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小学排名:隆林苗族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0:56:21
                  隆林苗族概况
    目前生活在广西桂西高原的13万多人苗族,大约是在汉史的唐、宋王朝以后陆续迁徙来的,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在田林、那坡、靖西县有少量分布。在隆林的苗族有6个分支,共90000人口,主要聚居在县境南部。

民国初年广西省民政厅官员雷雨视察西隆县,编写的《广西西隆苗冲纪闻》把苗族聚居区域称为“苗冲”,指的是今革步、天生桥、猪场、德峨、常么、长发、蛇场、克长等8个乡(镇)的范围,以西隆南部大石山区为主,那时已经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雷雨在《广西西隆苗冲纪闻》里说:西隆“苗有偏苗、白苗、红头苗、花苗、栽庄苗之分。前四者以服饰得名,后者则因其来自黔西大定府,曾为庄主之佃丁故也”。今生活在隆林的90000苗族,自称和他称都把他们分为6个分支,识别的主要依据是语言和服饰。自称苗语为:Hmoob Sua(汉语谐音:孟沙) Hmoob Dawb(谐音:孟漏) Hmoob Leeg(谐音:孟论) Hmoob Pwg(谐音:孟布) Hmoob Ntxaug (谐音:孟邹) Hmoob Npaig(谐音:孟拜)等6支。他称分别是:偏苗、白苗、红头苗、青水苗、花苗、素苗(这支过去称为“栽姜苗”,带有贬义,因此今后禁用此称谓,改称“素苗”。)。

偏苗(孟沙)      这支自称苗语叫做Hmoob Sua(汉语谐音:孟沙),他称偏苗。根据该支系妇女梳理头发,常在挽好的发髻上偏插一枚梳子而得名。在隆林约有6万人口,在西林、田林两县也有少量分不布。毗邻的贵州、云南两省的兴义、安龙、兴仁、关岭、镇宁、广南、麻栗坡等许多县都有分布。操苗语西部方言。其先民主要来自黔西南州和安顺地区,源头在川南、黔西北、滇东北。在元末明初,这个支系已有人到达桂西高原,逐步在隆林南部的大石山区形成主要的聚居点,居住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道路崎岖,冬天都有霜冻和冰雪。今隆林境内主要分布在德峨、猪场、常么、长发、克长、蛇场等乡。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主要是种植包谷(玉米)、辅以少量的旱稻、水稻及杂粮。家畜家禽有牛、马、骡、羊、猪、狗、鸡、鸭等,养殖的黄牛、黑山羊、骡子享有盛名。历史上是弱势群体,经济拮据,文化落后,多受歧视,曾举行过多次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进入现代社会,各方面都有所改善。

白苗(孟漏)      这支自称苗语叫做Hmoob Dawb(汉语谐音:孟漏),他称"白苗"。因其妇女穿着自制的白色百褶裙,不染色不绣花而得名。在广西主要分布在桂西高原的隆林、西林两县,散居在靖西、那坡两县,人口约3万。先民主要是从黔西南的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滇东南的文山州迁来,少数是从中国迁到越南后,又从越南迁回的,在中越边境中国一侧那坡、靖西居住的苗族,大部份是从越南回迁的侨民。操苗语西部方言,与印度支那半岛的越、老、泰、缅等国及欧、美各国的苗族语言相通。是踏上桂西高原较早的一支,约在明朝初期已涉足隆林。今主要聚居在蛇场的高山、新寨两村,杂居在克长、长发、新州等乡镇。

居所多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以种植和养殖为生,农作物以包谷为主,其次是少量旱谷、水稻及杂粮、畜禽有牛、马、骡、羊、猪、狗、鸡、鸭等。生境恶劣、生存艰辛,历史上受压迫歧视,多次进行生存抗争,无数次举家迁徙,是苗族迁移距离最远的一支之一,其前锋已到达欧、美、澳等西方国家。

红头苗(孟论)      苗族支系之一,自称苗语叫做Hmoob Leeg(谐音:孟论),他称红头苗红苗。因其服装喜用红线和彩布装饰而得名。男子的头帕镶红边或在帕尾端用红线丝须缝接。女子的头帕、手臂、手袖和围腰、裙子都爱用红、黄色彩线彩布镶嵌点缀,盛装好似春天烂漫的山花。在广西主要居住在隆林县,少数散居西林县,约有2.5万人口。操苗语西部方言。先民主要是从贵州跨过南盘江进入隆林,其后方是从川南,黔北,到黔西南。进入桂西高原最早的年代,大约是明朝初年。到达桂西高原时,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早已布满土著居民壮族的家园,因此跟彝、仡佬等民族,一起在地势较高的山地上居住谋生,过着种植养殖的农业生活。主要分布在德峨、常么、猪场乡,杂居在金钟山、桠杈、岩茶、隆或等乡镇。艰难的生存环境,使之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常受强势欺凌,不断地进行生存抗争,不停的搬迁,以求新生。与白苗相似,是远距离迁徙的另一支,前锋也由中国到达中南半岛,再到欧、美、澳一些西方国家。

青水苗(孟布)     自称苗语叫做Hmoob Pwg(谐音:孟布),他称青水苗。因该支系种植青麻织布与其他支系种植火麻织布有别,而且该支系妇

女上衣多用青色布料制作而得名。人口2000多人,杂居在革步、猪场、新州、扁牙等乡镇,多数与壮族村寨杂错在南盘江沿岸的高坡上。其先民是清朝晚期从贵州省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陆续迁到隆林的。使用苗语西部方言,和其他支系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ZF帮助创制了拉丁字母文字。以种植养殖为主要谋生方式,农作物主要是包谷,其次是稻谷和杂粮,畜禽有牛、马、骡、羊、猪、狗、鸡、鸭、鹅等,也有少数靠近江边的农户养鱼打鱼为副业。

花苗(孟邹)     自称苗语叫做Hmoob Ntxaug(谐音:孟邹),他称花苗。因其妇女服饰挑花刺绣比其他支系多,全身繁花似锦而得名。人口有1600多人。操苗语西部方言。主要居住在猪场、革步两个乡,从事农耕生活,保存着苗族古朴的风俗习惯。其先辈是明末清初从黔西南州跨过南盘江到隆林的,源头是从川南、黔西北、滇东北逐步迁移来的。是滇东北、黔西北的大花苗小花苗进入桂西北的先头部分。

素苗(孟拜)      自称苗语叫做Hmoob Npaig(谐音:孟拜),他称素苗。他称没有特别的标志性依据,过去一段时间称为栽姜苗,这一称谓既没有依据,又带有贬义,经考察其先民故地贵州省黔西、大方等县,当地称为素苗,因此从之,废禁栽羌苗这一旧称。据史书记载:清康熙初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四处征兵,其中从广西征去一部份苗兵,到贵州 “征剿”水西,事平后,这些苗兵在修文、清镇、平坝、织金一带定居,人们称之为“素苗”。(转引自《苗族简史》) 其先民于清朝初期从黔西北迁到广西西隆,曾在克长、长发、蛇场等乡形成许多村寨,人口相当多,因疾病肆虐,死亡和逃走了很多,人口锐减,现有1300多人,全部居住在蛇场乡的马场和乐香两个村。在桂西高原他们是独一无二使用苗语东部方言的一支。

居住在隆林的六个苗族分支,按白苗、红苗、青苗、黑苗、花苗五个大系分,花苗和偏苗是属于花苗,红头苗和青水苗属于青苗,白苗属于白苗,素苗属于红苗,隆林没有属于黑苗的支系。

 

注:文章来源三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