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门:邮票的发明者罗兰·希尔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4:31

邮票的发明者罗兰·希尔的故事
1、哥哥的来信
先说一段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有趣故事。
1838年的一天,一个身材魁梧、长着连鬓胡子的中年男子在乡间散步。他时而望着远方,时而在低头沉思。忽然,他听到铃铛声响,只见一个穿红色号衣的信差在招呼一个姑娘,并递给她一封信。这个中年男子看得很清楚,姑娘兴高采烈地接过信,但没有拆开,只瞥一眼,便把信还给信差,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付不起邮资,请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一听,跳了起来:“人家从那么远的地方带来的信,你说没钱就不要付邮费哪!”说着说着,俩人便争执起来。中年男子见状,就上前劝说,并代姑娘付了邮资,随后把信交给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后,中年男子好奇地问姑娘为什么不要这封信,姑娘见这个男人心肠好,便坦率地说:"这封信是我哥哥寄来的。我们预先约好,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个小圆圈,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平安无事,就不必收信,昂贵的邮费也就不付了。”
这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邮资昂贵,平民百姓难以承受。二是像这样拒收邮件的事很多;邮局传递了信件,却收不到邮费,因此受到不少损失。
还有一则传说,也说明了类似的情况。
这是1835年的事。英国大不列颠岛上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远近闻名,向她求婚的男子很多。求婚者纷纷写信给她,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每天都要收到数十封信。对一个姑娘来说,能得到这么多男子的青睐,是非常荣耀的。可是,收到的信件多,所付出的邮资也很多呀。最后,因不堪邮资负担,于是姑娘拒收信件,拒付邮费。
一段故事,一则传说,都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那时,英国的邮政情况到底如何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那个长着连鬓胡子的好心肠中年男子。
2、《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小册子
长着连鬓胡子的中年男子叫罗兰·希尔, 1795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乡镇,从小就好拨弄机械,并擅长绘画,做过教员,时任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他心肠好,乐于帮助人。你看,他愿意代一个陌生的姑娘支付邮资,目的就是为了让姑娘能看到远方亲人的来信,尽管他事先并不知道姑娘与她的哥哥早有约定暗号。可是此事却更坚定了“现有的邮政必须改革”的信念。
罗兰·希尔于1835年就开始研究邮政问题。他发现,英国虽然提高了邮资,可国家邮政的收入却反而减少。其原因是大多数信件到投递时才收费,许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邮费;当信件退回时,寄信人也不付邮费。邮局信差白跑了两趟路,却分文未得。更明显的问题是,按英国邮政规定,以传递路程分段计费,致使邮资偏高。
两年之后,罗兰·希尔写了一本名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小册子,提出了解决当时英国邮政弊病的办法:不分邮路远近,统一一种邮资;寄信人要寄信应先付邮资;用自制的信封寄信,要在信封贴“标签”。但是,他的主张却遭到“享有邮资免费特权”的保守党和财政部、邮电部的极力反对。
困难和挫折并没有使罗兰·希尔屈服。他公开出版发行了《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引起舆论界的注意,得到广大群众和工商界的大力支持。经过反复和曲折, 1840年1月10日,罗兰·希尔提出的“不分邮路远近,信函邮资均同”的建议终于得到实行,同时“邮资免费特权”也宣告中止。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还宣布,自己的信件也要付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