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相机怎么设置好:我们为何要自圆其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7:32

我们为何要自圆其说

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业为主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长出来后就将其拔掉——般是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用鱼钩拔牙的过程非常痛苦,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地下巴松弛,而且说话有些困难。
这种做法大概开始很久以前;那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但是如果把门牙拔掉,即使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仍然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以保全住他人性命。虽然苏丹南部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破伤风了,但努埃尔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着拔掉孩子门牙的习俗,事实上,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好看。他们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美国有本心理学新书,叫《犯错了,但不是我犯的》。书中说,这种奇怪的风俗在心理学上叫“认识失调”。简单说:“认识失调”就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者看法发生冲突时,人就会觉得极端不舒服,所以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态度,从而缓和自己的不适感。换句话说,就是自我说服。在努埃尔人和丁卡人的例子中,他们“自愿选择”认为没有门牙在审美上是漂亮的,以此证明他们给孩子的这种痛苦的正确性。
事实上,生活中没有那个领域是我们不能“把事情摆平”的。人类有种本能就是保护自己。这种“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利昂·费斯汀格提出。2007年恰恰是这一理论诞生50周年。这50年中,这一理论经过了多次理论上的验证以及3000多次实验测试。
虽然这一理论很有力,但是费斯汀格从来没有阐明过为什么“认知失调”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或者,为什么这种不舒服会让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这种不舒服泰然处之。新一代的心理学家正在把这个理论推向新的高度,探讨一些奇怪的看法或者做法背后的原因。一些科学家甚至已经从复杂的神经化学的角度探索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和自圆其说行为的关系。
艾迪·哈蒙在得克萨农业和机械大学教心理学。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试验,对这失调理论进行了修正。在他看来,冲突不仅仅是抽象的“认知”。其实,失调基本上是行动上的,特别是在我们每天的决策、选择上,每当生活迫使我们选择一条路时,我们就会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换句说,当我们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本能地找出证据,证明我们做了一件聪明事。
如果你做了一次让你一想起就懊悔不已的选择,你会怎么办?面对生命中的错误,我们的思维会怎样应对?很多公众人物会选择公开道歉。你又会如何做呢?道歉,还是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