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法律师:埃克哈特?托利?《宁静在说话》(翻译:游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52:29


引言

 

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并不是要教你词语的传统意思,也不是要给予你或者给你添加任何东西,比如新的信息、信仰、或者是行为准则。灵性导师的唯一功能就是要帮助你移除障碍,这些障碍将你与你已是的真相分离,也将你与你内在深处已知的分离。灵性导师在此向你揭开并显露那个内在深处的向度,也就是宁静的向度。

 

如果你来到一位灵性导师面前,或这本书面前,是为了寻找一些刺激的理念、理论、信仰,或者知识的讨论,那你将感到失望。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为思想寻找食物,你不会找到。这样的话你会错过这个教导的本质,这本书的本质并不在词语之间,而是在你之内。当你聆听这教导时,如果你能记得这一点,感受到这一点,将会很有帮助。

 

这些词语仅仅是指示牌。它们所指向的无法在思想的层面被找到,而是在一个比思想更深的、更宽广的层面,那就是在你的内在深处。这个层面的特征之一就是一种不断振动的充满活力的宁静。所以当你正在聆听这教导时,如果感到内在的宁静正在升起,就表示这本书正在发挥它作为你的灵性导师的功效。它正在提醒你你是谁,并且直指着回家的路。

 

这不是一本要你从头读到尾,然后束之高阁的书。与它生活在一起。经常拿起这本书。而且,更重要的是,经常放下它。或更多时候是捧着它而不是阅读它。很多读者在读完一小条之后会很自然地想要停下来,暂停一下,思考它,然后变得安静。每一次停止阅读总是比继续阅读更有帮助也更加重要。允许这本书完成它的工作,将你从那古老的丛林,也就是你的重复的、受限的思维中唤醒。

 

这本书的形式可以被看作是从前记录的灵性教导 - 古印度的经文 - 的最古老形式的现代复兴。这些经文是对真相的强有力的指示,它们以格言或短句的形式存在,辅以很少的概念上的阐述。《吠陀经》和《奥义书》就是以经文形式记录下来的早期的关于神性的教导,记录的都是佛陀说的话。如果把耶稣所说的箴言和譬喻从后人叙事性的上下文中摘取出来,也可以被看作是经文。而在那本古代中国人关于智慧的书《道德经》中所包含的深奥的教导也同样以经文的形式存在。

 

经文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简洁扼要。它不鼓励任何不必要的思考。它没有说出来的,那个它所指向的,比它所说出来的要重要得多。

 

在这本书中,那些像经文一样的短句被特别编辑在第一章“静默与宁静”里,这一章只包含那些最简洁的短句。这一章囊括了整本书的精髓,对于一些读者来说,也许他们需要的全部都在这一章里面了。其他的章节是提供给需要的人一些更多的指示牌。正如古老的经文一样,这本书里的语句是神圣的,它们来自于意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宁静。然而,与古老经文所不同的是,它们不属于任何宗教教派或是灵性传统,而是整个人类都可以立即触及的教导。

 

现在这件事的紧迫性有所增强。人类意识的转换再也不是一件奢侈品,可以这么说,它不再仅仅是少数几个与世隔绝的人才可以达到的。如果人类不自我毁灭的话,意识的转换将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此时此刻,旧有意识的功能失调和新意识的扬升同时都在加速。看似矛盾的,事情正在同时变坏也变好,虽然变坏的那部分由于制造了很多噪音而更加明显。

 

当然,这本书也是在你阅读或者聆听的这个行为中,利用词语来使它们成为你头脑中的思想。但是这些并不是普通的思想:那些重复的,嘈杂的,自私的,吵闹着想要引起注意的思想。就像每位真正的灵性导师一样,也像古老的经文一样,这本书中的思想不会说:“看着我”,而是说“看穿我”。因为这些思想来自于宁静,它们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将带你回到它们来自的那个宁静。那个宁静也就是内心的安详。而这宁静与安详就是你的本质。正是这宁静将要拯救和转化这个世界。


第一章

 

静默与宁静

 

当你与内在的宁静失去连接,你就失去了与你自己的连接。当你与自己失去连接,你就在这世界迷失了自己。

 

你内在最深处的关于你是谁的自我意识,与宁静不可分离。这就是“我是”,它更深于你的名字与外在形式。

 

宁静是你最真实的本性。什么是宁静?宁静就是你的内在空间或觉知,在这内在空间里,这一页的文字正在被解读,然后成为思想。没有那个觉知,就没有感觉,没有思想,没有世界。

 

你就是那觉知,伪装成一个人的样子。

 

与外面的噪音相对应的是内在头脑的噪音。与外面的静默相对应的是内在的宁静。

 

无论何时,当有静默围绕着你 – 倾听它。那个意思是留意它。将注意力转向它。倾听静默可以唤醒你内在宁静的层面,因为只有通过宁静你才能注意到静默。

 

注意这一点,在你留心周围的静默的那一刻,你没有在思考。

 

你是有意识的,却没有在思考。


当你意识到静默,立即有一种内在宁静的警觉升起。你完全临在。你已经走出了千百年来人类集体的局限。


看着一棵树、一朵花、一株植物。让你的觉知安住在它之上。它们是如此宁静,如此深植于存在之中。允许大自然教导你宁静。

 

当你看着一棵树,感觉到它的宁静时,你自己也变得宁静。你与这棵树在一个很深的层面连接上了。通过宁静,你感到与你觉察的物体合一,无论它是什么。感受你与万物的合一,这就是爱。

 

静默会有帮助,但要发现宁静并不是总需要静默。即使有噪音,你也能在这噪音之下感受到宁静 - 那个噪音升起的空间。那正是纯净的觉知,纯净的意识的内在空间。

 

你能够觉知到你的觉知,它是你所有的感觉、所有的思想的背景。觉知到你的觉知意味着内在宁静的扬升。


任何恼人的噪音,都可以像静默一样,对我们有帮助。如何做到呢?放下你心里对那噪音的抗拒,允许它如实存在,这个接纳同样会带你进入内在的祥和,也就是宁静之中。

 

无论何时,当你全然接纳此时此刻 – 无论它是怎样的外在形式 – 那你就是宁静的,祥和的。


留意那空隙 – 两个念头之间的空隙,谈话中词语之间的短暂的静默空间,抑或是钢琴或笛子弹奏的音符之间的停顿,又或者是在出入息之间的止息。

 

当你留意那些空隙时,原本对于“某件事”的觉知变成了 – 纯粹的觉知。从你的内在升起了一个纯净意识的无形的向度,它替代了你对形式的认同。

 

真正的智性静静地运作着。在宁静中,我们会发现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宁静仅仅代表噪音或者内容的消失吗?不,宁静正是智性本身 – 它是那潜藏于深处的意识,每一个有形之物都来自于那里。它怎么可能与你分离呢?你以为你所是的这个外在形式正是来自于那里,并且一直被它所滋养。

 

它是万物的本质,包括各大星系、所有小草、花朵、树木、鸟儿,和其他一切有形之物。

 

宁静是这世界唯一无形的东西。然而,它并不真正是一件东西,也并不属于这世界。


当你在宁静中看着一棵树或是一个人,是谁在看?是比你更深的东西在看。是意识在看着它创作的作品。

 

圣经中写道,上帝创造了这世界,看着这世界觉得很好。这也正是你心无念时,从宁静望向这世界所看到的。


你需要更多的知识吗?更丰富的信息将会拯救这世界吗?还是更快速的电脑、更科学或更智能的分析?难道此时此刻人类最需要的不正是智慧吗?

 

但是什么是智慧?在哪里可以找到智慧?定能生慧。只是看,只是听。不需要其他。保持宁静,静静地看,静静地听,它会激活你内在非头脑层面的智性。让宁静指导你的话语和行动。


第二章 

 

超越不断思考的头脑


人类的现状:在思考中迷失

 

绝大多数人毕生都将自己囚禁在他们自己的思维之中。他们从未超越过一个受过去制约的、狭小的、人为的、贴上个人标签的自我感。

 

和每个人一样,在你里面,有一个比思维深得多的意识的向度。这正是你的本质。我们可以称之为临在、觉知、无限的意识。在古老的教导中,它被称为内在的基督,或是你的佛性。

 

当你只知道这个头脑制造出来的“小我”,而且你的生活完全被它掌控时,你在给自己和他人制造痛苦,而找到那个临在的向度会将你和这个世界从这痛苦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这无限的意识的层面,爱、欢乐、创造性的扩展,和持续的内在祥和才会来到你的生活中。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那些经过你的头脑的念头只不过是念头而已,如果你可以在你的头脑-情绪的反应模式发生时观照到它们,哪怕只是偶尔做到,这就表示那个向度已经在你的内在开始整合,它就是那个觉知,你的思维和情绪正是在它之内发生 – 它就是那个无限的内在空间,你的人生内容正是在它之中展开。


念头的续流有着巨大的力量,它能轻易地拖拽着你与它在一起。每个念头都假装它非常重要。它想要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

 

这儿有一个新的灵性练习给你:别把你的念头太当真。


人们是多么容易受困于自己观念的牢笼啊。人类的头脑,总是想要知道、了解和掌控,它总是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误认为是真理。头脑总是说:“情况就是这样。” 你必须超越你的头脑,你必须意识到无论你如何解读“你的人生”或其他人的人生或他们的行为,无论你如何判断一个情境,这都只不过是一个观点,只不过是很多可能的视角之一。这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但是实相是合一的整体,在这整体之中万事万物都互相关联,没有什么东西是独自存在的。思维活动割裂了实相 – 它将这整体切割成一个一个概念性的碎片。

 

思考的头脑是一个非常有用且强大的工具,但是,如果你的生活完全被头脑所掌控,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头脑只是你真正所是的无限意识的一个很小的面向而已,那么它也是非常狭隘的。

 

智慧并不是思考的产物。当你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之上,藉着这个简单的动作,内在深处的知晓,也就是智慧,会自自然然升起。

 

注意力就是原始的智性,它正是意识本身。它消融了头脑制造的障碍,然后你将认识到没有什么是独立存在的。它将观照者与被观照者在合一的觉知里连接起来。它是分离的疗愈者。


无论何时,当你深陷于不由自主的思维活动时,你就是在回避当下。你不想存在于此时此地。这里,当下。


一切教条 – 宗教的、政治的、科学的 – 都是来自于一个错误的信仰,那就是我们以为思考可以囊括现实或是真理。教条是集体的观念的监狱。奇怪的是,人们热爱他们的牢房,因为这令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和一种错误的“我知道”的感觉。

 

没有什么比教条主义给人类加注了更多的痛苦。虽然每一种教条迟早都会瓦解,因为现实最终会揭露它的错误之处,然而,除非我们看清那最基本的幻象,否则它还是会被其他的教条所取代。

 

什么是那个最基本的幻象?与思维认同。

 

灵性的觉醒就是从思考的梦境中醒来。


意识的领域比思维所能攫取的要大得多。当你不再认同你所想的,你就从思维中解脱出来,并且清晰地认识到那个思考者并不是你。


头脑总是处于“不够”的状态,它总是想要更多。当你与头脑认同时,你很容易变得厌倦和焦躁不安。厌倦意味着头脑想要寻求更多的刺激,想要为思维带来更多食物,而且它的饥渴没有得到满足。

 

当你感到无聊时,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满足头脑的饥渴,比如拿起一本杂志、打一通电话、切换电视频道、上网冲浪、外出购物,或者 – 这个并不少见 – 将头脑的匮乏感和需要更多的感觉转移到身体上,粗暴地以吞食更多的食物来满足它。

 

或者你可以安住于厌倦和烦躁不安的状态,观察厌倦和烦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你将觉知带入这感觉时,突然在这感受周围有了一些空间与宁静。一开始只有一点点,但当你内在的空间感持续增长,这厌倦的感觉会开始变得不那么强烈,也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即使是厌倦也能告诉你,你是谁,和你不是谁。

 

你发现“一个厌倦的人”并不是你。厌倦只不过你你内在的一股受限的能量流动而已。你也不是一个愤怒的人、忧伤的人、或害怕的人。厌倦、愤怒、忧伤、或者害怕都不是“你的”,不是你个人的。它们都是人类头脑的状态。它们会来,也会走。

 

那些会来的和会走的都不是你。

 

“我感到厌倦。”谁在知晓这个?

 

“我感到愤怒、忧伤、害怕。”谁在知晓这个?

 

你是那个知晓,而不是那个被知晓的状况。


任何偏见都意味着你与思考的头脑认同了。这表示你再也看不到这个人,而只是看到你对这个人的看法。将另一个人的生命活力贬低至一个看法已经是一种暴力行为。


那些不是根植于觉知的思考是自私与功能失调的。缺乏智慧的聪明是极端危险和具有破坏性的。这是大多数人类的现状。尽管关于科技的思考的增强从本质上讲无所谓好坏,但它已经成为破坏性的,因为绝大多数这类思考并不是以觉知为基础。

 

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就是要超越思维。这是我们目前的紧要任务。这不是指再也不思考,而是指不再完全认同于思维,不再被思维掌控。


感觉你内在身体的能量。立刻你头脑的噪音就会慢下来或者平息。在你的手部、脚部、腹部、胸部,去感受它。感受那个你真正所是的生命,那个赋予你的身体活力的生命。

 

然后,你的身体成为一个入口,可以说,通过身体,你进入了隐藏于你的情绪与思考波动之下的,内在深处的生命活力。


在你之内有一股活力,你可以用你的整个存在感觉到它,而不仅仅是在头脑里。在那个临在中,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你并不需要思考。只是,在那个状态里,如果因为某些实际的目的,我们需要思考,思考就在那里。头脑仍然可以运作,而且,当你是通过更伟大的智性在使用头脑,当你是在表达这伟大智性本身时,头脑会运作得非常美妙。


在一些短暂的时刻里,你已经是“无念的意识”,它们已经在你的生命中自然而然地、出自本能地发生了,但你也许忽略了这些时刻。可能你正在做手工活儿,或者正穿过房间,或者正在航空公司柜台等候,你是如此地临在,平常的头脑中嘈杂的念头完全停息,而被一种意识的临在所代替。你也许发现自己正仰望着天空,或是正在倾听某个人,而完全没有内在头脑里的评论。你的感知变得如水晶般清晰,没有被念头遮蔽。

 

对于头脑来说,这些时刻都不值一提,因为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想。这些时刻也毫无纪念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忽略这个事实 – 它已经在发生。

 

而真实情况是,这是有可能在你身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这正是从思维转化为意识临在的开端。

 

自在地安住于“未知”的状态里吧。这将使你超越你的头脑,因为头脑总是想要得出结论或是解读含义。它惧怕未知。所以,当你能够安住于未知,你就已经超越了头脑。从这个状态中,一种非头脑层面的更深的知晓悄然升起。


艺术创造、体育运动、舞蹈、教育、咨询 – 对任一领域的精通都意味着思考的头脑完全没有参与,或者至少它被置于次要的位置。一个比你更大的力量和智性接管了,同时它也是与你同在的你的本质。再也没有决策的过程;正确的行动自发地产生,而“你”并不是那个做的人。精通生命的艺术意味着完全放弃掌控。你变得与那更伟大的意识步调一致。是它在行动、说话、完成作品。


一个危急的时刻可以暂时中断思考的续流,让你一尝临在、警觉、觉醒的滋味。


真理是包容一切的,它远远超出头脑所能理解的范围。没有任何思维能够涵盖真理。最多,思维可以指向它。比如,思维可以说:“从本质上讲,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这是一个指向,而不是一个解释。充分了悟这些文字的含义意味着去深入感受那存在于你内在的真理,这些文字所指向的真理。


第三章

 

自我的我

 

头脑一刻不停地以思考来喂养自己,不仅如此,它还在不断地寻求身份的认同,寻求“我”的感觉。于是,自我就诞生了,并且它还不停地重新创造着它自己。


当你想到或谈到你自己时,当你说“我”时,通常你指的是“我和我的故事”。这个“我”是关于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害怕什么、渴望什么,这个“我”从来不会长时间感到满足。这是一种头脑制造出来的关于你是谁的感觉,它被过去所限制,同时它不断在未来寻求满足。

 

你是否看见这个“我”是转瞬即逝的,它只是一种临时存在的形式,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样?

 

是谁看着这一切?是谁觉知到你身体与心理的不断变化的特质?是我。是那个更深的“我”,这个“我”与过去和未来无关。

 

每天,你那充满问题的生活情境占用了你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它带给你无尽的恐惧和欲望,除了这些之外,还剩下什么呢?一条短划线而已,也就一两英寸长,刻在你的墓碑上,在你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之间。

 

对于自我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念头。但是对于真正的你,这是解脱。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被念头吸引,这意味着你认同了头脑里的声音。然后念头加强了“我”的感觉。这就是自我,头脑制造的“我”。这个由思想创建出来的我总是感到缺失和不安全。所以恐惧和匮乏是这个“我”的主要情绪和驱动力。

 

一旦你意识到在你的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它总是假装是你,从来都不停止说话,那你就从对思考的续流的无意识认同中苏醒过来。当你留意那个声音,你就发现你并不是那个声音 – 那个思考者 – 而是意识到它的那个。

 

发现你自己是那声音背后的意识,就是自由。


自我的我总是在搜寻。它不断地搜寻着这个或那个来填充自己,来令它感到更完整。这解释了为什么自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关注未来。

 

无论何时当你留意到自己“活在下一刻”时,你已经走出了自我的思维模式,同时一个选择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的可能性升起了。

 

藉着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当下,一个远比自我的头脑更伟大的智性进入了你的生命。

 

当你以自我来生活时,你总是将当下时刻贬低为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你总是活在未来,当你达到你的目标时,它们却不能让你感到满足,至少这满足无法持久。

 

当你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行动上,而不是你渴望通过这些行动而达到的未来的结果时,你打破了旧有的自我模式。然后你的行动不但变得有效率得多,而且充满无限的满足与快乐。

 

几乎每一个自我都至少包含一个我们称之为“受害者身份”的元素。有的人有一个很强大的受害者的自我形象,以至于这成为了他们的自我的核心。怨恨和不满组成了他们自我感觉的主要部分。

 

即使你的不满是完全“正当”的,你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身份,它就像是一个监狱,一个由你的思维模式的钢筋水泥建造的监狱。看看你在对你自己做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看看你的头脑在对你做什么。去感受那个附着在你的受害者故事上的情绪,对那个总是想要思考或谈论这个故事的冲动保持觉知。成为对你内在状态的目睹的临在。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伴随着觉知,转变和自由就会发生。

 

抱怨和反应是自我最爱的心理模式,通过它们,自我强化了它自己。对很多人来说,它们心理-情绪活动的一大部分是由抱怨和对这个或者那个的反应所组成。通过这样做,你使其他人或一个情境成为“错的”而你自己成为“对的”。藉着成为“对的”,你感到高人一等,藉着感到高人一等,你强化了自我的感觉。当然,真实情况是,你只是强化了自我的幻象。

 

你是否能够观察到你内在的那些模式,是否能够意识到你的头脑中那个对当下所是不断抱怨的声音?

 

自我的感觉总是需要冲突,因为它的分离感在对抗这个或者那个时会得到加强,在显示这个是“我”,那个不是“我”时也会得到强化。

 

部族、国家和宗教教派往往通过拥有敌人来获取一种集体身份的强化。如果没有“无信仰者”,又哪儿来的“信仰者”呢?

 

当你与人相处时,你是否能够觉察到一丝微妙的优越感或是自卑感?你正在看着自我,它经由比较而活。

 

妒忌是自我的一个副产品,如果有什么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或是某人拥有更多、懂得更多、或者能够比你做得更多,自我就感到被缩减了。自我的身份依赖于比较,以“更多”为食。它会试图抓住一切东西。

 

如果其他一切都失败了,你甚至可以通过将你自己看作是一个被生命亏待的人,或比其他人都病得更厉害的人,来强化你的虚假的自我感。你编造了什么故事、什么小说来令自己从中获取自我感?

 

要打造这个自我的结构,需要反对、抵抗和排除,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分离感,自我的生存正是建立在这分离感之上。所以就有一个“我”对应“其他人”,有一个“我们”对应“他们”。

 

自我需要与某事或某人对立。这就是为什么你虽然在寻求祥和、愉悦和爱,但却不能长时间与它们共处。你说你想要幸福但却对痛苦上瘾。

 

从根本上说,你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你的生活境况,而是来自于你头脑的限制。

 

你有没有对过去所做的事 – 或者未做的事 – 抱有罪恶感?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是根据你当时的意识水平,或者更确切地说,你的无意识水平,来行动的。如果你更加觉知,更有意识,那么你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行动。

 

罪恶感是自我试图创造一种身份、一种我的感觉的另一个方式。对自我来说,它并不在意这个我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你所做的或未做的是无意识的表现 – 人类集体的无意识。然而自我却贴上个人的标签,说:“我做了这个”,然后你就在脑海中携带了一个你自己的“坏”的形象。

 

纵观整个历史,人类互相施以无数的暴力、残忍和伤害的行为,而且还在继续这样做。他们是否都该被谴责?他们是否都有罪?还是这些行为不过是无意识的表达,是一个人类进化的阶段,我们大家都正在这阶段中不断成长?

 

耶稣说过:“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也适用于你自己。


如果你设定了自我的目标,比如解放自己、加强自己,使自己感到重要,即使你达成了这些目标,你也不会感到满足。要设定目标,但是要了解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达成目标。无论临在之中升起什么,它代表这一刻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那个行动本身已经在每一刻实现了它自己。你不再将当下贬低为到达目标的一个手段,这种想法是自我的意识。

 

“没有自我,就没有问题,”当人们请佛教高僧解释佛的深层含义时,大师如此回答。


第四章

 

当下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当下这一刻只是很多很多时刻之一。你生命中的每一天仿佛都是由成千上万个时刻组成,各种事情在这些时刻中发生。然而,当你更深入地去看,存在的不是只有这一刻吗?生命难道曾经在这一刻之外存在过?这一刻,当下,是你永远无法逃离的唯一所在。它是你生命中永恒的要素。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的生活如何变化。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总是在当下。既然你无法逃离当下,何不敞开双臂迎接它,与它交个朋友。


当你与当下这一刻成为朋友,无论你身处何地,你都会感到在家。而当你在当下这一刻没有感到在家时,无论你去到哪里,都会携带着不安。


当下这一刻总是如实存在的。你能否任其自然?

 

将生命分割成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由头脑制造出来的,而且,本质上是虚幻的。

 

过去和未来都只是思维模式,是头脑里的抽象概念。过去只能在当下被忆起。你所记得的是一个曾经发生在那个当下的事情,而你也是在当下忆起它。未来,当它来到的时候,也是当下。所以唯一真实的,唯一存在的,只有当下。

 

关注当下并不是要否认你的生活需要。而是指要意识到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你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处理次要的事情。这并不是说:“我再也不处理事务了,因为只有当下。”不。首先发现那个最重要的,让当下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正视它,尊重它。一旦当下成为你生命的基础和关注的焦点,你的生命将轻松展开。


收拾餐具、制定商业战略、计划一趟旅行 – 究竟什么更重要:是这个做的过程还是你想通过这个做达成的结果?是这一刻还是未来的某一刻?

 

你是否将这一刻看作是要克服的障碍?你是否觉得你想要去未来的某一刻,而它比当下重要?

 

几乎所有人大多数时间都是这么生活。既然未来从不到来,除非是作为当下时刻,那么这就是一种功能失调的生活方式。它导致了一种持续的不安、紧张和不满的情绪暗流。它不珍视生命,而生命就是当下,除了当下之外别无一物。

 

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活力。它能锚定你安住于当下。

 

从本质上来说,只有当你为当下的这一刻负责,你才算是为生命负责。因为当下是生命所在的唯一之处。为这一刻负责意味着不在内在抗拒当下的“如是”,不与它争论。它指的是与生命和谐一致。当下就是这样,因为它不能是其他的样子。现在,科学家们验证了佛教徒所知道的:没有任何东西或事件是独立存在的。在表层现象底下,所有的事物都互相关联,它们都是宇宙这个统一体的一部分,在当下这一刻,宇宙衍生出万物。

 

当你对当下所是说“是”,你就与生命本身的力量和智性频率一致。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影响这世界的正面能量的管道。


一个简单但极具转化效果的灵性练习是:接纳当下升起的一切 – 包括内在和外在。


当你将注意力移动到当下,你感到一种警觉。就好像你从一个梦境中醒来,那个思考的梦境,那个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梦境。如此清晰,如此简单。没有空间制造问题。只有当下如实的这一刻。


在你进入当下这一刻,你意识到生命是神圣的。当你临在时,你发觉每一件你所感知的事物都是神圣的。你越是活在当下,就越是能感到“存在”的简单而巨大的喜悦,以及万物所蕴含的神圣。

 

大多数人将当下和在当下中发生的事混淆了,但它不是那个。当下比在当下中所发生的更深。它是那个容纳它们发生的空间。所以不要将这一刻的内容与当下混在一起。当下比那些在它之内发生的任何内容都更深。

 

当你进入当下,你就走出了头脑的内容。那个持续不断的思考的续流慢了下来。念头不再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不再将你完全拖住。在念头与空间、宁静之间,空隙产生了。你开始意识到,与你的念头相比,真正的你要广大、深邃得多。


念头、情绪、感知,和你所经历的一切组成了你的生命的内容。你从“我的生命”之中获取自我感,而且“我的生命”是令人满意的,或者你以为它是。

 

你不断地忽略这个最明显的事实:你内在最深处关于我是谁的感觉与你生命中发生的事毫无关系,与内容毫无关系。那个我是谁的感觉与当下有关。它总是保持不变。无论是童年还是老年、健康还是患病、成功还是失败,那个我是 – 当下的空间 – 在它最深处总是保持不变的。我们常常将它与内容弄混,结果你只能隐约地、间接地,通过你生命中的那些内容,体验到我是或者当下。换句话说:你对于“存在”的感觉被周围的环境、你头脑的续流和这个世界很多其他的东西所遮蔽。当下被时间所遮蔽。

 

所以你忘记了你在“存在”中的根,你的神圣的实相,你在这世界迷失了自己。当人们忘了他们是谁,疑惑、愤怒、沮丧、暴力和冲突就产生了。

 

然而,要回忆起真相,要重返家园又是多么容易啊:

我不是我的念头、情绪、感知和经历。我不是我的生命之中的内容。我就是生命。我是那个容纳万物发生的空间。我是意识。我是当下。我是。


第五章

 

真正的你

 

在最深的层面上,当下与真正的你不可分离。

 

你生命中有许多事情都很紧要,但只有一件事是绝对重要的。

 

无论你是成功的,还是在世人眼里你失败了,这件事都很重要。无论你的身体好或不好,无论你是有学问或是没学问,它都很重要。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它都很重要。它毫无疑问将为你的生活带来改变。

 

是的,相对来说,以上这些事情都重要。但是它们却不是绝对地重要。有比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都重要得多的事,那就是去发现你的本质是超越这短暂的身躯的,真正的你是超越这短暂的被贴上个人标签的自我感的。

 

你无法通过改变你的生活情境来获得平静,只有当你在最深的层次上意识到你真正是谁的时候,才能感到平安。


 

如果你下一世还是不知道你是谁,即使是转世轮回也帮不了你。


这星球上所有的痛苦都是源于一种贴上个人标签的我或我们的感觉。它掩盖了你的真正本质。当你最终还是对你的内在本质一无所知时,你免不了会制造痛苦。就是这么简单。当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创造出一个头脑制造的我作为你那美丽神圣的本我的替代品,你依附于这个充满恐惧和贪婪的自我。你不停地保护和强化它,这个错误的自我成了你主要的驱动力。

 

很多日常的语言表达,有时甚至是语言结构本身,揭示了一个事实:人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你说:“他失去了他的生命”,或者“我的生命”,仿佛生命是什么你可以拥有或失去的东西似的。

 

真相是你并不拥有一个生命,你就是生命,这合一的生命,这合一的意识,它遍布整个宇宙,它通过短暂的有形之物来经验它自己,比如一块石头、一片草叶、一只动物、一个人、一颗星星或是整个银河系。你能否在内在深处感到你已经知晓它?你能否感到你已经就是它?

 

对生命中大多数事情来说,你需要时间: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建造一所房屋、成为一名专家、泡一杯茶。

 

然而,对于生命中最核心的事情来说,你并不需要时间。这件真正至关重要的事 - 自我实现 – 指的是去了悟真正的你是超越表面的小我的,它超越了你的名字、你的身体、你的历史、你的故事。

 

你无法在过去或未来找到你自己。你只能在当下找到你自己。灵性追求者总是在未来寻求自我实现或是开悟。成为一个追寻者意味着你需要未来。如果这就是你以为的,它对你来说就变成了真的。你会一直需要时间来找寻,直到你发现要成为真正的你并不需要时间。

 

当你看着一棵树,你觉察到这棵树。当你有一个念头或者感受,你觉察到那个念头或感受。当你有一次愉悦或者痛苦的经历,你觉察到那个经历。这些看上去似乎都是真实明显的表述。然而,如果你非常仔细地观察它们,你会发现在它们的这个结构里,微妙地包含了一个基本的幻象,一旦你使用语言,这个幻象就不可避免。思维和语言创造了一种显而易见的二元对立,和一个分离的人,而它们并不真的存在。

 

事实的真相是你不是那个觉察到树、念头、感受或经历的人。你就是那个觉知或意识,这些事物在这意识之中,并经由这意识,而显现。当你忙忙碌碌生活时,你能否意识到你自己是那个觉知,你的整个生命内容正是在它之中展开?


你说:“我想要认识我自己。”你是主语我( the I )。你是那个知晓。你是那个意识本身,万物通过这意识被知晓,而这意识不能知道它自己。它就是它自己。没有什么会超越它被知道。而所有的知晓都是来自于它。主语我不能将自己变成一个知识或者意识的客体。

 

所以你不能成为你自己的客体。这正是小我身份的幻象产生的原因,在头脑里你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客体。“这是我”,你说,然后你开始发展出一个与你自己的关系,并告诉别人以及你自己关于你的故事。

 

藉着了悟你就是那纯粹的意识,而所有表面存在的事物都是在它之内发生,你开始从对现象的依赖之中解脱出来,你不再在情境、地位和外在条件之中寻求自我。换句话说,发生了的或者没有发生的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事情不再那么沉重,那么严肃。一种游戏的感觉来到你的生命里。你将这世界看作是一场宇宙之舞,形式之舞。它不多也不少。


当你知道真正的你是谁,你感到一种持续的充满活力的宁静。你可以称它为喜悦,因为喜悦正是这种感觉,生动的充满活力的宁静。这是知道自己就是生命的本质的喜悦,在生命背上形式的负担之前。这是存在的喜悦,这是成为真正的你的喜悦。


就像水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水蒸气一样,意识也能以不同形式呈现,它可以如物体一般坚固,如头脑和思维一般流动,或者如纯粹的意识一般无形。纯粹的意识正是生命在它显化之前的状态,这个生命通过你的眼睛看着这个有形世界,因为意识就是你。当你了悟自己就是意识时,你就能在万物之中认出你自己。你的感知是如此清晰。你再也不是那个有着承重的过去的人,一直以来这个过去成了你的概念的屏障,你用它来解读你的每一个经历。当你不再带着头脑的解读来感知一切时,你能够直接感知那个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能找到的最恰当的语言是,在一个警觉宁静的场域中,感知发生了。经由你,无形的意识觉知到了它自己。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由欲望和恐惧驱使的。欲望是想要给你自己添加点儿什么,好让你感到更完整。而所有的恐惧是害怕失去什么,以免你被贬低或缩小了。这两方面的行为都掩盖了一个事实,存在是无法被给予或拿走的。完美无缺的存在就在你之中,就在当下之中。


第六章

 

接纳与臣服

 

无论何时,当你可以,请向内看,看看自己是否正在无意识地制造内在与外在的冲突,在你那一刻所处的外在环境 – 你所在的地方、与你在一起的人、你正在做的事情 – 与你的念头和感受之间制造冲突。你是否能感受到当你与当下所是对抗时,你是多么痛苦。

 

一旦你认出这一点,你也就意识到你拥有放弃这无用的抗争,停止内在的交战状态的自由。

 

每一天有多少次,如果要你将那一刻的内在实相说出口,你是否不得不说:“我不想在这里”?当你不想在此时此地 – 交通堵塞、工作地点、候机厅、与你的同伴在一起 – 你有什么感觉?

 

当然,你确实应该离开某些地方 – 而且有时候那也许是你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离开不是可取之道。在这些情况下,那个“我不想呆在这里”的想法不但毫无用处而且是失常的。它令你和周围的人都感到不开心。

 

有句老话:身在哪儿,心就在哪儿。换句话说:你就在此地。总是如此。要接受这一点真的这么难吗?

 

你真的需要在头脑里为每一个感受和经历贴上标签吗?当你几乎一直处于与周围情境和人们的冲突之中时,你真的需要总是与生命建立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关系吗?或者这只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头脑的习惯,这习惯是可以被打破的?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允许这一刻如实存在。

 

这个“不”的习性反应强化了自我。而“是”削弱了自我。你的形式的认同,这个自我,无法在臣服中生存。


“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是的,但是你的行为的质量如何呢?开车去上班、与客户商谈、在电脑前工作、出去跑腿、处理这些构成你的生活的无数琐事 – 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多投入?你是在臣服地做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这才是决定你生命成功的所在,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努力意味着压力和紧张,需要去未来的某个点,或者达成某个结果。

 

你是否能够察觉到哪怕是最轻微的对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抵抗?这是对生命的否定,如此一来,一个真正的成功的结果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你可以在内在觉察到这一点,你是否能够放下这抵抗,全然投入你所做的事情呢?

 

“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位禅师曾经这样定义禅的精髓。

 

一次只做一件事意味着全身心投入你所做的,全神贯注。这就是臣服的行动 – 被赋予了力量的行动。

 

你对当下所是的接纳将你带入内在的一个更深的层面,同时,你的自我感觉不再依赖头脑对于“好”与“坏”的判断。

 

当你对生命的“如是”说“是”的时候,当你接纳此时此刻的本来面目,你可以在内在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空间感,和深深的祥和。

 

在表面上,你也许仍然会在天晴的时候感到快乐,在下雨的时候不那么快乐;你也许在获得一百万美金的时候感到快乐,在失去所有财产的时候感到不快乐。但是,这些快乐或不快乐不再会进入你的深处。它们都只是你的本体表面的小波浪。无论外在是怎样的情形,你的内在如背景一般的祥和都能保持不被打扰。

 

这个对当下所是的“是”揭开了你内在一个更深的向度,它既不依赖于外在情境,也不依赖于那个充满不断波动的念头与情绪的内在情境。


所有经验都是短暂易逝的,这个世界无法给你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臣服就变得容易多了。然后你继续与人交往,参与各种体验和活动,但不再有小我的贪婪与恐惧。这就是说,你不再要求一个情境、一个人、一个地方,或者一件事应该满足你或者取悦你。生命不断流动和不完美的本性被如实接纳。

 

而奇迹就是,当你不再在事实之上加注不切实际的要求,每个情境、每个人、每个地方,或者每一件事都开始变得令人满意,而且更加和谐,更加宁静。


当你完全接纳此时此刻,当你不再与当下所是争辩,强迫性的思考慢慢减弱,逐渐被一种警觉的宁静所替代。你完全清醒,然而头脑不再以任何方式给当下贴标签。这内在不抗拒的状态将你带入无限的意识之中,它比人类的头脑要伟大得多。接着,这广大的智性就可以通过你表达它自己,而且同时在内在与外在支持你。这就是为什么,藉着放下内在的抗拒,你总是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我是不是在说:“享受此时此刻。要快乐?” 不

 

允许当下的“如是”存在。这就足够了。

 

臣服是指对当下时刻臣服,而不是对一个你为了诠释这一刻所杜撰的故事,然后你还试图说服自己相信这故事。

 

比如,你也许有了残疾,再也不能行走。情况就是这样。

 

也许你的头脑正在杜撰一个故事:“我的生命走到这步田地。我在轮椅上了结了此生。生命待我如此残忍不公。我命不该此。”

 

你是否能够接纳此时此刻的实相,而不将它与头脑围绕这实相编造的故事混为一谈?


当你不再问:“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臣服才会真的来临。


即使是在看上去最难以接受,最痛苦的情形里,也隐藏着一个更深的善,在每一个灾难之中都包含着恩典的种子。

 

纵观历史,曾经有一些男人或女人,在面临巨大的损失、疾病、牢狱、或突如其来的死亡时,接纳了那个看起来无法接纳的,从而发现“那超越一切理解的宁静”。

 

接纳那个无法接纳的是这世上的恩典的最大来源。


有些时候所有的回答和解释都不起作用。生命变得难以理解。或者有位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来找你寻求帮助,而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当你完全接纳自己不知道,你放弃使用有限的思考的头脑来苦苦寻找答案,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更伟大的智性能够通过你运作。即使是思维也能从中获益,因为这伟大智性可以流入思维,启发思维。

 

有时臣服意味着放弃总是试图理解的努力,变得对不知道感到舒服自在。

 

你是否认识某个人,他生命中的主要功能仿佛就是使他们自己和别人感到痛苦,到处散布不快乐?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同样也是人类觉醒过程的一部分。他们扮演的角色代表着小我意识的噩梦的加剧,代表着不臣服的状态的加剧。这一切之中没有什么与个人有关。这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

 

臣服可以说是内在转变,从抗拒到接纳,从“不”到“是”。当你臣服,你的自我感觉发生了转变,从对一个反应或是头脑的评判的认同,转变为成为这反应或评判的周围的空间。这是从对外在形式 – 思维或情绪 – 的认同,转变为意识到你自己作为一个无形的 – 广大的觉知 – 的存在。

 

无论你完全接纳的是什么,它都将带你进入宁静,包括接纳你的不接纳,接纳你正在抗拒。


任凭生命如实存在。顺其自然。


第七章

 

大自然

 

我们不仅仅依靠大自然提供生存所需。我们也需要大自然引领我们回家的路,带领我们走出自身头脑的牢笼。我们迷失在行动、思考、回忆、期待之中 – 迷失在复杂事物的迷宫里,迷失在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之中。

 

岩石、草木、动物们都依然知晓的,我们却已忘记。我们忘记了如何存在 – 如何安静、如何只是做我们自己、如何安住于生命所在的:此时此地。


无论何时,当你注意到任何自然的事物,任何没有被人们干涉而自然来到存在中的事物,你就走出了概念性思考的牢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你就进入了与本体连接的状态,所有自然的事物都依然存在于这种状态之中。

 

去注意一粒石头、一棵树,或一只动物并不是说去思考它,而只是简单地去感知它,让你的意识环绕它。

 

接着,它本性里的某些东西就经由它传递给你。你可以感受到它是多么宁静,经由这样做,同样的宁静也在你的内在升起。你感受到它是如此安住于本体之中 – 完全与当下发生的一切合一,与当下所在之处合一。藉着意识到这一点,你也来到了内在深处的休憩之地。


当你在大自然中散步或休息的时候,以你的全然存在来向这场域表示敬意吧。安静下来。看。听。每一只动物,每一棵树木都是那么地安然自在。与人类不同,它们没有将自己分裂成两半。它们不是靠着头脑中的自我形象而活,所以它们不需要总是试着保护或加强这些形象。麋鹿是它自己。水仙是它自己。

 

大自然中的万物不但与它们自己合一,也与整体合一。它们没有令自己脱离整体的网,没有宣称一个分离的存在:“我”和除我之外的宇宙。

 

对大自然的凝思可以使你从“我”- 这个大麻烦制造者 - 之中解脱出来。

 

留意大自然众多细微的声音 – 风中的树叶沙沙、雨滴叮咚落下、虫儿嗡嗡地叫着、拂晓时分鸟儿的初啼。让自己投入地去倾听。在这些声音之下有某种更伟大的东西:一种无法通过思考理解的神圣。


你并没有创造你的身体,你也无法控制身体的机能。一个比人类头脑更伟大的智性在运作着。正是这同一个智性在支撑着整个大自然。通过觉知你的内在能量场 – 感受这活力,这身体里面活生生的临在,你与这智性不再有距离。

 

狗的顽皮、欢乐,它的无条件的爱和时时刻刻准备欢庆生命的状态,常常与这只狗的主人的内在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 沮丧、焦虑、忧心忡忡、迷失在思考中、总是无法生活在唯一真实存在的时间和地点:此时此地。人们不禁好奇:成天与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这只狗如何还能保持如此健全,如此喜悦?


当你仅仅通过头脑,通过思考来感知大自然,你无法感受到它的活力,它的存在。你只看到形式,而对形式内在的生命 - 那个神圣的秘密 - 一无所知。思维将大自然贬低为在追逐利润、获取知识,或追求其他功利性的目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商品。古老的森林变成木材,小鸟成了一个研究项目,山脉成了供人开采或征服的东西。

 

当你感知大自然,要使那里成为没有思维,没有头脑的空间。当你这样接近大自然时,它会给你回应,并参与到人类的进化和行星意识的觉醒中来。

 

留心看看一朵花儿是多么临在,多么对生命臣服。

 

那株你在家中养的植物 – 你是否曾经真正看过它?你是否曾经让这既熟悉又神秘的存在,这被我们称为植物的东西,教导你关于它的秘密?你是否曾经留意它是多么地安详?是否曾经留意它是如何被一个宁静的场域所围绕?在你意识到一株植物所散发的宁静与安详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你的老师。


观察一只动物、一朵花、一棵树,看看它是如何安住于本体之中。它就是它自己。它拥有无上的尊严,纯净,和神圣。然而,你要看到这些,必须超越头脑喜爱命名和贴标签的习惯。在你看穿头脑的标签的那一刻,你感受到大自然那不可言说的向度,这不是思维可以理解的,也无法通过感官来感知。这是一种和谐,一种神圣,它不仅弥漫整个大自然,也渗透在你之内。

 

你呼吸的空气是自然的,正如你的呼吸过程一样自然。

 

关注你的呼吸,意识到你并没有在做它。它是自然的呼吸。如果你必须记得去呼吸,你很快就会死去,如果你试图停止呼吸,自然会胜过你。

 

藉着觉知你的呼吸,学习将注意力停留在呼吸上,你以最亲密和有力的方式与大自然重新联结。这样做深具疗愈作用,并能给予你极大的力量。它带来一个意识的转移,从思维的概念世界,转移到无限的意识的内在领域。

   

你需要大自然作为老师来帮助你与本体重新联结。但不仅仅是你需要大自然,大自然也同样需要你。

 

你并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我们都是这个合一生命的一部分,这个生命在整个宇宙显化出无数的有形之物,每一个有形之物都彼此紧密相连。当你在一朵花或一棵树的所在之处,认出这神圣,这美丽,这不可思议的宁静与尊严时,你给这朵花或这棵树赋予了一些东西。经由你的认出,你的觉知,大自然也知道了它自己。它通过你,知道了它自己的美丽与神圣!


一个巨大的静默的空间将整个大自然拥在它的怀抱里。它同样也拥抱着你。


只有当你内在充满宁静的时候,你才能进入那岩石、草木和动物所栖身的宁静的场域。只有当你的嘈杂的头脑平息下来的时候,你才能与大自然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联结,你才能超越那过度的思考制造的分离感。

 

思考是生命进化的一个进程。在思维出现之前,大自然存在于纯粹的宁静之中。树木、花朵、小鸟、岩石对它们的美丽与神圣毫无觉知。当人类开始变得宁静,他们超越了思想。在超越思想的宁静之中,增添了一个知晓的向度,一个觉知的向度。

 

大自然可以将你带入宁静。这是它给你的礼物。当你在大自然宁静的场域之中感知它,走进它时,这个宁静的场域遍布着你的觉知。这是你给大自然的礼物。

 

通过你,大自然开始知道它自己。大自然一直都在等着你,正如过去一样,它已经等了你千百万年。


埃克哈特谈显化

很多人询问有关显化和意愿的力量的问题,以及如何将它与当下的力量联系起来。有人问我,我在《新世界》中提到的持续的渴望,与创造的意愿之间有何区别。在你的生命中显化或创造事物有何重要?它会不会事与愿违?

 

现在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书都在讲创造和显化:《秘密》、《亚伯拉罕的教导》等等。人们常常问,这与宁静和内在空间有何关联?与接纳事情的本来面目,臣服于当下时刻,活在当下有何关联?这里面有没有矛盾的地方,是否有一方是错误的或者会产生误导?

 

这是一个对几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问题。你的生命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当你看着宇宙,你会发现它喜欢创造,它喜欢显化。仅仅在这个星球上,宇宙不间断地创造和显化了无数的生命形式。而在外太空,我们可以想象 - 我们不知道具体那里有什么 - 那儿有广大的生命,很可能比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形式多得多。在海洋里、在陆地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类,他们看上去都很享受创造和毁灭的生命之舞。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只需要看着生命,你就能发现宇宙喜欢显化。而且它似乎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形式呈现得越来越多样化。甚至是人类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古老的文明非常复杂,但我们现在的文明却是最复杂的。这当然就包括问题的处理。现代文明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充满问题的人生。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复杂下去。

 

宇宙喜欢创造,喜欢显化,喜欢体验形式的游戏。这是一个倾向。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你的自身看到这一点。而在人类身上还有另外一些东西,你只能在你自身发现它,一个内在的现象。宇宙不仅想要体验显化的生命,它也想要体验平和,想要体验外在不断变化的形式所碰触不到的东西。它渴望深入、直接地认知自己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灵性之根本。宇宙不仅想要向外运动,也渴望朝内探索 – 对合一的回归。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包含了这双向的运动。有时你仿佛要被这两级的力量撕裂开了,一边想朝外在形式探索,一边又渴望回到万物之始的源头。这源头你从未曾失去,因为它是永恒的,它就存在于你之内。你感到它的召唤,你感到将你拉回到灵性、回归平和与宁静的力量。

没有哪一个是对的或者错的。可能仅仅是由于你完全迷失在外在或内在,也许不是百分之百。可能这是宇宙在这星球,或者也在其他星球,所遇到的挑战。这挑战就是如何调和这两级运动,而不是将它们分开。内在朝向宁静与存在的运动,与外在朝向行动、“做”的运动,这两者有可能变得和谐一致吗?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大家在此刻所遇到的挑战。

 

过去一直以来,人类对他们在这个世界显化的事物非常无意识。他们完全认同于“做”,认同于形式。这是自我们有记忆以来,自历史有记录甚至更加久远以来就一直在发生的。我们称之为“小我”。在所有事物之下的合一的意识成为了形式,想象出形式,和形式游戏,但是仅仅与形式游戏还不够,合一意识需要完全相信形式,这样才能使这游戏显得更真实。你需要在形式之梦中迷失自己。

每个人都相信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他们认同于生命的外在形式。尤其是这个肉体,这个心智体,由思想和随着思想而来的情绪所组成的心智体。这些都成为了形式认同的一部分。

意识被困住了,或者说它以为自己被困住了。我们可以说在这个状态下,宇宙或者说意识进入了一个“如梦境般的”状态。它渴望这样做,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这个梦。在“如梦境般的”状态中,意识完全与形式认同。它没有意识到每一个形式其实都是它自身的一个面向。当然,这样你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一段时间之后,你感到很不开心。所以你必须与其他个体聚在一起,于是代之以“我”,你们开始有了“我们”。

 

宇宙,在一段时间之内,似乎对于意识完全与形式认同感到还可以接受。接着“电影”继续。阅读历史,你就会发现当意识完全认同形式时会发生什么。然后进入另一阶段的时间到了,意识开始从与形式完全认同之中苏醒过来。这开始在很多地方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被灵性的教导所吸引。这是形式之梦的觉醒。


我们这充满创造力的宇宙

问题:关于我们是这充满创造力的宇宙中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力量,您会给我们什么教导,使我们能够记得,或者意识到这一点?

 

埃克哈特:觉醒的过程有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向度。一个是发现内在的源头,也就是你的本质。然后,将它越来越多地带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 好让你的生活充满那宁静。随着你的生活逐渐被那宁静充满,你的自我慢慢开始消褪。你代表着一个不一样的能量场 – 就好像有从另一个次元来的东西通过你进入这世界。

 

随之而来的是“觉醒的做”,我有时会这样称呼它,而最重要的,是在这所有“觉醒的做”之下的基础。这世界到处都是在“做”的人,但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做”。它来自于不快乐的状态,或者制造更多不快乐的情形。我们第一个任务是把那个次元,那另一个次元,带到这个世界上。在你日常的生活中,试试看临在是否可以流入那些最琐碎的事情 – 倾听别人时,走路时,等等。临在指的是接受当下的一切,与当下的外在形式和谐一致,将它作为一个灵性练习。你越是与当下的外在形式合作,流经你的能量越多。

 

根植于日常生活中的临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基础就是对当下的如是(is-ness)的持续不断的接纳。经由接纳,临在越来越多地升起。正如你们的老师所说的,你与当下时刻合作。带入一个“是”。跟随着这个“是”,临在进入了。你必须先达到对如是的接纳 – 不是针对世界局势 – 仅限于接纳你自己的现实情况。过一阵子,你将会注意到临在有另一个方面。临在不仅仅是静止不动 – 它也有动态的层面。这正是“觉醒的做”进入的层面。


首先它将改变你与别人相处的方式。有一天,有些事情会想要被完成。你也许感觉到这是你需要做的事。突然你就知道了你需要做什么。它来自于内在,或者来自于外在 – 某些你生命中的情境。然后,“觉醒的做”开始发生。这个做不是自我的做,自我的做是无论你做什么都只是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在“觉醒的做”之中有很深的愉悦。这里面没有对达成的极度渴望,但实际上你却达成得更多 – 因为在做的过程之中有那么多快乐,而结果会自己照看自己。一个完全不同的做升起了,它不是被欲望所驱使。而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想:“我必须达成这个”。


当临在通过你行动,它不再是基于欲望,它是基于欢乐。它不需要任何东西,因为你就来自于富足。这个行动不是设计来满足你的,不是要给你添加点什么。这个行动来自于你已身处其中的富足 – 所以并不存在任何需要。

障碍会出现,特别是如果你所做的与这现实世界背道而驰 – 你可能会发现障碍。同时你也可能会发现有巨大的力量在帮助你。

 

障碍也许会以不合作的人或事来显现,但巨大的力量也会流入你的行动之中,它会在很多方面帮助你。恰巧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发生恰到好处的事情。当障碍出现,它们不会被看作是敌人。自我总是将阻碍它的行动方案的任何障碍都看成是敌人。

 

一个障碍如其所是地被接纳,你与它合作 – 而不是反对它。你可以选择处理它,或者先接受它的能量然后转变它。它将融入你所要做的事情之中。你在困难的情境或是不合作的人身上再也看不到敌人。每一件事都如其所是地被拥抱,被接纳,然后它被转化了。这不像是你在做这件事,你成了这个做的媒介。它通过你发生。当这个力量想来,它就会来。

在那个发生在我身上的转化出现之后的几年,我的外在生活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 然后,渐渐地,人们跑来问我问题。有一些行动,一些演讲在发生。回答突然就来了,那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年。我知道有一个力量在这里,但因为某些原因它没能够到达很多人。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那时的情形也还好,人们每周来一到两次问些问题。接着这里开个工作坊,那里开个工作坊,然后是比较大规模的。

 

有一次我在英国萨默塞特小镇的一个乡村教堂里,这个教堂空无一人 – 突然,有些词从我里面蹦了出来:“利用我吧”,“我想要加速”。我不知道我在和谁说话。也不知道这些词从哪里来。好像是那意识在倾听。起初什么也没发生,我回家了。几个星期之后,我清晨起来,知道我必须离开英国搬到北美西岸。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仅仅是个开端,最后写作在那里开始了。那个加速发生了。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我曾经请求的加速的一部分。然后事情越来越快。要小心你所请求的。

我完全不觉得是我做了这些事情。我只是随顺它。我是作为一个人在演说吗?不,那是意识通过这个头脑在发表演讲,来表达对此时此刻最有帮助的东西。所以为它服务吧。你正身处在这服务之中。抛弃那个你作为单独的个体必须去“做”任何事情的念头。无论它想要在这世界显现的是什么,对它保持开放,然后“觉醒的做” 会通过你发生。每一个所谓的“个体”在这世界都有独特的作用。如果你越不碍手碍脚,如果你能够将临在带入日常生活中,那么它究竟想要在这个世界显现什么的答案就将通过你而出现。

与它共舞是一趟绝妙的冒险旅程。现在有很多东西想要穿透过来。它并不在人们之间做选择,它不会说“你是特别的,我打算选择你”。无论何时当一个人对它变得透明,它就穿透。它不会问:“你是谁?你有哪些证书?”,它也不会问:“你有怎样的个人经历?你值不值得?”。它是无限的临在。它对你过去的历史毫无兴趣,也不在意你是否是最高尚的人。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敞开,光就穿透过来。


一个亲密关系的共同挑战

 

发问者:我和我丈夫结婚16年了。他对灵性的事情一点兴趣也没有。我感到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影响了我的成长,令我俩产生了隔阂。

 

Kim Eng (游由注:埃克哈特的伴侣): 是的,它确实影响了你。你有一个欲望,一个念头,那就是你的丈夫最好也和你喜欢一样的东西。不论他是不是有灵性 – 有的人可以是所谓的‘有灵性的’但究其一生却从未找到过它。事实上我们都是充满灵性的,这是我们的本体。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存在。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么你的念头是什么?你想要什么?你希望你的丈夫应该用你的语言与你沟通?

 

发问者:我希望他也喜欢听埃克哈特的演讲, 也喜欢看埃克哈特的书,可以和我聊聊……但他完全没这意愿。他之前在Youtube上听过一个片段,但他从来不说起它,他完全没兴趣讨论关于上帝的事,他说:“如果有上帝,挺好,如果没有上帝,也不错。我没兴趣。”

 

Kim Eng:好吧,我们现在将注意力转到他身上一会儿。就算不与他谈论灵性成长,他有什么令你觉得他是灵性的?他所展现的,或者他所做的,所说的,你看到有什么是灵性的?

 

发问者:嗯…有几件事。其中之一是,他很支持我。无论我想做什么,都可以。他不批评我。

 

KE:看来他接纳你如你所是,但你不接纳他如他所是。

 

发问者:我内心有冲突。

 

KE:所以这与他无关,而是关于你,是你的道途。你正在放下这些念头和欲望,你开始与他的本质相处,接纳他,允许他如他所是。但最重要的是,在你做到这一点之前,接纳你自己,允许你自己如实存在。成为空间。

 

很多人问过我:“哇哦,你一定与埃克哈特有很棒的亲密关系吧 – 你们俩一定经常讨论灵性的事情!”我说:“不,实际上,我们很少讨论它。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呢?关于成为灵性的?那是谈话,是形式。最重要的是成为宁静,成为空间,然后看什么在升起。并不是说我们从来不谈话,而是我们并不是总在谈话。需要聊的时候,我们就聊。到要做晚饭的时候,我们就做晚饭。当需要谈论一些其他事情,我们也谈论。

 

在我们与当下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你与宁静的关系。这是首要的关系。而我们与伴侣、丈夫或是妻子的关系,是次要的。真正的婚姻是与你的内在结婚。与内在的神,与内在的宁静融为一体。这是真正的融合。当你与内在和谐一致,你将会发现眼前的一切 – 丈夫、妻子、孩子、动物、陌生人 – 他们的内在本质的合一。

 

去觉察你所有关于“完美关系”的期待、渴望和念头,你会发现那只是你与你头脑中的念头的关系,而不是与你面前的真实存在。


埃克哈特回答你的问题:谈话中的临在

 

问题:当我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如何保持临在?我如何才能将临在带入谈话中?

 

埃克哈特:这并不容易。在你们开始说话的那一刻,两个头脑相遇了,它们互相强化对方。一个流动开始了,连续不断的念头的流动。上一刻你还是临在的,然后有人开始说话。在谈话中,空间丢失了。参与谈话的两个人完全丧失了对空间的感知。剩下的只是词语、念头和语言的表达,连续不断的念头转化成了声音。他们完全被它接管了。它有自己的动能 – 它几乎就是一个小的实体,一个不愿停止的流动。

 

时常地,它会在身体上引发情绪。而情绪又会强化和巩固它。如果连续不断的念头引发了情绪,事实是它经常会这么做,特别是当我们谈论到其他人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没做什么,他们对你做了什么,他们对别人做了什么,评论,说闲话,所有这些情绪化的东西,这时小我就进来了。当你批评别人时,小我感到更强大。通过贬低别人,在小我的虚幻的系统中,你的自我形象得到了一些加强。任何针对别人的批评都是这个能量流动的一部分。然后情绪也进来了,它们又对念头进行了强化。这就是空间的丧失。

 

你要如何重新找回空间,不是说:“我再也不说话了”,有一件事是必须的,就是意识到,你丧失了空间。除此之外,你什么也做不了 - 你是如此地被念头之流接管,以至于你都意识不到你被它接管了 - 你什么也做不了。“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们是无意识的。他们是念头的续流。作为念头之流,你不愿意停止,因为你不愿意终止你自己。每一个实体都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住有形。

 

如果你意识到你丧失了“空间”,哪怕这意识非常轻微,这一刻你有了一个选择。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可以选择在这一刻,在头脑的续流中,带入一点临在,一点空间。但是你如何做到呢?

 

它不仅仅会从你自己的内在到达你,它也会从其他人那里到达你。觉知发生了,但可能仅仅维持三秒钟,然后觉知又消失了。这两三秒,你意识到了空间的丧失,你必须充分利用,在这个空间中,你可以自由采取行动,做点什么通过一个有意识的选择,你将注意力从念头中拔出来 - 但你必须在其他什么地方将它固定住,否则没有用。所以你选择将注意力放在呼吸、身体,或者是周围你可以感知到的其他东西上面。当你和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最容易的方法可能就是利用你的呼吸或者内在身体。

 

在情况容易些的时候,事先做练习,这样你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它了。进入你的内在身体,感受你体内活生生的能量场。然后你会注意到,你没有在思考。你可以继续聆听。这真奇妙,你可以如此自在地、美丽地聆听另一个人,而没有思考。

 

你在聆听,但你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能量场上 - 这样你就将注意力从你的念头上移开。在背景上有一种活力的感觉。

 

最终它会是无形的。它已经是进入无形的一个入口。感受一下,你坐在那里聆听,而你已经走出了念头之流。然后,互动的质量瞬间转变。另一个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可能会继续说一会儿。这也并不意味着你不再回应。只是你回应的方式和回应的质量也不一样了。你不再只是贡献负面的能量了,虽然在大多数谈话中是这样。

 

然后,你说出来的话语也将带着一些宁静。它非常微妙,另一个人也许意识不到。继续保持注意力在你的内在身体,让它成为锚,然后你就会变得临在。如果你再次丢失了它,如果另一个人说了什么有挑战性的话,然后过了一会儿你重新记起 - 你继续回到内在身体。这是一个强有力的锚,然后一切都从这里开始变得不一样。这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39224971_0_1.html


正确的行动

 

小我总会问:“怎么样可以让情境满足我的需要,或是如何找到那些可以满足我需要的情境呢?”

临在是一个内在无限宽广的状态。当你临在的时候,你问:我如何回应当下这个情境的需要?事实上,连这个问题都不需要问。你很定静、警觉,并且对当下如是(what is)完全地开放。这样就为这个情境,注入了一个新的向度:空间。然后你观看和聆听。如此你就与这个情境合一了。所以,不是产生一个反应来对抗这个情境,而是与它融合,然后解决之道就从这个情境本身中升起。实际上,观看和聆听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那个警觉定静的本身。这样一来,如果可能或需要采取行动的话,你就会采取行动,或者说:正确的行动会经由你而发生。所谓正确的行动是指:对整体而言是正确的。当行动完成了以后,那份警觉和宽广的定静还是存在。没有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高举双手叫道:“耶!”也没有人会说:“瞧,那是我做的!”

    所有的创意都来自内在的广大空间。一旦创造发生了,进入了物质形相之中,你要小心不要让那个“我”或“我的”的概念又升起。如果你居功于你的成就,小我又回来了,而那个广大空间就会被遮盖了。

如外似内

 

当你仰望静夜的无云星空,你也许马上会领悟到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深远无比的真理。你看到了什么呢?月亮、星球、星星或是明亮发光的银河系,也许看到一颗流星,甚至是在我们隔壁但距离我们有两百万光年之遥的仙女座群星。是的,但是如果你进一步简化地观察,你又会看到什么呢?各种物体在空间中漂浮。所以,宇宙到底包含了什么呢?物体和空间。

如果你在静夜下仰望无云的星空而不会感到瞠目结舌的话,那么你就不是真的用心在看,因为你没有觉察到天空的整体性。你可能只是看到一些星体,并且试着说出它们的名字而已。如果你曾经仰望天空而感到无比敬畏,甚或是面对不可理解的奥秘而感到深深的崇敬之意,这就表示,你已经在那个片刻,放下了对事物加以解释和贴上标签的欲望,你不但已经对空间中的物体有所觉察,同时也对空间本身无限的深度有所感知。你的内在必然已达到足够的定静状态,才能觉察到无数大千世界所在的广阔空间。敬畏之情并非来自于对三千大千世界的惊叹,而是来自于对容纳三千大千世界之处深度的惊叹。

当然,你是看不见空间的,也无法听见、触摸、品尝或是嗅闻它,那么,你怎么能够知道它存在呢?这个听起来很合逻辑的问题其实已经隐含了一个基本的谬误。空间的本质就是空无(no-thingness),所以,就一般口语而言是不会“存在”的。只有事物——形相——才会存在。即使称之为空间都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一旦命了名,就等于是将它视为物件了。

应该这么说吧,在你之内某处是和空间十分契合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够觉察到它的原因。觉察到它?这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空间的本质就是空无,没有任何东西让你去觉察,你又怎么可能觉察得到它呢?

答案是很简单又极为深奥的。当你觉察到空间的时候,你其实并没有觉察到任何东西,你觉察到的是觉知的本身——意识的内在空间。经由你,宇宙才能觉察到它自己!

当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的时候,那个空无就被视为空间。当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的时候,那个空无就被当成寂静。感官觉受是用来感知外在形相的,当外在形相不存在时,处于觉知之后无形无相的意识,也就是让所有感知、所有经验成为可能的那个意识,就不会再被外相遮蔽。当你注视着太空深不可测的深度,或是聆听日出之前清晨的寂静,你的内在某处可以与之共鸣,一如似曾相识。然后,你就会感受到那个无限深度的空间,其实就是你内在的深度。而且你会知道,那个无形无相的宝贵寂静,相较于构成你生命内容的有形事物,是能够更深切地反映出你本来面目的。

《奥义书》(Kena Upanishad),印度教古代吠陀的典籍,用以下的话语指出了同样的真理:

它是眼睛无法看到的,但眼因它而能看见。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超灵),而非凡人所崇拜的。(What cannot be seen with the eyes,but that whereby the eye can see:know that alone to be Brahman the Spirit and not what people here adore.)

它是耳朵无法听到的,但耳因它而能听见。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超灵),而非凡人所崇拜的。

它是心智无法思量的,但心因它而能思量。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超灵),而非凡人所崇拜的。

这本古老的典籍指出,神是无形无相的意识和你真实身份的本质。其他的都是外相,也是“凡人所崇拜爱慕的”。

宇宙的双重实相,包括了事物和空间——有形与空无——也是你自己的实相。健全的、平衡的、丰盛的人生,就是在构成实相的两个向度(外相与空间)之间来回舞动。大多数的人都非常认同于外相——感官觉受、思想和情绪的这个向度,以至于错失了生命中最主要的、隐秘的另一半。与外相的认同使他们困在小我之中,动弹不得。

你所看到、听到、感觉到、触摸到或想得到的,都只能说是实相的另一半而已。它们都是外相。在耶稣的教诲中,他将外相称为“这个世界”,而另一个向度则称为“天国或是永生”。

如同空间使得所有事物得以存在,没有了静寂就不可能有声响,缺少了关键的无形无相的向度,也就是你真实身份的本质,你也将无法存在。如果“神”这个字不是被如此地误用了的话,我们可以称这个本质为神,但我比较喜欢称它为本体。本体是先于存在(existence)的。存在是外相、内容,也就是发生的事。存在是生命的舞台前景,而本体则是背景,向来都是如此。

    人类集体共有的疾病就是人们太过关注所发生的事,因此被这个世界中不停变动的外相所催眠了,完全沉浸在生活的内容中,而忘却了自己的本质。本质是超越内容,超越外相,超越思想的。人们太过于沉浸在时间之中,而忘却了永恒。永恒是他们的本源,他们的归宿,他们的命运。永恒就是你本来面目的活生生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