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网怎样使用:政治常用知识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41:24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外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③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
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的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各项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任何方式对别国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不得干涉他国家内政。
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⑤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④对外贸易的作用: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对外贸易,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收入和外汇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哲学)国际关系
在《哲学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一,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第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的性能状况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方法论意义: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
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三,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内因是事物的根据,首先依*我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必须坚持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地借鉴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以消化和吸收,使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 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③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2)方法论 ①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常识》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常识》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公民
1、《政治常识》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⑶三大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⑷公民监督。
2、《哲学常识》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自我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⑵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⑶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常识》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⑵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⑶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⑷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