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n618 f30:藏龙卧虎渔阳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48:55

 

      

        1.百年旧弄渔阳里
       在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上,在离和合坊的马路斜对面,近百米的距离,有一条沥尽近百年沧桑的旧式弄堂,这就是著名的渔阳里(即原来的霞飞路,567弄6号),1912年期间所建,占地0.3公顷,当时有楼房33幢,居民400人。
      团中央机关旧址这块木牌,静静地悬挂在淮海中路567弄口,少有人问津。狭窄的弄堂、斑驳的旧墙,和着木楼梯吱嘎地声响,让人静静回味着当年的岁月。
渔阳里第一弄的6号,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住所,门墙上写有“惟德是辅”,早先是戴季陶租用的寓所。1920年初戴季陶迁出后,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杨明斋所租用。

      1920年8月22日,陈独秀指派党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等人在这里发起创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有8人: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叶天底、施存统、袁振英、金家凤、沈玄庐。俞秀松担任书记。团机关就设在渔阳里6号。

       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开办“外国语学社”,为输送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这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一九二0年九月二十八日的《民国日报》广告上,有这样一则招生广告:

                                                                                                 外国语学社招生
      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此白。 
      

        渔阳里6号为一幢二上二下老式石库门房屋,楼下是教室,有课桌长凳。楼上的两间亭子间,分别为俞秀松和杨明斋的卧室。客堂楼上是团中央办公处。
       楼下灶间是厨房,有大灶头,烧菜的。四周有长板凳。楼下厢房亭子间是一个烧饭的同志住在里面。楼下客堂间放有大圆台,是假红木的,布置得很整齐。地板是红色油漆的,楼下厢房是教室,后门走进课堂的门及楼上通晒台的门都有玻璃。
       外国语学社的会长是杨明斋,秘书是俞秀松。俄文的教师最多,即杨明斋、库兹涅佐娃(即维经斯基夫人)以及王小姐。王小姐是张作霖驻莫斯科公使李家鳌的外甥女,叫王元龄,思想也十分进步。日文教师李达。法文教师李汉俊。英文教师袁振英。
       当时学生少时二三十人,多时五六十人。学生除了上海市的,还有从外地来的。外地学生有的就住在那里。屋里不时传出俄语声、日语声、法语声、英语声,真的像个“外国语学社”的样子。虽说在报上公开登了招生广告,其实,那只是使这个“外国语学社”合法化罢了。
       这儿的学生,其实是通过各种途径介绍入学的。介绍者,往往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从外地来的,一般也都是由进步团体介绍而来的。来到这里学习的青年,大都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因此,“外国语学社”成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场所,培养人才的场所。在这里以学习俄语的青年最多,为的是分批把他们送往苏俄训练,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未来的干部。
       历史之所以选择渔阳里,与这里地处法租界、环境相对宽松有非常大的关系。但众多的学生,操着南腔北调,学习俄语,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弄堂口有一家烟纸店,“包打听”曾在店里监视学生从霞飞路进出。
       1921年4月29日,外国语学社终遭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从此其活动受到了严密的监视。5月,青年团被迫停止在此活动。8月,外国语学社不得不结束,学生们便陆续离开了渔阳里。一切又沉寂了下来,又重新成为一幢普普通通的民居。 

渔阳里的第一弄,6号就往前走

  

外国语学社,就在笃底弄堂

今日渔阳里外商店林立,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