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5 g900f:石钟山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00:08

《石钟山记》教案10 

    题:《石钟山记》

    型:新授    

教学课时:三课时     

    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2.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3.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治学要会置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这种精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指导他们用在学生与生活之中。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代散文的理解。

.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莅临指导

2.

是说也,人常疑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觉今是日昨非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

得双石于潭上

此余之所得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作业:

熟读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第二课时

.复习第一段。

 

.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因笑谓迈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事出有因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语焉不详

且焉置土石

3.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已怪之矣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则将焉用彼相矣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

自以为得其实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全文。

 

 

第三课时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蠡(     

2.钟磬(   

3.枹止响腾(   

4.栖鹘(     

5.磔磔(   

6.石穴罅(    )(   

7.有大石当中流(   

8.chēnghōng(    )如钟鼓不绝

9.kuǎnkǎn(    )tāngtà(   

10.yì(    )断 

11.dài(    )与余同

12.至莫夜月明(   

13.汝识之乎(   

14.周景王之无射也( 

二、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   

3.自以为得之矣(   

4.所在皆是也(   

5.而此独以钟名(    )(   

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谷中者(    )(     

8.空中而多窍(   

9.与风水相吞吐(  

10.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     

11.此世所以不传也(     

12.自以为得其实(     

13.舟行适临汝(   

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向何义。

A 知其浅深(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毫无动静(   

E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F.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四、在下列各组加黑词中,选出意义相同的句子。

1.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有窽坎镗鞳之声……如乐作焉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 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E.水面初平云脚低   F.世皆谓之天门云       

3. 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客初至,不冠不袜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E.至唐李渤始防其遗踪   F.至莫夜月明(   

4.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虽欲强聒,终必不见察   E.明察秋毫(   

5. A.如乐作焉   B.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E.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F.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6. A.噌吰如钟鼓不绝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请分别找出与例句中加黑词活用方式相同的句子,并指出活用的词。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F.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例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六、请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1.“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有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式相同的有        3.“子何恃而往”句式相同的有          4.“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有       

七、译下列句子,再指出每句的宾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1、之人不余欺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陋之有                  

4.唯奕秋之为听                   

5.子何恃而往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7.唯利是图                                    

位置的变化                                        

共同点和不同点                                       

八、本文作者对石钟山的命名,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象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请各举五例,并分别说明表现的是什么声音。

象声词                                                    

其他表听觉的词                                            

九、填空。

1.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看法,郦道元认为________李渤认为            他们的共同点是       作者对他们的看法是这样看的             ,他的根据分别是                    

2.第二段作者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和声音关系极大。石钟山发声的第一个原因是_______第二个原因是                  

3.第三段作者对李渤见解的评价是       ,而对郦道元的评价是      ,他的见解与郦元是相近的,都看到了石钟山能发声与                    都有关系,但郦道元没有看到              

4.由石钟山的命名,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道理                     

5. 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小石潭记》在写法上的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石钟山记》创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一个历史疑案

 2、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苏东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一次偶然的机会

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苏东坡的观点

A、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附言: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10、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