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门金台寺图片:【易经解谜】40.“《易》更三圣”的说法确切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21:25




【易经解谜】40.“《易》更三圣”的说法确切么? 

 

 

《易》更三圣之说,流传已久。但是,这“三圣”所指为谁?其说法却是不一致的。所以,这种说法本身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

 

首先提出《易》更三圣这一说法的,该是东汉的班固,其在《汉书·艺文志》中是这么说的:“《易》曰:宓戏氏仰观象於天,俯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际,纣在上位虐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繫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显然,班氏是将伏牺、文王、孔子作为“三圣”而言的。此种评说,不能说是准确和科学的。

 

第一,“伏牺”是历史时代名称,不是具体的历人物,将历史时代当作人名与周文王、孔子这样的具体历史人物放在一起以称“三圣”,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第二,伏牺时代产生卦画之后,到了神农时期文字产生并开始使用,这才有了注以文字的《连山》易,黄帝之际又有《归藏》易的整理本出现。《连山》有八万言之巨,《归藏》则为四千三百言,这种情况本身就说明了《归藏》是改《连山》《根》卦为首而成《坤》卦为首外,又是在《连山》八万言基础上,经过删繁就简的一个节本。这种历史情况又说明,《连山》、《归藏》所标志的,正是《易》经在卦画产生之后,在义理上一个重要的丰富和提高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伏牺卦画的出现,没有《连山》与《归藏》两个不同的发展、提高阶段,以及这两个历史阶段的相继传承,就不会有《周易》的产生!由此,作为史家评论《易》经,略去“神农”、黄帝两个很主要的《易》经发展时期不提,就不能算是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说法。

 

第三,周文王推算以蓍草棍的根数为工具,利用八卦卦画进行卜筮,其子姬旦从卜筮的角度删改卦、爻辞而成《周易》,扼杀唯物辨证哲学思想体系的历史传承,而推行“神道设教”的愚民之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传承与发展,对於中华民族的社会文明发展进步,是一个极大的损害,将这个姬昌作为甚么“圣人”而行歌颂,则更是不适当的。

 

大约是人们觉得班氏之说,将历史时代名同具体的历史人物相混而言“三圣”,确实不伦不类之故吧?於是,就有人又进行了修正:以文王、周公、孔子为“三圣”。然此种提法亦同样不科学。因为,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不应将扼杀中国古典哲学传承、而利用哲学经典搞卜筮的文王父子作为“圣人”外,此种提法还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对中国古典哲学传播作了重大历史贡献,念念不忘“播之於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的轩辕黄帝,也给排除在外了。

 

依我的研究所见,今本《周易》中的卦辞,并非都是文王所作,其爻辞也并非都出自周公旦之手,就连“十翼”,除了《文言》之外,也很难说全都是孔子所作。因为,卦辞、爻辞、《彖传》以及《象传》、《繫辞》等文字中,都有孔子所说的“古之遗言”。所以,《易》经在漫长历史上,其传承、演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因而,我们的研究也就不能简单化。而是因当秉持一种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审慎态度,尽量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接近於历史的真实。

 

《易》更三圣”之说,是不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