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p电视剧免费观看:阴阳学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36:26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 阴阳可分

      阴阳可分    所谓“可分”,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再分阴阳。举例说明:白天属阳,但白天又可根据上午和下午来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属阴,但夜晚又可按前半夜和后半夜再分为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又以人之五脏分,五脏属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阴。由此说明阴阳既可代表两个对立有关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    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斗争。例如,人体在进行各种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生化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阴阳既是处于不断消长的过程,因此阴阳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如果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阴阳的平衡不能维持而产生形体虚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的证侯。治疗这种病症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阴阳互根    所谓“互根”,就是阴阳互为根本,互相依存,互相资生的关系。阴和阳之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这种对立而又互根、相反而又相成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阴不能离开阳,阳也不能离开阴,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例如,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阳)都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的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彻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静阳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一句话“阴静阳动。”举凡一切相对趋于静止的、向下的、减退的、消极的、阴暗的、寒凉的、内在的……等等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相反一切趋于活动的、向上的、旺盛的、积极的、光亮的、温热的、外在的……等等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阳。再从人来分阴阳:凡是男性,背部,外表,六腑,气等则属于阳;凡是女性,腹部,下部,内里,五脏,血等则属于阴。总之,动的现象就是阳,静得现象就是阴。阴静阳动,这是阴阳特点。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脏腑、进行脏腑辨证论治中必不可少的推理,归纳和伦理工具之一。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什么是阴阳?概而言之,是一种哲学概念。其名最早见于《易经》,并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质言之,阴阳是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根本。自然界中一切变化也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阴阳学说的形成来自古人的实践之中。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名”系概念,“形”是形象。是一种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和伦理工具。基于此理,从而受到古代中医学家的高度评价,并加以运用于医学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自《内经》始,历代医学家诸多阐述,使之阴阳学说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沿用至今,并一直指导、应用于中医临床。

阴阳学说用以概括人体病理现象

     任何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都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尽管疾病千变万化,均可用“阴阳失调,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热(虚热),阳虚则寒(虚寒)”来概括说明之。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盛的病证(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足的症状;阴虚的病证(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而出现烦躁、失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症状。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即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又常能导致另一方的虚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以至最后出现“阴阳两虚”的证侯或“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之证。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病的晚期出现阴阳两虚的证侯,即是明证。这就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在。后人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又不断向前发展,如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张介宾又云:“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倚石则云:“阴虚之证统于肺,阳虚之证统于脾”,而张介宾又云:“肾阳统管全身之阳,肾阴统管全身之阴。”接着又云:凡遇“它脏之阴(或阳)不足时而影响及肾阴(或肾阳)、在补本脏之阴(或阳)之不足时,尚须加入补肾阴(或肾阳)之药物。”以上持论,各有侧重不同,但都是阴阳互损的必然结果。若阴阳不仅失调,甚至失去一方时,即“阴阳分离”,也就无从化生,其人体生命活动也即停止,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云:“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就是这个道理。

阴阳学说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是相应的,而阴阳学说认为这正是人体阴阳之间的变化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密切相关的表现,因而认为人也就只有在天地间阴阳变化正常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生长和维持健康。而季节气候、晨昏昼夜、风雨寒热晦明、地区方域等变化,也正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因而这些变化也自然影响着人体中脏腑阴阳的变化。在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中,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生是人体中精、气、神三者之间正常作用的结果,反之则属疾病。而阴阳学说认为精属阴,气属阳,而神则是在阴阳和调的基础上产生,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就是说,人体生理功能正常,阴(物质)与阳(机能)是保持着对立而统一的协调关系,保持阴阳相对的平衡。阴阳之间,只可相互为用,不可分离。而人体生理机能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阴(物质)就无从产生阳(机能),而营养人体生理机能的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依赖阳(机能)的活动(作用)。所以说“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这叫“阴阳互根”或阴阳“相互依存”。故只有物质(阴精)则产生阳气(作用),由于阳气的作用,又不断生阴精,这种生生不息,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活动,才能病无由生。

阴阳学说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

      用以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医认为五脏一体,经络一体,而阴阳学说认为人体中脏腑经络均可以依其特点而区分阴阳。以脏腑来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且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例如五脏属阴,但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再就某一脏腑而言,亦可以分阴阳,例如五脏属阴中的心属阳,又有心阴,心阳之分,肾属阴,亦有肾阴,肾阳之分。六腑属阳,而胃有胃阴、胃阳等。余有此推。这就是说,某脏某腑之中,既有作用的阳,也有物质的阴。以经络来说,经属阴,络属阳,但经之中又有阴经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阳络。由于脏腑经络均可以区分阴阳而阴阳是一体的,所以,脏腑也是一体的,并用以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虽然关系变化无穷,均可以阴阳二字概括之。”阴阳学说用于指导预防

      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对于疾病以预防为主,而阴阳学说认为,如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并保持人体内部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一致,那就可防病延年。因而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气调神,所谓“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中医学的整体观,并贯穿在中医学中的各个方面,因而被中医学摆在很高的地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景岳全书》亦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阴阳学说之阴阳资生        阴阳资生    以上所言,阳是作用,阴是物质。但作用的发生是在先有物质的基础上发生,没有物质就根本没有作用。说明阴是阳的基础,是有形生无形。这就是张介宾所讲的“阴为阳之基”。反过来说,同样的物质如果没有作用来使它发生变化,那么它也根本不能发生作用,阴虽然能产生阳,但它本身是被动的,又必须受阳的作用和支配才能继续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说阳是阴的统帅,是无形化有形,这就是张介宾所讲的“阳为阴之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谓“阳之守也”,说明了阳对阴的支配作用,所谓“阴之使也”,说明了阴对阳的支持和策动作用,明显地说明了阴基阳统的道理和阴阳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    从以上说明,阴阳的对立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阴阳之中,可以再分有阴阳,变化无穷。阴阳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一就没有二,是阴阳互根,互相依存,阴升阳降,动而不已,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不断变化,不断向前发展,是认识、分析、归纳和伦理的重要工具。 阳化气,阴成形    所谓“气”是指作用,所谓“形”是指形体。因此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也就是说在阴阳变化中,阳是指阴阳变化中所发生的作用,阴是指参与变化的物质。作用,是用肉眼看不见得,所以一般说阳是无形的,物质是可以看见的,所以一般说阴是有形的。无形的作用和有形的物质相互作用便发生变化,这就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关系,主要在“克”,经云:“亢则害,乘乃制,制则生化。”说明只有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正常的生长和变化。如果是“亢”而有“制”。这种现象仍属“相克”,是正常现象,如果是“亢”而失制,那就是相乘相侮了,也就是《素问·无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侮而受邪,寡于畏也。”所谓“寡于畏”即失去了制约,因此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阴阳学说的指导治疗

      一切疾病,症状复杂多变,千状万态,都可以用阴阳概念,加以分析归类,并进行治疗。其要有三:一是区分人体体质体型,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从调整脏腑阴阳为着眼点。二是归类各种症状和体征,例如阳证、阴证、阳脉、阴脉进行脏腑定位,表里定位。三是分析归类病机,或属阴病及阳,或属阳病及阴;或属寒极生热,或属热极生寒。因而在治疗上,也就或治阳,或治阴,或阴阳兼治,或阳病治阴,或阴病治阳,使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的任何治疗法则,都是以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为着眼点。例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就是阴阳偏衰,“实”就是阴阳偏盛。也就是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阳盛则热,故阳偏盛要清热;阴盛则寒,故阴偏盛要祛寒。通过治疗,补虚泻实,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然阴阳失调,偏盛偏衰,一定要落实到脏腑上来,不是机体之全体,而是某一脏一腑,或是两脏兼见,要审其所在(脏腑)以调之,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行,“五”指木、火、水、金、土,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合之称五行。古人认识到只有五种物质的相互作用才能“成万物”。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密切性,且各具有自身特性(即属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因此,古人即利用它们这一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行归类和说明。于是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成为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并贯穿到古代各种学术之中,加以利用。同时亦被中医学加以利用,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中各个方面,尤以五行属性与五脏生理病理特点相一致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和推理。并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阳化气,阴成形    所谓“气”是指作用,所谓“形”是指形体。因此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也就是说在阴阳变化中,阳是指阴阳变化中所发生的作用,阴是指参与变化的物质。作用,是用肉眼看不见得,所以一般说阳是无形的,物质是可以看见的,所以一般说阴是有形的。无形的作用和有形的物质相互作用便发生变化,这就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阴阳学说用于指导预防

     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对于疾病以预防为主,而阴阳学说认为,如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并保持人体内部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一致,那就可防病延年。因而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气调神,所谓“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中医学的整体观,并贯穿在中医学中的各个方面,因而被中医学摆在很高的地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景岳全书》亦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阴阳学说的指导治疗

     一切疾病,症状复杂多变,千状万态,都可以用阴阳概念,加以分析归类,并进行治疗。其要有三:一是区分人体体质体型,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从调整脏腑阴阳为着眼点。二是归类各种症状和体征,例如阳证、阴证、阳脉、阴脉进行脏腑定位,表里定位。三是分析归类病机,或属阴病及阳,或属阳病及阴;或属寒极生热,或属热极生寒。因而在治疗上,也就或治阳,或治阴,或阴阳兼治,或阳病治阴,或阴病治阳,使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的任何治疗法则,都是以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为着眼点。例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就是阴阳偏衰,“实”就是阴阳偏盛。也就是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阳盛则热,故阳偏盛要清热;阴盛则寒,故阴偏盛要祛寒。通过治疗,补虚泻实,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然阴阳失调,偏盛偏衰,一定要落实到脏腑上来,不是机体之全体,而是某一脏一腑,或是两脏兼见,要审其所在(脏腑)以调之,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病机不同,治疗亦异。如《难经》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与前面《金匮要略》讲的是一致的。而《内经》则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前者说明是五行生克关系,后者说明是母子关系。这二者在治疗上是需要密切主要的。后世医家,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相互关系,又制订了很多更为具体的治疗法则,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等。使之临床治疗方法更加完备。

分析病机

     在确定疾病部位之后,还可以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具体分析这些“症候群”的发病机转。找出脏腑发病原因。是本脏在病因作用下自病呢?还是由于其他脏腑的影响而发生疾病呢?找出机转之后,即可根据病机辨证论治,这也是《内经》所讲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实质所在。例如:患者在症状表现上是运动障碍,或者痉挛拘急,这在五行归类上就可以列属木病,在脏腑上也就属于肝病。肝病的发病机转,可以由于肝木自病,但也可以由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影响之下发生。肝与心有我生的关系,肝与肾有生我的关系,所以心或肾有病都可以影响到肝。肝本脏自病,主要是治肝;由于其他脏腑的影响,则主要治其他脏腑。  2、归类各种证侯和体征   五行学说认为各种证侯和体征,都可以用五行特性加以归类,并据此确定疾病的部位。例如:眩晕、拘急、面色青、脉弦属木属肝;神昏、谵语,面色红赤、脉洪属火属心;吐泻,面色黄,脉濡属土属脾;咳喘,面色白,脉毛(浮)属金属肺,遗精,阳痿,面色发黑,脉石(沉)属水属肾。3、指导诊断   从表中所列可知,五脏的五色,五音,,五味及脉象在五行归类上有一定联系,再用生克乘侮来推断病情,确定病源,做出“顺逆危”的基本判断,于诊断上是十分有益的。《难经》云:“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其五音,以别其脏。闻其所欲五味,知病其位,切诊其脉,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