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的英文:【引用】今日大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46:35
 【引用】风水问题导致婚姻不顺

【引用】今日大寨  

2011-12-16 09:14:37|  分类: 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永荣视界《今日大寨》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由于毛泽东的倡导和指示,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最响亮的口号,也是最鲜艳的三面红旗,而大寨可说是最享殊荣的一块人造圣地。

大寨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说是大寨却并不大,全村只有200户人家,500多口人。大寨的有名源自出了个陈永贵,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农民,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央所有最高规格大会上,头上缠戴着白羊肚毛巾,身着布衣的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的陈永贵总是在主席台前排就坐,一个给人永不变色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形象。

解放初期,特别是六十年代之初,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国家经济异常困难,陈永贵带领大寨人在这个小山村,面对生产生活困难不外出乞讨却战天斗地向穷山要粮,在碎石满布的狼窝掌开出了层层梯田,实现了生活的自救和生产的发展。可以说在当时背景下,这绝不是一个小山村的变化,而是一种人定胜天、改天换地的大无畏精神气概的诞生,受到了当时中央高层的重视,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那时的大寨成为 “圣地”是种必然。据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 0多年里,全国所有公社书记以上的官员,都来过这里取经,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达数以千万计,当然学大寨是学精神还是学内容?是因地制宜的学,还是照搬照抄原样模拟?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好象云南就有过毁橡胶林垒梯田的做法,不过,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产物,我是钦佩其所发挥的主流作用的。

应该说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神秘的光环渐渐远去,但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别象征,大寨不会被遗忘的。今日大寨更多的是迎合外地人的好奇心进行旅游开发,昔阳县城的路边新建了不少宣传大寨精神的语录牌和忠字牌,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等多届党政领导人有关学大寨的论述都尽宣于此,重现了昔阳的辉煌。大寨修了个气派的大门,200多户人家真正被围成了大寨,大寨人的生活生产也早已不是肩挑重担上虎头山开荒种地的景向,村民们都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别墅,为游人应运而生的窑洞饭店和纪念品商铺比比皆是,这大概已成了大寨人的主业。找家窑洞饭店,叫上点炒莜面鱼、凉拌野菜、农家烩菜等特色小吃,喝着大寨生产的易拉罐核桃乳,坐在炕上和店主人夫妻聊聊大寨的过去和现在真是种惬意的享受。说起过去大寨人无疑是自豪和自喜的,说到今天大寨人也很乐嗬,是呵,我也相信没有过去大寨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成就不了今日大寨人的幸福生活。

大寨人感情是很丰富的,也是感恩的。在叶剑英书写的“虎头山”上,有着大寨丰富的时代记忆内容。周恩来纪念亭,纪念着这位与人民心连心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崇高的前总理三次亲临大寨的故事,大寨人不会忘;大寨一号人物陈永贵的墓,表达着大寨人对这位带头人的尊敬;文豪郭沫若的纪念碑,郭沫若的骨灰遵照他的遗嘱洒在了他曾经讴歌的虎头山上,大寨人心里明白;写就《大寨英雄谱》的山西“人民作家”孙谦也把大寨当作永久故里在这里受到大寨人永远的纪念;还有一片“江青林”,当然是与江青有关的,不过在老辈子的大寨人眼里,江青在大寨的言行是没有作秀成分的。

站在虎头山上,看对面的狼窝掌,荒山野岭只是一种想象,如今已是满眼绿水青山的景向。今日大寨在虎头山下建了内容丰富的“大寨纪念馆”,馆前立了陈永贵巨大石塑头像,纪念馆对大寨精神的崛起及影响以及整个发展过程都能给参观者详细的解读交待。在大寨村委会对面的一个卖纪念品的商店,朋友带我见了昔日的大寨劳模宋立英,老人家今年81岁,精神矍铄。她曾是大寨仅次于陈永贵、郭凤莲的三号人物,第一代战天斗地大寨人的代表人物,曾任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妇委会主任,昔阳县妇联主任、山西省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执委和全国政协常委,老人还和过去一样的闲不住,帮儿媳妇照看商店,平易近人的和慕名而来的游人合影并述说过去的事,她听说我是云南来的很高兴,说她当年走过不少地方,就是没到过云南,说是这辈子的遗憾,我安慰老人:你这样硬朗的身体没问题的,想来就来,云南欢迎你。老人开心的连连点头。对于奋斗一代的卓著贡献者,我想后人是不能忘记的。大寨村里还开放了“陈永贵故居”,虽然陈设简单,也没有什么家人照看,但游人们进到院内,看到当年的简陋农具,也禁不住产生肃然起敬的心情。

这就是今日大寨,已没有光环笼罩却照样令人难忘的地方。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推送到小组 1人  |  分享到:          阅读(8)| 评论(2)| 引用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