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s几核处理器: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20:15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www.jyb.cn 2010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期对话嘉宾

  崔其升 山东省茌平杜郎口中学校长

  杜金山 山东省兖州第一中学校长

  徐 翔 江苏省灌南新知学校校长

  李南沉 河南省安阳殷都区区委书记

  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课程

  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炳亭 《现代课堂周刊》主编

  ■对话主持:褚清源

  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心并被日益放大的一个显性概念。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概念的普及无疑显示了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概念普及的过程也往往可能是概念被泛化、被肤浅化,甚至被妖魔化的过程。那些舍本求末的、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厘清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以及概念背后的价值追求。

  “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

  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

  褚清源:很多人常常从字面理解,认为高效课堂是基于效率而言的,即学习效率高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是否是一种误读,或者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窄化理解”?

  吴刚平: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高效课堂的产生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徐 翔: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之低效所提出的一个命题。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改教师讲为学生讲,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安静为言说,改坐着为站着,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些变化本身并不能完成课改;而且,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改换动作的时候,是否依然在物化和奴役学生,是否陷入了新的一厢情愿?

  李南沉:现在,大谈高效课堂的学校有很多,有的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没有把根子改了。就像大猩猩戴个礼帽,穿个西装,还是一个大猩猩,虽然有点外观的改变,但是本质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我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彻底让学生做主人。把课本知识当成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园地游玩,学生主动学习,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李炳亭:其实,高效课堂来源于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传统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势必弱化学生的“学”,所以传统课堂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我曾用“鸠占鹊巢”这个词来形容传统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的垄断与霸占。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哪里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发展的主体?如果是,我们还用争论教师该不该讲的问题吗?有人或许会问,学不会怎么办?当然学不会绝对不是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正当理由,遇到学生学不会教师当然需要适时“点拨”,但点拨不是讲授,一个以“教”为主体的课堂,实质上就没完成新课改教、学、评方式的转变,没转变依然是旧课堂。高效课堂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二是满足升学的需要,满足升学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

  褚清源:是的,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学习的高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达成。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但这不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方式。高效课堂倡导绿色的教学质量观,所谓绿色教学质量观是环保的,是健康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保护性开发,而非掠夺性开发。

  高效课堂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力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褚清源: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另一误区是,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尚未走出知识本位,应试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为数不少的学校把“高效”当作应试的利器,只注重知识的接受。

  李南沉:把学习知识的效率作为高效课堂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伪高效。只追求知识接受,只追求成绩高低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打个比喻,穷人关注的是如何吃饱,富人关注的是如何吃好、吃得更合理。我们称应试教育为“穷人教育”,关注的仅仅是分数高低,而素质教育应被称为“富人教育”,分数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而是如何吃好的问题,不存在分数上不去的问题,只是分数高的同时全面发展的问题。一味追求知识获得的课堂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行动需要去伪存真,因为高效课堂培养的是有仰望星空兴趣的人。

  李炳亭: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