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si experiment例子:童立芳的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58:08
关于合作学习的疑惑
编号:8695319
作者:童立芳 所属班级:宁夏小学数学4班 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 创建时间:2011-09-26
学科:null学段:年级:标签:null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的氛围之中,困惑却越来越多了。“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教师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于是乎所有的课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讨论,都开始了所谓的合作学习,而且常规的课桌也随之改成了小组摆放姿势。可是为什么要采用合作学习?如何有效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常态教学中是不是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都是我们未曾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喧闹中进行合作,至于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合作学习如何安置?这些又有多少教师想明白了呢。
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原因,就是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与设计。也就出现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追求一种形式化的小组讨论。加之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作为仲裁者,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在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胆怯与有困难的学生就成了陪衬和听众,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忽视。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没有把握好实施的“度”。
这些年来我一直积极地参与课程改革,我的教学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没有触动他的心灵,教学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合作学习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际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加强指导。如出示了正方形、长方形后,“小朋友用手摸摸看,你发现了什么?数一数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吗?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它们共同的名称:四边形。在学生了解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同座位小朋友讨论交流,商量出黑板上剩余四个图形的分类,通过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整节课中,学生经历了摸图形、猜图形、用小棒摆图形、用钉子板围图形、画图形以及动手剪图形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加法》有个教师就是这样处理的:a、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再班级汇报。b、出示例1学生读题c、学生合作完成例题并交流意见。d、探究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e、练习。那么这趟课的设计是否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呢?是否有合适我们农村小学自己的教学方式呢?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司空见惯,活动增多了,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是否这样就体现了新理念,转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学观念呢?在我认为合作学习成功进行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以至于形成一定的模式。当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形成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可是如果只是轰轰烈烈的讨论一下就算是合作学习,我觉得会适得其反。就像张教授所讲的“后茶馆教学”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它也会有三不(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 (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 (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这就更清楚的说明了教无定法啊?是啊!为什么要讨论,不一定要合作学习才是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