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 java:[转载]小议出土古玉之“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6:36

[转载]小议出土古玉之“沁”(一)

(2011-12-15 21:13:30) 转载标签:

转载

分类: 鉴识 原文地址:小议出土古玉之“沁”(一)作者:止于考古

凡论说出土古玉者,大多都会谈及“沁色”的话题。古语云“无沁不成玉”,沁色作为出土古玉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虽然“沁色”一词为大家耳熟能详,其实深究起来,确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今不揣浅陋,将自己对于出土古沁色的粗浅认识略述一二,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正之。


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出土春秋石镇

一、关于“沁”的种类

沁色之名,自古有之,论说者一般都专指玉器而言。如清代蔡可权所著《辨玉小识》中即言到:“淤染之于古玉有专名焉曰‘沁’。”然从众多出土实物来看,不仅玉器,石器、瓷器、(釉)陶器等表面的沁色也十分常见。沁浅者,存于釉面;沁深者,深入胎质。

之所以会形成沁色,是因为器物在埋藏过程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加之地下湿气和压力等作用,使得玉石的晶体结构或釉面的玻璃质变得酥松,从而被水或矿物质侵蚀,造成器物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本文单就出土古玉之“沁”进行探讨。


染带土沁的北宋葵口白瓷碗

沁色是通常的说法,但由于埋藏环境的复杂,受沁的不仅仅有颜色,味道和质地也会受沁,从而产生所谓香沁与质沁。

关于“质沁”,以后会另行著文与“质变”一起讨论。此先简略介绍一下“香沁”。

“香沁”之玉,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为唐代苏鹗所撰《杜阳杂编》,其中提到:“唐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气。或以衣裙误拂,则芬馥经年,纵汗濯数四,亦不消歇。”

民国时的张景鲲在其所著《汉玉研究》中亦有“香沁”的论述,其文云:“玉在土中与奇南香为邻,年久受其染沁,出土后置玉热茗中,稍浸取嗅,芳香微吐。此非玉之自能吐香也。然此类玉罕见,得者宝之。”这段文中,作者认为“香玉”是由于玉器埋入地下时,附近有松香、沉香、樟脑、檀香等物,受其浓郁的香气沁染而成。经把玩受热,香气方能透出。

清末民初的刘大同在其所著《古玉辨》中也有《香玉》一节,其文曰:“古玉出土,含有香气者,世不恒见。余时存一玉勒,白色方形,长二寸六分,方五分,云雷花纹极精深。于佩之有年,因调查国界,渡松花二道江,乘独木卫护,将登岸,跳板一跃而下,不觉系之绳坠断,将勒落于水边,旋令护兵随从十余人入水寻觅,终不能获,今三十余年矣。每一念及,为之怅怅,因香玉之不易得故也。”

亦有文献说,香玉之香是受地下硫磺所沁,不知可否。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蕴含有香气的出土古玉,世所罕见。笔者也只是在文献中阅读而知,并未见过实物。但当下有一种人工合成的蕴涵各种香气的玉石,倒是可以在市面上碰到。

虽然“香玉”人间罕有,但玉器入土能沾染埋藏环境的味道,久已为古董行人所熟知。《汉玉研究》中便有:“土沁多有土锈气,用开水煮之,就能闻到气味。”《古玉辨》中亦有:“受铜沁者,色如翠石,名曰鹦哥羽。……但用热水洗之,含有铜臭气耳。”以此作辨伪的方法,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