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和福特哪个好:见识史可法的“绝命书”手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26:26

见识史可法的“绝命书”手卷

(2011-03-24 15:37:29)转载 标签:

共乐壶天

史可法

绝命书

扬州

收藏

摄影

分类: 物件打卦

     从1645年到2011年,360多年前的史可法,在围城中,怀着“肝肠寸断”的心情,亲笔写下的“绝命书”,如今安然无恙地存于天壤之间。我只是偶看“收藏天下”和“鉴宝”之类的电视专题,可面对摆在眼前庐山真面的这部“史可法绝命书”长卷,却真让我挺激动和震撼,那可是“绝命书”!别说实物真迹,见过照片的人绝都不多,这幅长卷,促我带着疑虑和热情在北图泡了一天,对那段历史有所浅解,斗胆码字妄评:不论史公的是是非非,只求长卷缘缘由由,仁智者各见。虽然片子拍的很烂,好在不是作业是文物,不是论文是博文。

     史公的绝命书字体沉雄豪放,全文如下:

恭候

  太太

  杨太太

  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太太苦恼,须托四太爷、大爷、三哥大家照管,炤儿好歹随他罢了。书至此,肝肠寸断矣。

                                              四月二十一日法寄 

    我充其量属收藏书画的爱好者,也根本没去想拨云去雾,欣赏和思考罢了。真伪都不是我该去知道的。极其珍贵的东西不奢望多追其根缘,只是亲历过和展现出就足以,公司的头儿曾说过,收藏是人的第五需求,想有道理。藏家代表称该长卷到手后一直深藏不露,戒保严管。国富藏强,说最近,XX拍卖公司约谈的出价的是近9位数人民币,这意向的竞拍,是说明它的价值空间吗?

    国内收藏者手中的“绝命书”究竟是真是伪?这些“绝命书”与流传至美国、日本的“绝命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几多的“绝命书”长卷出现世间?看起来,存世的所谓“史可法绝命书“长卷远远不止一件。而据史载,史可法的五封“遗书”他曾重写过一遍,也即有“复本”存世的可能;但那封“恭候太太、杨太太、夫人万安……”的著名“绝命书”,却只能有一件。 

    百年来,各地出现的“史可法绝命书”不下四五件。可目前真正能拿得出来见面的,就这么一副。本长卷现在的藏家代表老孙是我的多年的老友。

    关于史可法存世墨迹的真伪,专家中历来持有不同意见。《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即录有史可法,称其书法严正,恰如其人。我认为,史可法不是书法家,留下的墨宝不多,这就给后人识别其真伪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长卷分合拍:

 

    “史可法绝命书”手卷,宽12寸,长229寸。开卷便是青黑色绢底,泥金龙纹镶边的乾隆手书“褒慰忠魂”四个大字,其后依次是,身着朱红袍服的史可法坐像、绝命书、乾隆题诗。然后是刘墉、于敏中、彭元瑞、梁国治、董浩、沈初、陈孝泳、金士松等人步乾隆原韵和诗。 

    著名收藏家谢其章先生写过一篇《“史可法绝命书”之谜》。文章介绍他所知道的“史可法绝命书”手卷,说它宽12寸,长229寸。

    当手里真举着史公的“绝命书”时,我和拍照者都有些抖,照片自然就模糊了,此刻的敬慕之情确实是悠然而生。

 

    乾隆御笔的字见得不少,所以心态到是正常。最早收藏“史可法绝命书”的是清人彭元瑞。彭元瑞是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乾隆称其与蒋士铨为“江右两名士”。他不但藏有史公绝笔,还藏有史公画像。正是由于他把所藏史公遗书连同遗像一起呈献给乾隆皇帝,乾隆才亲题了“褒慰忠魂”四字,复命大臣于敏中等十四人咏和,制成手卷,置于扬州梅花岭史公祠内,并摹镌壁。但是后来,这些原件便流散民间不知所之了。

青黑色绢底,泥金龙纹镶边的乾隆手书:

 

   

乾隆173字的题诗如下,一手好字加之当时提写的心境,堪称精品:

    难得仔细欣赏刘墉、于敏中、彭元瑞、梁国治、董浩、沈初、陈孝泳、金士松等人步乾隆原韵和诗,真别说,书法造诣都见功底,全都算得上“著名书法家”。

    宋清各朝代,毛笔是唯一的书写工具,而科考中,书法的优劣甚至决定了考生的命运,那个时代的书法,现代人是超越不了的,科举考试严格说来,也是由无数人参加的书法比赛。

 

 

 

 

    史可法于崇祯元年(1628)中了进士。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能当进士的书法功力是可想见的。此外史可法纪念馆里的史公绝命书的石刻,镇江博物馆馆藏的由史可法七世裔孙史兆霖摹刻的史公遗像等等,都可用作佐证。

    杨州是个历史很沉甸甸的地方,特别是近代史的史可法抗清,被屠城三日,还有平山堂,是东渡鉴真和尚的出发地,还有杨州八怪......去年,借公出镇江之际,又来扬州城北史可法路南端梅花岭畔,对民族的英雄,崇敬而感慨。如今,能专门来这里瞻仰或拜访的人寥寥无几,几年前朱总理来过,之后就无什么大人物到过了。虽是30度气温,可内心自感有些清凉。 

 

 

 

 

  

    史可法(1602--1645),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累官至明南京兵部尚书。明弘光政权,史可法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史可法率扬州军民与围城清兵展开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城破被俘,不屈被杀。史可法殉难前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意欲与梅花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