成为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来源,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改善,家家户户的床上用品尤其是住炕的人们也改用了其他物品代替了炕席,粮库的囤子也用不锈钢板制作,芦苇制品的需求量一下子削减为零,芦苇的作用也只能是化为纸浆,制作纸张了。
-------------------------------------------------------------------------------------------------------------------------------------------------------------------------------------------
现在到东北的农村去,呈现在我们眼帘里的是:家家的炕上都铺着地板革,或者泡沫垫子,胶合板和纤维板。几乎看不到由高粱和芦苇及竹子做原料编织而成的炕席的影子了。但这恰恰能勾起我们的回忆——
在东北,一进入冬天,生产队打完场(即把秋天收获到场院集中保管的粮食,全部脱完粒入库或分给社员们)杀猪庆贺一下丰收后,也就是所谓的“关场院门”。那就是进入农闲了,也就是所谓的“猫冬”。农闲期间,生产队的活计不是太多,要想挣工分,就得在鸡叫头一遍时,就早早的起来去生产队排号,天亮,队长来了后,根据谁来的早晚和个人能力分配那少得可怜的活计。排不上号的就只能回家呆着。可庄户人家闲不住,就想法搞副业。那年月,我的家乡能够搞的副业就是编炕席。
由于家家户户铺炕席,炕席铺久了,再加上人们天天在上面磨来蹭去,就容易从秸结处破掉,尤其是炕头儿,若是火烧多了,容易“上茬”,就是把炕席给烤黑了,那炕席就坏得快。还有小孩子光着屁股在炕上玩,也容易扎屁股。擦炕时,一不小心还会扎手,那就得换新的。加上城市里也要用,还有的一些砖厂晾晒砖坯子等,都大量需要炕席,故而,催生了这个副业的兴旺。
编炕席可以说是个技术活儿。首先要把高粱秸杆的外表皮刮掉,刮它的工具很简单,就是用一块有重量的大木头或石头做底座,在一头凿个洞,插入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棒或木方,在人方便工作的地方,大约离地面一米左右高处,钉上一个带刃的厚铁片或刀片,弯成半圆形,这个工具我们叫它“撸桩子”。配合它使用的是一个废弃的也将刀尖弯成半圆形的镰刀头,我们叫它“撸勾子”,这个是拿在手里的。使用时,要用左手先将高粱杆拿起一根,放在“撸桩子”的那个半圆的铁片上,右手“撸勾子”扣在高粱杆上,左手轻轻地一撸,上面的叶子就没有了。反复几次,这个高粱杆就光溜溜的了。这里还有个小笑话:“撸桩子”这个工具虽然简单,但也不是家家都有的,没有的人家就得出去借。那年,一个邻居来我家借,我父母不在家,就我和两个弟弟在家里玩踢键儿,她说我借你们家“撸桩子”,我心不在焉地给听成“猪缸子”(我们这里将猪的拱嘴儿叫“猪缸子”),便回答她说:“'猪缸子’让我家小五吃了。”因为杀猪烀猪头时,我家的猪头一般都是我老弟吃。她就急:“你这孩子,真犟,我说的是撸桩子。”我也急:“是的,猪缸子让我家小五吃了。”结果我俩来来往往说了好几回,最后,她走到我家的“撸桩子”面前说:“我说的是这个,你家小五咋吃?”我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着将“撸勾子”也找出来递给她。
“撸秫杆儿”这个活儿是整个编炕席工作中最没技术含量的了,一般都是由家里的半大小子来完成。我和二哥就经常干这个活儿,每天放学后,都要撸个十捆八捆的。(每捆大约有100左右根高粱杆)。第二步就该是破篾子了,高粱杆变得光滑了,就要用刀把刮净的高粱秸从头破成均匀的几半,这是很讲究技术的,破的不均匀,那出来的篾子就宽窄不一,编织起来就不协调,容易出缝儿。我家里的这个活儿,都是我父亲来完成,他每天晚上回来或早晨起来,都要将我们撸出来的秫杆儿破成篾子(我们把篾字念成mi),然后由二哥用石头碾子反复滚压。我当时还纳闷儿:父亲不困吗?因他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天都早出晚归的,回来时,我已进入梦乡,走时,我还躺在热被窝儿里。
我参加工作后,下乡采访时,看到有的地方用到一个工具,高矮、大小和“撸桩子”差不多,但没有槽,有三个瓣,每个瓣上都有铁皮,将它插到了高粱杆的一头,然后又是一撸,很快地,高粱杆就破成了均匀的三条。这就很先进了。但它有个弊端,就是要求高粱杆得均匀,而一般的情况下,高粱杆是并不均匀的,大多是粗细不一。
破完篾子后就要碾压。这需要力气,圆圆的石头辊子,两边的脐眼里镶上撅子,然后用二米左右长的两根木棍儿,一头穿进粗铁丝,套在两边的撅子上,拉推般在篾子条上压,为的是便于刮瓤。碾压完后,就要渍水去瓤,将碾压后篾子拿到井沿旁用水反复把它浇湿。十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这个工作是十分辛苦的。我家的这两样活儿,大多是我二哥来做,我常见他挥冻得通红的手,弯着腰吃力地来回拉着磙子碾压秫秸,在井台上,慢慢地一下一下摇着辘轳把水打上来,再把水浇在秫秸篾子上。当然,这两样活儿我也干过,但机会不是太多,因为我和大哥主要是编席子。大哥没读大学之前,是他来编席,我撸秫杆,二哥碾压并刮瓤。大哥走了后,二哥的工种没变,我则上升到屋里去编席子,撸秫杆儿的活儿,由我的两个弟弟兼任了。
篾子渍过水后才容易去除掉上面的瓤。通常不急着编的用凉水渍,然后晾上一会儿,急用的话就用热水,当时就可以处理。渍好的篾条垫在一块木板上,在这个木板的一头儿钉个钉子,为了方便润滑,在钉子处垫块玻璃或锄板,然后,左手拉篾子,右手用刀挡在钉子处,就把中间的瓤子给刮出去,需要注意的是,拿刀的右手用力要适度,不能将篾子弄折,所以,这也是个技术活,尤其是难在起头和收尾。不是哪个人都会的,二哥做这个很麻利,几大捆篾子他不大一会儿就弄完。弄完后,他就没事了,可以出去玩了,接下来,就由我来完成最后的工序——编织了。
编织炕席,需要严密而快速的技艺,要先起头儿,起头和收尾这是编织席子最难的,我刚开始不会,都是父亲和母亲教我。起头起不好,编织出来的花纹就乱,席子的花纹很多,但最普遍的,也是我会弄的,就是3趟套编儿围起中间的人字纹。折成边往回编时,要看边儿齐不齐,力度匀不匀称,这是这领炕席质量优劣的关键之处。围完边儿后的第一步是挑俩压俩。走两格后就该变线,或挑仨压俩,或挑俩压一个,然后就进入正常的挑俩压俩的人字纹工序,这一段儿叫圈裙子边儿。正常编织时,最该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将篾子勒紧靠实,不然的话,篾子一凉干炕席就会出洞,那就是质量不过关。有的技术高超的人,编织出来的炕席盛水都不漏。我父亲编过双席,即没有反面,两面都是正面。那是很抗用的。他还编织过淘黏米时用来控水的篓子。可惜我没学来。
那时的我坐在炕上或蹲在地上低头编炕席,是很有一番成就感的。尽管因为我性格的原因,干活也和写文章一样,常常潦草得出不来精品,但高粱篾子在我的眼前像银丝一样飞舞,俺那并不灵巧的双手像穿梭一样轻快地上挑、下压、横勒地移动,那高粱篾子就像大海上的一排排浪花在跳跃。浪花退去后,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片细密、匀称的绿色花纹,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就出自我的双手,你说,我能不自豪嘛!上午一领长4米、宽2米席子编出来,下午还要同父亲、二哥一起去收拾原料。而这个工作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初中后,我在编织时,能构思故事,编完一领炕席后,我就将构思的东西记下来,在那个阶段,我写过故事,小说,散文,童话,剧本、二人转,相声和新闻通讯。
我编炕席,也编过囤粮食的茓子。炕席编好后,除自家用外,还要外卖,一张席子那时只能卖二元钱左右,供农民铺在土炕上或砖厂苫砖坯子用。这种副业是当时我家乡农村的主要副业。我曾将这种副业写成通讯在黑龙江日报农村版发表,吸引一些报社记者也来采访过几次。我记得很清楚,我家那台大金鹿自行车,就是靠卖炕席的钱买的。因为我学会骑车,就是用的这台车。
---------------------------------------------------------------------------------------------------------------------------------------------------------------
东北火炕
东北乡下的火炕,一般都是有多大房间,就有多长的火炕,用东北话说,就是“通长”;而且是对面炕,长长的两大铺炕,中间一条地面。那么,乡下人家的人口,再多,也睡不满两大铺炕,那不睡人的炕做什么用?习惯是阳面的火炕睡人,而阴面的火炕随意放些杂物,甚至秋收时存放些粮食,也时常拢点火,让炕面微热。而睡人的炕,则是白天晚上热得烫屁股,因为一墙之隔的外间(东北习惯叫'外屋地下’,就是厨房),锅灶连着炕,那屋里的炕就不用特意烧了。
火炕一般铺炕席,就是用秫秸皮刮光处理软了编织成的,一横一竖一条压一条那样编织,成为自成体系的花纹,以至有“炕席纹”之说。炕沿很重要,家人没有一天不坐炕沿的,来窜门的也都坐炕沿,乡下人家一般不预备椅子,有预备木凳的,长条的,可坐两三个人,短的,只坐一个人。但大家习惯坐炕沿,腿一拧,还可以上炕盘腿。炕沿的木头是家里磨得最光滑细腻的家庭构件,一般用桦木,也有用硬杂木的。炕沿又是家里用得最久的东西,一代接一代地用,实在是目睹了家族的历史。
东北天气寒冷,家里取暖,全靠火炕。大冷天儿,一家人就都在这炕上,暖洋洋、热融融,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说的既是火炕,又是火炕上的天伦之乐。
吃饭也在炕上,那长方形的木桌,因此就叫了“炕桌”。盘腿团团坐,坐炕沿的人耷拉着腿,就承担盛饭添菜的活儿了。那个香!那个热火!那个痛快!那个潇洒!也怪,屁股底下热,锅里热,碗里热,浑身热,却舒服得不得了!
全在大火炕。大火炕让人难忘。
火炕的功能当然是可供睡觉。东北大火炕,由于大,也就是长,一家人睡,很宽敞。如果需要中间隔开一下,那就与炕沿垂直挂一布帘,就算一堵墙了。夫妻一般在头顶、也就是炕沿外侧,挂一幔帐,一来挡出一个相对私密的世界,二来起到遮风挡灰的作用。新媳妇刚结婚,不能与老人同睡一铺炕,多长也不行,那就到对面炕一头,挂一付幔帐,就是新房。东北有些事,就这么简单。那幔帐,是人家重要的物件。一根长木杆,横在炕沿上方接近房梁的高度,搭着厚布,一般是有里有面,垂下来,挺严实的,撩上去,有的一边一个挂钩,,分两片儿挂上去,有的索性推到一边,幕布也似,一下子就敞亮了。
如此说来,东北火炕的功能:睡觉,吃饭,休闲,会客,做活,取暖,烘干,打盹,发呆------实在是陪伴着主人好些个岁月呀。你要是让火炕上的东北人睡到城里的床上,他立马腰疼、腰酸,像水土不服一样,要跑回自己的火炕去!没法子,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火炕的使用,在我们东北至少在2000年前就开始了。从今天的考古资料看,火炕应
该是龙江先民“沃沮族”人的伟大发明。
在东宁县团结村挖掘的“沃沮族”遗址中,被考古学家称作“低火墙”或“烟道大
墙式”的就是早期的火炕。
只是那时的火炕是单洞的,很窄的。还没有完善进步到现在火炕的程度。想必当时
也只有老人和孩子住在上面。享受着那份珍贵的温暖,度过漫长的严冬。
后来,人们发现把这东西放在屋子中央占地方,就把他们移到某一侧靠一边。后来
发现烟道可以加宽,加多。这样,冬天享受这一温暖的人就多了。这就逐渐形成了今天
的火炕。
火炕的出现,使北方各民族有了大体“共同的生活方式”。现在,据我知道好像黄
河以北以及黄土高原等广大地区都睡火炕。火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室温,所谓:“炕
热屋子暖”。
在我们东北,除了住楼房以外的住平房的居民家里,绝大多数还是住火炕。住火炕
有很多好处,除了暖和,住着舒服,还预防风湿腿。
火炕现在都是用砖搭的。在以前,是用土坯搭的。
土坯是什么呢?
东北百姓把草(一般专用麦秸铡碎)和泥合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
块一尺长短的土砖,叫“坯”。在阳光下晾干,然后用来垒屋子,盖仓房,垒猪圈。当
然,也垒火炕。上面棚炕面子的坯,叫炕面子坯。要特意精加工点结实的。防止住着住
着炕就烧塌了。做坯也叫脱坯,这活很累,是俗称“四大累”之一。
搭炕这是要有专门手艺的人才成,会搭炕的人搭的抗,热的均匀,热的时间长,冬
天尤其三九天,烟筒有霜时,还一样好烧,屋里不冒烟。这是人们梦想都追求的好炕。
要是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搭炕的好手艺人,几乎家家请他来搭炕。
炕有很多种,万字炕。古书中说辽金时期住在这里的女真族(满族先世)“环室穿
木为床,煴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所谓“环室”就说明室内不仅一个方向有炕。发
展到后来,就是满族民居中所筑南、西、北三面相连的“转圈炕”、“拐弯炕”民间俗
称为“万字炕”或“弯子炕”。
这种炕现在比较少见到了,在内蒙古东北部的莫力达瓦旗,阿荣旗等地的达吾尔族
的少数人家还见到。
在黑龙江农村还可以见到“连二炕”,一般农家都是三间房,东面开门。这样的屋
子比中间开门的要保暖一些。因为中间开门烧的火分散到左右两间房,不利取暖。
这样,东面开门的房子,西两间就连在一起。搭的抗就是两铺炕连在一起。就叫做“连二炕”,这两铺炕中间用木板等东西隔起来,这两铺炕不通着。要是娶儿媳妇,就叫儿媳妇住最西侧里屋。因为在东北的文化中,东侧为尊为大。
现在都用砖搭炕,搭的抗都是“花洞炕”,这样的炕,烟火在炕洞子里面均匀散开,
所以这样的炕热的均匀。但无论炕热得如何均匀,也有炕头炕稍的区分。炕头还是比炕
稍热许多。所以,在东北有句俗话说:你这人不知炕头热炕稍热。----意思是说,你这
人好坏不分,不知轻重,不懂人情冷暖。
在东北,现在也是把炕头让给老年人睡。所谓:睡热炕头。这在滴水成冰的东北的
冬天,是很享受的事。儿子媳妇孝不孝敬老人,在这也能体现出来。
在东北很冷,室内全靠火炕来取暖。据《北盟会编》载:关东民众“其俗依山谷而
居,联木为棚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桦树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
门皆东南向......”这里的人们,把“土炕”视为战胜严寒,度过隆冬的重要设备。
冬天,妇女们坐在热炕上,手里拿着针线活。小孩子们在炕上做着各种游戏。阳光
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一家人幸福团圆,其乐融融。
要是冬天里,有客人来串门,主人家迎客进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快快,脱鞋上炕,
坐炕头上,热乎热乎……一句话,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又让客人一身的寒气一扫而光,
马上感觉到了主家的温暖。
炕上必有这几样东西。一是女人做活的针线笸箩。还有一个装着关东烟的烟笸箩。
还有一个泥做的炭火盆。火盆里戳着一把烙铁。小孩子饿了,就可以在火盆里烤粘豆包
烧土豆,烧鸡蛋吃。
过去,住房紧张,还有南北炕。一般住的都是一家人。但也有住两家的情况出现。那
时就叫住“对面炕”。比如张家和李家住过对面炕,两家处得真好,像是一家人家似的,
从未红过脸。
住南北炕,两家晚上都挂上幔帐。用这一层布暂时,把这两家的各自的空间分开。
等白天,都叠起来挂好。也有公婆和儿媳妇住南北炕的。
炕上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炕沿。一般用一寸厚以上的十公分宽的
一根长条形木头做成。最好用桦木,因为桦木特有硬度还光滑。那时生活水平低,谁家
有个好炕沿都成为别人羡慕的好东西。
炕上一般都铺炕席,手工编制的,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换一次,一年用下来,因为热
气烘烤加上人踩人卧,都会变成一种深红黄色。很小的时候,冬天里贪图炕的热乎劲儿,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会要求妈妈不给我铺褥子,而是直接睡光炕,早上起来,身上一片
炕席花儿的印子,摸上去鼓鼓楞楞的。
东北人睡大炕,一般不像南方人那样有很严格的居室化划分,全家人挤一铺炕,甚
至客人来了也是挤一铺炕,这种习俗,在南方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东北人看来是很
正常的事。从炕头排下来,老人、父母、儿孙,有着年龄辈份与主次之分。
现在城市里已经见不着炕的影子了,农村也因为生活都富裕起来了,也不再像过去
那样全家挤一铺炕了。
但东北的大炕,其实是寒冷气候下一种极富聪明才智的创造,它还能存在多少年不
得而知,至少它曾养育了许许多多豪放、粗犷而心地纯朴正直的无数东北人。
这就是东北大火炕,温暖了一辈又一辈的东北人。叫人无法不留恋那往日的时光。
--------------------------------------------------------------------------------------------------------
    这里说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东北,不是今天的东北。----题记
东北土著文化实际上就是满族文化,满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就拿家家户户睡觉的炕来说吧,就非常有特点,满族民居的房子都是坐北面南的,是朝阳的房子,这样建房子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对冬天屋子的取暖有很大好处。当然也有厢房,但厢房就比较少了,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满族民居最大特点就是屋子里面的炕特别显著,通常有两铺炕,一南一北互相对应,以大著称。过去东北人把窑姐卖淫称为卖大炕,就是因为用来卖淫的炕很大。
平时一家人主要是以炕为活动舞台,屋子里很少有椅子,大家没事儿时都坐在炕上,通常是盘腿而坐。有事儿的人或者来人都坐在炕沿上,腿耷拉在地上。
炕都是火炕,与外屋地上的大灶坑相连接,烧火做饭时烟就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但要是在冬天里仅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了还达不到需要的热度,所以还要在炕洞子里烧木材。但由于炕大,受热的地方不均匀,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但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就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但孩子睡觉的顺序通常却是越小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东北民居的炕不仅仅是睡觉的,还是取暖的。所以冬天时炕面上是不能放东西的,被褥什么的都要卷起来,以便用来散热,散热效果好,屋子就暖和。
炕表面铺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粱秸子编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纸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非常明亮,而且还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炕很重要,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地方,如果东北民居没有炕,那简直不敢想像。东北人一日三餐也都是在炕上吃的,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男人通常都是坐在里面的,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
孩子们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的,通常每一家人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一只烟抽吧,于是大家就人手一只烟,吞云吐雾起来。
可以说炕是东北老百姓生活的舞台。
到过东北农村的人都知道,家家都有火炕。农村天气寒冷的时候,一个火炕就是一个笨大的暖气片,烧上一把秸秆火,就能起到暖炕温屋的作用。东北在外屋的灶上做饭烧火,余火和烟热,通过炕洞转一圈从烟囱腾升,一日三餐烧三遍火,炕面上始终是热乎乎的。东北人身强体壮,亦归功于火炕的功劳,因此:火炕还被称为在“睡眠中自然养生”的美誉。 许多人认为火炕是笨重落后的象征,就连依然睡在火炕上的东北农民,也在享受着火炕带来的温暖同时,流露出对它的不满。其实,火炕作为实实在在的东北发明,没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才是对它的不公正。
仔细回顾一下历史,即便是在三国时期,曹操和乌恒公孙家族勾搭的够近乎了吧,那时候的中原人睡啥呀,贫民百姓都睡席子呀,你想想,无论冬寒夏潮,就在土地上铺上一块席子就能办公学习,就能铺床睡觉,那日子过的有火炕滋润吗?火炕是啥时候传入关内,只有大清进关的时候有过官方的记载,满族人把火炕传入宫廷,并带动起黄河以北的火炕热。小小的一铺火炕,竟然能贴上皇家的色彩,实现一阵流行热,不能不说火炕的实用功能之震撼。一铺火炕,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带动了中华文明的跳跃发展,功在当时,功不可抹呀。
火炕除了养生健体的功能,更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尤其是到了晚上,不肯早睡的孩子们,总是借替大人铺被子的名义,那那被子褥子和枕头,在炕上铺成一个又一个空间,摆起攻城守城的游戏,摆起走亲戚过家家的游戏,摆起各种想象的扛起行囊去远方的演练。如果有邻家孩子伙伴们串门,还会拎出来猪拐子羊拐子口袋,一起玩起那经典的抓拐游戏。火炕上也可以摆上火盆,围着火盆烧点花生爆米花儿吃,坐在火炕上,也可以围在爷爷奶奶的身旁,听他们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暖融融的火炕,也为和睦的家庭平添更温馨的氛围。
最早的传统火炕,据说是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在地窨子里发明的,那是几千年以前的事情了,挖一个半穴居的地窨子,上面用石板铺成火炕,石板火炕的特点是显热储热,热得快、凉得也快、湿度过高还容易造成炕面起火,不等天亮炕面热量就已散尽凉了下来。火炕被人们广泛的采用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良。因为石板不好采集,人们就因地而宜,采取了脱土坯的方法盘火炕。土坯盘成的火炕受热面积均匀,热力保持长久,即能保障农家充分利用储存做饭时灶膛热量为室内供暖,又能保障有昼夜炕面恒温的“热炕头”。西安半坡遗址中就有了火炕,那是在土台上央烧火、烤热了人再睡在上面没有炕洞和烟囱,但半坡人的火炕和东北的火炕有着本质的差别,说白了就是烧石板用余热。啥时候从石板炕改良成土坯炕,肃慎人没记,女真人也没记,满族人也没做记载,甚至整个中华历史里,都没有给它记载,不能不说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
东北的火炕,一般都盘在卧室的南面,在南窗的下面占据半个屋子空间,高度约为八十公分左右,假如人在坐炕边上,膝盖以下的小腿高度正好是悬着一点的。火炕的长度就是整个房间的东西长度,宽度以能横着躺下比较高的人的高度为准。火炕里留有好几道循环的烟道,人们常以火炕里的烟道数量称呼为“几洞炕”,那炕道的数量,通常都是由搭炕用的土坯长所决定的,火炕不但在东北民间广泛普及,连清代的皇宫也都睡火炕,只是烧火的方法作了改进,烟囱也作了改进。火炕在今天的东北华北内蒙的农村依然广泛地使用着,只是很少人再用土坯,都转用砖来搭建。啥时候丢弃了土坯改为砖,依然是没有记录,似乎没人愿意为这土的掉渣还点笨蠢的东西费笔墨,更没有认证机构为它做个认证。人们的轻视,并没有办法改变对它的依赖,就像砖炕没有土坯炕的效果好一样,东北火炕也在岁月的流逝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最近长春地区九台市加工河乡胡家屯有了改良的火炕,是本地人李全成率先搭建的),通过使用水泥预制材料,把火炕改良成可以悬在地面的悬空炕,准确叫法应该是撑起来的双面散热炕,就是把原来贴地的那一面,通过几个支撑点对预制板的支撑,让整个炕面悬在离地一尺左右的高度,让火炕的两面都有散热的功能,这项改革,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火炕的热效率,也促动了火炕烟熏火燎现象的减少。许多南方的风湿腰腿痛朋友,惊叹东北人的聪明才智,东北的火炕竟然在年轻人争着进城抢着睡床的萧条时期,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有朋友介绍说,那些在农家院旅游点看过这种改良炕的中老年人,纷纷索要技术回去自己搭建呢。相信某一天,当处于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当环保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火炕将会再一次默默出现新的流行。
火炕上面铺着炕席,那炕席都是秫秸或苇子编织成的,贫困那些年,有些人舍不得花钱买席子,就利用废水泥袋子里的干净牛皮纸,在火炕上面糊上牛皮纸,刷上淸漆,显得既干净又美观大方,后来人们又把地板革铺在了炕上,其实,这些看似美观的行为,也把毒素和不环保引进了火炕的元素里,是一种不伦不类的不明智。火炕要想保持其有益健康的本质,改革火炕的同时,炕席的铺设也该朝着环保健康和观赏价值的综合方面去进行。
东北的火炕,还被添加了辅助的取暖功能,有些有条件的人家,不但在屋子里安装了土暖气,甚至还在炕尾装上了电热的装置,一旦遇有半夜风大火炕降温太快的时候,就可以打开开关辅佐点电热应急,无需半夜起来烧火弥补。乡亲们的聪明汇聚,也正引导着火炕功能的提高,也正提升着火炕的使用价值。火炕的舒筋活血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朋友介绍说,南方的许多有心人,为自己的父母,为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在屋子里搭建了火炕,烧的是木炭,既减轻了老年人的疾病痛苦,又添加了环保的意识,东北火炕的生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得到人们的青睐!
这是东北大多数农村的火炕,这家人家的房子是两间的西屋,满族人讲究的是西为大。

这是真正的东北火炕,这家人家把原来睡前烧柴禾末的门灶改良成一个凹处,用来放鞋子,算是一种美观上的小进步

这是过去流行在黑龙江和吉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南北大炕,从吉林的四平市开始就有了,一直往北都是这样的火炕。那老太太摆弄的就是酱块子,是把煮的极熟的黄豆放凉拍成的。它放置一个冬天自然发酵,春天就可以磨碎加盐水成酱了。

这是黑龙江三肇地区的南北连体炕,中间有个小桌子那个连接南北的小炕是最重要的地方,叫福炕,以前是专门用来过年供奉祖先神像的地方,这两个老娘们竟然这样大不敬,太大不敬了呀!甚至在旁边还开了一个窗户,习俗也变了呀。

旧时睡在窝棚里火炕的男人们,这种房子的俗称叫做马架子,几乎可以不花钱就能住一晚上,辫子这样放的都是男人

这就是经过改良的悬空炕,那个插电的东西就是电辅助散热装置,也是很节能很环保的,他们把悬空这表面给装饰起来了,底下的热能也是通过炕尾那散热的百叶窗类装饰缝隙散发出来,看不出来是悬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