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暑大王最后被谁杀了:简析孙子兵法在四个方面表述的精要观点《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1:43

简析孙子兵法在四个方面表述的精要观点《转载》

  

    根据多年读《孙子兵法》的体会,用现代的观点去看,《孙子兵法》有一个理论突破、两个瑕疵、三个特点、在四个方面表述了精要观点。这个理论突破,源于“唯人是保”,具有“轻君为民” 的认识,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雏形。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兵学的角度提出,具有理论突破的意义;第一个瑕疵,源于“庙算”这个词。我们对《孙子兵法》的全文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庙堂”上的民主,不带有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强调一种“精英”文化。第二个瑕疵,是“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具有典型的愚兵观点,不能指明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在于普通士兵。《孙子兵法》的第一个特点,是“践墨随敌”。清晰地表述了,指挥(管理)者要适应“战道”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特点,是“视卒如爱子”。指出了关怀部属是凝聚战斗力的源泉。第三个特点,是“卒善而养之”。用一种具体的行为,去体现正义之师、仁义之师无畏无惧的勇气。

  《孙子兵法》的精髓在于“道要正、术要诡”,这也是中国古代兵学的精髓。本文虽然认为《孙子兵法》有两个瑕疵,但是并不影响它作为中国古代兵学“五经七书”之首的地位,也不影响它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本文简析了,《孙子兵法》在四个方面表述的精要观点。它们包括:一、主与将良好关系的架构模式;二、将的基本素质与重要条件;三、带兵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四、用兵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一、主与将良好关系的架构模式

  《孙子兵法》的原文中,多处出现“主、明主;君、明君”的用词,指明了“孙子”所处的地位,主与将良好关系的架构模式,是他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才干的基石。同理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希望遇到“明主、明君”。理想的工作环境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强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与智慧。“孙子”处理主与将的关系是非常温和理性的,巧妙地回避了没有“明主”怎么办。大家知道,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还有许多种架构模式,《孙子兵法》为我们表述了一种最好的上下级关系是怎样的。

  

    《孙子兵法》认为,“明主”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守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按照现代的观点,是创造清明的政治,良好的内部文化,做到“上下同欲”。二要重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明主”要制定必须共同遵守的“曲制”,同时也要在“官道与主用”上作文章,对部属能够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三善择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提示指挥(管理)者善于择人,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任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看准、选好、用对人,并为此承担主要责任。《孙子兵法》认为,“明主”要做到三不要:一不要糜军,二不要惑军,三不要疑军。故《孙子兵法》认为,“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这段话的总体意思可以理解为, 要理顺层级关系,上级过于集权必将带来隐患,上级要善于信任、支持与成就部属。

  

    “将”能够做到“君命有所不受”,就必须拥有非比寻常的智慧与胆识。“将”(管理者)采取什么态度,对于封建王权(对于任何组织的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为“将”的拥兵自重,是任何“明主”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从《孙子兵法》可以分析出, “将”要做到“君命有所不受”,就必须使“明主”清晰地知道,是基于四点考虑。一是“利合于主”;二是“唯人是保”;三是变化的“战道”;四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责任。故《孙子兵法》原文认为:“故战道必胜,主日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日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兵法》中还提到一种非常不好的上下级关系是“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日崩”。


二、将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

  《孙子兵法》认为,“将”首先必须具备五项基本素质:“智、信、仁、勇、严也”。宋代的梅尧臣注解为,“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其中“智”指的是,不同的指挥(管理)层次,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与指挥(管理)技巧;“信”指的是,言出必行,信赏必罚;“仁”指的是能够诚心诚意关怀部属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勇”指的是,敢于面对直接或间接性的危险,能够理性果断地决策;“严”指的是,严人律已的表率作用。任何一个组织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眼前不存在生存危机时,指挥(管理)者容易缺失“信与仁”的意识,这是造成任何一个组织内部关系不公平、不和谐的主因,它让组织内部分散、碎片成多种利益团体,大多数内部成员普遍具有挫折感,久而久之丧失了对组织的认同感。

  

    《孙子兵法》认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从原文中可以分析出,使命与责任感,是指挥(管理)者必须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应该怎样去认识,按照通俗的说法叫协调利益,按照中国当代的理论观点叫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西方流行的观点,如:“追求卓越的管理成效”等(机制设计理论)。目前中西方的前沿理论,都在研究如何解决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的问题。《孙子兵法》对使命与责任感的表述,应该对当代指挥(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这类问题有启发作用。

  

    《孙子兵法》认为:“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保持性格沉稳、理智与危机感,也是指挥(管理)者具备的必要条件。出现壮士断腕、舍小取大、弃车保帅的情况,是指挥(管理)者不得已的选择。在这三个词中大家都会喜欢壮士断腕,它让人壮怀激烈,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管理)者,是不能追求轰轰烈烈的,必须防止情绪的大起大落,这也是《孙子兵法》得到了大多数人推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孙子”理智而“诡变”,《孙子兵法》精要地提示,优秀的指挥(管理)者在情绪与性格上不要一激就怒,要有“诡道与九变”意识。


三、带兵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通观《孙子兵法》十三篇,法家思想浓厚。在重法的具体操作中,有“分数(编制体制)、法令孰行、赏罚孰明”等主要的观点。即:“治众如治寡,分数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刚开始阅读《孙子兵法》,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这些观点上,认为按照这些观点去做就是带好兵(管好人)的全部,但是仔细研读《孙子兵法》后,认为带好兵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怎样合理运用这些手段去建立良好的内部关系,即“令民与上同意”、“上下同欲”与“与众相得也”(吏不相陵、勇力不相犯、材技不相掩)。《孙子兵法》之所以提出如此高的治军标准,“孙子”认为,“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采取低标准的治军(管理)模式,不符合大数人的利益,只暂时符合少数人的利益,甚至应该说最终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孙子兵法》有了治军带兵(管理)的基本标准,又怎样去遵照执行呢?《孙子兵法》认为:“齐勇若一,政之道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些观点,可以分析为管人要以教育为先导;关怀部属是凝聚战斗力的源泉;对赏罚的使用要严格慎重,信赏必罚与灵活慎用就是要考验指挥(管理)者的“九变”能力;培养官兵(内部)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孙子兵法》还认为,带兵(管理)有四种不好的方法。即:“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可以通俗地解析为,第一种是“练嘴的”,用流行一点的词就是“忽悠”;第二种是好人型,让激励机制变成“感觉疲劳”;第三种是酷吏型,造成气氛压抑,人人自危;第四种是自负型,做事牛气冲天,三板斧、虎头蛇尾。同时,在带兵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四种不好的情况,“(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四、用兵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通过细读《孙子兵法》,认为用兵(治事)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四个步骤。第一个环节,“必全争于天下”。《孙子兵法》认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第二个环节,“积势”。《孙子兵法》认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其势险,势如扩弩。”第三个环节,“节短”。《孙子兵法》认为:“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其节短,节如发机”。如何理解“势与节”,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天才的发挥,在战略持久中积势,在战役、战斗速决中把握节短。在这三个环节中,“积势”是根本。除了创造有利于已的态势,还可以分析为备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力量积蓄。有利的态势、足够的力量,才可能为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用兵最理想的境界全胜战略。

  

    四个步骤是:“知其知彼、庙算、军争与伐兵”。

    第一个步骤是“知其知彼”。 知的手段,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间俱起。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不处。”以用间(乡导)与战场侦察等多种手段,达到知已知彼的目的。知的内容,是五计七情,“道、天、地、将、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是虚实对比,“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数,四日称,五日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是“人情之理”,“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

  

    第二个步骤是“庙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庙算的基本内容为“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基本原则为“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基本方法为运用对比的分析方法,“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第三个步骤是“军争”。《孙子兵法》认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军争”是四个步骤中的关键,要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明示指挥(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制胜的条件,达成力量的合理使用,达到“胜可为”的目的。

   

    第四个步骤是“伐兵”。伐兵就是采取具体的行动,用兵到第四个步骤就要灵活运用一些作战原则。《孙子兵法》认为,“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践墨随敌;致人而不致于人;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以正合,以奇胜;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等等。《孙子兵法》强调,用兵主要是摧毁对手的精神意志,即“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要做到“胜敌而益强”,从物质上摧毁对手是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也是重要的必备手段。“兵者诡道”这一基本军事思想,一定要与守道重法进行对应分析,才能够正确理解道要正、术要诡,“奇正、虚实、攻守、形势、主客、迂直”等等的真正内含。

  

    《孙子兵法》认为:“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隐喻在复杂多变情势诡异的情况下,个体不可能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必须是一个能够生存与发展的组织。实际上每个人至少生活在一个组织之中,比如国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什么不能成为思想领域的主旋律?为什么不能为中国大多数公民接受?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简析了,《孙子兵法》在四个方面表述的精要观点,供当代指挥(管理)者借鉴,如何处理好组织分配给自己的角色。