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怎么关掉开机广告:外汇储备的本质及其长期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9:30:09
外汇储备的本质及其长期性中国金融战略:2020夏斌

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近2.4万亿美元,占全球(2009年三季度)与亚洲外汇储备的比重,分别高达30.24%和46.57%,比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 日本高出1.35万亿美元。

本书之所以专设一章,对外汇储备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不仅是因为外汇储备数量之巨大,还因为在当今全球金融格局下,讨论这个问题具有特殊意义。一般而言,拥有一定数量的外汇、黄金储备,是一国国际清偿力的重要保证。中国也不例外。持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在参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确保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战略过渡期末其经济实力可能接近世界第一大国 美国的国家来说,在以美元信用货币为主导的缺乏约束力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是以美元纸币为主体,因此要小心翼翼地尽可能规避美元经济动荡中的纸币贬值风险;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渴望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些巨额储备能否为确保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服务?如何服务?一国外汇储备“安全、流动、保值”的一般性管理原则,在中国当今有否修正的必要?巨额、天量的外汇储备管理,应否增加“战略利益”这一内容?如果增加这一原则内容,那什么是“战略利益”?该如何谋取此战略利益?同时,我国又在谋划本币的国际化,在国际化中能否运用外汇储备管理政策?这两者关系又如何处理?即本币的国际化策略中对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有没有特别的要求?或者说,能否通过修正现有外汇储备管理原则,有助于推动本币的国际化?这需要注意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对一个小国、一个一般的转轨经济国家而言,也许是不曾遇见的,也不需要专门考虑。但是,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是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讨论清楚,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一、外汇储备的本质及其长期性

外汇储备在本质上是国家官方所有、在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流动性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外汇储备来源于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流入。经常账户盈余反映了国内储蓄大于投资,资本流入则反映了居民通过股权、债务等方式,向非居民融资。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既反映了我国居民以提供商品、服务等方式,向非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储蓄,又反映了居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主要是FDI 的方式,向非居民融入了大量资金。

从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形成的情况看,外汇储备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换取的,是代表一国政府的中央银行通过提供本币债务的方式融入外汇,并将取得的外汇资金转化为外币资产的结果。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外汇储备是国外援助或者中央政府直接向外借款形成的。但是在我国目前,这部分规模很小,几乎可忽略不计。
巨额储备的负面影响与金融安全

笔者之所以提出要对外汇储备管理原则进行修正,是因为如果不予以修正,长期持有巨额的外汇金融资产,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拥有适度的外汇储备,不会给一国经济体带来直接的不安全因素,此时不需要过于担心外汇储备的风险问题。但是,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将持续不断地增长,如笔者在2006年指出的,就要当心有可能从四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笔者于2006年提出的担忧,已在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后,部分变成现实,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的福利,同时也给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从长远看,长期保持不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并非是件好事。我们应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当时2006年笔者提出保持7 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足矣),用于一般性的流动性需求,而将“超适度”的外汇储备予以“非流动性要求”的战略性使用。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外汇储备的总体使用效率,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及解决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也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发生的可能性,最终提高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因此,中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应该是在能有效满足国际收支失衡所需的流动性需求外,其余的外汇储备应通过更广泛的使用途径,寻求更多的国民福利和更长远的战略意义。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调整

如何实现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使用的战略性利益,或者说实现其更多的国民福利和更长远的战略意义?制度决定一切。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对外汇管理体制的讨论应远远重于、先于外汇如何具体多元化运用的讨论。

笔者曾在2006年4月建议,要改善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首先必须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做出改革性的调整。为此首先,要在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贸易规模、国际收支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大体测算出我国外汇储备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规模。其次,有必要也有条件再去谋划及满足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需求等不同需求部分,并分别予以管理与使用。基于此思考及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现状,可考虑在维持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上外汇储备通行的管理模式,由财政部与央行共同使用外汇储备。即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在国内筹集人民币资金后,向人民银行购买外汇,取得的外汇主要用于解决战略性问题。在市场利率较低的时期,运用市场化手段,将部分外汇储备从中央银行账上转移到财政部账上,解决战略性问题所需外汇额度,可由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协商确定。外汇对冲、外汇储备的流动性管理等事宜,仍以人民银行为主进行管理。“战略性利益”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一)官方储备与“藏汇于民”的关系

近几年,尽管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一直为世界第一,但与同是出口大国的日本、德国比,在一国对外净资产持有总额中,2007年官方对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储备),日本与德国占比分别为44%与14%,中国却高达150%,即日本、德国的民间对外净资产占比分别为56%与86%,中国则为-50%。

一般来说,民间外汇的使用收益往往高于官方外汇的使用收益。且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压力下,扩大民间外汇持有、运用,实际上是减少了一国国内的本币供应压力,减轻了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因外汇流入过多而采取的一系列对冲操作及货币调控的压力,增加了国家集中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因此,在中国目前外汇储备以官方为主的结构模式下,发展与丰富国内金融市场,“藏汇于民”、“由民用汇”,是研究提高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效率和寻求战略利益过程中,应首先解决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当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时期,企业与个人持有外汇动机不强,甚至连现行制度下可保留的外汇限额都没有用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考虑到目前外汇资源在国内分配的不均衡,市场上既存在大量的外汇资源,同时又有大量的企业举借外债、引入外资;国内金融市场上外汇资金投资机会欠缺,外汇储备压力几乎全部压在官方机构身上等情况,如果进一步调整和改善相关政策,大力推行“藏汇于民”、“由民用汇”,仍有相当大的政策空间,而上述“事实”也是可以逐步改变的。

 

(二)“战略性收益”的进一步讨论

由于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世界及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造成的,而且具有长期性特征,在尽快“藏汇于民”、鼓励“由民用汇”、减少官方储备的同时,仍存留大量超适度的储备,如果能抓住世界赋予我国的难得机遇,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予以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将可获取更多的战略性利益。这也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战略性利益的具体体现,既包括直接相关实体经济与投资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在国际货币体系改善、亚洲金融合作、黄金储备、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部分中所涉及的内容。

笔者在2006年的相关文章中,对如何提高外汇储备使用中的战略性利益,曾提出过一系列看法,包括:可用适量外汇,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多年积累的历史痼疾;可用适量外汇,以替换方案弥补解决社保资金巨大缺口等重大制度性问题;也可用适量外汇,支持对海外能源性企业、关键性原材料生产企业的参股、并购活动,有计划地支持对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

 

(三)在国际金融合作中谋求战略性利益

一定外汇储备量的形成,是与一定的经济结构、资本账户管理制度、汇率管理制度相关联的。随着战略过渡期的结束,中国汇率水平灵活性的增强,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所需必要的外汇储备规模会出现相对下降局面。理论上说,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不需要、也不可能持有如2009年那样高的外汇储备量。因此,在讨论对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管理和战略性使用时,对汇率的灵活性、外汇管制的改善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同样存在讨论的空间。或者说,进一步改善外汇储备的运用结构,能否有利于国际储备体系的改善,从而减轻中国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改革的压力,以获取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利益?

 

(四)从战略需求出发逐步提高黄金储备比例

2009年底,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中,黄金储备仅约占1.5%(1 054吨),其余均为各主权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这些信用货币购买力的保证,主要依赖于外国政府的承诺和货币政策的实际取向。当某一储备货币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货币贬值时,对持有该储备货币的国家来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特别是在国际金

融形势动荡时期,主要国储备货币汇率波动较大、币值下跌时,黄金价格上升。各国央行官方外汇储备结构中,增持一定数量的黄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尽管各国央行都很清楚,全球黄金储量和已开采黄金数量有限,地球上16.3万吨黄金存量中可交易黄金仅为17%,远远满足不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增长中的结算与支付需求,但仍然愿在官方外汇储备中保有相当的比例。因为这毕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物资。截至2009年9月,全球官方黄金拥有量共约2.4万吨。在主要发达国家官方储备中的黄金持有比例,美国为68.7%(实际拥有8 133.5多吨);欧元区为55.7%(实际拥有10 799吨),其中法国为70.6%(实际拥有2 445吨),德国为69.2%(实际拥有3 408吨),意大利为66.6%(实际拥有2 451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即使面临巨大的财政困境,不顾多方舆论压力特别是世界多国的反对,仍不断地通过发行美元纸币,筹措资金救市,但就是连一克黄金也不出售,可见黄金的重要战略价值。美国外交官曾清楚地说,用美元收购或控股美国公司,甚至兑回黄金都被视为敌对行为。必须达到的两种状态
讨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金融改革,是一个范围极广泛、内容极丰富的命题。

如果不是从本书第二章所述的“四维系统”的“大金融”概念出发,而仅仅是从一般西方金融学教科书所阐述的“金融体系”这一概念出发,则金融 是包括由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机构体系,由各种金融产品、工具在其中运作的金融市场体系,也包括主要体现各种法律、制度的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如果仅就其中的金融机构体系而言,在中国,又包括各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金融租赁、合作金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如果就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而言,又分别有广泛的内容。因此,要全视角讨论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其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仅金融体系中的某一子体系中的某一项内容,就可以写一本专著论述。由此可知,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题下,从战略层面的视角讨论金融改革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如此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其实,前面若干章节关于人民币汇率、资本管理、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运用等问题,尽管是着眼于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联结,从境内与境外两个市场的角度进行讨论,从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在讨论“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由此,本书要在这一章讨论中国国内金融改革问题,只能是缩小范围,剔除本书前几章已讨论过的内容,仅就国内的金融事务,并重点着眼于“战略”两字,在战略层面上进行相关重大原则上的、总揽性的讨论。

本书第三章,在阐述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面临的若干挑战后,曾指出了中国金融体系为适应挑战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但仅仅是指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金融总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本章要讨论并将予以具体回答的是,如果要服从于这一方向和要求,在到2020年前后这段时期,从战略层面看,如果通过一系列改革,中国未来的金融至少应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过去的30年中,人们在不断讲金融改革,而中国金融为什么总是断断续续地表现为发展的“不足”或“滞后”,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此出发,今后要达到战略要求的状态,应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的改革?在若干改革中,又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态度?

 

一、必须达到的两种状态

面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挑战,思考国内金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毫无疑问,既不能单从某一类金融机构的发展规模、金融市场中某一子市场的发展规模出发,也不能单从引进西方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之角度进行评判。金融是为经济服务的,并在为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判定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关键要从改革与发展后的金融体系所能发挥的功效来看。各国金融史表明,金融要促进经济增长,首先,金融体系自身必须稳健;其次,需要能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调整与创新金融制度与体系。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如果仅仅是确保了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达到无风险、安全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定功能。当然,金融体系在不断创新中,如果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行的。

 

(一)未来的中国金融,应具备在开放中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中国的金融系统要准备好应对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适时的、不断的改革与制度调整,一是必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必须认识到,这一改革过程与制度调整是不间断的、连续的。

这是因为,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对中国金融制度不断调整的需求。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有助于加快改善今后国际货币、金融环境的步伐,包括:国际货币体系重组、全球金融监管的改善;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包括亚洲债券市场兴起在内的各区域货币金融的合作进程等,而我国金融在今后10年内主动推进的人民币区域化,汇率、资本管制

的进一步市场化,将对世界金融的现有格局和金融市场秩序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人们所难以预料的新的不确定因素、新的矛盾与问题,对我国国内的货币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会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约束。

 

(二)未来的中国金融,应充分以市场化为导向

未来的国内金融改革,内容极其广泛。核心原则是什么?基于本书第三章关于金融战略的需求分析,核心原则是市场化、自由化。其原因,一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急需充分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的配套;二是中国不断追求、融入的当代全球经济体系,是一个以商品、资本自由跨境流动、汇率自由浮动为特征的自由化市场体系。这决定了不管政治、社会、经济的矛盾如何复杂,国情如何特殊,中国要想通过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追求高速的增长,金融的市场化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这也许对当今具有“一党执政、经济转轨、大国崛起”特征的中国来说,未来的金融改革可能会遇到其他国家不可能遇到的复杂性,但是既已被“逼上梁山”,就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中国金融未来才有希望。
金融发展不足的深刻原因分析

中国金融的未来,要达到以上描述的两种状态,毫无疑问首先必须改变目前金融发展不足的现象。但是我国金融长期滞后发展不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海内外批评中国金融“发展不足”、“金融滞后”的声音不绝于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是断断续续的存在,进入21世纪后,批评声仍然不断,目前这一声音更大(因为人们容易忘却或往往不了解中国金融改革史,而更注意眼前的事实)。在分析金融改革滞后原因之前,有必要先对30年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做一简单的总体性判断。

现在,海内外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民众,不管对中国持有何种政治倾向,几乎都承认,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13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连续30年GDP年均9.8%的增长,确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尽管仍需严肃指出,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不足的现象亟待改善(其实同样,整个经济体系也存在大量亟待改善的问题),但是金融毕竟是经济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30多年的经济成功意味着,金融子系统是基本适应了经济大系统的成功发展(也许这个“子系统”按西方标准说是“滞后”的、“带病运转”的)。因为如果说经济是非常成功的,金融是完全“滞后”的、不成功的,这本身在逻辑上就是说不通的。在这一点上,笔者发现,只要不是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尽管是海外人士,也同样会同意这一判断:中国过去的金融体系改革基本没有拖经济增长的后腿。未来金融的若干重大改革事项
按照本书第十章图10-1所归纳,在到2020年的金融战略过渡期内,中国国内的金融改革主要涉及“四大目标”中的第一个和第四个目标的八项任务。受本书篇幅限制,本节围绕由此八项任务归并的七个问题,简略阐述若干改革事项中的重大原则思想。

 

(一)准入限制的市场化

金融业对内充分的市场化,是调整我国金融发展结构失衡与滞后的关键。当前金融领域内的各种结构失衡,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受到管制及竞争不充分造成的。当解除了这些不恰当限制后,金融结构的再平衡理应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形成。目前金融结构中的直接、间接结构,直接融资结构中的债券信用、银行信用结构,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国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创新企业结构等诸多结构失衡,均是金融非市场化的后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现有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行政限制问题;二是各种金融产品的行政审批问题,包括债券和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三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企业以各种合同形式创建的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仍处于灰色地带,制度空白,其始终在寻求“合法化”过程;四是利率和保险费率等价格体系的市场化问题。

 

(二)金融市场的统一与完善

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多头管理、市场分割”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与效率。当前中国债券市场由发改委、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多头管理的现实,是20世纪末中国整顿金融秩序时,因证监会不愿承接人民银行原有的企业债管理职责,以及进入21世纪后人民银行不满意发改委长期维持债券行政管理、影响结构调整与货币调控,从而主动履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管理职责造成的。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信贷、税收、担保、工商、统计等各项政策的协同。就金融领域而言,关键是要放开金融市场的各种准入限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并且允许与鼓励各种金融组织积极创新,开展各类金融服务。

 

(四)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正在崛起的大国。特殊的历史时期特征决定了在追求国内金融业充分市场化的同时,仍需要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配置一定的产业政策,给予一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现有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关键是处理好与金融市场化的关系。在此前提下,与财税政策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五)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

对我国而言,国有金融企业在金融发展、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如何建立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体制,规范其市场条件下的微观机制,对形成未来全国统一的竞争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业对内充分市场化的前提是市场结构的相对分散,企业运行机制的充分竞争。因此国有微观金融企业改革的关键,首先是要逐步降低其在市场的份额,鼓励更多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其次是要彻底消除“官本位”,实现国有金融企业股权的多元化。

(六)新开放格局下的货币政策体系

今后的10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人民币的逐步区域化,将会极大地改变我国货币调控面临的市场环境,会使调控情况更趋复杂。特别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后,尽管国际社会正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是步履缓慢,未卜因素太多。在全球性系统风险防范意义上的全球宏观审慎管理,更是难以说清。所有这些都会给我国未来货币调控带来从未有过的复杂性。

 

(七)金融监管框架与协调

金融监管涉及大量具体琐碎的操作规程与内容,在此,仅作概略性的原则评估。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创新是唯一的推动力。但是,如何处理好加强金融监管和鼓励金

融创新的关系,是多年来始终没有处理好的一大问题,也是提高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极其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