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电脑键盘使用说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清明上河图考证与新解(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6:07
清明上河图考证与新解(原创)
2011-05-26 18:46:22|  分类:【名画赏析】 |  标签:张择端  宋徽宗  仇英  清明上河图  清院本   |字号大中小
清明上河图考证与新解 >> 宋张择端本│明仇英本│清院本│全部版本│张本流转表│张本局部│清院本局部│>>十大传世名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5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1101—1124在位)酷爱绘画书法艺术,推行绘画科举制度,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宫廷画院),宣和(1119~1125)年间又编撰《宣和画谱》,由此画家地位倍增,中国绘画艺术进入鼎盛时期。
在此背景下,早年游学汴京(今开封)的张择端改习绘画,并考入翰林书画院供职。但他擅长的风俗画与当时盛行的“院体画”格格不入,得不到“主流美术圈”的认可和帮助,故作品未能入选《宣和画谱》。不过,微服出访的公主“柔儿”对他十分赏识且暗生情愫。在柔儿的举荐下,张择端才得以“翰林院画师”身份,并历经十年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宏伟画作。
画作完成作贡品时,正值北宋末年对外与金对峙,对内宋江和方腊农民起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已危及国家安全,表面经济繁荣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动荡和危机。而张择端的创作风格令宋徽宗耳目一新,艺术造诣倍受赞赏,特别是创作题材描绘太平盛世的情景,更加迎合了宋徽宗的政治需求,故宋徽宗欣然以他“瘦金体”签题为“清明上河图”,并加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作印记。
仅从签题背景看,《清明上河图》所指的“清明”并非指清明时节,且孔宪易先生在他《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中已列举了八项理由,可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上河(即汴河)。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广义上理解宋徽宗签题含义,他是借张择端之作,表达北宋“政治开明惠及百姓”之意,以掩盖危机,粉饰太平,颂扬自己。而实际情况是,他重用奸臣,使北宋政治进入中国最黑暗、最腐朽时期,最终酿成“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及十万人被俘,《清明上河图》及宫廷珍宝被洗窃一空,成千上万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遭到“露上体,披羊裘”和“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的厄运,成为汉人不堪回首、正史难以提及的千年大辱。
客观地讲,《清明上河图》和张择端因宋徽宗签题而名声大震。画作后幅金张著、明吴宽等13家题记,钤96方印以及《清河书画舫》、《庚子消夏记》、《式古堂书画记》等书著录 ,又增加了传世份量,并使之成为享誉古今中外的名画杰作。但其辗转飘零,历经劫难,五次进宫,四次被盗所演绎的传奇故事,也折射了千百年来中国帝王之争给民众和社会生态造成的沧桑与灾难,令人心酸!
因此,在欣赏名作感受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应理解帝王宋徽宗、乾隆和溥仪在《清明上河图》上印记时所蕴含的政治思量和意图。记住盛景背后的耻辱和繁华下的虚荣,思考“盛世”为何消失?
明代名家名画 >> 仇英作品精选│ 全新解析仇英《清明上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仇英 清明上河图绢本 30.5x987
明朝《清明上河图》几经流传被苏州人陆完收藏。嘉靖五年(1526)陆完去世后,《清明上河图》被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走。期间,以"苏州造"为代表的赝品、仿本和摹本众多,其中“明四家”之一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仿摹本水准极高,被公认为众仿作之鼻祖。
仇英(1482—1559),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早年为漆工,兼彩绘栋宇,后拜周臣门下学画。仇以善画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故有机会见过张择端的真迹。《石渠宝芨》初编著录一落款“吴门仇英实父摹宋张择端笔”则可佐证。
仇本《清明上河图》虽为仿品,但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再造了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宋代夯土城墙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包砖城墙,画面中心的城门,让人联想到苏州城的阊门,深宅大院、高大城墙与鳞次栉比的商铺彰显明代苏州的繁华。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张择端画中的木质虹桥已经被仇英笔下的石拱桥取代,桥上市景已由张本的几个草棚凉亭演变为木质售货亭(见《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仇英原有两本《清明上河图》藏清内府。其中一本连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被伪满溥仪盗出宫后带至沈阳。1945年,溥仪携图出逃被截获,两本《清明上河图》及大量文物才幸免于难。1950年,鉴定家杨仁恺除发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外,还发现了仇本《清明上河图》,后张本被送北京故宫博物馆藏,仇本留现辽宁博物馆收藏。2010年上海世博园的中国国家馆,除展示了张本投影外,仇本真迹展出达一个月。另一本连同清院本等7本《清明上河图》(见《台湾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各版本比较》局部图)随蒋政府迁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
清代名家名画 >> 全新解析清院本《清明上河图》│35.6x1152.8 台北故宫收藏
清初 明末,苏州大量仿制《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后来纷纷进入清内府,一时间鱼龙莫辩。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并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画了一张《清明上河图》。因此本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牧、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参照各朝的仿本协作画成,故今人称之为清院本。
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加之受西洋画风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从画面细节来看,结婚、戏台、船上生活、耍猴戏、虹桥、校场、饭馆、走索、小儿科、荡秋千、书画摊、画家、学堂、比武和鹿苑等等活动情节非常丰富,特别是虹桥市景已由张本木桥上的几个草棚凉亭和仇本石桥上的几个木售货亭,演进为石桥上两排统一规范且固定的商店,形成了整齐而繁华的桥上商业街区(见《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局部缩略与放大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人物也增加到超过4000 人,尺寸更扩大到1152.8公分长及35.6公分宽,较“仇本”及“张本”长许多,进而更加充分地展现了清初民俗风情,实为院画中的精品之作。
同时,由于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所画之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故在互联网上广为盛传,众多网站和网友(包括笔者)也误将此版本当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赏阅传播,故有必要加以说明。
笔者认为,此作反映了清初民众自由、经济繁荣的场景,折射了博取众长、融汇中西的社会思潮,“康乾盛世”可见一斑。可惜的是,此画未能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所描述的场景在中国更没有延续发展,其根源就在于崇尚君王将相的历史文化、追逐名利的传统习俗、“窝里斗”的民族劣根性和几千年专制思想根深蒂固,阻碍着现代科技体制和创新机制的发育与发展,以致在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后,中国与欧美的发展差距越发扩大,真正意义上的《清明上河图》需要炎黄子孙特别是中华精英共同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