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退出登录:重庆彭水耍锣鼓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00:34
 

【摘要】耍锣鼓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之一。彭水耍锣鼓曲牌有单奏曲牌和套曲两类,乐器由盆鼓、马锣子、大锣与大钹四件乐器组成。耍锣鼓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是三峡地区及彭水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彭水民族民间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与众不同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重庆;耍锣鼓;曲牌;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0)04-0001-03

自古以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就是三峡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有少数民族25个,主要为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仡佬族、哈尼族、壮族、瑶族、布依族等。千百年来,彭水境内各族先民辗转流徙,在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击外敌的过程中,形成了乐观、豁达、勇猛的坚毅性格。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彭水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彭水自古有盐、丹之利,开发较早。汉武帝时设县,唐置黔中道,当时集道、州、县三级治所于此,为十八州(今渝、黔、湘、鄂、桂结合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各民族人民及其先民长期在此杂居繁衍,相互学习交流,各民族文化及各区域文化在此汇集融溶,铸就了一种“多元驳杂”的特色文化。在此背景下,彭水耍锣鼓这一民间特型器乐演奏形式便从原巫师“杠神”锣鼓脱胎,并吸取了巴蜀川剧及湘西挤钹技巧后演化而成。至今,耍锣鼓仍是三峡地区彭水县及周边地区最负盛名的民间打击乐之一。

一、彭水耍锣鼓的曲牌

耍锣鼓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彭水县及附近地区各族民众在红白喜事的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演奏器乐之一。从民俗角度来看,如过生祝寿、修房造屋戏、杠神缴灵、出殡送葬等活动基本上都有耍锣鼓演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彭水各族人民从出生到死后入土安葬,一生都是在耍锣鼓声相伴下度过。这使得耍锣鼓成为彭水县内至今分布最广、演奏人数最多、与群众也最贴近并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乐种之一,是不分城乡、不分民族的全民艺术。在彭水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耍锣鼓队,甚至有的村还有几个耍锣鼓班子。

彭水耍锣鼓曲牌有单奏曲牌和套曲两类。套曲是由几支曲牌联奏的,如《座台》(又名“五接头”)、《长路引》(由《长路引》、《二回头》、《拗七棰》、《钟鼓楼》四曲牌组合)等。彭水耍锣鼓曲牌也有“专用”与“通用”之分。“红”喜会的专用曲牌,如《欢喜团》、《大红花》、《双飘带》、《风点头》、《加官头》、《红绣鞋》、《花牌子》、《栽花》等。用于“白”喜

会(吊丧送殡)的专用曲牌,如《入地眼》、《仙鹤归》、《心欠欠》、《丰都花》、《长路引》、《观音坐莲台》、《金银叠》、《苦竹盘根》、《座台》等。其余多数是通用曲牌,即无论什么场合都可用,如《扑灯蛾》、《黄莺闪翅》、《狗扯腿》、《牛擦痒》、《八仙过海》、《观音扫殿》、《飞虎出林》、《猛虎下山》、《大滚龙》等。特地分出专用曲牌在不同性质的“红”“白”喜会分别

演奏,这是彭水民间艺人世代传承下来的古规。不过,这些“古规”现在已很少有人遵循,各种曲牌几乎都可通用了。

从曲牌的艺术形态与演奏风格来看,彭水耍锣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老引子。所谓“老引子”,一般是指形成时间早的,除从“端公戏”中“脱胎”出来的部分外,再加上一批早期耍锣鼓艺人(多数是“端公先生”)创作的耍锣鼓“引子”。彭水耍锣鼓“老引子”曲调古朴,结构简洁,节奏平整,风格稳重。二是“吵吵钹”,又称“插钹”。演奏时,在老引子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增加钹的击点,即把钹的击奏速度加快,将原来只击奏八分音符改为十六分音符,使钹音出现的频率增大,就像彭水耍锣鼓频添了一副“二钹”,具有两钹演奏的效果。三是鼓引子。“鼓引子”的打法与前两类又不同:要么在锣鼓“叫起”时,要么在引子的乐句中,特别加进一些鼓点,有时用单纯的鼓点形成乐句,有时与其它三件打击乐器配合但以鼓点为主形成乐句,鼓点始终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打鼓引子时,鼓棰有时击鼓中心,有时击鼓边,有时轻击,有时重击、有时还在右手击时用左手捂住鼓面让其发“闷声”。这鼓引子乐句中的鼓点,不论是纯用鼓单奏的,或是鼓与另几件乐器配奏的,无不变化多端,韵味无穷,因引子不同而各有所别。上述三类,第一、二类曲牌最多,约占彭水耍锣鼓曲牌的70%左右。

彭水耍锣鼓曲牌繁多,演奏风格因传承关系和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不同色彩区,主要有以新田乡任家村为中心的(任远乾)任家班色彩区;以乔梓乡高隆村(杨昌平)杨家班为中心的杨家班色彩区;同河乡谭关吉师传的青圃垭色彩区等。

二、彭水耍锣鼓的乐器

彭水耍锣鼓由盆鼓、马锣子、大锣与大钹四件乐器组成。四件乐器的形制结构、制作材料及流程分别为:

1.鼓。是由彭水民间艺人自制的“盆鼓”,其形如倒扣的盆,故名。鼓框由质地坚实的木材,如楠木或柏木等,制成一头略大一头略小的无底中空桶形盆框,盆框高15厘米左右,框壁厚1.6厘米,大的一头直径在44厘米左右,用上好的黄牛背脊皮绷成鼓面。小的一头的直径,比绷鼓面的一头小4厘米,在40厘米左右。敞着不绷鼓皮。鼓棰亦用较硬实的木料如柏木或黄荆木等制成,长18厘米,径粗1厘米。

2.马锣。也叫“马锣子”。铜制,无鑇,面平不凸起,比现在改良后的川剧锣鼓的马锣要大要厚些,直径14厘米,皮厚0.12厘米左右,边高2.5厘米。发音没有川剧马锣那样高脆,稍低而亮,略显“冬冬”声,所以俗称“冬字马锣”。马锣棰,形如锣棰但小,长12厘米,粗1.6厘米,柏木等制成。

3.大锣。铜制,圆盘形,有边,锣面平,无坡形,不凸起,亦无鑇,属低音乐器。锣面直径30厘米左右,边高2.5厘米且稍向内斜,锣皮厚0.2厘米。锣边有两孔,供系绳用。演奏时,左手提锣绳。提法为,(以非“左撇子”为例)锣绳挂在左手伸直的食指上,拇指及另三指均扣住锣绳,使锣在敲击时不能乱摆动。锣面朝右,锣边接近人肚腹,或锣面略向右外方斜向,锣背一面离人肚腹稍近均可。右手执锣棰敲锣。锣棰用较松软的木料如杉木或桐木217厘米,棰头大,向棰尾端逐渐缩小成锥状,但在手握的棰尾处,又与棰头一样粗,直径都是3厘米,且成圆球形,便于手执。

4.大钹。铜制,圆形,每副两片,片径24厘米左右,钹片厚O.1厘米。中间突起部分的钹碗(彭水锣鼓师傅叫“局子”)直径10厘米,钹碗(局子)高4.5厘米。钹碗中间有一孔穿以布或绸。演奏时,将这布或绸分别缠在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上,使整个手掌紧贴并握紧钹碗,以便互击发声。彭水耍锣鼓的钹碗直径与钹盘直径的比例,要比川剧锣鼓的小。也就是说,若两者钹盘同样大小,则彭水耍锣鼓的钹碗就要小。彭水耍锣鼓的钹片也比川剧钹要薄。因而奏出的音效清脆。若用川剧锣鼓的钹,不仅音色太厚重闷浊,不是耍锣鼓追求的音

效,且因川剧钹重,“闪”(快速连击)不出“吵吵钹”来。这是彭水耍锣鼓用钹特选较小“局子”及较薄钹片的根本原因。

三、彭水耍锣鼓的文化特征与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耍锣鼓是在三峡彭水这块多民族文化与多区域文化交相浸染渗透的渝、川、黔、湘、鄂边文化媾融区内发育和成长。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环境,使得三峡地区彭水耍锣鼓具有了如下特点:

1.从来源来看,耍锣鼓是苗族巫教耍坛锣鼓剥离而来,在形态方面显示了与周边其他地区的差异,隐含着稳固的民族心理与民俗基因,也决定了其具有深厚浓郁的民族性与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2.从艺术性来看,耍锣鼓曾吸取融入了川剧锣鼓及湘西打镏子的某些艺术技巧,丰富了自己,但并未改变自己的特质,这显示出宽广的涵容性与坚固的自持性。

3.从形态上讲,耍锣鼓既固守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又附带着些姊妹艺术的修饰,使其奇姿异色,与众不同,这具有了艺术上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4.从耍锣鼓与民族民俗的关系来说,耍锣鼓是因少数民族民俗需要而产生与发展,又以民俗为依归服务于民俗,对民俗具有较强的依附性。

5.从用途和演出范围来看,耍锣鼓是三峡彭水少数民族民俗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民族民间乐种,如过生祝寿、娶媳迎亲、修房建屋、酬神赛戏、杠神缴灵、造墓立碑、悼奠殡葬等私人红白喜事,以及公众庆典等大型场合,可以说,耍锣鼓在三峡地区彭水少数民族民俗中具有广泛性与不可或缺性。

可见,耍锣鼓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是三峡地区彭水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彭水民族民间体系中,耍锣鼓也因此具有与众不同的重要地位。

第一,彭水耍锣鼓是重庆市以苗族宗教为源头的一种少数民族民间打击乐种,在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特殊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第二,耍锣鼓在形态上因其多源性与混合驳杂性所呈现的奇姿异彩,具有艺术生态学上的标本性与多样性价值。

第三,耍锣鼓因其深深植根并广泛运用于彭水少数民族民俗,已成为彭水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服务于各少数民族民众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对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彭水耍锣鼓是重庆市优秀的民族民间乐种,抢救、保护、弘扬与振兴彭水耍锣鼓,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需求,是建设重庆文化特别是重庆音乐文化的需要。这不仅能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健康的特色民俗复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广大各族民众素质,而且对促进三峡地区社会和谐,推动三峡地区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

四、彭水耍锣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彭水耍锣鼓是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打击乐种之一。自古以来,彭水苗族、土家族以及蒙古族地区就盛行巫教———端公戏“耍坛”。因此,彭水各族民众为了自娱及民俗的迫切需要,就有意摆脱巫教“耍坛”那一套神秘肃穆而又程式化的仪轨的制约,竞自从耍坛中剥离出来“单立门户”,耍锣鼓便逐渐形成。

一般认为,彭水耍锣鼓经历了从苗族巫教耍坛锣鼓剥离的初始期、成型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吸收湘西打溜子及川剧锣鼓的某些演奏技巧从而形成崭新形态的艺术更新期、成熟期与兴盛期。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是彭水耍锣鼓的极盛期。1957年后经公社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是彭水耍锣鼓发展的沉寂期。此后,是对耍锣鼓进行普查、收集、录音、整理、研究与成书等系列工程的抢救、复苏及理性认识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习者后继乏人,加上受现代化与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如电声

乐队对城乡红白喜会的介入以及人们审美观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彭水耍锣鼓发展当前受到很大冲击,已面临濒危,需采取抢救措施进行传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