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奈奈全集 种子:会议不见事 活动不见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3:02:56
会议不见事 活动不见人时间:2010-09-10 12:31:00  作者:;  来源:——当前时政报道的两种弊病

  ● 马全应  杨建军
  在长期实践中,时政报道形成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报道传统和形式,同时也沉淀了一些不足和弊病。综观我们当前的时政报道,特别是地市级新闻媒体的时政报道,有两种弊病特别突出,那就是: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

  现状: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
  各种各样的会议和不同层次的领导人活动,是时政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正是在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中,集中体现了当前时政报道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的弊病。
  这里所说的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并不是说媒体报道的会议没有研究部署具体事项,报道的活动没有人员参加;而是指媒体在报道会议时没有充分地向受众呈现所报道的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了哪些事项,这些事项对社会、对大众有什么影响,在报道活动时,没有将参与活动的领导人及其他人员以个性化的形态呈现在受众面前。
  任何会议都是因为有事项需要研究部署才召开的,任何活动都是由活生生的人的个性化行动组成的。然而,我们在当前的许多时政报道中却常常看不到会议中的具体事项及活动中的充满个性的人。见诸媒体的会议报道往往是这样一种形态:简单地介绍一下某时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哪些人与会,接下来便是大段的“×××在会议上指出……”,“×××在会议上强调……”。活动报道也是类似的模式,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在某时某地参加了某种活动,接下来同样是大段的“×××在活动中指出……”,“×××在活动中强调……”。
  不见事的会议报道和不见人的活动报道,事实上是对会议和活动中丰富的新闻信息依照一种偏狭僵化的标准进行“萃取”的结果。这种“萃取”,往往剔除了受众最想了解的会议和活动的实质内容,剥夺了受众全方位了解活动中的人物个性的机会。这样的报道方式在强制性地凸显部分信息的同时,对会议和活动中其他方面的信息形成了严实的遮蔽。加之其表述方式因循于一些程式化的模式,最终形成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总体形象。这种类型的时政报道就像垃圾食品,受众唯恐避之不及,遑论深入阅读、细心领会。这种“异化”的时政报道,既会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无法有效地把它有意突出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必须加以革新。

  病因:创新不足+规范限制
  任何新闻报道都应当是生动具体、个性十足,唯其如此,才能让受众喜闻乐见,时政报道也是如此。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当前时政报道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的弊病呢?概而言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媒体的创新不足。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时政报道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报道思路和方式,比如报道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时往往主要报道参与会议和活动的主要领导人在会议和活动中的讲话。记者在采访会议或领导人活动时,往往一去就抢先拿到会议或活动中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稿,对讲话稿进行一番要点摘编,对其他的信息往往不怎么关心,会议或活动还没结束,相关的报道便已写就。这种操作方式的形成和存在自有其客观原因,但也非常突出地暴露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惰性。当前,人们已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以最简洁的方式获取更多鲜活信息,很少会有人耐着性子研读这样那样的“要求”、“强调”。媒体若不能尽快从陈旧的范式中解放出来,创造出适应受众需求的灵活生动的报道方式,终将被受众无情地遗弃。
  其二,工作规范的限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逐渐形成了一些工作规范。这些工作规范的形成和存在,是为了确保新闻媒体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但是,在很多时候有些规范也对新闻报道造成了限制。具体到事关各种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时政报道中,有些地方一直固守着“约定俗成”的报道和表述方式,不遵守工作规范的稿子不可能通过审核。这些工作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政报道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局面。

  出路:见事、见人、见亮点
  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式的时政报道必须彻底革新。革新自然会有诸多选择路径,窃以为,“见事、见人、见亮点”可以成为一种尝试。
  所谓“见事、见人、见亮点”,就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会议和活动时,要尽最大可能把会议中的“事”报道出来,让参与活动的人鲜活形象地从活动中“跳”出来,把会议和活动中最能打动人的亮点呈现给受众。
  1.见事
  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将会议报道的取向,由摘编领导人讲话向报道会议的具体内容转移,可以将领导人讲话一笔带过或者写得尽量简短一些,把报道的主要篇幅集中到会议的具体内容上。若是有些场合必须写领导人讲话,可以在此之外专门写一篇关于会议内容的报道。对于一些重大会议,则应当在报道会议之外,对会议研究部署的具体事项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解读。这样的操作方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更多地了解会议内容以及会议研究部署的事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的欲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媒体的吸引力,取得受众和媒体双赢的效果。
  2.见人
  活动中的人必然有个性化的音容笑貌和动作行为。我们在报道活动时,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细节“原生态”地呈现出来,而不能将现实生活中个性十足的人抽象为千人一面的“木头人”。在这方面,新华社关于胡锦涛总书记活动的报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些报道中,既有总书记所到之处的人情风物的呈现,又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节的描写,总书记对具体工作和事项的要求指示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人们从中既可以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又能感受到总书记的威严和亲切,总书记的整体形象自然活生生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3.见亮点
  会议不见事、活动不见人式的时政报道往往满足于程序化的平铺直叙,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有着惊人的趋同性,鲜有什么亮点。针对这种情况,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突破既有报道模式,努力挖掘会议和活动中最闪亮的新闻点,并以合适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赢得受众的青睐。
  当然,以上尝试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努力克服阻力去尝试。因为,只有去尝试才能让领导部门和新闻审核人员了解熟悉既不背离原则又充满活力的时政报道,进而取得他们的理解、宽容和支持。反之,没有尝试,永远也不可能等来领导部门和新闻审核人员“自上而下”的变革,时政报道也就永远走不出目前的困境。

  (马全应,烟台日报要闻部主任;杨建军,烟台晚报时事部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