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掉头教学视频:蓼泉镇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40:5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征求意见稿)

 ——2011年8月  日在蓼泉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镇政府镇长 刘  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按照镇党委“蔬菜富民、项目强镇、养殖富户、流通活镇”的工作思路,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高度关注民本民生,推动和谐蓼泉建设为重点,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不断强化措施,攻坚破难,靠实责任,狠抓落实,通过各位代表和全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镇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13亿元,比2006年底的1.61亿元增加0.52亿元,年均增长7.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56元,比2006年底的3978元增加1878元,年均增长10.2%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特点是:

一、突出发展要务,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一是设施农业持续做强。始终坚持把日光温室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重点,通过优惠政策扶、典型示范带、技术服务促等措施,发展壮大蔬菜产业。过去五年,全镇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790座。高标准钢屋架大拱棚达362座。同时,把温室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作为温室提质增效的关键,引进“耐莫尼塔”西红柿、爱丽舍长茄、红提葡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品种42个。推广蔬菜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夏种秋长冬卖、温室“穿裙子”等新技术50多项。使用温室卷帘机、多功能耕作机等现代化作业机械8种。建设湾子、新添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镇60%的温室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日光温室总收入达4200万元,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7%,比2006年增加1922万元,年均增长21.1%。二是草畜规模快速扩张以南沙窝丰富的荒漠资源为依托,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镇上筹资50多万元从道路铺垫、水电设施架设、青贮氨化窖配套等方面重点扶持养殖小区建设。全镇新建上庄、兴旺、德胜等高标准乳肉兼用型基础母牛养殖小区5个,累计达到10个,新增养殖大户753户,累计达到2435户。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胚胎移植、人工受精、配方饲料等配套实用技术,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养殖效益。全镇奶肉牛存栏达2.3万头,出栏7800头;畜禽饲养量达到34.3万头(只)。畜牧业实现经济总收入3436.8万元,比2006年增加1084.2万元,年均增长11.5%,是养殖规模扩张、畜禽养殖收入增加最快的五年。

二、突出产业支撑,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

按照“调结构、兴科技、扩总量、增效益”的要求,做强龙头,做大基地,搞活流通,促进传统农业逐渐向“订单”产业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加快。一是订单农业良性发展。按照稳定基地、规范运作、生产精品、增加效益的思路,依托县内外种子龙头企业,全面扩大玉米制种“订单”面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抓好种子企业准入关和合同管理关,形成了玉米种子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积极推行“公司+主管部门+基地”的运行模式,规范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至目前,全镇制种面积达2.8万亩,总收入由2006年的387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64万元,年均增长18%。二是特色种植初具规模。依托南沙窝、北河滩的区位资源,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精细作物种植。引进推广加工番茄、花卉、瓜菜、枸杞、肉苁蓉、孜然、甜叶菊、棉花等经济作物2500多亩。认真探索土地集中流转进行集约经营的新模式,在双泉、上庄村集中流转土地种植洋葱310亩。三是劳务输转增效明显。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和务工人员素质为重点,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培训内容,强化技能提高,引导全镇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采用“流动培训、联合培训,订单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技能提高、就业创业培训。全镇建立劳务基地5个,年均输出劳务3000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000人(次)。年均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实现了劳务产业从 “副业”向支柱产业,务工人员由苦力型、零散型、季节型为主向技能型、组织型、长期型,外出务工由单纯的挣钱向回乡创业并举的转变。

三、突出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小康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社区化管理和群众自愿、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要求,结合国家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的有力时机,扶持新建湾子村、寨子村、上庄村等小康住宅示范点5个,示范农户320户。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镇新建高标准小康住宅1220户。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目标,把农民公寓楼建设、社区化配套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通过优惠政策扶、外出观摩学、典型示范带等措施,在湾子、下庄、上庄村新建和在建农民公寓楼10栋280户,建成湾子村“四化”示范村,全镇群众住房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二是村级阵地建设稳步推进。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活动经常、管理规范、突出服务”的阵地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抢抓省上扶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大村级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度,切实改善村务办公条件。筹资250多万元,建成湾子、新添、双泉、寨子、上庄5个村务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对已建成的村务活动中心进行了室内布置装修和办公设施配套,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简洁实用、方便群众”的平台,为开展党群教育、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奠定了基础。三是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按照“北护水源、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理念,完成农田林网72条24.7万株,定植以杨树为主的重点防护林1.46万亩,以梭梭、红柳为主的治沙造林5400亩,栽植各类苗木500多万株,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任务。四是镇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按照“两建三清五改六整治”的要求,积极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活动和农村柴草清理专项整治,健全完善了“月末周五”集中整治和检查评比、监督考核机制。新建垃圾集中填埋场2个,垃圾池40个,购置流动垃圾车32辆,垃圾箱20个,新建卫生厕所1257户,引导农户逐步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坚持不懈地对集镇、村社主干道、农户院落门前进行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成效得到了充分彰现。

四、突出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全面加强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遗余力争项目、扎扎实实抓落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金冠棉浆粕公司落户蓼泉,完成投资2亿多元,建成8万吨棉浆粕生产线,南沙窝生态经济示范园区顺利启动。引进惠丰物流公司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蓼泉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建成绿园康等专业合作社8个,培育各类运销大户48户,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运销大户为纽带的流通体系。以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完成蓼泉干渠、新鲁干渠等6条干支渠衬砌任务,衬砌渠道16.3公里。组织实施双泉村“三西”移民排阴工程4.2公里。对蓼泉干渠渠首进行了治理。完成墩子村500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项目。组织实施了上庄、湾子、新添3个村1.17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850万元的黑河中游蓼泉段引水口门改建工程进展顺利。投资738万元,完成了8个村3944户14464人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架设自来水管道239.35公里,使全镇83%的群众吃上了安全、便捷的自来水。城乡电网改造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41公里,配变68台,电力供应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力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投资730万元,硬化村社主干道18条33.2公里,道路硬化率达70%,农村路网结构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760座,清洁能源在全镇得到广泛使用。投资235万元新建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大楼1390平方米,完成了11个村级卫生所改建任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加强。建成村级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文化体育广场9个,高标准村社文化室6个,村级文化设施配套完善筹资100多万元对镇政府办公条件进行改善,新建480平方米的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筹资150万元,新建了交警大队蓼泉中队、蓼泉派出所办公用房。投资10万元建成视频监控系统,新建蓼泉水管所办公楼进展顺利,机关办公条件显著改善。

五、突出民生保障,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关注农村贫困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实际困难,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一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持续贯彻执行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动员农户积极参与投保,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158人,参合率达到92.4%。新农保参保人数11550人,参保率达96.8%,发放养老金400万元。全面落实大病救助134人,救助资金26.7万元。享受五保供养63人,农村低保911人。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两免一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资金3130万元,“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目标基本实现,群众普遍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二是文明创建更加深入。广泛开展“五星文明户”、“四在农家”、“六进村社”、“一村十社百户千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创评活动,共评选出五星文明户361户,树立各类道德典型36人,创建各类道德实践示范点6个。申报推荐市级文明村、单位2个,培养树立“三德”典型66个,树立诚信村5个,诚信社18个,诚信家庭408户。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360户;利用镇宣传文化站、村级文化体育广场,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三是各项事业更加协调。始终按照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152.8万元,先后修建唐湾、墩子、沟湾、蓼泉、新添等5所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创新提高年”活动,继续保持计划生育低生育水平,有效遏制计生率反弹,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举办科技培训191场7354人(次),推广申报立项科技项目3个,蔬菜间作套种嫁接、秸秆生物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垄膜沟灌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序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全镇教育、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六、突出管理创新,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整风肃纪、治庸问责”作风建设活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政府行政效能和科学施政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法制蓼泉”、“平安蓼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信访、维稳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镇、村、社三级信访网络,发挥三调联动机制作用,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有效化解,社会治安状况逐步好转。全面推进“一线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班子成员坚持深入一线调查,广泛集中民智,倾心听取民意,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政府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效能督查,真正形成了“全镇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我们在困难多、矛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里汇集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智慧,倾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支持,凝聚着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更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蓼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减缓,特色产业优势还不够突出,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大,新品种覆盖范围不广,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提质增效。二是重点工作推行难度大,示范点带动能力不强,规模效益不高。三是缺乏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撑,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特色优势产业聚集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四是受市场、技术等因素制约,养殖小区补栏力度不大,畜禽新品种引进改良滞后,影响了小区养殖户的投入产出比。五是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机遇意识不强,敢闯敢干、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干群合力谋发展的信心不足,决心不大,争先进位、你追我赶的氛围还不够浓厚。这些问题,镇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通过采取支持发展、规范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和继承,同时我们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到,做好政府的工作:

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根本出路; 必须始终坚持把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积蓄发展后劲的基本条件;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民本民生问题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始终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凝聚人心争创一流作为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这些体会,是过去五年的实践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在今后的工作坚持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坚信,只要全镇干部群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力量,蓼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关于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

 

今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充满希望,更面临考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贯彻实施,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县委《关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意见》的出台,也为我们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诸多的困难挑战。只要我们从机遇与挑战的相互交织中,发现机遇,用好机遇。只要我们从利与弊的正确判断中,趋利避害,扬长补短。我们就能获得主动、赢得未来,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实现跨越、取得突破。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准确对接产业政策,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困难挑战转化为发展驱动力,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蓼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地坚持“蔬菜富民、项目强镇、养殖富户、流通活镇、科教富村、生态靓镇、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镇村基础设施,改善镇容村貌,高度关注民生,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打造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平安和谐新蓼泉。

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做强两大产业(做强蔬菜、草畜两大产业),走好三条路子(走好园区带动、项目拉动、科技推动三条路子),打造四个园区(万亩精细蔬菜示范园区、万亩精品玉米制种示范园区、万头奶肉牛示范园区、万吨果蔬加工物流示范园区),实现五大突破(五年内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精品玉米制种面积突破3万亩、奶肉牛饲养量突破3万头、果蔬加工流通能力突破5万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力争用3—5年时间将蓼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蔬菜大镇、养殖大镇、生态强镇,跨入全县一流乡镇行列,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奋斗目标是:至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8595万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52元,年均增长12.5%。人口自热增长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形成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更加殷实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经济更快增长、发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鲜明、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趋和谐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调优结构,重规范促流转,加快构筑增收主导产业

以种子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生产基地集约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种植规程标准化。健全完善规范种子生产秩序的管理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基地建设招投标制度,引进实力强、信誉较高的种子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广大群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走土地“有序流转、集约经营”新路子,引导农村土地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建设23个3000-4000亩的标准化、机械化、规范化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促使制种基地向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着力打造万亩精品玉米制种示范园区,全镇精品玉米制种面积突破3万亩。充分利用南沙窝荒滩和闲散地资源,鼓励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承包,发展以枸杞、肉苁蓉、优质杂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培育壮大以蔬菜制种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大力发展甜菜、孜然、花卉等为主的特色订单农业。全镇建成1—2个千亩精细瓜菜、花卉制种示范区。发展1—2个荒漠区大拱棚优质鲜食葡萄特色种植区,特色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使主导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种植效益稳步提升。

二、坚持蔬菜富民,树品牌增效益,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持之以恒地把日光温室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科学规划布局,主攻规模效益。以发展规模大、示范作用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本,加快土地流转,力争五年内全镇新建3—5个连片50亩以上,集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农民培训、标准化育苗、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以此为龙头,加快发展以甘蓝、菜花等为主的高原夏菜和以加工番茄、洋葱、胡萝卜为主的露地蔬菜种植,力争日光温室面积达到4500亩,高原夏菜面积达到4000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效益突破1亿元。通过引进丰产、抗病和适销对路的蔬菜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强化间作套种、嫁接技术、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科技服务,大力推广温室夏种秋长冬卖生产模式和温室“穿裙子”、有机质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着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努力打造“绿园康”无公害精细蔬菜品牌,大力提升温室单棚效益,使单棚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棚占到90%以上,提升蓼泉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坚持养殖富户,扩规模提品质,着力打造生态循环经济

继续坚持走人畜分离、小区化养殖的路子,利用丰富的玉米秸秆和荒漠资源优势,引导农户从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以建设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区)为重点,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关键,用足用活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世界银行畜牧业发展贷款资金,加大补栏力度,扩大基础母牛繁育数量,着力扩张乳肉兼用型基础母牛养殖规模。全镇新建5个经济效益高、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的千头乳肉兼用型养殖小区,打造万头奶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带动新增养殖大户750户,新增奶肉牛8000头,奶肉牛饲养量突破3万头,畜禽饲养量达到83万头(只)。把品种改良作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引进、扩繁、培育并举,采取引进优良种畜和冻精技术改良的方法,逐步改良现有奶肉牛养殖品种,健全完善繁育体系,加快良种化进程,提高奶肉牛品质。引导养殖户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改进养殖模式和喂养方式,大力推广饲草青贮氨化、沼气能源、沼液沼渣利用等技术,以品质创品牌,提高养殖效益,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速奠定基础。

四、坚持项目强镇,抢机遇夯基础,积蓄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战略意识和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抢抓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全镇发展定位、工作重点和决策部署,以基础设施、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贸市场、水利工程和通村道路建设为重点,最大限度的寻找我镇优势资源与政策支持的对接点,深入发掘、储备和实施一批能够带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抢抓中央水利改革发展机遇,超前谋划,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人畜安全饮水、渠道衬砌、农业排灌等项目的申报实施,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五年内力争完成唐湾、墩子、蓼泉、下庄4个村务活动中心建设任务,有效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加大通村道路建设力度,五年内力争100%村社主干道全部实现硬化,不断完善镇村交通路网。深入开展农电网升级改造,增强电力供给保障能力。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争取南沙窝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争取市县对土地集中流转的政策,积极稳妥的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百亩、千亩以上土地经营大户和龙头企业。争取集镇、“四化”示范村排污工程、农贸市场、校舍安全、标准化校园等社会事业项目,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坚持流通活镇,兴市场活商贸,拓展现代农业增收空间

把蔬菜和特色农产品作为商贸流通的重点,加快综合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和综合农贸市场物流平台建设。以惠丰果蔬批发交易市场为中心,引进2—3个专业化大型包装运销企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加工保鲜、分级销售,不断提升品牌效益。利用3—5年时间,建设一个功能完善、服务配套,以蓼泉为基础,辐射带动黑河沿岸四个乡镇,年加工运销果蔬超万吨的果蔬加工物流示范园区。逐步建成镇村信息服务体系,在生产同市场之间建立快捷、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使设施农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提高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并鼓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物流企业、运销大户、营销能人开拓市场,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建设从基地、加工、配送到终端市场一条龙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农产品集散流通。逐步形成以园区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运销大户为纽带的大流通格局和果蔬运销体系,把蓼泉建设成为全市乃至河西走廊的果蔬集散地和中转站,确保农产品“产得下,销路好,效益高”,切实打响蓼泉“绿园康”果蔬品牌。

六、坚持科教富村,重人才强科技,增强加快发展内在动力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包点制度,注重把生产经验丰富,技术本领过硬的 “土专家”“田秀才”充实到农民技术指导员队伍,切实抓好已建成养殖小区、日光温室示范点的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示范样板。争取利用五年时间,全镇集中培养农民技术员50名,输出农民技术员15名,充分发挥其“以农教农”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涉农科研机构的协作,引进推广蔬菜种植、畜禽养殖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配套组装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畜禽新品种改良等实用技术,做到品种优质化、种植生态化、销售市场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位,切实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科教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建立常规教育、集中培训、综合服务“三位一体”农民培训服务机制,认真组织实施“11555”农村能人培训工程,努力培养一批种养能手、技术骨干、运销大户和劳务经济人,使全镇青壮年劳动力每人掌握2—3项实用技术,每年有组织输转技能型务工人员2000人(次),实现收入3000万元,使科技和人才成为富村惠民的新生力量。

七、坚持生态靓镇,重规划抓示范,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照“生态化、社区化、田园化、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加大资金政策倾斜力度,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引导建房农户打破自然村、社居住限制,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楼。力争未来五年60%的村建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健全的高标准“四化”示范村和住宅小区,90%的农户建成生态家园。以建设生态安全为重点,大力培育生态林业,全面实施以梭梭、红柳为主的防沙治沙工程和以杨树为主的绿色通道生态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措施,形成比较完善的立体生态安全屏障,努力维护生态平衡。精心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村镇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力争用3—5年时间将我镇创建成省级生态文明镇,全镇40%的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文明村。持之以恒抓好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环境绿化美化,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生活理念,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风气。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加快南沙窝6.7万亩荒滩开发利用进程,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良的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循环经济企业落户蓼泉,把南沙窝建成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特色经济林栽植、生态旅游观光、二三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生态经济示范园区,成为蓼泉生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八、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抓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各项精神,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公益林补助等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五保、低保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建立困难人口救助制度,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一村十社百户千人”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坚持镇务、村务公开,确保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认真落实镇、村、社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进一步靠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采取领导干部包案负责制,确定时限、集中人力进行调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村社、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年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到98%以上,无群访、越级访和群体性事件,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和民调工作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计划生育特殊扶助和奖励扶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加快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大力推进全镇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百姓安居、社会和谐。

九、坚持依法行政,强服务促高效,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要求。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向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推进社会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转变。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政府班子抓机遇、谋发展、解难题、求突破的能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领导挂靠联系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促使各项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大兴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健全完善思想教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查案惩处、综合治理的政府廉政建设机制,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政府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重任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实干收获希望,拼搏创造未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昂扬锐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繁荣发展的新蓼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