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美食文化广场:语气副词(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48:20

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从无标和有标的对立谈 

1汉语表达中的无标记语法结构和有标记语法结构  所谓评价,是指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一种态度和评判。在语气系统中,助动词和语气副词具有评价性功能。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首先体现在意志语气中,在功能语气中也能体现出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来。例如:  (19)上得楼梯尽头,她轻轻把门一推,门果然没上栓,当即开了。  (20)你到底要干什么!  例(19)中语气副词“果然”对说话内容“门没上栓”具有一种“预料之中”的评价,例(20)中语气副词“到底”对说话内容“你要干什么”具有一种“深究”的评价。  我们认为,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不仅是指单个的语气副词所承担的“语气职责”的表现,也是指一类语气副词所共同承担的“语气职责”。从标记理论出发,在语气系统中整个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体现在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的对立上,体现在传信评价和传疑评价的对立上。  

2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  

2.1肯定和否定是语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许多语法现象都和肯定、否定有关。例如否定式的祈使句就可以看作是祈使句的有标记形式,因为它总是带有否定词“别、甭、不”等作为否定标记。沈家煊从句法分析角度出发,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  在很多章节中谈到了肯定和否定的对立,如第三章“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第四章“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第六章“极性词的肯定和否定”、第七章“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的消失”等等,在其他章节中,也多次论及肯定否定问题。)在语气系统中,讨论语气副词的肯定评价功能和否定评价功能,我们从沈家煊的论述中得到很多启发,找到了理论上的一系列的支持。  

2.2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和语气副词有关。沈家煊将语言中表示情态和意态的语词统称为“判断语词”,情态语词是判断真假的,跟陈述句、疑问句中的命题有关;意态语词是判断好坏的,跟祈使句中的命令有关。不同的情态语词和意态语词在一个连续统中表现为不同的语义强度。例如沈家煊认为从命令发布者来讲,“允许—应该—必须”有强制程度的差别;从命令的接受者来讲,“同意—赞成—保证”有意愿程度的差别。)从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形式标志看,判断真假的情态语词大多由助动词承担,而判断好坏的意态语词则既可以由助动词承担,也可以由语气副词承担。对于语气副词来说,在语义强度上也有与沈家煊所举的助动词相似的情况。语气副词在表示主观祈使语气时,语义强度上也有区别,且分布在一个连续统中。例如:  (21)一位与会者对我说:“希望你一定坚持你这样的写法,我们需要!”  如果将语气副词“一定”换作“当真”、“还是”,肯定评价的语气的强弱呈现出这样的序列:  你一定坚持你这样的写法>你当真坚持你这样的写法>你还是坚持你这样的写法  (22)农奴毕竟不同于奴隶,农奴有自己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微薄的家业,因此他们对劳动有些兴趣。  如果将语气副词“毕竟”换作“简直”、“难道”,否定评价的语气的强弱呈现出如下的序列:  农奴简直不同于奴隶>农奴毕竟不同于奴隶>农奴难道不同于奴隶  这些典型的语气副词在意态上的差别,也可以像助动词那样用语义强度等级表示出来:    

2.3否定词的移位和双重否定能反映出语义强度等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与表示意志语气时起主要作用的助动词和语气副词都有关。例如在否定词移位中,“你必须不来≠你不必来”,“你应该不来≠你不应该来”,这是强项和中项的对立;在双重否定中,“你不可以不来≠你可以来”,“你不必不来≠你必须来”,这是弱项和强项的对立。“应该”、“可以”是助动词,“必须”则是语气副词。可见,在评价性功能的体现上,助动词和语气副词往往有相似之处。作为有标记的否定结构,标记词“不”、“没”等的位置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语义强度等级的连续性,在其他一些语气副词的运用过程中还会有独特的表现。例如某些语气副词在表示语气的同时,在句法上还具有关联作用,因此否定词移位所造成的语义强度等级的连续性,往往表现在更大的复句范围内。“宁愿”、“一定”和“只好”是一组典型的具有等级连续性的语气副词。  (a)对这里的一切,他宁愿缓缓地从旁观察、了解,也不肯贸然和那些他还不了解的人接近。  (b)有许多人只好到邻近村落里插队,不能进工厂当正式工人。     “宁愿”、“一定”、“只好”在表示“情愿、必然”这种语气时,在语义等级上呈现连续性。  宁愿……不≠不愿意(强项)  一定……不≠不一定(中项)  只好……不≠不可以(弱项)(注:否定词移位造成的语义等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同一组关联词语的位置差异上。如“宁愿……不(否定形式)”和“宁愿不……肯定形式”是不一样的,前者有强烈的取舍倾向,后者的取舍倾向则减弱至零,成为全部为所取的。比较:A、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群众有损失。B、他宁愿一夜不睡觉,也要把这篇文章写完。A句是取前句,舍后句;B句是前后两句全取。)  

2.4反义词的标记模式在语气副词上也有所体现。沈家煊详细分析过的“就”和“才”这类“反向副词”的肯定/否定的对立,在其他语气副词中也有所反映。例如,表示必然语气的“一定”、“确实”等语气副词是“正向词”,是无标记项;表示或然语气的“大概”、“大约”等是“反向词”,是有标记项。有标记项中的标记词一般不能去除。例如:  (25)雪并没有多厚,大概在半夜里就不下了。  表示或然语气的“大概”是不能去除的。另外,在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是相承的,也可以是转折的。表示相承关系的语气副词“诚然”、“当然”等是“正向词”,表示转折关系的语气副词“居然”、“反而”、“反倒”等则是“反向词”。例如:  (26)真是傻人有傻福气,居然能找到我这样儿的还不费吹灰之力。  (27)春天都过了快一半了,天气怎么反而冷起来了?  “居然”、“反而”去除后,这种“转折”、“出乎意料之外”的语气就不能表达出来。  

3传信评价和传疑评价  

3.1“传信”(evidentiality)是一种新兴的语法范畴。汉语中的传信表达可以是对消息来源的交代,也可以是对事实真实性的态度,还可以是对事件的确信程度。语法学界普遍认为,语气副词对后两种的传信表达起重要作用。本文的传信评价,与上面所说的传信范畴并不完全一致,这儿的“传信”是指从说话人角度考虑,对说话内容范围的一种评价。“传信”是和“传疑”相对的:前者指说话人传达的内容是确实的消息,后者指说话人传达的内容是不确实的,即有疑问的消息。  

3.2以下语气副词在传信评价中起重要的作用。  A.一定 必须 必然 确实 诚然 的确 根本 万万 真 正  B.怪不得 原来 难怪 本来 果然 果真  A组的语气副词可以表示说话人对确定的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B组的语气副词可以表示说话人对确定的客观事物的形成事由的解释。例如:  (28)这个问题确实复杂,得好好考虑一下。  (29)他却把我突然一放一推,同时我听见一句万万想不到的话……  (30)原来她也有丈夫,也有子女,也有自己的家庭。  例(28)中的“确实”能起到表示肯定的确实消息的作用,(29)中的“万万”能起到表示否定的确实消息的作用,(30)中的“原来”则起到对确实消息的解释作用。  以下语气副词在传疑评价中起重要的作用。  A.难道 究竟 到底 莫非 倒是 岂 倒 竟  B.大概 大约 多半 还是 也许 或许 怕  A组和B组中的语气副词都可以传达不确实的消息,但A组中的语气副词可以传达的是疑大于信的真性疑问的消息,B组中的语气副词传达的只是疑信参半的带有揣测意味的假性疑问的消息。例如:  (31)那么,这本书你究竟读完了没有?  (32)张友士道:“难道你今天不是已经成为逆贼了吗?”  (33)从这里到徐家汇,大概有十里路吧?  (34)要不是下雨,我们或许已经推进到乌龙堡了?  例(31)、(32)中的“究竟”、“难道”能起到传达真性疑问的作用,例(33)、(34)中的“大概”、“或许”只能传达假性疑问的消息。  

3.3在标记理论中,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对立:无标记项可以出现在多种环境下,较少受到句式的限制,而有标记项则会受到句式的影响;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较高,因为没有标记词的限制,而有标记项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会受到标记词的限制。传信评价是无标的,传疑评价则是有标的。  

3.3.1传疑评价只能在两种句式中体现出来,一种自然是疑问句式,如例(42)-(44);另一种是在表示或然语气的句式中,即使不是疑问句式,但也表示不确定的消息。如:  (35)这些学生中,大约有四分之三是来自农村的。  而传信评价则较少受到句式的影响。  (36)再说,我怎么就一定理解不了呢?  例(36)由于语气副词“一定”的作用,即便是疑问句式,但传达的仍是确实的消息。  

3.3.2传信评价中语气副词的“标记”作用显然要比传疑评价中的语气副词要小,前者语气副词去除后句子的合法度往往不受影响,而后者一般不能去除。  A.由此可见呀,那根本不是你玩精英而是精英玩你。  由此可见呀,那不是你玩精英而是精英玩你。  B.要不是下雨,我们或许已经推进到乌龙堡了?  *要不是下雨,我们已经推进到乌龙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