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捷达雾灯怎么开:中药经方治疗艾滋病医案及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9:50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使众多组织器官受累的一种综合征。呼吸系统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经常发生的感染之一,常规应用抗菌素治疗,易耐药,易迁延,疗效不佳。3年来,笔者应用中医经方加减辨证治疗艾滋病呼吸系统感染,明显减轻了症状,缓解了病情,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艾滋病,中医称之为黑血病。发病晚期病人往往出现高烧不退、腹泻不止、骨瘦如柴,病人身体严重脱水血液粘稠发黑,心脏最终无力推动血液循环导致病人憋闷而死。李传和认为:“造成病人发病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得知病情后惊恐绝望忧思过度伤及脾胃,久之,阴阳失去平衡。忧思则气结,气结则脾失其职,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土是万物之母。营卫之气源于脾胃转化而成,营卫之气虚不能护卫腠理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外感风寒邪疫之毒,惊伤胆,恐伤肾,都是外界刺激太过产生恐怖损伤肾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和后天俱伤,从而引发百病和怪症。这是造成近一半患者患病后很快死亡的主要原因;另有20%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多种西药,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脏腑功能造成极大地伤害使患者过早死亡”。他认为只有“治其病、追其根、求其源、治其本”方能真正彻底治愈艾滋病患者。为此,其中药配方指导原则是:“清热养阴、祛除毒邪、活血化瘀、固本扶正、从而达到气血两清完全治愈的目的”。并且该配方必须做到:第一、用药安全;第二、没有副作用;第三、配伍合理。

1、感冒

艾滋病患者的感冒大多属于气虚感冒范畴,临床症状多见:头痛鼻塞,遇风寒则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汗出,恶风寒,低热,食欲不振,脉浮虚,按之无力,舌稍淡或淡红,苔薄白。笔者辨治常采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加味。举例:

刘某某,女,52岁,2004年普查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本次于2005年11月20日就诊。自诉5天前不慎受凉,出现头痛鼻塞、周身汗出,恶风不欲去衣,稍遇风寒则打喷嚏、流清涕,时有低热(体温37.2—37.9℃之间),偶有咳嗽,在当地诊所服用感冒通、清热解毒口服液等,病情不减,反出现腹泻,每日2-3次,遂来就诊。查舌质淡,苔白微腻,脉浮无力,测体温37.9℃,余症如前。辨证为气虚外感风寒,少阳枢机不利。方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柴胡30g 黄芩6g 半夏12g 党参15g 黄芪30g 白术12g 防风15g 羌活10g 辛荑10g 生姜15g 大枣5枚。服3剂后不再头痛、低热、恶风寒,汗出大减,腹泻减轻,食欲增加,仍偶有咳嗽,体温36.5℃,上方去羌活、辛荑,减柴胡至12g,加干姜10g、五味子10g,继服3剂,诸症痊愈。

体会:艾滋病患者素体脾肺气虚、卫外不固,若感受风汗外邪,常可直达腠理,伏于半表半里,引发少阳枢机不利。小柴胡汤能补益中焦、和解少阳,正如四川名医江尔逊所言,“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扶正祛邪之妙用也”。玉屏风散是治疗表虚自汗的名方,但其解表力度稍逊。本证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再随症添入羌活、辛荑等味,则恰合艾滋病患者感冒之病机,故临床疗效颇佳。

2、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常继发于普通感冒。临床常见:咳嗽喉痒,咳黄或白粘痰,有时为黄绿脓痰,遇风寒则咳嗽加重,脉浮,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笔者辨治常采用千金苇茎汤合止嗽散加减。举例:

位某某,男,46岁,2004年普查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本次于2006年1月9日就诊。一周前不慎受凉,出现头痛、鼻塞、恶寒,后经治疗头痛、鼻塞消失,但一直咳嗽、咳痰,夜间或白天稍遇风寒则明显加重,起初咳白色泡沫痰,近2天痰量增加,质粘色黄,咯吐不利,遂来就诊。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恶风寒,汗出不多,二便调,体温正常,胸透提示“两肺肺纹理增多”,血象正常,余症如前。辨证为风寒袭肺,痰热内蕴。方用千金苇茎汤合止嗽散加减:冬瓜仁30g  苇根30g  生薏苡仁30 g 鱼腥草30g  荆芥15g  白前15g  紫菀12g  百部12g  陈皮10g  桔梗10g 甘草10g。服3剂后不再恶风寒,咳嗽减少,咳少量白痰,上方去冬瓜仁、苇根、生薏苡仁,加杏仁10g、款冬花10g,继服5剂,诸症痊愈。

体会:急性支气管炎的主症是咳嗽,乃由于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随气逆而生咳嗽。故治疗时既要治痰,又要宣肺,止嗽散正合病机。本方中荆芥、桔梗起到宣肺、散邪的作用,配合诸多下气利痰之品,使气机宣通、升降有序,则咳嗽自止。至于鱼腥草、冬瓜仁、苇根、生薏苡仁,乃化裁于千金苇茎汤,专为黄痰而设,若白痰质极粘稠者,亦可减量用之。这是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李发枝教授的多年心得,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急性支气管炎,每获殊效。

3、细菌性肺炎

艾滋病患者常反复合并细菌性肺炎,病情常常较重,临床常常症见:高热,畏寒,咳嗽,胸痛,气喘,咯吐大量黄色粘稠痰等,脉滑数,舌红,苔黄厚腻。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胸片:肺内斑片状阴影。临床应首选抗生素、补液、对症治疗。但是,有部分病例经西药治疗后高热、畏寒虽解,却仍咳嗽、气急,痰浊壅盛,咽喉不利,频频咯吐,迁延不愈。笔者辨治常采用千金苇茎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举例:

高某某,男,38岁,2004年普查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本次于2006年10月24日就诊。半月前因不慎淋雨,继则出现头痛、恶寒,高热(体温39.5℃),胸痛,咳喘,咯吐黄痰。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1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1﹪,胸片:两下肺多处斑片状阴影。后经应用抗生素、输液7天后,体温下降至37.3℃,头痛、恶寒、胸痛已减,但一直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咳痰色白但浊厚胶粘,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遂来就诊。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纳差,血象正常,余症如前。辨证为痰热浊邪壅肺,肺气失宣。方用千金苇茎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 冬瓜仁30g  生苡仁30g  苇根30g  鱼腥草30g  苏子15g  莱菔子15g  葶苈子15g  苏叶20 g  桔梗10 g  甘草10g  另加兑鲜竹沥100ml。 服5剂后,咳嗽减少,咳少量白痰,大便略稀,上方去鲜竹沥,减苏叶为10g,加麻黄6g、杏仁10g,继服7剂,诸症痊愈。

体会:千金苇茎汤为中医治疗“肺痈”名方,恰合痰热壅肺之病机,此处不赘。需要指出的是,三子养亲汤原为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味,因本证为热证,故以葶苈子代白芥子,更为贴切。本方清化热痰除用千金苇茎汤之外,妙在重用鲜竹沥,此经验乃来自于四川经方大家江尔逊先生,若痰热重时,先生用鲜竹沥最多可达500ml。经我们临床验证,甚效。

4、肺孢子虫肺炎

肺孢子虫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虫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中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之一。PCP的常见症状体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紫绀等。实验室检查有血氧分压降低,胸片呈间质样改变,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载量极高,CD4+细胞极度减少。一般来说,复方新诺明治疗PCP反应良好且安全。笔者针对1例因复方新诺明的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的艾滋病并发PCP患者进行了中医药试治,方用麻杏石甘汤加青蒿、仙鹤草、柴胡等味,疗效尚满意。病例如下:

朱某某,女,41岁,2004年普查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本次于2005年6月16日就诊。病人CD4+细胞为125/mm3, 10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片示“双下肺呈间质样改变”,当地医生考虑为艾滋病并发PCP,给予复方新诺明治疗,患者服用复方新诺明首剂后全身出现大片红色丘疹,口唇红肿,周身瘙痒难耐,立即肌注地塞米松20mg、异丙嗪50mg,皮疹逐渐消失。笔者下乡会诊时症见:发热(体温37.6℃)、咳嗽、咳痰、气喘、口唇稍有紫绀,无汗出,舌暗红,脉细数。处方:麻黄10g  杏仁12g  生石膏50g  青蒿50g  仙鹤草50g  丹参30g  柴胡30g  甘草15g。 治疗1周后患者已不发热,气喘减轻;治疗2周后气喘明显减轻,仅劳动后略有喘促,胸透示“双肺肺纹理增粗”。

体会:当艾滋病患者CD4+细胞少于200/mm3时,肺孢子虫肺炎(PCP)发病率就会明显增加。自我国实行免费HAART疗法以来,PCP发病已明显减少,目前西医用复方新诺明或合并激素治疗PCP疗效尚佳。本例因西药过敏,得以中医药试治,结果满意。方中内含麻杏甘石汤宣肺、清肺、降肺;青蒿退虚热,仙鹤草又名脱力草,功擅补虚;且青蒿、仙鹤草均有“杀虫”之功,故随证试治肺孢子虫肺炎,以希建功。笔者以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本例肺孢子虫肺炎,近期疗效尚好,因为仅此一例,不好妄加评说,故不揣浅陋,以供同道指正。至于青蒿、仙鹤草是否对肺孢子虫肺炎有效,尚不得而知,其内在机理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有中医网友近年以周易、黄帝内经、超弦理论为导向研究音乐治疗,偶有亲朋好友时患小疾而索方,或有中者80%甚感高兴,惊叹先师仲景。近日闻至亲患有绝症被判死刑,医院拒绝治疗正在听天由命,秉亲属的信任,大胆尝试经方,几天后略见效果,把案例贴出,盼高明指点,或许至亲有救。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案例
2009-7-27
        亲属郑xx,男,30 岁,有十年以上长期吸毒史,2001年诊断为艾滋病曾住院治疗不效病危送太平间,第二天早上没死醒来送回老家,东治西治半死不活熬到今年。2009年7月中旬病重又送xx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检验,前称是艾滋病,后称扩散为白血证不治,2009年7月25日发病危通知家属于26日出院,预后患者最多能活四周28天,应准备后事。出院没有病历和化验单,同时说患者兼有胆囊炎问题。(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曾声言想跳楼自杀)
        出院后,27日早上亲属来电,说患者昨天夜里呕吐剧烈难熬,可能没救。电话询问病人情况如下:
        夜里零点强烈呕吐,肚子发胀有胀气,发冷恶寒,后来不冷了又发热,口渴,唇干裂,舌苔白,双眼白内下角发黄,小便不利,一天只两次,量少,大便拉清水泡沫,不思饮食,精神尚可。
      
        建议找当地老中医试试看。
        中午去电询问,上午看了老中医,处方:栀子 甘草 桔梗 当归 芍药 木香 槟榔 连翘 大枣 薄荷(后冲)。
        药后反馈:当天下午五点半来电话诉,喝完黄连汤后,下午两点又发冷发热,没见转机。寒热往来、口干、大小便等情况如上,精神稍好,中午又觉腰疼,发冷卧床睡觉。
        瞩停服黄连汤,经家属同意另开中药试试。
        没法面诊,根据患者症状辨证为小柴胡汤证。
        首先抛掉西医的病名,按中医六经辨证审察:《伤寒论》少阳病提纲(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可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如枢机不利,正邪纷争,则可见96条所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等。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喜呕为病情。再者,夜里零点为子时,零点呕吐寒热往来为胆经,子午流注子时是足少阳胆经。《伤寒论》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21条》,诸黄,腹痛而呕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101条》,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施方(小柴胡汤原方):
        原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日三服。
        按1/3为一次量,改方如下: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生姜15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用党参) 炙草15克 大枣4枚(劈开),两剂。两碗半水煮回大半碗喝,当天晚上煮,第二天早上复煮一次,中午煮,晚上复煮,日三服,连服数天以观效果。并瞩千万戒寒凉食品戒同房。
      
        网络考证老中医其药方为:
      (黄连内疏汤) 治疮疡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涩。烦躁。饮冷。呕哕。心烦。脉沉实。此邪在脏也。急服以内除之。使邪不得犯经络。黄连 山栀子 当归(酒拌) 芍药 木香 槟榔 黄芩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钱) 连翘 大黄(炒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通用名称】内疏黄连汤
【其他名称】内疏黄连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异名】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组成】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山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30克 连翘60克
【用法】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每服30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先服一二服。以后每服加大黄3~6克,以利为度。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疮疡热毒炽盛,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
【方论】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里热以解毒;连翘、薄荷、桔梗解表热而消肿;当归、白芍活血和营;槟榔、木香行气散结;大黄通便泻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小柴胡汤药后反馈:
        第一天27日下午,服药后见效,止呕吐,口不渴,唇不干裂,小便正常,大便拉稀少,零点肚子不发胀,睡眠好。
        第二天28日,服药后明显好转,有胃口能吃多点稀饭,早上大便不溏,像婴孩便状,色黄,其他如常。但是,还是有寒热来往。
        第三天29日,服药后,一天比一天好,眼角不黄,有饥饿感,想吃,也吃多了,发烧也不感觉难受。
    
        患者的出生八字是:己未 乙亥 庚寅 庚辰 ,生肖未属羊,日柱天干是庚金,2009年己丑属牛,本人生年冲年太岁,本月农历六月是未月也月冲太岁,30和31日是丙子、丁丑日,丙丁属火克日干庚金,特别是丁丑日,又丑日冲未月,下周四8月6日是癸未日也是丑未相冲,估计这几天病情会有险情变化,瞩家属注意,并施急救药方一剂备用。又瞩买一玉饰生肖马佩戴,因肖马为其天乙贵人,又马羊六合,而玉属土可生金,可以缓冲天人磁场碰撞。又瞩,今天开始每天早午晚三次打坐合十诵“阿弥陀佛”300遍,诚心忏悔。
     
        第四天30日(丙子日)中午来电,一切正常,身体很舒服,有力气,大便不溏量多。
        第五天31日(丁丑日)丑时1:40时来电,身体极度发冷难受,盖两张棉被,还烧热水烫身,其他正常。丑未相冲(丑年丑日丑时),瞩即煎药喝,估计过丑时会减轻。中午12点电询患者,丑时药后一个小时有大便,且量大像排毒样,便后顿感舒服轻松,不发冷而转发热,凌晨5点后热退,一切正常。上午进餐两次。
        第六天8月1日,电询:除子时寒热往来,口苦其他一切正常,大便成形。
        辨证:《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医宗金鉴》认为:“少阳表里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剂而治之,即小柴胡之变法也。
        干姜佐桂枝,以散往来之寒,黄芩佐柴胡,以除往来之热,医家认为,小柴胡汤重在和解半表半里热,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偏于祛半表半里寒。
        施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24克  桂枝 黄芩各9克  干姜  牡蛎  炙甘草各6克  天花粉12克 日三服。
   
        第七天2日凌晨1:40时电询:药后子时寒热往来时间缩短,没有原来的冷,半小时内转发热,热的温度高到40度,时间短,自服了退烧药,人感觉舒服。瞩今天继续原方,注意大小便情况,药后反馈。
        下午7:30时患者来电,今天精神很好,往日走一公里路要休息好几趟,今天出去购物可以一口气走完一里多路。食欲也很好,上午三碗稀饭,中午两碗,下午一碗稀饭还一碗红豆莲米糖水。大便三次,最后一次成形且颜色就像常人一样。
        瞩继续原方不变。注意子时往来寒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