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区实验学校怎么样:老关东的年关四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23:08
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过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便拉开了过年的序幕,除夕达到高潮,而后直到“十五”(元宵节)方进入尾声。所以有民谣唱道:二十三,祭灶仙;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春联);三十夜,守一宿。
整个春节期间,除亲人团聚,吃喝玩乐外,有几个重大的祭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祭灶王
祭灶,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甚至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差不多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关东山的灶王神龛是设在锅台上方的。除夕夜,把从香蜡铺买来的灶王神像毕恭毕敬地贴在墙上,在神像的下沿并排钉上两根木棍,再铺上一块小木板,上面摆好供品,焚香祭拜后,这灶君便和其他诸神一起享祭了。
灶王神像大都是一张水粉画,画着一翁一妪两个半身像,即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神像贴好后,两边还要贴上一幅对联,大多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亦有写“红火通三界,青烟透九霄”的,不过横批都一样:“一家之主”。说起这灶王联,还有个可笑又可悲的故事呢: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农村光棍汉,把灶神的对联改为“上天多言光棍苦,下界多带美女来”,横批是“被窝冰凉”。结果是美女没等到,反而引来一顶“流氓”的高帽被批斗得鼻青脸肿。
祭财神
旧时关东百姓,生活艰难,苦干一年,一家老小仍然衣不果腹,食不饱肚,因此,便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财神爷身上,无论多么困难,到了年关,都要到香蜡铺请一张财神爷回来好吃好喝地供上,期盼在新的一年里财神爷能给一家人带来好运。
买回的财神像,还不能立刻供上,要等到除夕夜里,家人提着灯笼,带着香纸到财神爷所在的方位去请。一般都是要走到村外,跪地、焚香、烧纸,磕头祷告:财神财神跟我来,保佑我家发大财。然后起身回家,一路不能回头,到家后将买回的财神像供上,就算把财神请回来了。
财神爷的神像也和灶王爷一样,是一张水粉画,形象威武,顶盔贯甲,手执钢鞭,身前身后画着聚宝盆、金元宝之类的来衬托,极是富丽华贵。但只有一个男生,没有女生陪伴。据说原来也是有财神奶奶的,只因二人的施财纲领不同而被财神爷给休了。民间传说,一次财神爷和财神奶奶在空中行走,见两个穷汉在推车,便在桥头扔下一块金元宝,哪想恰在此时,两个穷汉打赌:看谁能闭着眼睛推车先过桥,因而错过发财机会;而后,一个员外骑马路过,至桥头下马解手,喜得元宝。因此财神爷认为: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命里八升,难求一斗,穷富贵贱,命里注定。此后在施财时便偏向着富人,财神奶奶抱怨他分配不公,看不上这种越胖越添膘的现象,于是有一次,在一个叫花子祈求财神爷施财而遭拒时,财神奶奶便把当初财神爷给自己的定情信物——金钗从头上取下来丢给了叫花子,财神爷大怒,便将其休掉,故财神爷的画像只剩他孤家寡人在那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
传说中的财神也不是一个,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为比干和范蠡,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纣王挖心。因其“无心”,处事不偏不倚而为后人奉为财神;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开国名臣,功成后急流勇退,泛舟五湖,后在齐国改名陶朱公,经商发了大财。这两位也叫“增福财神”,多为百姓供奉。另两位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赵公明是姜子牙封的专司金银财宝的神,关羽是忠诚信义的典范,因此二位财神常常为各商号店铺所供奉。
祭天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突出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寄托了对天地的感恩之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和对师长的感激之情。
天地被列为五尊之首,足见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是大自然的支配者;地者,万物之本源,以地配天,便可化育万物。天地能给人带来福泽,也能降人以灾难,尤其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法解释,更无力抗拒,于是对天地愈加产生敬畏和神秘感,把自然力人格化、神秘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所以上至皇家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天地顶礼膜拜。
皇家祭天地,一年春秋两季,还专门设立了天坛和地坛,其隆重场面自不必说。民间百姓也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旧时关东,每到春节除夕之夜,都要在户外南向的墙壁上贴上一张水粉画的天地牌,两旁对联曰:“天地之大也,鬼神其圣乎”,横额写“天地位焉”。在图像的下沿铺上供板点上香烛,摆上供品,待子夜时分“发纸”(辞旧迎新的仪式)时,由家长率领一家男女老幼跪拜天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幸福安康。笔者小时候就参加过这种仪式,除了有一种神秘感外,还有点恐怖感。
此风俗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仍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流行,现已不复存在矣。
祭祖宗
“百善孝为先”,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孝”最终体现在对长辈和祖先的恭敬和崇拜上,因此,祭祖就成为春节期间最隆重的祭祀活动。
早年的关东山,逢年过节,除少数满族、赫哲族等土著,按照他们的民族习俗祭祖之外,大多数人家仍沿袭汉民族的方式祭拜祖宗。
除夕之日,日暮时分,家人要带上香烛冥纸及烟酒等祭品,到已故先人或父母墓前祭奠,延请亡魂归家过年。在除夕之夜,将先人神像(多为裱好的水粉画像,上画一翁一妪)或用黄表纸叠成碑状,上书“三代宗亲之位”的神主牌位,挂置于室内东墙上,下放案桌,摆上香炉、碗碟,内放糕点、瓜果等供品。待夜半发纸时,在家长的带领下,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在祖宗神像前,焚香、上供、叩头,举家祭祀祖宗。其后每日只在饭口时焚香,直至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夜晚,请下祖宗神像或三代宗亲牌位,并带上香纸酒浆,至大路边焚之,意思是送先人回归冥府之位。
这种祭祖仪式,个人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是和祖先的精神交流,传递的不仅是对先辈养育之恩的感激、尊重、缅怀之情。另外一个重大的教化意义,就是让子孙后代懂得感恩,学会报答,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祖宗,忘了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