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优惠券图片:如何健康吃放心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2:19:52

如何健康吃放心买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也是人类始终难以掌控的目标。本书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杂食多样,把现代饮食中的危害因素稀释到最低水平。

 

如何健康吃放心买

日期:2009-11-26 作者:姜微波 来源:《健康吃,放心买》

                     

 

   变换着吃,在饮食上避免踩“雷区”

    

    日常饮食中,很多人都有忌口食物和偏爱食物。从传统营养学的观点看,偏食不利于营养的均衡吸收,对健康十分有害。从现代饮食安全与科学的观点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偏食者,更容易受到食品中危害成分的伤害。

    

    每种食品都不可避免地会含有某些有害成分。在原料种植、动物养殖和食物加工过程中,引入的危害物质是不确定的。因此,在现代饮食生活中,每一时期、每一天、每一次就餐,应该尽可能杂食多样,这样会将饮食危害稀释到最低水平。

    

    在一次就餐中,可能会遇到一种或若干种有问题的食物,即使是多种食物都有安全问题,这些食物中的有害因子的作用机制也可能不太相同。例如:牛肉中的亚硝酸钠含量过高,吃半盘就可能导致明显的伤害,如果你只是吃了一盘的1/5或更少,就不会有问题。假设餐桌上同时还有一道采用特别工艺烹制的虾仁,其中含有过量的硼酸(虽然国家禁止使用,但违规使用的餐馆很多),吃半盘虾仁就可能使你受到损伤,但你若食用1/5盘,就不会受到明显伤害。目前尚未发现亚硝酸钠与硼酸有累加或协同的毒害作用,如果每种食物摄入量都不大,就不会因为不幸吃到两种有害的食物而受到损伤。相反,如果你特别喜欢吃这类水晶虾仁或是嫩炒牛肉类的菜肴,你受到硼酸伤害或亚硝酸钠的毒害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得多。

    

    中国百姓生活中,饮茶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饮茶的健康益处很多,这里不必赘述。据我们多年的调查和各地有关部门的抽查检测结果,目前茶叶产品也和其他食品一样,存在很多危害健康的隐患。由于人们习惯于每次“整购零用”,也就是说一次购买的量较大,往往足够连续饮用很长时间——数周甚至数月,而人们又习惯于在同一时期,连续饮用同一批茶叶,如果遇到有害成分含量较高的茶叶,消费者连续饮用,就容易受到毒害,或是因为一些蓄积性的有害成分在体内累积较多,而导致健康受损。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问题茶叶的概率还比较大,有些产品中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超标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同茶叶产品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因种类不同、产地不同、产季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也不会是每批茶叶都存在相同问题。

    

    如果不能确定你所购买的茶叶的安全性,对于经常喝茶,又喜欢喝浓茶的人而言,比较安全的办法是经常将不同种类或是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茶叶轮换着饮用,尽可能避免每天从早到晚都饮用同样的茶,不要将一批茶连续喝光了再换另一批茶。将不同种类、不同批次的茶叶轮换着喝的饮茶方式,也符合“杂食多样,稀释危险”的原则。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胃病患者都有明显的偏食习惯,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偏爱冷凉食物与胃病有联系”之外,一部分胃炎患者非常偏爱“嫩炒”肉类菜肴,因此这些人的胃病可能与滥用嫩化剂有关。

    

    一些餐馆使用老牛肉或是其他种类的“老畜禽”肉进行烹饪时,常常使用化学嫩化剂处理“老”肉,除了亚硝酸钠,还有的用小苏打,甚至非法使用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如火碱)对“老”肉进行嫩化处理。如果这些嫩化剂使用过量,虽然能使老肉嫩化,但也会使食用者的胃组织受到“嫩化伤害”,轻者会引发慢性胃炎,重者则会引发消化系统癌症。

    

平衡膳食有益健康

    

    按照营养学平衡膳食的观点,特别强调主副食搭配和荤素搭配,米、面、杂粮类等被习惯称为主食类的食物是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最好来源,它们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速率适中,能量转化迅速而又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副食的动物性食物和蔬菜类食物与米面在营养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一些矿物质及维生素A等的营养素。蔬菜、水果类的副食则能够给人提供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这三类主副食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膳食平衡,减少疾病发生。

    

    从饮食安全的角度看,将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和果蔬类食物搭配食用,也符合“杂食多样,稀释危险”的饮食原则。

    

    主食类的食物,特别是未经加工或只经初加工的米面及杂粮,相对来说是潜在危害问题最少的食物种类。动物性食品则是潜在危害隐患最多的食物种类,其中可能存在兽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滥用激素类化学制剂(如瘦肉精)、违法用病死动物原料、滥用化学防腐剂处理、滥用化学嫩化处理、肉毒菌及毒素含量超标、有害元素超标、烧烤污染等各类有害问题。而果蔬类食物的主要食用安全问题,则突出地表现在农药残留方面。

    

吃海鲜不要贪贵,混酒的稀释作用不能忽略

    

    目前,食品造假、在食品加工中违法使用化工品的现象仍未杜绝,特别是一些高档餐馆、豪华娱乐场所,常常存在更多的饮食安全隐患,假名酒,伪劣珍奇食物屡见不鲜。

    

    一些需要泡发处理的海产品,如鲨鱼翅、海参、鱿鱼、鲍鱼等价格较高的食物,往往含有非法使用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仅能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还能提高产量;同时,这类化学物质还有防腐作用。虽然不少人相信“深海产品,污染少”的宣传,但“来自深海”并不能防止这类食物在加工、贮存及制备中引入的危害隐患。

    

    现代饮食中的很多危害因素并不是原料本身固有的,往往是加工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为了延长保鲜期、消除不良气味、改变质地色泽、增加体积或是假冒某种珍贵食物等,而使用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或有害化学品对原料进行处理,导致了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过高。

    

    因此,即使是在高档的豪华场所,面对珍贵食物,也要铭记“杂食多样,稀释危险”的原则。不能因为食物高档、珍贵,就可以放纵地“暴饮暴食”。

    

    有不少人相信,喝“混酒”容易醉。这里的“混酒”是指在一次进餐的时间段内,先后喝不同类型的酒,比如喝了白酒之后又喝啤酒或是红酒等。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科学的解释,也无实际的统计。“喝混酒容易醉”可能是一种假象,根本的原因是摄入的酒精总量太高引发的问题。在西方非常流行喝混酒,比如鸡尾酒会中,人们喝的酒都是多种烈酒与低度酒的混合物,但并没有人认为“喝鸡尾酒更容易醉”。

    

    在酒精摄入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喝混酒恰恰能降低饮酒造成危害的风险。在餐饮场所,假酒、伪劣酒仍充斥市场。不同类型的酒中危害成分也有很大区别,如劣质白酒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是甲醇、甲醛及其他挥发性的有害醛类和杂醇类。而劣质红酒和啤酒中,除了可能含有甲醇、甲醛等挥发性的有害成分,还可能含有各类非挥发性的有害成分,如有害金属元素、有害色素、霉菌毒素等。

    

    所以,在不能确定酒质量好坏的时候,如果摄入的酒精总量相同,喝混酒能够降低遭受毒害的风险。特别是遇到甲醇含量较高的伪劣红酒、啤酒时,同时喝些质量可靠的高度白酒还会减轻甲醇的伤害作用。因为甲醇在人体内是经“醇脱氢酶”催化变成甲醛,并进一步被转化成甲酸后,才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乙醇和甲醇在醇脱氢酶的亲和位点上存在竞争性,乙醇与此酶的亲和力更强,因而能够抑制甲醇在人体内的有毒代谢反应,减轻甲醇的毒害作用。

    

蒸、煮、炖,是高温处理食物的最佳烹饪方法

    

    人类与其他生物或者说是动物在饮食方面的一个明显不同是,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食用高温加热处理过的肉类、粮食类和一些蔬菜类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致病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会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如豆类含有的一些有害因子失去活性;同时,加热处理还会提高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此外,加热处理还会改变食物风味,特别是烧烤、煎、炸等高温处理方式能够产生浓重的香味,提高人的食欲。

    

    但是,从危害风险方面分析,食物在烧烤、煎、炸等高温处理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有害的衍生物,如苯并芘类、亚硝胺化合物等。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加工食物,烹饪时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产生有害衍生物的风险很小。

    

调味品越简单,危害风险越小

    

    人们在菜肴中添加浓重调味品的目的,常常是为了掩盖食物原料中的不良口味。很多食物原料呈现的不佳味道,往往是由于原料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变质或是含有劣质成分,一些黑心的加工者,会利用调料,采用各种处理方法来遮掩劣质、变质食物的不良味道,如臭味、腥味、臊味、煳味等。从健康、安全的角度看,这种调味处理的方式是自欺欺人,掩盖了人们对有害物质的防御本能。很多化学性的危害成分无法在烹制过程中除去,通过调料诱使人产生食欲,实际上是诱使人摄入更多的有害成分。

    

越是稀奇的食物,潜在危害风险越大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越是稀有少见的食物,对人越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但是,西方科学无论怎样发达,永远都搞不明白中国人推崇的珍奇食物中,神奇的成分究竟是什么。这类神奇成分,往往不能用科学方法鉴别。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迷信“奇食奇效”的观念,将一些来源匮乏、产量有限,或是人们以往很少食用的东西,宣传成具有特殊功效的“超级食品”、“功能食品”,极力使人们相信这些超级食品能够“大补”身体,防治百病。

    

    其实,越是珍贵的原料,生产经营者越是要精心采取措施,避免原料腐败、变质,因而会采取最苛刻的手段进行保质处理,包括使用高剂量的化学防腐剂;即便是已经发生变质的原料,正因为它是“奇食”,也会被人工整容、修饰后再利用。

    

    在此强调“稀奇的食物的潜在危害风险比较高”,并不是一概否定“珍贵”食物的特殊营养与保健价值,只是为了提醒消费者,面对“珍贵”食物时,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摘自《健康吃,放心买》  姜微波  编著  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资料:

内容简介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也是人类始终难以掌控的目标。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也无论他拥有多大的权势,在应对“致命疾病”时,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我国,很多人平时省吃俭用、辛苦存钱的目的,就是想万一患上重病可以有钱医治。然而,金钱并不能换来健康,医药并不能保住生命。据媒体2007年7月报道,台湾富商郭台铭全家为弟弟郭台成治病,曾花费数亿台币寻医问药,但终未能挽救郭台成年仅46岁的生命。就在本书即将完稿之际,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同仁堂集团”的掌门人——年仅39岁的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逝世。这又一次不幸地说明了,最好的医药生产者,也无法担保自己的健康不出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卫生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也在逐渐提高。2005年全国人均寿命大大超过“古来稀的年龄”,达到72岁。在卫生医疗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医疗本身对提高人类寿命的作用,就不再会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卫生部门对今后居民的寿命提高趋势,作出了极其保守的判断,将2010年全国人均寿命预期目标定为72.5岁,比2005年仅增加0.5岁。

作者简介

姜微波,希伯来大学博上(Ph.D.)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长期从事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农业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己在国外相关的学术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包括SCI及EI收录论文70余篇。 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绪论

健康=安全饮食每一天

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食物是有毒的

饮食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我们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第一篇 吃出健康

——现代健康饮食法则

第一章 法则:饮食必须有度

控制饮食有益健康

戒食保健疗法

”排毒保健”食谱

控制饮食与减肥

第二章 法则:杂食多样,稀释危险

变换着吃,在饮食上避免踩“雷区”

平衡膳食有益健康

吃海鲜不要贪贵,混酒的稀释作用不能忽略

第三章 法则:选择保守饮食,避免现代饮食危害

天然、原态食物的安全性最高

蒸、煮、炖,是高温处理食物的最佳烹饪方法

调味品越简单,危害风险越,

加工环节越少、贮存时间越短,危害风险越小

食物的原料种类越少,危害风险越小

越是稀奇的食物,潜在危害风险越大

第四章 法则:饮食的适应性锻炼

逆境应激锻炼

饮食适应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法则:逆境饮食分析疗法

戒断饮食法

回归饮食法

饮食逆境与”上火”及亚健康

第六章 法则:素质决定健康水平

消费者需要培养健康素质

食品生产加工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食品开发者的素质与新产品的安全问题

培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的全面素质

宣传带来的隐患

走出食品安全认识上的误区

第二篇 一杯牛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的全程安全分析

第七章 牛奶的是与非

认识奶类产品

奶产品的消费误导

临期奶、过期奶还有利用价值吗

中国人能喝牛奶吗

家庭牛奶消费的安全问题

第八章 牛奶风波

三鹿奶粉事件回放

三聚氰胺到底是什么

其他食品中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吗

如何识别成人的三聚氰胺中毒

比牛奶营养更好的安全食物

第九章 来自牛奶生产中的危害风险溯源分析

牛吃什么

防牛患病却使人致病

现代养殖增产技术的安全隐患

原料奶采收中的安全问题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加工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包装材料

成品奶贮、运、销中的品质控制

牛奶产品危害风险分析的概括

第三篇 食品的危害风险来源与概述

第十章 其他各类食品的危害风险

杂粮类及面粉类制品

蔬菜类与果品

畜禽类与水产食品类

食用油,调味品、酱菜类、辅料

休闲食品类

饮品、糖果与甜点类

酒类

第十一章 食品危害风险的监控与预防

第十二章 食品的危害风险分级

杂粮类及米类制品

面粉及面食类

大豆与豆制品

蔬菜类

果品

乳制品

畜禽类食品

水产食品类

食用油

调味品、酱菜类、辅料

坚果类

休闲食品

糖果与甜点

饮品

酒类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书摘插图

第一篇 吃出健康

第一章 法则1:饮食必须有度

食物中不可避免会或多或少含有不利于人体的成分,为了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累积,必须做到饮食有度。在营养摄入量基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只要控制食物摄人总量,就能减少有害成分摄入量,降低饮食带来的健康危害风险。

民间有句俗语叫“饭大压病”,常常被用来劝患病的人多进食,以提高免疫力。在过去营养供给贫乏、医疗手段落后的年代,“饭大压病”几乎就是真理。过去患肺结核(痨病)的病人中,由于营养供给不足,患病以后不能恢复健康而死亡的人很多。但在现代社会,却是“饭多火大、饭大病多、饭大损寿”。对大多数人而言,特别是中老年人,平日摄取的营养早已过剩,给身体造成负担。

我国广西巴马地区是世界上公认的长寿地区。巴马百岁老人在青年时期,由于社会因素均有饥饿史。进入老年后,他们的饮食有节制,日食两餐至三餐,从不暴饮暴食。江苏如皋人的日常饮食是两稀一千:早晚稀饭,中午干饭。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都是早晚吃粥,中午吃干饭。吃粥减少了热量摄入,可防止肥胖发生,也减少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病概率。另外,如皋百岁老人,吃粥的主要用料是粳米、玉米面等;78%的百岁老人平时只喝白开水,而对包括茶等其他饮料没有任何爱好。

截至2003年年底的统计显示,北京市共有240多位百岁以上老人。研究人员曾对朝阳区的百岁老人作过一些个案调查。他们发现,这些长寿老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饮食有节,不偏食”。

现实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因失口服而得福”的现象。

有一位朋友的母亲,70多岁时查出严重的胃组织癌变,不得不接受胃切除手术。手术中不仅将3/4的胃组织切除了,同时还将病变的十二指肠也切除了。医生曾私下告知家人准备后事,断言老太太最多能存活三四个月。然而,8年多过去了,这位老人依然健在。的确如医生断言,多位与这位母亲同期进行癌治疗的病友,手术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了。其中几位患者,年仅40多岁。肿瘤医院的医生非常迷惑,曾多次回访调查,试图揭开朋友的母亲能够在手术后保持健康的谜底。最初,回访调查的医生非常关注老太太吃了哪些高级营养补品,但并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因为老母亲对补品不感兴趣。况且,由于手术使肠胃消化功能受损,老人家不仅进食量很少,也不能食用那些富含营养的肉、鱼、奶类食物,每天只能吃少量素食。

而正是由于“手术后肠道功能缺失”,减少了饮食摄入量,从而减少了来自饮食的危害,才使得老人在胃癌手术多年后,仍能保持健康状态。而大多数癌症患者,手术后往往会千方百计地进补,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导致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目前,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比中国的人均寿命长10岁,已经达到82岁。虽然,日本人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的饮食量较小有很大关系。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餐馆每份菜肴的分量都不多。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有着过于夸张的肥胖形体,一般人普遍比较苗条。

无独有偶,我国上海人的人均寿命在全国大城市中是最高的,2006年调查显示上海人均寿命是80.97岁,接近日本的平均水平。而上海人在饮食方面的节制也是比较有名的。过去,人们去上海人家里做客吃饭,常觉得主人根本不盛情,菜量很小。其实他们平时自己也吃得不多。

控制饮食有益健康

广泛的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吃得越少活得越长;控制热量摄入可助人长寿。

研究发现,减少食物摄取、限制热量摄入能够延长包括细菌、酵母、果蝇、小鼠和人类在内的多种不同生物的寿命。通过对摄入的饮食量进行控制,最多可将昆虫和老鼠的寿命延长50%,相当于将人类的寿命延长到160岁。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以老鼠、酵母做实验,发现减少营养供给能明显提高生物抗性,能使酵母对压力和毒性的耐受力提高l 000倍,能使人体细胞和老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力增强10倍。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给老鼠注射高剂量的化疗药物(相当于人体最大允许剂量的3~5倍)以后,又给老鼠接种了一种高致命性的癌细胞。老鼠被禁食48小时后,再恢复正常饮食,虽然体重会下降20%,但其寿命却延长了1倍,能继续生存60天。而在完全自由进食的条件下,那些被注射化疗药物和接种癌细胞的老鼠,最多能继续生存30天。该研究组已向美国有关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拟在一些癌症病人身上展开“禁食疗效”试验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报道表明,饥饿疗法在抑制肿瘤生长、预防中暑以及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如降低因使用扑热息痛导致的肝组织损伤作用,均有一定的效果。

日本研究人员认为,男性经常吃得过饱,会使人体对癌化细胞的抑制活力下降,从而会提高癌症的患病率。日本的另外一项研究认为,人体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与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饮食量过多,会使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容易导致骨骼过量脱钙,出现骨质疏松。特别是人年轻时经常饭量很大,到了老年以后,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很高,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使其沉着于骨骼之中,从而加大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概率。

在2007年度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盐湖城犹他州大学的心血管和遗传流行病学主任,霍恩教授发表的研究报告称:适当禁食能有效降低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禁食也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内胰岛素的生成能力,但是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盲目禁食。

戒食保健疗法

有些人信奉一种叫“辟谷”的戒食保健方法,就是每隔一段时期,尤其是在身体健康状况感觉不佳时,连续禁食若干天,只喝水而不食甩其他任何食物。据称,戒食能治愈很多疾病,有的人甚至能连续戒食达数周。虽然对戒食具有保健作用的说法缺乏科学的考证,但在很多史料和一些宗教教义及相关的故事中都有“戒食健身”的思想。

用营养学知识分析可以得出,适当戒食有利于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积累。从饮食安全的角度看,适当禁食不仅能减少机体对有害成分的摄入,也有利于自身组织恢复对有害物质的清除能力。

“排毒保健”食谱

近几年,“排毒保健”理论在社会上广为流行。这种观念认为,人体内不时会有毒素积累,必须经常进行专门的排毒。同时派生出了很多排毒保健食谱。

有些专业人士对“排毒”理论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理论纯粹是哗众取宠,也有的是商家为获利而作的虚假夸大宣传。但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一些排毒保健食谱中的食物,的确含有很高的天然抗氧化成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类物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能够减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控制饮食与减肥

自觉控制饮食摄入量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人群主要为了健康,另一类人群则主要是为了美感。在适当的饮食摄入量范围内,减食可以同时实现以上两种目标。但是,目前很多为“美”而减食甚至是禁食的人,却走向了与健康目标相反的极端,甚至以失去生命为代价。

乌拉圭有一对姐妹模特,22岁的姐姐露西儿?拉莫斯和18岁的妹妹艾莲娜。拉莫斯,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双双死于因减肥而患的厌食症。其间,21岁的巴西模特安娜?卡罗琳娜?雷斯顿也因厌食症而死在T形台上,

身高1.74米的雷斯顿节食后的体重仅为38公斤。

在今天这个以“骨感”为美的年代,节食瘦身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枣的杀手之一,不仅是模特,也有很多明星和追求时髦的人因过度减肥使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京华时报》于2005年8月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减肥患上厌食症而死去的事情。家住湖南的一位15岁中学生,曾是班级的班长兼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异。2004年为了参加《超级女声》节目,身高1.55米、体重44公斤的她决定减肥。食量越来越少,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马上到厕所用手抠喉咙将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来北京旅游时晕倒在北京火车站,被送到世纪坛医院救治。但是医生发现,她身体内的脏器已处于极度衰竭状态,尽管医院进行了全力抢救,还是未能挽救这个女孩的生命。近年来,国内这类因减肥而损害健康的媒体报道有很多。

为了遏制无限追求瘦骨美感的审美观变化趋势,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出台了限制“极品瘦人”参加时装表演的规定。比如马德里市政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规定BMI指数<18的模特,不准参加时装秀。结果,2006届服装秀有5名模特因BMI指数偏低被禁止登台。如果时装界都能按照这一标准限制模特减肥,乌拉圭模特拉莫斯姐妹和巴西模特雷斯顿等,也许就不会过早地离开人世。雷斯顿去世时的BMI数值仅为13.5。

目前普遍采用“BMI指数”衡量人体的胖瘦程度。BMI的计算方法是:

BMI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一般的胖瘦标准是:

偏瘦:BMI指数<18.5

正常体重:BMI指数:18.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